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蓮
(哈爾濱師范大學 a.東北歷史文化研究中心;b.社會與歷史學院,哈爾濱150025)
女真人與黑龍江流域文明
李秀蓮a,b
(哈爾濱師范大學 a.東北歷史文化研究中心;b.社會與歷史學院,哈爾濱150025)
女真文化是黑龍江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女真人以這個名字在東北亞歷史舞臺上活躍了一千年,如果說,黑龍江流域文明有6 000年的歷程,女真人擁有六分之一的時間,金戈鐵馬縱橫東西,幅員萬里,把黑龍江流域文明推向了巔峰,女真文化是黑龍江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
女真與大金國聯(lián)系在一起,是一般人的共識,甚至有人認為,建立大金國的女真,也就是生女真,是女真人的主體。其實,建立大金國的女真僅是女真人的一小部分,就女真群體來說是不足稱道的,在完顏女真背后還有一個龐大的女真族群,他們很早就生息繁衍在黑龍江流域。
《文獻通考》卷三二七載:靺鞨朝拜大唐,“太宗問其風俗,因言及女真之事,自是中國始聞其名,契丹目之曰慮真”?!芭妗币辉~在唐貞觀初年就曾一現(xiàn),懸隔將近300年,五代時期又出現(xiàn)了。此后,女真人作為東北地區(qū)重要的民族體(時而是部落,時而是民族,時而是部族)活躍于歷史舞臺達七百余年。前后總計一千多年。
“女真”在唐初一現(xiàn)后消失,學術界鮮有追問者,可能多數(shù)學者都認為靺鞨人提及的“女真”即是后來的完顏女真。這是對女真歷史的極大誤解。從《文獻通考》的記載中可概括出如下重要信息:其一,“女真”作為一個社會群體在唐初就存在,他的習俗可能與靺鞨有同有異。其二,靺鞨人稱他們?yōu)椤芭妗?,契丹人稱“慮真”。有人在滿語中解讀“女真”為東人說(人說)、海青說(東方之鷹)等,現(xiàn)在看來都是錯誤的?!芭妗笔鞘》Q,完整的讀音為“朱里真”,是契丹語、靺鞨語,不一定是滿語,所以,在滿語中尋找對音不一定準確。其三,有唐一代,史籍不見“女真”族稱,可能唐朝人用了另一個稱呼,雖然不能確定具體是什么,但肯定與“女真”的音或義存在某種聯(lián)系,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其四,至五代,契丹人崛起,擋住了其北邊的部落去往中原朝貢的道路,被契丹人稱為女真的人不能直接面對中原史籍的書寫者,中原史籍再記載女真人,就只能通過契丹人。
1636年,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在這一千年的時間里,女真人是黑龍江流域的主要居民,也是黑龍江流域文明的締造者之一。
研究黑龍江流域文明,要研究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及其文化積淀,女真人的文化積淀要從黑水靺鞨談起,女真出于黑水靺鞨已是學術界的共識。
研究黑水靺鞨首先要注意黑水靺鞨與靺鞨七部中的黑水部的區(qū)別,黑水靺鞨與黑水部常被混為一談源于史籍記載的混亂,后世學者不察,徑直說“黑水靺鞨是靺鞨族七大部之一”[1]。只有個別研究者注意到它們的區(qū)別。蔣秀松在《女真與靺鞨》中把黑水靺鞨分為兩個層次:“其第一個層次,宜包括黑水部周邊諸部,諸如思慕部、郡利部、窟說部、莫曳部,特別是拂涅、虞婁、越喜、鐵利等部。”“黑水靺鞨的第二個層次,也是范圍最大的層次,即黑水靺鞨代表整個靺鞨?!?/p>
