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宣紅,武漢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武漢 430072
中國有世界上最悠久的連續(xù)發(fā)展的歷史,而且有最長時間、最完整的歷史記錄,這些記錄一直被當做中國現(xiàn)代歷史研究的寶貴遺產(chǎn)。這些記錄就是中國歷代“史官”的作品。中國的史官制度歷史非常悠久,近乎是與中國進入文明時代的史籍一致的,也就是說,當中國人告別原始文化時代,進入具有國家形態(tài)的社會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史官。具體地說,在一半還埋藏在神話的迷霧中的夏代,就已經(jīng)有史官了。
史官和史籍,如果依照這樣兩個概念來發(fā)揮想像,我們可以問,古人是為了后人歷史研究的需要將這些歷史事實記錄下來的嗎?的確,我們可以將這些史籍當做歷史研究的資料,將它們看成歷史學研究所不可缺少的素材,或者更精確地說,當做是古人為了歷史學研究而準備下來的歷史資料。但是,古人是“為了”我們而做這個長期而堅持不懈的工作的嗎?或者說,古人是為了“歷史研究”或者說“歷史學”的目的而從事這項工作的嗎?如果是這樣,首先就需要設立一個前提,就是說中國人有人類世界中最悠久的“歷史學”傳統(tǒng)。
從“史官”和“史籍”這樣一種說法,再聯(lián)系到中國具有世界上最悠久的連續(xù)發(fā)展的歷史,的確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中國人具有悠久的“歷史學”傳統(tǒng)的印象。但是,我們應該首先弄清楚的是,歷史并不是歷史學。中國雖然具有最長久的歷史,甚至還有對于這個歷史中幾乎所有重大事件的連續(xù)記錄,卻并不說明中國人擁有“歷史學”傳統(tǒng)。
什么是歷史?歷即經(jīng)歷,即過去,史字的本義為“事”,所謂歷史,就是過去了的事情?,F(xiàn)在人們往往已經(jīng)直接就將史字理解為過去的事情了,就是說,史和歷史已經(jīng)變成一個詞。由于過去了的事情是已經(jīng)不再存在了的,因此,如果沒有記憶,就沒有過去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和歷史學或者史學,實在只能被視為同一件事情。
歷史和歷史學的這種區(qū)分,主要是從“經(jīng)歷”這個動詞的主體不同來看的。前人經(jīng)歷的是歷史,而后人對于前人經(jīng)歷的記憶和記錄,則是歷史學。如果僅僅這么看,則中國古人的那些史籍,就都是歷史學,因為它們都是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的記錄。我們不可能“看到”過去發(fā)生過的事情,就是說,不可能完全重復地經(jīng)歷過去的事情。如果我們只能從這樣一種觀點來看歷史,那么,我們就只能說,根本就沒有歷史,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歷史學,只是對于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的記憶和記錄。就是說,歷史就是歷史學,歷史只有以歷史學的方式才有可能存在。或者如一位法國哲學家所指出的,所謂歷史,無非就是一系列的“事實”,所謂事實,并不是所謂“客觀的”或者說“自在”的存在,而不過是后人對于前人的經(jīng)歷的一種“認定”——事實認定。如此看來,所謂歷史,其實就是發(fā)生在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中的東西,或者說我們就生活在歷史中。當然,人類之為人類,就在于人有自我意識,而所謂自我意識,其最初的或者說最基本的東西,就是人對于自身經(jīng)歷的記憶。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有“歷史學”,就正說明了人有歷史。
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雖然我們的確可以說所謂歷史只是人對于過去的記憶和記錄,只是一些“事實”,但是這并不是說所有人們記錄下來的東西都是“歷史學”。或者說,歷史—歷史學(這樣一種表達說明歷史和歷史學其實是同一個東西)雖然是人類自我意識的“一種”方式,卻并不是說人類所有的記憶或者記錄都構(gòu)成“歷史—歷史學”。簡單地說,所謂歷史,其實是人們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對于過去的經(jīng)歷的一種特殊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是以將“事實”還原為“自在”或者說“客觀存在”作為最基本的指向的。
這里當然會遭遇到一個最基本的哲學疑問:這是可能的嗎?這當然不可能。但是,這種態(tài)度則是完全可能的。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要理解這樣一種態(tài)度,首先要問的是我們?yōu)槭裁匆袣v史(或者說歷史學)?
