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杰
文字是華夏先民的重大發(fā)明之一,包含了深層次的哲學(xué)和儒學(xué)思想,是華夏民族寶貴的文化財富。幾千年來,漢字不僅為中華民族大家庭服務(wù),而且在世界的文化交流與傳播中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人類文明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九個朝代的帝王以洛陽作為國都,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盛衰,歷史遺留下來浩如煙海的珍貴文物遭受了無情的浩劫。在當(dāng)今的經(jīng)濟大潮中,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國民素質(zhì)教育的重視程度還相對不夠,對河洛大地的文字類文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十分薄弱,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就是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應(yīng)運而生的。
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成立于2012年3月,是繼中國文字博物館后唯一一家由民營資本創(chuàng)建的文字博物館,主要從事文字類文物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交流,現(xiàn)有文字類文物及標(biāo)本2000余件,涵蓋了中華文明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歷史地域。博物館運營初期面積為620平方米,其中展館面積220平方米,庫房面積400平方米。展館內(nèi)采用實物資料和圖文解說等形式,展示各門類古代文字標(biāo)本及實物270余件,布展內(nèi)容大體按照漢字史的序次排列,主要以漢代、魏晉、隋唐、宋元等成熟期文字為主。
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的藏品主要有以下幾類:刻文磚銘、削文瓦銘、碑刻及金石學(xué)史料等。
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所藏的刻文磚銘以東漢磚銘為主,其刻寫年代大致在永平至熹平年間(58-178年),屬于東漢早中期。這時期正是隸書從古隸向八分書體過渡并趨于成熟的時期,東漢磚銘雖不能代表這一時期隸書書法全貌,但從中可以窺探到這一時期書法的演變過程。
東漢磚銘系以漢代素面廢棄城磚為材質(zhì),以某種利器自右向左單刀刻成,文字內(nèi)有的還可以見到填有朱砂。東漢磚銘均為單刀刻寫,這種刻法使磚文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筆墨韻味,形成了一種剛勁秀挺、質(zhì)樸自然的金石味。這些未經(jīng)書寫直接刻寫的磚文,使得刻刀的靈活性增強,不受拘束隨意運轉(zhuǎn),十分生動地體現(xiàn)了一種自然氣韻。有的磚銘不按文字書寫筆順去刻寫,而是將文字同方向的筆順刻寫完以后,再刻寫另外方向的筆畫;有的磚銘由于所用磚體的形狀十分不規(guī)則,磚銘的刻寫就磚體隨意運刀,使磚面磚文布局豐滿而又富于變化;有的磚銘由于刻寫者不計算磚面大小與刻寫字?jǐn)?shù),致使磚文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有些磚銘方整挺勁、抑揚使轉(zhuǎn)的刻寫,使人們好像感受到明清流派印章的刀法在這里已初露端倪、一脈相承,富有自然情趣。
東漢磚銘的刻文均為隸書,多數(shù)保持了東漢隸書扁平的特點,與當(dāng)時碑刻上的隸書不同,它沒有蠶頭燕尾的變化,也無明顯的波磔用筆,更不具備像《熹平石經(jīng)》、《禮器碑》、《曹全碑》等那種左右規(guī)矩、法度森嚴(yán)的風(fēng)貌,這是一種既不同于漢代碑刻又不同于簡牘帛書的隸書書體,是一種純使用的、未加修飾的書法風(fēng)貌,其唯一的書寫意識就是從簡,這也是形成這些磚銘天真質(zhì)樸、自然灑脫的重要原因。
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所藏的削文瓦銘以洛陽北魏削文瓦銘為主,其刻寫年代在北魏遷都洛陽期間,屬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削文瓦銘是在未干的瓦坯上刻劃文字后再燒制,由于瓦坯柔軟,可以運筆自如,與同時期的石刻墓磚、造像題記等相比,更真實地反映了當(dāng)時的書法風(fēng)貌。
北魏削文瓦銘文字書法可分為刻文書法和印文書法:印文書法有隸書和篆書兩種,隸書印文字跡粗略,篆書印文工整秀麗,兩者差異較大;刻文書法有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不同風(fēng)格的書體,其中有行筆如行云流水極為流暢的,也有行筆如學(xué)童為之極為生拙的,在同一瓦片上,所書文字字體大小和筆畫粗細還不一致,字體書法和筆畫深淺亦不相同。
北魏削文瓦銘文字書法與洛陽出土北魏墓志、造像題記等文字書法大相徑庭,人們對墓志、造像題記的研究比較多,但作為一批反映北魏民間書法的珍貴實物資料,對其研究還不夠深入,未能得到書法界、學(xué)術(shù)界的重視。
東漢最好的碑刻《熹平石經(jīng)》在洛陽,曹魏最好的碑刻《三體石經(jīng)》在洛陽,西晉最好的碑刻《辟雍碑》在洛陽,北魏最好的造像題記《龍門二十品》在洛陽。唐代的洛陽作為中國的文化中心,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大量珍貴的碑刻文字也留在了洛陽,這些文字就是洛陽文化之都的靈魂。目前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碑刻類藏品主要以北朝墓志、唐代墓志為主,這些墓志記載了古人形形色色的社會活動,為研究數(shù)個朝代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是證史、糾史、補史的重要佐證,既可以視為一部石刻歷史,又可以稱得上古人檔案館,同時也是研究中國古代翰墨文章、書法藝術(shù)的資料寶庫。
研究金石文字有四重意義: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證歷史;二是利用金石文字考釋文字;三是利用金石文字校訂古籍;四是利用金石文字探討書法。故收藏金石學(xué)史料就成了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的又一項重要任務(wù)。
(責(zé)編: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