蔣秀松先生注意到黑水部與黑水靺鞨的區(qū)別,無疑是學術研究的一大進步,但他主觀地劃分層次,又使其研究偏離了客觀歷史。黑水部、黑水靺鞨不是概念,是歷史的客觀存在,是歷史不同的兩個階段,黑水部與黑水靺鞨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從時間、地理位置、鄰部可區(qū)分二者的不同。唐征高句麗之前,靺鞨七部中有黑水部,其地理位置在安車骨西北。王禹浪先生在《靺鞨黑水部地理位置分布初探》中稱:“勿吉(靺鞨)七部時期黑水部的地域應在今阿什河西北松花江左岸的肇源、肇東、四站一帶,即嫩江下游左岸及松花江東流段的上游左岸一帶?!碑斎唬瑢W界對此還有諸多不同的觀點,筆者以王禹浪先生的考訂為是。黑水部與黑水靺鞨鄰界是不同的?!杜f唐書·靺鞨傳》載:“或附于高麗,或臣于突厥?!焙谒课鹘缤回?,南鄰高句麗;黑水靺鞨南為渤海,西界室韋。唐征伐高句麗后,靺鞨七部及其周圍的部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以粟末部為核心整合周圍部落,形成粟末靺鞨,后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渤海政權。其余的部落被統(tǒng)稱為黑水靺鞨,《新唐書》卷一二九記載:“初,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東北行十日得窟說部,亦號屈設,稍東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又有拂涅、虞婁、越喜、鐵利等部。其地南距渤海,北、東際于海,西抵室韋,南北袤二千里,東西千里?!?/p>
黑水靺鞨包括黑水部及其周圍的部落,所謂黑水靺鞨,應該是來自唐朝方面的稱呼,唐朝設治于黑水部,黑水部是客觀存在的,而黑水靺鞨未必是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可能是唐朝對其設置的黑水部及其周圍部落的統(tǒng)稱,不具有實際意義和具體所指。正因為如此,所以它的疆域是被統(tǒng)稱在黑水靺鞨內(nèi)的諸部的活動范圍的外圍,黑水靺鞨的疆域很遼闊,黑水部在黑水靺鞨之中。
學術界一般認為黑水靺鞨在今黑龍江中下游,《新唐書·靺鞨傳》記載,渤海出現(xiàn)后,靺鞨作為族群的概念已經(jīng)消失,代之而出的是黑水靺鞨。黑水靺鞨的地理位置較之靺鞨七部的范圍已有很大的變化?!缎绿茣肪硪欢泡d,黑水靺鞨,“其地南距渤海,北、東際于海,西抵室韋,南北袤二千里,東西千里?!薄短茣肪砭帕涊d:“今黑水靺鞨界,南與渤海國德里府接,北至小海,東至大海,西至室韋,南北約二千里,東西約一千里?!?/p>
黑水靺鞨地域范圍東西所至爭議不大,東到大海,即日本海。西至室韋,應該在大興安嶺以西。南北所至需要認真較求。
黑水靺鞨南界德里府,是渤海的地界?!短藉居钣洝肪硪黄呶逵杏涊d:“黑水靺鞨界,南至渤海德里府?!薄缎绿茣げ澈鳌匪d十五府中無“德里”之名?!缎绿茣罚骸安澈M醭潜苯?jīng)德里鎮(zhèn),至南黑水靺鞨千里?!边@個德里鎮(zhèn)不是德里府?!哆|史·食貨志》卷六○載:“神冊初,平渤海,得廣州,本渤海鐵利府,改曰鐵利州,地多鐵?!薄度泵藭帯肪矶疠d:“第三十三程,自黃龍府六十里至托撒孛堇寨,為東契丹寨……南有渤海,北有鐵利。”《契丹國志》卷二二載:契丹“正東北至鐵利國……次東北至靺鞨國?!?/p>
近人黃維翰《渤海國記》載:“鐵利本黑水靺鞨也,在扶余之北……渤海既亡,而遺民建國號鐵驪,后歸于金?!苯鹭鬼辍稏|北通史》、《渤海國志長編》將鐵利部的地理位置比定在今伯力附近;張博泉先生在《肅慎、燕毫考》中也認為,“顯德府為德里府之誤,德里府即鐵利府,原屬黑水靺鞨,后入渤海,在伯力(今蘇聯(lián)哈巴羅夫斯克)附近”。劉師培在《遼史地理志考證》中則認為“鐵驪,亦唐鐵勒之一部”,“今開原、鐵嶺是其故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唐會要》所記黑水部與渤海分界的“德理府”就是鐵利部所在地,并說“德理”就是“鐵利”的同音異譯[2]。