如我們前面所說,歷史學是人類對于自身的一種自我意識,而且是人類自我意識中最基本的、最基礎性的那部分。當人們將歷史視為人類的自我意識的時候,能夠得出積極的結(jié)論就是,我們自己正是生活在歷史中的。這種意識,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歷史感”。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歷史學,無非是一種“歷史感”或者說一種“歷史觀”。
具體地說,當人們將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記錄下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在表達自己對于過去的事情的反省。即便是最“忠實”的記錄,也難以避免對于“事實”的取舍,就是說,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自己的主觀認識進入歷史記錄。那么,我們就知道,這里所謂的歷史,其實書寫的是我們自己的認識,是我們對于過去的認識,是我們的自我意識。而我們?yōu)槭裁磿斑@樣”來記錄或者認定事實,是因為我們現(xiàn)在正經(jīng)歷著的過程決定著我們對于歷史事實的認定和取舍的。
但是,歷史畢竟不是純粹的想像,不是夢境,不是小說。這種歷史記錄,用古典哲學的術語來說,是主觀與客觀的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在這樣一個結(jié)合體中,“客觀”提供內(nèi)容,而主觀的東西則表現(xiàn)在形式上,所提供的是一個將散亂的內(nèi)容以因果關系的方式聯(lián)系起來的框架,是對于歷史的解釋,對于歷史事件的意義的闡發(fā)。在歷史中,主觀的作用是,我們首先對我們生活其中的現(xiàn)實有了一種判斷,然后以這個判斷作為基本的事實,追問事情“何以如此”,以因果關系的方式(現(xiàn)在的理解)與過去(史實)連接起來,就構(gòu)成了我們所謂的“歷史”。
當然,如果所謂史實就是“事實”的話,如我們前面所說,就不能將哲學所謂史實視為一種“純粹客觀”的或者說自在的存在,它們?nèi)匀恢皇怯涗涍@個事實的人的看法,或者說,其中包含著記錄者對于這些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的理解或者說解釋。純粹自在或者客觀的史實當然不可能存在。如果將歷史視為過去了的存在的話,就是承認了歷史是不再存在的東西,是虛無。歷史是只能活在、只能存在于現(xiàn)在生活著的意識中的。
那么,我們說追求“客觀的史實”或者“自在的史實”還有意義嗎?或者說,在什么樣的情境下,這種意義才有意義呢?
當人們追問現(xiàn)在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是這樣的時候,會有非常多的路徑。如果這樣一些描述完全風馬牛不相及,我們就只能說,的確沒有所謂“客觀的”史實。但是,如果這些不同的歷史或者不如說歷史學之間存在對話或者說爭論、爭辯,或者說這些不同的歷史或者歷史學之間存在著交流,則作為這種交流成為可能的一個共同的基礎或者說對話平臺,就一定是存在著的。這個平臺,這個其本質(zhì)為“主體間性”的東西,就是我們可以認定的“史實”,一種客觀的或者說“準客觀的”存在。就是說,在對話存在的條件下,我們就可以說,不同的人,對于“同一個歷史事件”有著不同的描述。歷史事件或者說史實,在條件下就成為了可能。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古人留存給我們的史籍,是“一種”歷史學。
但是,這真的是“歷史學”嗎?只有將史實以“歷史反省”的方式或者說路徑和現(xiàn)在連接起來的,才是歷史學。只有在意識到我們自己是生活在傳統(tǒng)中,意識到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著歷史或者傳統(tǒng),并且追問從歷史出發(fā)來看,現(xiàn)在何以可能的,才是歷史學。要有歷史學,首先要有歷史感。顯然,人雖然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歷史中,卻并不是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歷史感當中的。歷史感并不是人們生活的“日常狀態(tài)”,人的歷史感,總只是在正經(jīng)歷著一些特殊的事件,或者被外界的特殊氣氛所刺激的時候,才會產(chǎn)生的。
