涂 慷
(集美大學美術學院,福建廈門361021)
閩東地區(qū)柘榮民間剪紙藝術初探
涂 慷
(集美大學美術學院,福建廈門361021)
地處閩東地區(qū)的柘榮剪紙藝術,由于地理環(huán)境、審美觀點的制約,有著自己鮮明的風格特色。在其藝術表現(xiàn)中,能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內心世界里傾注著的質樸的情感和虔誠的心理寄托,剪紙作品的主題無不圍繞著婚喪嫁娶、祖先祭祀及節(jié)日的祝福,積淀著中華民族古老的審美觀念及思維意識,具有極高的審美學術價值。
閩東地區(qū);柘榮剪紙;民間剪紙
柘榮縣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因境內綠柳婆娑而被稱為“柳城”,自古民風淳樸。柘榮民間剪紙歷史悠久,具有廣泛扎實的群眾基礎。農(nóng)村婦女通過剪紙,傳達自身感情,美化生活,剪紙在她們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農(nóng)村還流傳著這樣一個風俗,閨女出嫁之前,必須得先學會一手剪紙和刺繡的技藝,這樣才會被男方家看得起。各種圖案,在門上、窗格上、屋內貼滿,使喜慶佳節(jié)氣氛變得熱烈起來,再加上多種吉祥祈福的含意,就更加令人振奮,喜氣洋洋了。
柘榮民間剪紙由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作,又為勞動人民所享用。鄉(xiāng)情,鄉(xiāng)音,土風,熏陶著一方人,也培育著一方人。民間剪紙,俗非平庸,土非孤陋,其難能可貴,就貴在這粗、俗、野、土。這些作品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并強列地體現(xiàn)著地方性。他們在觀察中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比較,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的東西,并給予集中概括提高,追求的是完美豐滿的形象,其作品常常大膽地沖破常規(guī),并運用獨特的謀篇布局手法表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設想。
柘榮民間剪紙以單純、簡煉、明快的特點給人留下了鮮明的印象,外輪廓大都粗獷,內部裝飾簡練,整體感強,內容多是表現(xiàn)人們喜愛的事物,以反映人民日常生活見長。其藝術效果體現(xiàn)著對形式因素第一性的注意,顯示著演進的主流文化在造型觀念、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歷史嬗變和經(jīng)驗累積?;閱始奕?、祖先祭祀及節(jié)日祝福等都帶著唯美的意義,是形成畫面和諧韻律的形式因子,并得到充分的匠心處理。陰陽虛實的對比互襯,高低錯落的協(xié)調組織,畫面構成上的動態(tài)平衡和主客協(xié)同,對稱均衡形式要素的積極運用,寫實的意識眼光和風尚的切入,既忠實于應物象形又不失規(guī)則勻整的紋樣……所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柘榮剪紙濃郁、渾樸、厚重的藝術風貌,形成了對形式秩序開始自覺全面講求的體系,與福建閩南地區(qū)清麗工巧的漳浦剪紙風格形成鮮明的對照。
千百年來,剪紙受到閩東地區(qū)群眾的喜愛,盛行于各地鄉(xiāng)村,是最為普及的民間藝術之一。無論是過年過節(jié),結婚做壽,都離不開那象征著喜慶的紅彤彤的剪紙作品。柘榮民間剪紙旺盛的生命力來自勞動人民的生活需求,也正因此,才創(chuàng)造并繁衍了如此豐富、絢麗多彩的柘榮民間剪紙藝術。
從柘榮民間剪紙的題材內容上看,可以分為風俗人物剪紙、神話傳說剪紙、戲曲故事剪紙、吉祥動物剪紙等等。
日常生活和風俗的題材所表現(xiàn)的都是閩東農(nóng)村中喜聞樂見的事情,最多的是生產(chǎn)活動,如耕地、碾米、豐收、婚喪嫁娶等。這一些原本司空見慣的生活場景,經(jīng)藝人的雙手便變得十分有趣了。她們往往憑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隨心所欲地進行創(chuàng)作,甚至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或者不符合自然的形態(tài):大牛的肚子里出現(xiàn)了小牛,側面的牛頭、馬頭、人頭上出現(xiàn)了正面的眼鼻口。這一切和充滿童真稚趣的兒童畫一樣令人喜愛,宛如畢加索的立體派作品一樣令人聯(lián)想無限。
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的題材,在閩東地區(qū)農(nóng)村中很受歡迎?!芭@煽椗?、“劈山救母”、“二十四孝”等傳說故事,《紅樓夢》、《西廂記》、《白蛇傳》中的戲曲人物“化蝶”、“斷橋相會”等愛情場景,被剪刻得生動感人。像孫悟空這種散發(fā)著生動豪爽之氣,機智勇敢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勞動人民在艱苦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的樂觀精神,一直在勞動人民中廣為流傳,經(jīng)久不衰。