鐵利的位置眾說不一,推究其原因是多重視地名的音對,而忽略其他。鐵驪(鐵利)的遷徙方向與其來源有很大的關系,所以來源問題是首先要明確的。關于鐵利的來源:多數(shù)學者認為來自肅慎系統(tǒng)的靺鞨——黑水靺鞨;只有部分學者認為鐵力來自突厥族系的鐵勒。主張鐵利來自肅慎族系的,其位置必然是伯力,或海濱某地,并說鐵利由東向西、向西南遷徙。德理鎮(zhèn)一說在今寧安附近的德林石,一說在今依蘭附近。劉師培主張鐵利來自突厥,“鐵驪,亦唐鐵勒之一部”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視開原、鐵嶺為其故地有些唐突。鐵利與鐵勒有聯(lián)系,但他們是源與流的關系,還是同根于自貝加爾湖沿岸的丁零需要考慮。如果鐵利與勿吉(靺羯)的先民呼揭是魚貫遷徙到黑龍江流域的,①筆者已考證,勿吉(靺羯)的先民來自貝加爾湖,與呼揭有源流關系。另有專論。勿吉在前,鐵利在后,鐵利就不是鐵勒的一支,而是同根于丁零的主、次兩個流。
事實上,鐵利在勿吉后面遷徙到黑龍江流域,黑水靺鞨形成之初,鐵利必在西部,不可能是伯力,也不可能在海邊,應該在嫩江流域。《東北歷史地理》將其比定在“遼代女真(今阿什河)之西,當位于今松花江東流段以北之地,約當今呼蘭河以西地?!蹦辖硬澈5吕锔?,實是鐵利故地,鐵利府。在以上考訂的范圍內(nèi),不妨考慮黑龍江省泰來縣附近,鐵利與泰來存在對音,而且,地理位置也很接近,且符合《新唐書·渤海傳》的記載,從渤海王城到鐵利國(泰來)足有千里。鐵利被視為靺鞨的一部分,稱鐵利靺鞨。黑水靺鞨形成后,屬于其中,迨渤海征服黑水靺鞨時,鐵利臣于渤海,契丹滅渤海,鐵利被視為渤海遺民的一部分,同時也被視為女真的組成部分。阿保機征服契丹東北的女真,使其隸于契丹籍,是為熟女真。熟女真中就有鐵利,鐵利與契丹的關系很密切,契丹討伐烏惹就駐于鐵驪,鐵利俘獲烏惹之民送交契丹。
黑水靺鞨北至小海,很多研究者指“小?!睘槎趸舸慰撕?,鄂霍次克海與日本海是相連通的水域,在古人眼里,不會把它們分開,他們就是東界的“大海”,不應該指北界,北界應該另有所指?!端鍟肪戆怂脑疲骸啊焙D蟿t都波等。雖姓氏各別,總謂鐵勒。”《新唐書》卷一二七云:“都播,譯作都波,其地北瀕小海,西堅昆,南回鶻,分三部,皆自統(tǒng)制。”唐代稱“小?!睘樨惣訝柡?/p>
何秋濤在《索倫諸部內(nèi)屬述略》說:“北至小海。今考黑龍江極北有小海,即泰西人所謂大拉[該]海也?!侗笔贰匪朴诩耗岽笏幢焙U撸敿粗链?。”劉義棠在《維吾爾研究》一書中認為:“都播,譯作都波,其地北瀕小海,小?;蚣唇褙惣訝柡欧Q作北海者,丁謙考證為唐努山東之庫蘇古爾泊,有誤?!?/p>
唐代也有“少海”的記載,《新唐書》卷二二○載:“流鬼去京師萬五千里,直黑水靺鞨東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其北莫知所窮?!彼^“少海”不是與大海相對的“小?!?。杜甫有詩云:“崆峒殺氣黑,少海旌旗黃。崆峒在西,少海在東?!薄痘茨献印吩疲壕胖葜庥邪藲挘瑬|方曰太渚,曰少海。把流鬼所居的“少海”之北與“小?!毕啾榷?,造成小海定位的錯誤,也造成黑水靺鞨地理位置確定的錯誤,形成連鎖性錯誤。
黑水靺鞨的活動范圍是東到大海,即日本海;南與渤海臨界,在今黑龍江省泰來附近;西到大興安嶺以西,與室韋相接;北到貝加爾湖,這是筆者首次把黑水靺鞨的疆域還原為《新唐書·靺鞨傳》記載的“南北袤二千里,東西千里”。女真人從這樣廣闊的地域里,滋養(yǎng)著黑龍江流域文明,同時,黑龍江流域文明也輻射在廣闊的地域里。
在一千年的時間范圍內(nèi),在“南北袤二千里,東西千里”的范圍內(nèi),女真人使黑龍江流域文明具有了完整的內(nèi)容。
第一,女真人把黑龍江這個名字給了今天的黑龍江。黑龍江地名是流動的,最初在第二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古稱粟末水,又稱黑水,在遼金時期,黑水(粟末水)一帶已有“黑龍“的傳說,遼朝皇帝“泛黑龍江”就是這一帶,絕不是今天的黑龍江。黑龍江地名的起始地準確地說是在今天吉林省松原市的哈拉毛都鎮(zhèn)。哈拉毛都就是“黑龍”。黑龍江地名最早當出現(xiàn)在哈拉毛都附近,即松花江東北流以下與嫩江合流后的混同江。混同江在遼金時期又稱黑龍江。黑龍江地名移動到今天的黑龍江是在元末明初,是女真人遷徙的結果。