既然歷史感就是人類的自我意識,那么我們也就知道,作為歷史感的一種自覺表達的歷史學,其實就是對于傳統(tǒng)的反省。換言之,任何人,當然都是“事實上”生活在歷史或者傳統(tǒng)中的,但是,只有對這種自己生活其中的歷史或者傳統(tǒng)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受,并且意識到自己對于這樣的歷史和傳統(tǒng)負有一種責任,而以一種反省現(xiàn)實的態(tài)度生活著,才是所謂的歷史感。也只有有了這種歷史感,才會有歷史學。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可以說一般是不具有歷史感的,或者說,中國文化并不是一種具有歷史感的文化。中國人總是有自己“開天辟地”的感覺,如一位名人的名句:“俱往矣……”或者:“而今邁步從頭越”,等等,力圖在精神上切斷自己與歷史的聯(lián)系——這就是沒有歷史感。其實,也不僅僅是今人如此,在中國歷史上,始終沒有如西人那樣的連續(xù)性的紀年,每個皇帝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元”。因此,看中國的歷史,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某某“元年”?;蛘?,我們看到的,就是沒有任何時間和事件特點的甲子紀年方法,看歷史書的時候,看到發(fā)生在甲子年的事情,究竟是哪個甲子年,不分析具體的事情,是沒有辦法知道的。
有歷史(歷時)不等于有歷史感,同樣作為“史料”記錄下來的“事實”本身并不是歷史學。換言之,即便將歷史學簡單地視為將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它也仍然是今人對于過去發(fā)生的事情的一種反省,一種認識,一種解釋。我們既然知道中國人是非常缺乏對于歷史的反省的,自然也就可以得出中國人并沒有“史學”傳統(tǒng)的結(jié)論。而我們探討中國的史籍的時候也清楚地看到,它們并不是對于這些事件的反省,它們與其說是對于事件“是如此”的記錄,不如說是在說明事件“應該如此”。
從一般的意義上說歷史材料是歷史學得以建立的基礎。而我們也知道,整理歷史材料或者資料,也是歷史學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這種工作是只會在歷史研究的指導下進行的。如果中國的古人就具有歷史學的傳統(tǒng),具有對于自己的傳統(tǒng)認真反省的傳統(tǒng),那么,我們可以認定,這樣認真地記錄歷史,是為了再現(xiàn)自己的傳統(tǒng)。但是,既然中國人并沒有如此強烈的歷史感,這些史籍就顯然并不是出于史學研究的需要匯集起來的。那么,這些我們稱之為“史籍”的東西,其實并不是概念意義下的歷史,不是作為歷史研究的素材匯集起來的資料。
那么,古人是為了什么目的將這樣一些“史料”記錄下來的呢?這樣的目的確定了,我們才有可能認識這些所謂“史料”的本質(zhì)。
研究中國的史籍,首先應該注意的就是史官記錄和整理史籍的原則,孔子做《春秋》的方法,是我們尤其應該注意的。雖然孔子本人并不是史官,而且,孔子整理春秋時代的歷史,也絕對不是史官記錄和整理史籍的第一人。但是,孔子的這種做法,不僅是前人“正統(tǒng)”的史官做史的一般做法,而且也是后來做史之人樹立了榜樣,或者說,孔子的做法其實是非常符合傳統(tǒng)的。
這種做法被稱做“春秋筆法”。所謂春秋筆法,雖然強調(diào)“述而不作”,要求“忠于”歷史,“忠于”史實,但是在材料的取舍和在“如何寫”的問題上,卻是非常有意識地表達出做史的人的主觀意向的。我們知道一種說法,說孔子做春秋而“亂臣賊子懼”[1]273。春秋是“歷史”,孔子寫個歷史,為什么亂臣賊子會懼怕?因為他所寫的,其實不是歷史,而是法律,是針對著亂臣賊子的行為而立的法律??鬃铀龅拇呵镏凶罡镜母淖冊谑裁吹胤侥?就是通過“紀年”的方式,取消諸侯依照自己的首領即位的年代來紀年,而是以(周)王的紀年為紀年,這樣,就確立起了王與諸侯之間法定的尊卑關系、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統(tǒng)屬關系,起到了“撥亂反正”的作用,起到了立法的作用。有了這樣的法,一個諸侯的行為是否是亂臣賊子的行為就一目了然了。
