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治中,楊燕飛
(山西中醫(yī)學院,山西太原030024)
嘗聞:伏羲畫八卦,而陰陽以分;神農(nóng)嘗百藥,而本草以著;黃帝與岐伯天師,明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絡;又命雷公究脈息、精炮制、明運氣,而醫(yī)道以立。凡行醫(yī)者,尤當先明藥性。誠如[1]藥性不明,醫(yī)道賴何以成?茲編藥性記,假藥而設(shè)為戲,而識者以為非戲也,其中有意義存焉。行醫(yī)者以及請醫(yī)者,俱宜知之。夫藥有寒熱溫涼和平之性[2],宣通補瀉滑澀之能,且又有有[3]毒之藥,又有[4]十八反、十九畏,并有婦人胎氣不可用之藥。倘一一講論,方可以言醫(yī)。且前已見藥性歌子,韻調(diào)不葉[5],因即其論而復編之。與前不同,將某藥性[6]、治某病、入某臟腑、行某經(jīng)絡,分寒熱溫平,前后情理序明。使世之行醫(yī)者,不至有誤用之藥[7],治壞人之病體;即請醫(yī)者,亦知可用與不可用,庶幾兩無所失。以此治人病癥,救人性命,豈不無小補云爾。且濟世莫先于醫(yī),療病又莫要于藥。圣人之慎者,疾也;而未達不敢嘗者,藥也。是書之所關(guān),亦豈淺鮮哉!況人之所秉不同,有強弱盛衰之殊。其得病也,有內(nèi)傷七情,外感六淫,寒熱虛實,血氣痰火之異。俗云:藥不對癥,仙方不應。又云:認癥若是合竅,是方都效。茲編藥性記[8],雖曰是戲,而實不同尋常之戲。審而明之,濟世之道在焉,療病之法存焉。世之行醫(yī)者與請醫(yī)者觀之,可以為一笑。察之,亦可以于醫(yī)道、疾病、苦難者[9]微有一助焉。是為序。
校注
[1]誠如:如果確實,假如真的。表假設(shè)。
[2]夫藥有寒熱溫涼和平之性:原文為“夫藥有寒熱溫涼之性,和平之性”,此處“之性”二字重復,其一當為衍文,今刪。
[3]且又有有毒之藥,又有十八反、十九畏:原文為“且又有毒之藥,又十八反、十九畏”,“又”后缺“有”字。據(jù)上下文補。
[4]且又有有毒之藥,又有十八反、十九畏:原文為“且又有毒之藥,又十八反、十九畏”,“又”后缺“有”字。據(jù)上下文補。
[5]葉:音 xié,通“協(xié)”。押韻。
[6]將某藥性:原文為“將其藥性”,據(jù)上下文改。
[7]不至有誤用之藥:原文為“不至有誤用之藥力”,“力”為衍文,今刪。
[8]茲編藥性記:原文為“茲編藥性歌”,據(jù)“藥性巧合記敘”及前文“茲編藥性記,假藥而設(shè)為戲”,改“歌”為“
[9]亦可以于醫(yī)道、疾病、苦難者微有一助焉:原文為“亦可以于醫(yī)道、疾病、苦難之微有一助焉”,句中“之”,當為“者”,今改。
目 次
第一回 甘國老得病請醫(yī)
第二回 佳人犯了密陀僧
第三回 山梔子投熱遇妖
第四回 路傍幸遇馬齒莧
第五回 威靈仙溫村演武
第六回 紅娘子家貧賣藥
第七回 石決明大戰(zhàn)海桐
第八回 白茯神宮前平亂
老生扮甘草上[2]引:行醫(yī)先要明陰陽,次把望聞問切詳。平脈[3]細分虛與實,須將藥性知溫涼。
老生白 老漢家住山西汾州府,平和縣人氏,姓甘名草。因俺能調(diào)和諸藥,解釋百毒[4],藥王見喜,加封國老之職[5],古藥方每每用我。我想四川有一大黃,能通秘結(jié),善導瘀血,疏利臟腑,性甚猛烈,因此號稱大將軍[6]。又有性寒的芒硝,他也能清肝火,通利大腸。他二家一文一武,輔相心君,調(diào)和五臟,豈不好也。
老生唱 家住在汾州府我名甘草,調(diào)諸藥解百毒號為國老。生瀉火炙溫中[7]喉腫皆好,通血脈利小水癰毒能消,雖然說這些事我都明曉,荒亂年還協(xié)同武將保朝。
紅生扮大黃上引 大黃性剛強,四川有家鄉(xiāng)。氣血食火痰[8],我到都消亡。
花生扮芒硝上引 芒硝性最寒,善利大腸間。一切邪火盛,我到自消散。
紅生白 我乃四川大將軍大黃是也。
花生白 我乃性寒芒硝是也。
二生同云 你我同到國老府中拜望,不知意下何如?