閩東柘榮的戲曲剪紙,相比北方更注重情景交融。北方的戲曲窗花喜歡細致地描繪背景,并將各種物象配置得虛實得當,畫面強調完整性,人物有道具有背景,看起來就好像連環(huán)畫一樣。而柘榮的戲曲剪紙,不僅人物的扮相、手勢和面譜都極具簡潔化,甚至高亢強烈的節(jié)奏起伏也影響著剪紙的形式感,使得柘榮剪紙顯得粗獷豪放,手法上接近于明代的木版年畫。
柘榮剪紙中不僅有美的題材,也有“丑”的題材。五毒(蟾蜍、壁虎、蛇、蜈蚣、蝎子)的形象在實際生活中本來是丑的,但在剪紙的藝術形象中卻被賦予了善的品質,用“五毒”即“無毒”起到了保護人類的作用,從表達美好的愿望出發(fā),反映了勞動人民樸實純真的美好感情。
柘榮民間剪紙從實用目的來分類,大致有以下幾種。
窗花。貼于窗門之上的叫窗花。由于房間采光的需要,窗花一般都不太大,而且十分注重鏤空的效果。窗花的樣式比較自由,除窗角花有固定的形狀之外,一般對外形不加限制,給了作者以廣闊的創(chuàng)作天地。窗花在民間剪紙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
禮花、喜花、供花。裝飾在饋贈親友的禮品上的叫禮花。為了達到祝福的目的,禮花多用吉祥圖案,形式也較嚴整,如許多禮花的外形采用具有象征意義的桃子、石榴、葫蘆、菱花、花瓶、銀錠、如意等形狀。結婚時裝點在各種日常用品上的叫喜花,常以“喜荷鴛鴦”、“雙喜臨門”、“石榴結子”等為主題,還有一種喜慶花,是在祝壽或慶賀生日時用的,題材多取“松鶴延年”,“福壽雙全”等。舊時還有一種裝點供品、祭品的剪紙樣式稱供花,解放后已不多見。
鞋花、枕花、肚兜花、帽花。做鞋面刺繡底樣用的叫鞋花。鞋花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金絲月牙形的,從鞋頭延伸至鞋幫的適合紋樣;另一種是繡于鞋頭的各類小團花紋樣。鞋花的題材以花鳥魚蟲為主。用于舊時農(nóng)村的長方形(或長圓形)枕頭兩端的刺繡底樣的叫枕花。它的特征是在方形或圓形中配置花紋圖案,藝術上要求疏朗勻稱,虛實得當,題材均取吉祥之意,如“富貴牡丹”、“龍鳳呈祥”、“雙猴打鼓”等。
在刺繡底樣類剪紙當中,還可以舉出用于兜肚的兜肚花和用于童帽的帽花等等,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民間剪紙是傳統(tǒng)工藝的一個單元,單元里的故事個個精彩且和當?shù)孛袼追植婚_,是百姓在一年四季與時光共消長的生活中,通過節(jié)令紀歲風俗、避邪信仰風俗、婚嫁喪俗中反映出的可貴的民情民意。[1](P 15)
貼窗花美化居室環(huán)境,已成為閩東地區(qū)春節(jié)喜慶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由于立春后是老鼠繁殖的季節(jié),這時候家家戶戶不許點燈,兒童們不許說話,大人還教孩子們靜聽老鼠娶親的鼓樂蕭聲,統(tǒng)一行動,引鼠出洞,使貓便于捕捉。柘榮的“老鼠娶媳婦”剪紙作品以此編成了這樣一個寓言:老鼠成群結隊,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鳴鞭放炮,抬轎迎親,大擺宴席,熱鬧非凡,突然貓君出現(xiàn),一聲吼叫,群鼠木然,被貓聚而殲之,老鼠的美夢徹底破產(chǎn)。人們討厭老鼠,最怕它繁殖,所以才編出此故事,大肆宣傳,表達滅鼠除害的企盼。
正月初七為人的節(jié)日,俗稱人辰。閩東地區(qū)這一天家家剪春,剪紙人,剪彩戴勝,以寓人丁興旺,而且登高宴飲,以求年康。百姓剪紙人作替身,置于屋頂以祈雨,貼于床頭以求子,貼于門面以避邪。此時的剪紙保留著原始文化的遺跡,這是人類意識對自身的肯定,是人類自身崇拜觀念的延伸與發(fā)展,是百姓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對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年景的美好企盼。
柘榮剪紙作品中出現(xiàn)的魚、石榴、蓮花、水瓶等元素,是婚俗中常用的吉祥紋樣,貫徹著生殖、多子的民間生命主題,剪紙作品《童子愛蓮》即構成了一個吉祥的情感藝術世界。而對于高壽的老人平安去世,俗稱喜喪或白喜事。喜喪是把喪事作為喜事來辦,與生前慶壽一樣仍要突出喜慶之氣氛。閩東地區(qū)有柘榮剪紙送老花,是喪俗中用來做送老鞋花的。去往冥府行路用腳,將吉祥的過橋剪紙花繡在亡者的鞋上,是對亡靈順利過橋的祈禱和希望。圖案中不僅有金童玉女,還有蓮花、雞、寶樹、狗、魚等,有的還繡有太陽,對逝者的歸去充滿純真和仁厚的情感。
柘榮民間剪紙走過了它的高峰時期,隨著封閉的田園詩般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一去不復返,傳統(tǒng)意義的民間剪紙已失去了生存的根基。盡管在解放初期,寧德文化系統(tǒng)的美術工作者深入農(nóng)村,收集出版了大量的民間剪紙,做了十分有益的工作,但終于不能挽救它走向普遍衰落的命運。刺繡和剪紙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早已不再那么重要了,剪紙作為群眾性自發(fā)的民間藝術活動,也已越來越少。[2]