顯而易見,孔子做春秋的方法,并不是一種“史學”的方法。史學原則中最基本的,就是無限推進對于“史實”的認定,要在對于不同人對于歷史的回憶和記錄中找到那種公認的、最基本的史實,這需要一種盡量減少自己對于歷史的看法的態(tài)度,或者說最能夠適合所有人的公認的看法。而孔子則是自覺地、有意識地將自己的看法記錄到歷史中。顯然,如果說歷史或者說歷史學的態(tài)度,就是盡力地將對于史實的描述以“實然句式”來表達的話,孔子的春秋筆法所要強調(diào)的則正好相反,他要求的是以“應然句式”來記錄歷史。
以紀年的問題來說,當時周王的勢力其實已經(jīng)消解,周王朝的統(tǒng)一已經(jīng)名存實亡,各個諸侯國已經(jīng)非常獨立,因此各自的史官已經(jīng)是依據(jù)這一種事實獨立地在行使自己的職責,他們記錄的是他們所在的那個國,那個獨立的政治實體的歷史。而孔子的春秋,則是不承認這個“事實”,而要強求人們承認周王的王權(quán)。這就是所謂“正朔”。即便事實上諸侯已經(jīng)不再聽命于周王,但是這是諸侯們“做錯了”,他們原本“不應該”這樣做,他們“應該”聽命于周王。而“如果”他們聽命于周王,就不應該使用自己的紀年,而應該用周王的紀年,等等??鬃拥摹洞呵铩菲鋵嵅皇怯藐愂鼍涞姆绞剿龅摹皩嵢弧泵枋觯且环N“應然”的說法,使用的是一種隱蔽的模態(tài)句式。
因此,這里記錄的其實并不是歷史,而是法律,即便這并不是以法律條文的方式書寫的法律,而是以“案例”的形態(tài)記錄下來的法律。中國人始終強調(diào)要“以史為鑒”,宋代思想家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這個題目,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古人記錄下來當時發(fā)生的事件,是作為“先王”的“案例”保留給后人的作為“借鑒”的。所謂史籍,是先王的作為,記錄下來是給后王做“法”的。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做法,就是法律領域中“案例法”的做法。這將給我們認識中國史籍的本質(zhì)一個全新的視角。
我們在讀中國的傳統(tǒng)史籍的時候都會注意,不要將這些史籍的記錄當做不可爭辯的事實,這樣的爭辯一般不是發(fā)生在這樣一個事件是否發(fā)生過(存在過)的方面。因而,對于事件所描述出來的過程,就不能完全地采信了,因為史籍一般都是以“春秋筆法”寫成的。什么是春秋筆法的原則?或者說,所謂述而不作的原則、史實選材的原則是什么?更確切地說,判斷這種歷史記錄的“正朔”的原則是什么?
應該說,這就是圣人經(jīng)典中的教誨。如果一個君王的作為是符合圣人教誨的,這樣一個“史實”就會以“褒義”的詞句記錄下來,而如果這樣一個“史實”不符合圣人的教誨或者說不符合禮法,就會以“貶義”的詞句記錄下來。我們在歷史上看到過一些君主干涉史官記錄自己的作為的故事。如果史官記錄的只是歷史,這些做錯了事情的君王為什么要干涉史官的記錄呢?因為這樣的作為是會影響君王的“合法性”的,因為這個記錄將會直接地證明他的君王地位的非法。中國歷史上的史官,一般都還是比較有原則的,會做到所謂“秉筆直書”——這里的秉筆直書更多強調(diào)的,其實正是對于褒義詞和貶義詞的直接應用。但是,在君王非常強勢的條件下,這種史官的記錄也難免會“為尊者諱”,一些描述就不那么明白,有一些史實就被有意地漏掉了。雖然如此,但史官的態(tài)度仍然會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來——這正是人們通常所謂的“春秋筆法”。這當然也是君王干涉史實記錄的結(jié)果,因為這些所謂歷史記錄涉及的,是君王的合法性問題。
我們應該強調(diào)的是,君王們希望歷史中記錄下來的他們的作為都是符合經(jīng)典作家的教誨的。如果做錯了,是要設法掩蓋的。如果史籍真是歷史記錄,這樣一種做法就不僅是完全不能允許的,更關鍵的是這是完全不可理解的。歷史史實,如果已經(jīng)消失或者淹沒在無數(shù)的人類記憶中,我們已經(jīng)無從發(fā)現(xiàn),那是歷史學的宿命,我們對這樣的一種缺乏忠實性的歷史只能接受。但是,如果有意識地這樣去做,就不再能稱之為歷史了。