花生云 正為此來。
二生同白 不覺來到門首。門上何人在此?
門公云 有!
生云 稟與你家國老老爺?shù)弥?,就說大黃芒硝拜見!
門公云 有稟:門外大黃芒硝拜見!
老生云 有請!
門公云 有請!
二生同白 國老在上,容末將參拜[9]!
老生白 你我同寅[10],只行常禮。請坐。
二生同云 告坐。
報馬到白 報子告進!
老生云 所報何事?
報云 大戟、芫花、海藻、甘遂,四家賊寇造反[11]!
老生云 下去再探!
報卒云 是。
紅生唱 這四賊太膽大治疥潮腦,利小水消腫脹這點功勞,他竟敢似狼毒[12]來反國老!領(lǐng)檳榔除膨脹將這賊掃。
花生唱 勸將軍你不必治疥潮腦,我將他活拿住一個難逃。同將軍斬了他獻與國老,到那時方才算分明低高[13]。
老生唱 二將軍都不必損糧折草,我有法處治他自然安好。
二生同白 如此告辭了!
老生白 相送。
二生同白 不敢。
紅生唱 甘國老他恐怕?lián)p糧折草。
花生唱 咱二人且回府看他怎消[14]。
報馬到 報子上報!
老生白 報來何事?
報云 半夏、瓜蔞、貝母、白芨、白蘞,與川烏、草烏、烏頭相反!
老生云 下去再探。
報卒白 是!
老生唱 這半夏化脾經(jīng)一切濕痰,瓜蔞子治喘氣也自不難。川貝母治勞嗽豈可或減,消癰毒補骨髓白芨白蘞。為甚么川草烏與他相反?川草烏搜風邪功勞不淺[15],若生用他有毒能作蒙漢。
報馬到 報子上報!
老生白 報何軍情?
報云 有諸參、細辛、芍藥,藜蘆要與他等相反[16]。
老生云 下去再探!
報卒白 是!
老生唱 想人參補元氣又補中氣,這沙參能滋陰又能補肺,丹紫參補心血和血又利[17],黑元參清虛火補腎生水,有苦參能解毒腎水有濟[18],這細辛治頭疼散風甚利[19],赤白芍能涼血補血最宜。
老生白 我想這些人等,盡皆正人君子,竟有這個黎蘆,因他能導風痰,竟敢與諸人相反,如此真叫令人可惱。好不急殺人也!
老生唱 這叫俺為國老如何平定?氣的我渾身汗忽然有病,速請醫(yī)來調(diào)治方屬正經(jīng)。又想起這醫(yī)生豈可看輕!
老生白 我想,世上有儒醫(yī),有明醫(yī),有世醫(yī),又有庸醫(yī)。神醫(yī)難得,儒醫(yī)學識精詳,明醫(yī)醫(yī)理透通,世醫(yī)是祖?zhèn)?。俗語云: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20],正為此說。至與庸醫(yī),聽人說了幾個方兒,并不知陰陽病機,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絡,病在何處;亦不知虛實寒熱,竟敢冒然假病驗術(shù)[21],有治好的,有治壞的。請醫(yī)一事,豈敢輕視?我想,近來黃芪先生,雖不神醫(yī),也算一個儒醫(yī)、明醫(yī)、世醫(yī)之數(shù)內(nèi),還可請得。
老生唱 那黃芪能止汗亦能補中,也補氣也補血又能除風。號芪老[22]補藥長不愧兩稱,他還有六個兒各有奇能。一個兒叫黃連心火能去,一個兒叫黃芩清肺有功,一個兒大補益名叫黃精[23],一個兒名黃柏補瀉腎宮,有一個黃蠟兒磨疽散癰,有一個黃香兒敗毒散腫。他騎著一羚羊肺肝能清,帶一掛金鈴子治疝補精。手拿著犀牛角心火能平,吃了些薄荷葉頭目能清。又吃些山豆根能止喉腫,上常山理痰氣溫瘧治輕。
老生白 這也不算出奇。那黃家,內(nèi)外兩科,俱是精通。那一日,我在天門前麥門后[24],搖起兜鈴,忽然閃出兩婦人,一個好像叫知母,頭帶旋復花,臉上搽著天花粉;一個叫貝母,頭帶款冬花,臉上搽著海石粉,冒然百部而來,竟將熱嗽痰喘一并治去。我今身不安寧,心腎俱熱,何如梔子叫來,與我請一先生。梔子過來!