第二,女真人使黑龍江流域出現(xiàn)了真正意義的國家文明。在女真人建立大金國之前,黑龍江流域曾出現(xiàn)過傳說中的橐離王國、夫余王國、渤海王國。這些王國的文明程度遠不及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國。女真人立國于按出虎水畔,幅員萬里,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游牧經(jīng)濟兼而有之,國家機器完備,文化水平比肩于唐宋。
第三,城市文明的出現(xiàn)與社會分工。城市文明的出現(xiàn)是社會分工的產(chǎn)物,女真人建立大金國前,在來流水一帶,社會分工漸漸分明。女真完顏部耕墾樹藝,建筑屋宇;完顏部以西的部落游牧遷徙,逐水草以居;完顏部以南的烏春部等以鍛鐵為業(yè)。《金史》卷六七記載:“阿跋斯水溫都部人,以鍛鐵為業(yè)?!苯▏埃嫒说慕粨Q活動頗具規(guī)模,位于混同江東岸的寧江州就是女真人之間、女真人與契丹人之間貿(mào)易交換的集散地,稱為“榷場”?!镀醯尽肪硎涊d:寧江州“有榷場,女直以北珠、人參、生金、松實、白附子、蜜蠟、麻布之類為市,州人低其值,且拘辱之,謂之打女真?!睂幗菁仁擒娛轮劓?zhèn),也是實現(xiàn)物品交換的場所,有城有市,是女真人建國前黑龍江流域出現(xiàn)城市文明的標志。建國后,上京會寧府日漸成為金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城市文明在這里達到新的高度。
第四,女真文字的創(chuàng)制是黑龍江流域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標志。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把文字的出現(xiàn)作為人類社會從“野蠻”向“文明”過度的重要標志之一。金朝建立初期,即創(chuàng)制女真文字。《金史·完顏希尹傳》記載:“太祖命希尹撰本國字,備制度。希尹乃依仿漢人楷書,因契丹制度,合本國語,制女真字。天輔三年(1119)八月,字書成,太祖大悅,命頒行之……其后熙宗亦制女真字,與希尹所制字俱用,希尹所撰謂之女真大字,熙宗所撰謂之小字?!迸嫖淖謩?chuàng)制于黑龍江流域,是女真民族文化積淀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是民族自覺、自樹的表現(xiàn)。
女真人把中原文明的文化因素遷移到黑龍江流域,在新的環(huán)境下,遷徙來的中原文化因素部分適應當?shù)氐纳鐣l(fā)展水平與自然環(huán)境,參與并促進新的文明機制的建立。這種在外來文化因素影響下生成的文明,可以稱作“次生文明”。黑龍江流域古代文明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是多元發(fā)生的中華文明之一隅,始終處于中華文明燭照之下。
[1]李德山.黑水靺鞨史論[J],史學月刊,2006,(5).
[2]中央民族學院編輯組.中國歷史地圖集·東北地區(qū)資料匯篇[G].1979.
2012-01-07
黑龍江省哲社科學研究規(guī)劃重大委托項目“金源女真社會文明的演進及其流變研究”(10F002)
李秀蓮(1964-),女,黑龍江樺南人,副院長,教授,歷史學博士,從事北方民族史研究。
〔責任編輯:時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