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是作為法律意義下的案例,這樣一種做法就是完全正常的、正當?shù)?,而且應該說正是作為原則的。史官是秉筆直書,是忠實于法律;君王的做法,也不是學術范疇中的反應,而是一種法律范疇中的反應。一個人在做出了犯罪或者說犯錯的行為之后,力圖去掩蓋,是一種自然的反應,雖然并不道德,但是我們卻不難理解,而且也是人類的一種本性。如此看來,史官記錄下來的君王的作為,是應該以法律的角度來審視的,君王的作為是一些“案例”,是后來判斷同類事實是否合法的依據(jù)。因此,在記錄中,褒貶是必需的,以褒義詞記錄下來的案例是合法的,它們作為案例保存下來,作為后人援引時的依據(jù);貶義詞記錄下來的案例也是案例,它們將是后人行為中的“借鑒”,或者說“鏡鑒”。我們可以從這些史籍記錄的內(nèi)容方面看到這種史籍是作為法律文件記錄下來的證據(jù)。
記錄歷史事實畢竟是歷史學或者說歷史研究的一個最基礎性的工作,而且這種工作對于歷史學研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也知道,這是一種非常繁瑣而且無比繁重的工作。中國人居然在沒有對于歷史學的需要和激情的條件下將這樣的工作堅持了至少四千年之久,我們不得不問,中國的古人為什么要如此認真地將“歷史事件”記錄下來呢?為什么僅僅記錄重大的政治事件呢?我們看待中國傳統(tǒng)的史籍時注意到,這些記錄始終是以朝廷中發(fā)生的事件作為核心的。我們傳統(tǒng)的解釋是說,這是一個“歷史觀”的問題,是認為“英雄創(chuàng)造歷史”,沒有確立“人民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人”的觀念。這當然只是無稽之談。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看法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論。孟子早就說過,“民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社會生活其實就是普通人、最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我們看到,在西方歷史上,古代的歷史學家們始終保持著對于基層社會生活的巨大興趣,如獵奇一般地輯錄下自己生活的本土和外域的各種習俗和社會事件。這里當然也有政治事件和政治制度的記錄,但是卻絕對不會僅僅關注政治事件。西方人關注這些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他們的確有著一種通過歷史或者說傳統(tǒng)來反省現(xiàn)實的生活態(tài)度。
了解這種目的,是我們確定這些歷史記錄自身的本質(zhì)的關鍵。中國古人對所謂史籍的記錄偏重朝廷中發(fā)生的事件,更確切地說,是圍繞著君王的作為而發(fā)生的事件。從中國成熟的史籍,即所謂二十四史或者說二十五史的體例中就已經(jīng)清楚不過地說明了這種特征。司馬遷開創(chuàng)的這個體例,是以帝王世系的“本紀”為經(jīng),以重要的大臣的行為——以世家和列傳的方式——為緯編織而成的。其他的部分中,重要的是對于各種制度的直接記錄。至于社會生活中的東西,諸如食貨志之類,如果我們考究一下選材,也不難發(fā)現(xiàn),記錄的也是與朝廷的政治發(fā)生了關系的那些內(nèi)容??梢?,古人記錄歷史的目的,不是為了一種學術目的,而是因為這樣做有著對于當時的政治來說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首先,如我們剛才指出的,這些歷史記錄是史官的作品,記錄歷史,是一個官方行為,是朝廷的工作之一,而且可以肯定是朝廷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果朝廷只是將這種工作當做可有可無的一件事情,我們就無法解釋,為什么中國會有數(shù)千年連續(xù)不斷的歷史記錄了。古人對于記錄歷史,是非常自覺地進行的,也就是說,其目的性是非常明確,非常清晰的。是什么原因促使朝廷如此重視史官或者說記錄歷史的工作呢?
