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耀昌
語文是眾多學科中與學生最為密切的一個科目,因為作為母語,語文擔負著眾多的使命,學好語文,“把書讀好”很關鍵。這也是培養(yǎng)一個人語感的最佳方式。而一個擁有很好語言表達能力的人在與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也會更加得心應手。以往語文老師一直強調的是老師的范讀和聽范文錄音,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及在教學中的運用,給廣大語文教師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并提供了足夠大的教學施展平臺,現(xiàn)在有不少語文教師包括一些教研工作者都在嘗試研究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的應用,并且有不少研究成果問世。但是,將信息技術的應用和語文學科課文朗讀相結合來研究的卻不是很多。筆者在幾年的語文朗讀教學中嘗試結合信息技術來逐步提高課文誦讀的質量和效率。
一、依靠詩情畫意的畫面呈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課文里有相當一部分文章所描繪的是一幅幅美麗的自然或者人文景觀,如蘇教版四年級的《九寨溝》一文,作者所描繪的是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觀,文中用“童話世界”、“人間仙境”、“神奇”等詞語來形容九寨溝。到底什么樣的景觀可以稱得上“人間仙境”、“童話世界”,光靠老師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但是也要有豐富的可供想象的素材。在教授本課時,第一課時的重點就可以放在課文的朗讀上,“能把一篇文章聲情并茂地誦讀出來,文章就學好了一大半”,課前可以精心搜集大量的有關九寨溝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并且可以請教音樂教師,選擇很切合的背景音樂,做一件供學生朗讀的“視頻背景”,當孩子們邊聽音樂邊看圖片和視頻時,閱讀興趣和閱讀質量明顯提高。因為,多媒體的展示,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更加顯性地將九寨溝的美景拉近到學生眼前,對學生視覺是一個極大的沖擊。心里有了九寨溝的樣子,再在音樂的陪伴下,結合文章優(yōu)美的文字,配以老師的范讀,學生很容易進入情境,更好地感悟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依憑連貫動態(tài)的情景再現(xiàn),促進學生的朗讀理解
一篇文章的閱讀并非僅僅局限在寫景文或者感情充沛的詩歌散文上,任意一篇文章都應該讀好,哪怕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如蘇教版六年級的《詹天佑》一文,講到“人字形”線路的時候,學生總是不大明了何為“人字形”,很多老師的做法是在黑板上將之畫出來,并且表上紅色、藍色表示車頭、車尾等,這樣確實對學生的理解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學生印象還是不深。此刻就該多媒體動畫展示上場了,經過電腦演示,學生立刻明白“人字形”是怎么一回事,心中有了路線的概念甚至是動態(tài)概念,那么理解課文也就容易得多,在此基礎上再朗讀文章想必也是得心應手。因為學生要將一篇文章讀好,就必須對文章有整體的感知和認識,倘若出現(xiàn)某些地方不很理解,那么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意識也就不強,讀,當然是讀不好的。遇到類似(如《詹天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的使用,加深學生的理解,比起一味地講解和畫圖展示要好得多,課堂效率也將大大提高。
三、依托豐富多彩的課堂互動,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節(jié)課要想上得精彩,就少不了課堂生生、師生的互動,在一節(jié)語文朗讀指導課上,借助多媒體的參與,可以使課堂更加的精彩。經過多次的摸索嘗試,筆者總結出這樣的可操作的形式:由學生自己來操縱多媒體,或者讓學生將自己課前的朗讀錄音帶到課堂上,通過自己的播放,讓更多的人在這種交流中獲得朗讀的興趣。還有就是可以以“現(xiàn)場錄音現(xiàn)場播放”的方式,讓朗讀好的學生通過“錄音再展示”的方式影響更多同學來模仿。也可以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如蘇教版五年級的《黃山奇松》一文,描寫“迎客松”和“送客松”的兩個段落部分,就可以讓讀得好的學生將自己聲音錄在電腦里,配合優(yōu)美的畫面,在課堂播放,當投影出現(xiàn)一幅幅優(yōu)美的黃山奇松的畫面,配以學生自己的聲音,學生的內心一定是無比喜悅的,因為自己的聲音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播放;別的同學也會更專心聽講,認真朗讀,也期待這樣的機會讓自己的聲音在班級展示。除此之外還可以嘗試結合“口語交際”的方式,讓學生學著導游的樣子介紹黃山奇松,或者是拍成像紀錄片那樣“聲音與畫面”相結合的小視頻。學生參與了,學生投入的激情才會更多,那么課堂的教學效率才會高。
四、緊扣文本的背景介紹,豐富學生的朗讀情感
教育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沒有情感的教學將會是不完整的教學。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發(fā)在很大程度上又要必須靠創(chuàng)設情境來實現(xiàn),因為學生只有置身于具體的情境之中,才會受到感染,心靈才會有震撼,才會產生情感的共鳴。
蘇教版五年級《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課文,它真實地再現(xiàn)了鄧小平逝世后,骨灰撒入大海時與全國人民作別時的悲痛場面。雖然在我們成人看來,這樣的場景著實感人,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實距離他們的生活還是挺遠的。鄧小平為了黨和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贏得黨和人民的愛戴和尊重,對于這一點,小學生理解不夠透徹,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那樣的場景和時代。那么在教學時,不妨組織學生觀看介紹鄧爺爺事跡的視頻資料,從而使學生萌發(fā)情感,使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讓學生把文章讀好”已經提出很長時間,但是由于部分教師的范讀水平有限、指導能力和方式還有待提高,加之也沒有行之有效的考核辦法,種種原因導致小學語文課堂對課文朗讀的輕視。其實,從孩子的未來考慮,從國家的未來考慮,一定要學好母語,讀好書?,F(xiàn)代信息技術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和豐富,只要老師能勤思考、多摸索、敢實踐,那么,借助現(xiàn)代技術,小學語文課堂一定會更加生動活潑,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