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錘
漢代是中華文明發(fā)展成熟的重要時期,國家的統(tǒng)一促進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文字的便捷化帶來了文化的突飛猛進,促進了文物典籍的整理、傳承與發(fā)展,儒、道、佛、法思想的相互影響構(gòu)建成治理國家及社會道德理念的基礎,土地兼并與疆域拓展帶來更多人員流動,社會從業(yè)形態(tài)趨于多樣,厚葬之風的盛行給后世留下許多珍貴資料……這一切表明,我國漢代社會生活是多么豐富多彩。然而,由于年代過于久遠,以竹木絲帛等材質(zhì)為基礎的繪畫形象資料大都難以流傳至今,石刻圖像資料又十分稀少,我們怎么才能看到漢代人們生活的樣子呢?四川漢代陶俑為我們打開了觀察一千七百多年前漢代社會生活的方便之門。
四川陶器源遠流長,早在漢代以前,四川盆地即巴蜀地區(qū)的制陶術(shù)就十分興盛。四川盆地東部的大溪文化(公元前4400-前3300年)、成都周邊的營盤山文化(公元前3500-前3000年)、寶墩文化(公元前2700-前1800年)中的彩陶、夾砂陶和泥質(zhì)陶器都十分豐富,可以說,四川盆地一帶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商周時期的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的陶器更是豐富多彩,其中高足器、尖底器、筐紋器、打磨陶等陶藝水平很高。到了漢代,四川墓中的大量漢磚、漢俑,更是詳細記錄了當時人們的宇宙觀、人生觀、社會習俗、精神風貌、禮儀、故事傳說、生產(chǎn)方式與工具、建筑式樣、城鎮(zhèn)布局、山河橋梁、車馬道路、牲畜、家禽、餐飲、娛樂、歌舞、音樂、服飾、生活習慣、動物飼養(yǎng)、生與死……生動地再現(xiàn)了漢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它們是我國漢代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及生動寫照。
圖1是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擊鼓說唱俑,灰陶制,高55厘米,制作于東漢時期,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它的造型極為生動,具有強烈的寫實主義風采和極高的藝術(shù)感染力,深受國內(nèi)外專家及觀眾的喜愛,被定為國寶級文物,譽為我國古代雕塑藝術(shù)杰作。圖2是件東漢站姿說唱俑,高59厘米,出自新都縣。跟坐姿的擊鼓說唱俑一樣,它赤裸上身,身材矮胖,大肚外露,神態(tài)活潑,表情生動,風趣幽默,顯然是位男性專職說唱者。在東漢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編撰的《漢書·霍光傳》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漢廢帝劉賀(公元前92-前59年)宮廷生活的情景:“大行在前殿,發(fā)樂府樂器,引內(nèi)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俳倡。會下還,上前殿,擊鐘磬。召內(nèi)泰壹宗廟樂人,輦道牟首,鼓吹歌舞,悉奏眾樂。發(fā)長安廚三太牢具祠閣室中。祀已,與從官飲啗。駕法駕皮軒鸞旗,驅(qū)馳北宮、桂宮,弄彘斗虎。”詳細描述了漢代宮廷奢華的生活情景,不但“擊鼓歌吹作俳倡”,還“鼓吹歌舞,悉奏眾樂”等等。西漢后期的散文家桓寬在《鹽鐵論·散不足》中說:“富者鐘鼓舞樂,歌兒數(shù)曹。中者鳴竿調(diào)瑟,鄭舞趙謳?!边€說:“今俗,因人之喪以求酒肉,幸與小坐,而則辦歌舞俳優(yōu),連笑伎戲。”可見漢代從宮廷到民間基層,百戲流行,從皇宮到街頭巷尾,都可見到說唱、歌舞、器樂、雜技、角抵、魔術(shù)、斗獸等演出盛況,彰顯出漢代盛世娛樂文化的繁榮。四川漢代陶俑正是這種繁榮景象的直接物證。