歷史上的民間剪紙可以說是一種群體創(chuàng)作,代代相傳摹寫前人的底樣。一些聰慧的婦女,剪得多了,熟能生巧,信手剪來,仿佛是在創(chuàng)作,但實際上是將前人的底本印在腦子里了。傳統(tǒng)剪紙是經(jīng)過不斷積累,通過長時間的比較、淘汰、擇優(yōu)才流傳下來的。而創(chuàng)作剪紙,卻是作者為表現(xiàn)一定的內容,自己構思構圖并刻制出來的。它不再以自娛為目的,而轉向為報刊宣傳或展覽服務。它從群體創(chuàng)作中解脫出來,更強調作者的主導作用。
近十年來,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隨著民族文化尋根意識的增強,又一次掀起了民間剪紙熱。這次熱潮與上世紀50年代初期的民間剪紙熱不同,它是在現(xiàn)代化思潮指導下,在一個面向世界藝術的文化氛圍中,來認識民間剪紙的造型、風格、氣質,已越來越多地被吸收到裝飾藝術、插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當中。
柘榮的現(xiàn)代民間剪紙,有如下幾個特征:第一,它是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而出現(xiàn)的,不再依附于某種民間習俗,不再以某種習俗的興衰為棄取,不注重實用,而是作者抒發(fā)感情的一種手段;第二,它是對民間剪紙的一種繼承和回復;第三,它具有現(xiàn)代觀念,反映現(xiàn)代生活、思想與思維;第四,它是開放型的,能夠吸收一切傳統(tǒng)或現(xiàn)代藝術之長處為己所用??傊蠘s的現(xiàn)代民間剪紙是在傳統(tǒng)剪紙和創(chuàng)作剪紙中發(fā)展起來的,它們既有天然的聯(lián)系而又有所區(qū)別。
過去的民間美術是自發(fā)的發(fā)展,如果得到有識之士的倡導和全社會的愛護,它會由自發(fā)的轉向為自覺的發(fā)展,其息脈不但不會中斷,也不會引起質的異化,相反的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更精煉,更壯健。[3](P 608)
柘榮剪紙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新婚嫁娶、生日壽誕、小孩滿月等民俗活動的裝飾品,而且已走進現(xiàn)代人的生活,成為家居裝飾會議紀念和饋贈的佳品,同時也是很好的旅游紀念品。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柘榮剪紙就參加了福建省民間美術展覽及進京展演,并曾十多次赴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埃及、丹麥、巴基斯坦、美國、巴西等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qū)進行交流,部分作品還被中國美術館、福建省博物館以及海外一些博物館收藏。[2]
縱觀柘榮民間剪紙藝術,其古老的表現(xiàn)藝術實為我國民間美術發(fā)展的重要內容,表現(xiàn)形式多樣,有著極為豐富的遺產(chǎn),其成就不可忽視。它擴大了民間美術的表現(xiàn)領域和思想內涵,對群眾歷史知識的啟蒙、道德判斷的教育都有重要作用。剪紙藝術中的表現(xiàn)題材隨刺繡、戲曲的活躍和繁榮而發(fā)展。人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民間美術作品幾乎到處看到生活形象,對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又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些剪紙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也為民俗文學及戲曲發(fā)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形象資料,對促進對外和閩臺文化交流,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1]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
[2]陳秀梅.柘榮剪紙[J].福建畫報,2010(6).
[3]張道一.張道一文集(下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 韓璽吾 E-mail:shekeban@163.com
book=20,ebook=20
J 528.1
A
1673-1395(2012)07-0021-03
2012-01-18
涂慷(1971—),男,湖北武漢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民藝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