《呂氏春秋·先識篇》記載:“夏太史令鐘古,出其圖法,執(zhí)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亂愈甚,太史令鐘古乃出奔如齊。”[2]128這里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史官鐘古的“出其圖法”進諫的行為。夏代甚至還沒有文字,但是,史官卻已經(jīng)存在了。而記錄歷史的方式,是圖畫或者類似的符號。但是,也很清楚,這些記錄是作為“法”留存下來的。
歷史和法,這樣兩個看起來似乎毫不相干的事情,在這里出現(xiàn)了一種密切的關聯(lián),應該給我們一種什么樣的啟示呢?其實,關鍵正在于我們非常熟悉的中國法的傳統(tǒng):“法先王”。
我們可以先從歷史和法這樣兩個中文詞的本義出發(fā)來考究一下它們之間的關系。歷史這個詞,在中文中的本義是什么呢?在甲骨文中,“史”、“事”與“使”和“吏”是同源字。吏,甲骨文是一只手拿著令旗的樣子,其意義是“執(zhí)事”,吏和后來的朝廷政治中往往作為官名的“使”,都是執(zhí)事官——官就是管事的人[3]。顯然,將吏和史字的意義結(jié)合起來看,“史”在這里所指示的事,就不是一般的事,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日常的語言中將過去發(fā)生的任何事情都稱做事情,只有依據(jù)王命所做的事,在政治上有意義的大事,才有資格作為“故事”——過去的事情,即歷史——被記錄下來。因此,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古籍中的所謂歷史,都是朝廷行為中的重大事件。而且,我們應該更精確地說,這些所謂大事情,其實都是帶有執(zhí)法意味的事情,因為其中都包含著君王的法令和大臣對于這些法令所采取的態(tài)度和措施。
從這樣的字義出發(fā)來理解,所謂“史官”,是對朝廷的重大事件或者說王的命令和大臣的執(zhí)行過程負有考察、監(jiān)督責任的官員。我們上面引述的史官鐘古的例子說明,史官以先王的作為為法來勸諫王,這正是史官監(jiān)督王的作為的一種職能,而他勸諫王的依據(jù),正是作為“法”(圖法)記錄下來的“歷史”或者說“故事”。這樣,我們就知道,史官記錄故事的時候,并不是要將它們當做“史料”來保存,而是當做“法”的范疇中的“案例”留存下來的。
其實,古人自己非常清楚他們將歷史記錄下來的目的就是作為法律的案例的。閻步克先生在他的《樂師與史官》一書中已經(jīng)指出秦漢時期史官與法的關系,并引述了韓非“吏,平法者也”,“法者,編著之圖籍,官府之憲令也”[4]108的說法。就是說,所謂史籍,其實是作為法令記錄下來的。他提出秦漢時代“以吏為師”其實就是學法的觀點。其實,在古人那里,史籍就是法律文獻的觀念是非常清楚的,只是我們在這樣一個問題上有點數(shù)典忘祖了而已。
中文的“法”字是同時具有動詞性的含義和名詞性的含義的。法的動詞性含義是效法。如果我們將動詞的含義作為法字的基本義,將名詞性的含義理解為動詞意味名詞化的結(jié)果,那么,名詞意義下的法所指的是效法的對象,是效法的對象所設立或者說它的行為所遵循的法則。這樣理解并不是不可能的。《呂氏春秋·察今》開篇就說:“上胡不法先王之法”[5]126,其中,兩個法字一個是動詞,一個是名詞,動詞意為效法,名詞的意味就是法則或者法律。這里的兩個法字的含義,顯然應該放到作為中國傳統(tǒng)治國原則的“法先王”的意義下來理解。雖然《呂氏春秋》作為一部支持戰(zhàn)國時代的秦朝廷變法的著作,要提倡不必法先王的革命精神,但我們這里所要說的是字義。按照這種字義的理解,法就是效法,而且,在后來的帝國政治中,“法先王”的原則其實仍然是中國傳統(tǒng)政治的基本原則之一。
因此,對于作為動詞的法的意義的理解,正是我們理解中國傳統(tǒng)的法概念的關鍵所在,或者說,這就是中國人意識中法的精神所在。當然,以名詞訓詁的方式來解釋中國古人對于法的理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只是這些解釋與這里的解釋不那么相同。有一個說法,認為現(xiàn)在通行的法字是由古寫的“灋”字簡化而成的,“灋”是一種神獸,似鹿而獨角,見不平而去之,意思和說法的本義在公平。而對于簡寫了的法字,也可以解釋為法從去從水,意在水不平而去之,也是說法的本義在“平”或者說公平。