丑扮梔子上 白[25]我名叫梔子,有熱我能除。任是心腎火,哪管脾經(jīng)熱。若是有我到,管許[26]盡消滅。我乃梔子是也。忽聽國老有喚,只得上前去見。國老在上,喚俺有何吩咐?
老生白 無事不喚你,喚你有事因。你今與我可請黃芪先生一去!
丑白 請他做甚么?
老生云 與我看?。?/p>
丑云 叫甘遂去罷!俺還有事哩。
老生云 你有何事?講來!
丑白 你聽。我還要尋牽牛利水消腫,要滑石利六腑濕結(jié)可通。見茵陳治黃疸利水他能,割瞿麥治血淋熱結(jié)能平。石葦兒治血淋亦治崩漏,雞腸菜搗爛了善治瘡癰。
老生白 我與甘遂不合,你快去罷!
丑白 我不愿去!
老生唱 叫畜生你好仰白蘞皮臉,能除熱殺火毒生肌痛散。
丑白 你道是地骨皮臉,又要退熱除蒸。我想前時與你散毒消腫,連你金銀花也沒有見。今天又要白礬化痰消毒,人都說你是塊干龍骨。
老生白 怎么說叫做干龍骨?
丑白 這就是當濇精[27],益腎安魂止血吐。
老生怒白 胡謅!你可快去請來,與我看脈!
丑白 若是與你看脈,可以不必請他。咱家大麥可以寬腸,小麥可以養(yǎng)心,又有麥芽可以消膨脹,昨天漂了些浮麥,又可以止汗。
老生白 你胡說的是甚么?
丑白 你就連麥皮也舍不得,還要請醫(yī)么?
老生白 我每日吃藥,那個醫(yī)生不知我老甘,何用你胡說!快去!
丑白 走的。
老生白 你回來!有話向你說的。
丑白 說甚么?
老生云 你可先到熱家村寒平鋪,再捎幾味藥來。
丑白 可捎甚么藥來?
老生云 你聽。
唱 捎竹葉療傷寒虛熱能消,捎竹茹止嘔噦不寐睡牢[28]。捎射干療喉閉兼消癰腫,竹瀝油治痰火陰虛也平。捎菊花明眼目又治頭疼,捎丹皮能涼血又治牙疼。捎生地通血脈涼血有功,側(cè)柏葉治血衄痔漏亦能。捎薏苡理腳氣除濕去風,捎芡實治腰膝更能益精。
丑白 就捎這十味藥么?
老生唱 你往下聽:捎柴胡并干葛肌熱可涼,捎枳實并枳殼消導奔忙[29]。捎澤瀉與豬苓善治膀胱,捎地榆共槐花止血最良。有雄黃解百毒也治瘡瘍,萱草根治五淋還消乳瘡。
丑白 又捎十味啦,還不足么?
老生白 你聽:捎續(xù)斷接筋骨又止遺精,腰膝疼足頑麻當用寄生[30]。捎萆薢去風濕止疼添精,捎連翹分濕熱瘡藥最靈。捎前胡止痰嗽又治頭疼。
丑白 我把人家藥柜子與你取來罷!
老生白 胡謅!
丑白 就捎這二十幾味藥么?
老生白 快去,快去!