在任何條件下,法當然有公平、公正或者正義的意味。在現(xiàn)代,人們通常都知道“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從字面上的意義來理解,這里所說的似乎不是法律的規(guī)定,而是人們對于法的態(tài)度。但是,法作為現(xiàn)代社會規(guī)范所有社會生活的基本法則,對待法的態(tài)度問題就成為法律自身的固有之義。所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實是說法律會平等地對待一切人。但是,我們知道,中國傳統(tǒng)的治國原則是禮或者說禮教,而禮教的最基礎的原則就是定尊卑,平等與尊卑是不能共存的。那么也就是說,在禮教或者說禮治的原則之下,即便可以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卻根本不能指望法律會平等地對待所有的人。換言之,中國傳統(tǒng)的法律本身不僅不會規(guī)定人人平等,反而是將人的等級差別作為法律規(guī)定下來的。當然,從一個意義上說,在這樣一個不平等的法面前,人們?nèi)匀豢梢灾竿麑Ψ傻墓綉B(tài)度,可以指望所有的人都同樣嚴格地守法。這樣一種對待法律的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可以被視為“社會公正”或者“正義”的,雖然這只是從非常抽象的意義上說的。而我們也知道,在中國古代社會,即便是這樣一種正義,也往往并不容易做到,因為禮治從根本上說不是一種法制,而是一種人治的方式。公共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中存在著權(quán)力大于或者高于法律的特征,因此即便是在面對法律的時候,原則上也無法做到人人平等。即便有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說法,在現(xiàn)實的操作中也往往不可能實現(xiàn)。這不僅僅是一些人或者說一些貴族自身的道德問題,而是在中國傳統(tǒng)的法律中原本就存在著對于特權(quán)的規(guī)定,因此,即便是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非常罪惡的觀念,在當時的禮法原則下,其實也是可以找到某種法律依據(jù)的。在中國傳統(tǒng)的法概念中,其實并不包括前述對于法字的訓詁式解釋中那種平或者公平的意味。
《釋名》是這樣解釋法字的:“逼而使有所限也”①《康熙字典》“法”條目。。其實,法字還有一個異體:“佱”,這個字如果解釋起來,會更符合法的這種定義。佱從人,從一,從正。正的意思是方正,是規(guī)矩的意思;一作為動詞是“歸一”的意思,從字符的意義上說一有限制的意思,因此,法(佱)就是以逼迫或者強制人的手段讓人守規(guī)矩。顯然,這個字的動詞意味要強過名詞的意味。這種解釋其實更貼近中國法的本質(zhì)。中國傳統(tǒng)的法,并無現(xiàn)代法律或者說法權(quán)概念中對于個人權(quán)利的保護等的意味,而是作為“治國之術”、“牧民之術”,與權(quán)謀、教化、形勢判斷等政治手段平行的范疇,出現(xiàn)在文明結(jié)構(gòu)之中。法是迫使人們——無論是君王大臣還是平民百姓——依照規(guī)矩來行事的暴力規(guī)范。
作為中國的法傳統(tǒng)中最核心的內(nèi)容的“法先王”,不僅說明了中國的法的內(nèi)容是以公法范疇中的關乎政權(quán)組織的運作的法為核心構(gòu)成的,也說明了中國人對于“史”的理解是以“政治史”為核心的。這不僅涉及中國人的法傳統(tǒng)和歷史觀的問題,更會涉及中國文明的社會結(jié)構(gòu)等更深層次的問題。當我們將中國傳統(tǒng)的史籍理解為法律范疇內(nèi)的案例匯編的時候,也自然會引發(fā)我們對于中國文明傳統(tǒng)中更深刻的各種問題的思考,對此,我們可以另文討論。
[1]《孟子·滕文公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2]《呂氏春秋·先識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閻步克:《樂師與史官》,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
[4]閻步克:《樂師與史官》,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
[5]《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