老生下唱 但等他去請醫(yī),取藥來臨。
丑唱 一會間氣的我滿腹疼痛。再捎那青陳皮理氣消膨,捎乳香并沒藥散氣止疼。
丑白 俗話說的好,是瘡不是瘡,先吃地丁湯。我想地丁有兩樣[31],有紫花的,有黃花的。
丑唱 紫花的治瘡疹又治痘癥;黃花的治腫毒又治乳癰。蒲公英就是那黃花地丁。請醫(yī)生,漫往前行[32]。
校注
[1]甘國老得病請醫(yī):同為八回本之清代藥性劇《群英會》,其第一回回目為“甘國老請醫(yī)敘寒”。(見《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第一期》
[2]老生扮甘草上引:原文為“老生上引”,據(jù)清代藥性劇《群英會》補。
[3]平脈:①名詞。又稱常脈。即正常的脈象。亦脈來有胃氣、有神、有根。②動詞。即辨別脈象。此指②。
[4]解釋百毒:宋·蘇頌:“甘草能解百毒,為眾藥之要”。
[5]加封國老之職:《本草綱目》引唐·甄權(quán):“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diào)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p>
[6]大將軍:即大黃,主產(chǎn)四川。金·李杲謂大黃“推陳致新,如戡定禍亂,以致太平,所以有將軍之號”。
[7]生瀉火炙溫中:明·劉永泰《本草品匯精要》:甘草“生瀉火,炙和中”。
[8]氣血食火痰:《本草綱目·草部·大黃》主治條,引甄權(quán):“通宣一切氣,調(diào)血脈”,引《本經(jīng)》:“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結(jié)熱”,并“下瘀血血閉寒熱”,均為所本。
[9]參拜:原文“參”下缺“拜”字。
[10]同寅:同僚。一起做官。
[11]四家賊寇造反:甘草反大戟、芫花、海藻、甘遂。其中大戟可用于熱毒癰腫;芫花用于頭瘡、白禿、頑癬;甘遂用于癰腫瘡毒;海藻用于癭瘤、瘰疬等證,故下文又云:“這四賊太膽大治疥潮腦”。
[12]狼毒:《本草綱目》謂“有大毒”。畏密陀僧。
[13]到那時方才算分明低高:原文為“到那時方才算分明底高”。
[14]看他怎消:消,謂除去,消除。
[15]為甚么川草烏與他相反?川草烏搜風邪功勞不淺:原文兩句中之“川草烏”均誤為“川貝烏”。川烏、草烏皆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芨、白蘞。
[16]有諸參、細辛、芍藥,藜蘆要與他等相反:“他”指諸參,即人參、丹參、沙參、苦參、玄參。藜蘆反諸參、細辛、芍藥。
[17]丹紫參補心血和血又利:《日華子本草》:紫丹參“養(yǎng)神定志,通利關(guān)節(jié)”?!侗静菥V目》:“活血,通心包絡?!?/p>
[18]有苦參能解毒腎水有濟:濟,助?!侗静菥V目·苦參》:“惟腎水弱而相火勝者,用之相宜”。
[19]利:迅捷。
[20]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語出《禮記·曲禮下》:“親有疾,飲藥,子先嘗之。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這里的“三世”與上文之“世醫(yī)是祖?zhèn)鳌本湎嗪魬?。另解:“三世者,一曰黃帝針灸,二曰神農(nóng)本草,三曰素女脈訣,……若不習此三世之書,不服其藥”(《禮記·正義》)。
[21]假:通“借”。“假病驗術(shù)”謂借病人來驗證自己的醫(yī)術(shù)。
[22]號芪老:“黃芪”本作“黃耆”,耆,《爾雅·釋詁》:“耆,長也”。人到六十歲,亦稱耆?!侗静菥V目》:“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p>
[23]名叫黃精:原文作“名子黃精”。
[24]天門前麥門后:指天門冬和麥門冬?!岸碘彙保厚R兜鈴。
[25]丑扮作梔子上,白:原文作“丑白”,據(jù)《群英會》補。
[26]管許:管保,保準。
[27]濇精:“濇”同“澀”,不通暢。龍骨有收斂固澀作用。此處“濇精”隱含諷刺甘國老吝嗇。
[28]捎竹茹止嘔噦不寐睡牢:“止嘔噦”原文作“止嘔穢”?!八巍保核?。
[29]消導奔忙:原文“消導”作“消道”,“奔忙”作“逩芒”。
[30]腰膝疼足頑麻當用寄生:“頑”,麻木、遲鈍。“寄生”,即桑寄生。
[31]我想地丁有兩樣:原文為“我想地丁有兩樣的”,句中“的”為衍文,今刪。
[32]漫往前行:“漫”,姑且。副詞。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