圖3是件東漢撫琴俑,高60厘米,出自新都縣,現(xiàn)存巴蜀古陶瓷博物館。撫琴者身材纖細,下頜稍尖,面容俊俏,面帶微笑,雙手懸于琴面之上正在撥弄著琴弦,我們仿佛聽到了琴弦發(fā)出的悠揚旋律。漢代關于琴的著作很多,如:劉向(公元前77-前6年)的《琴說》,揚雄(公元前32-前7年)的《琴清英》,桓譚(公元前25-公元56年)的《琴道篇》,班固(公元32-92年)的《白虎通德論·禮樂》,蔡邕(公元132-192年)的《琴操》、《琴賦》等。東漢時期盛行的“琴道”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正如馬來西亞著名華裔古琴演奏家陳松憲(1947-2010年)先生所說:“在東漢士人眼中,琴不單純是歌詩演奏的樂器,而且是修身養(yǎng)性的工具,有著教化天下、和合天地、通神明之德的功能?!?/p>
圖4是件東漢吹簫俑,高61厘米,出自新都縣。吹簫者眉眼清秀,帶著幾分稚氣,十分可愛。雙手與長簫懸空塑造,顯得格外傳神。在四川漢俑中,演奏的樂器除鼓、琴、簫外,還有塤、笙、瑟等。
圖5是件東漢歌唱俑,高56厘米,她胸部豐滿,頭戴菊花,顯然是位成熟女性,而當時的唱詞多為經(jīng)典詩賦故事或即興小作。漢代歌唱表演的流行,對我國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后來建安文學及唐詩、宋詞的輝煌奠定了基礎。這件陶俑周身多處殘留著紅、黑、白彩繪痕跡。四川漢代陶俑多為彩繪俑,可惜由于四川多水,經(jīng)過一千七百多年的滄桑歲月,加之出土后的風化,幾乎所有出土漢俑的彩繪已消失殆盡,能看到局部殘留彩繪已很難得。
圖6是件東漢舞蹈女俑,高28厘米,耳部佩戴耳飾。她體態(tài)輕盈,婀娜多姿,很像漢成帝(公元前51-前7年)皇后即被稱為絕世舞姬的趙飛燕(?-前1年)。我國漢代這種輕盈柔美的舞姿,后來構(gòu)成了世界東方舞蹈最基本的特征。從四川漢代畫像磚畫面中還可以看到漢代的盤鼓舞,女舞者手舞長袖,在二鼓六盤上翩翩起舞,格外妖嬈。東漢人傅毅(?-約公元90年)撰寫的《舞賦》對東漢歌舞有細致入微的描繪,是研究漢代歌舞的重要文字資料。而四川漢代陶俑則提供了直接的形象資料。從四川漢代陶器中還可看到,當時除了歌舞、器樂演奏之外,還有疊高、倒立、跳丸、手搏、六博、騎吹、駱駝載樂等娛樂文化活動。
漢代盛行“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之風,竭力讓逝者過上較好的生活,直至升天成仙,以便保佑生者行好運,因此墓中不僅有歌舞說唱之類的陶俑,還有武士俑、文職俑、提罐俑、持鏡俑、哺乳俑、庖廚俑、持鍤持箕俑以及動物、牲畜等俑,還有家畜圈及院落樓閣。圖7是件東漢文職俑,幾乎所有的文職俑都是衣帽端正的站姿,似乎是管家。
圖8的東漢提罐俑是四川博物院的藏品,高55厘米,成都天回山崖墓出土。提罐者頭梳雙髻,身穿交襟廣袖長袍,緊袖束腰,面目端莊,雙手提罐,步態(tài)輕松,生動可愛。四川陶俑為我們提供了漢代社會各類人員服飾和發(fā)型的直觀資料。
圖9的東漢持鏡俑是四川博物院的藏品,郫縣宋家林出土。該俑衣褶與紋飾非常清晰,紅色彩繪相當鮮明。此俑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細節(jié),即持鏡女子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都戴著指環(huán)。指環(huán)在我國已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但是,這種一千七百多年前把指環(huán)戴在手上的生動形象,還是十分難得一見的。
圖10的庖廚俑是四川博物院的藏品,這件陶俑是三國蜀漢時期的作品,高43厘米,1981年忠縣涂井崖墓出土。廚師面前擺著雞、鴨、魚、鱉、蟹、小狗、姜等。著名的川菜起源于古代的巴國和蜀國,據(jù)《華陽國志》記載,巴國“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蜀國則“山林澤魚,園囿瓜果,四代節(jié)熟,靡不有焉”。川菜系統(tǒng)的形成,正是秦、晉之間的漢代。根據(jù)《太平御覽》記載,當時曹操(155-220年)在《四時食制》中特別提到:“郫縣子魚,黃鱗赤尾,出稻田,可以為醬。……黃魚大數(shù)百斤,骨軟可食,出江陽、犍為?!臂h、江陽、犍為都是四川地名,可見當時川菜已名揚天下。通過這件蜀漢時期的庖廚俑,我們窺到了當時川菜廚事的盛況。
圖11的東漢哺乳俑是四川博物院的藏品,高21厘米,資陽縣南市崖墓出土。慈祥的少婦身著交襟廣袖長裙,盤坐敞懷,正把豐乳之端送入嬰兒的口中,顯得十分溫馨、安詳。這是一件歌頌母愛的藝術(shù)佳作。這種題材的漢代陶塑作品是非常珍稀的。
圖12的東漢佩刀持箕持鍤俑是四川博物院的藏品,高85.8厘米,新津縣堡子山磚墓出土。這位身材魁梧、體格健壯的中年男子,身著交襟短袍,緊卷兩袖,左手持箕,右手持鍤,腰間佩刀,足穿草履,頭戴平頂幘,好一副田間勞動者的模樣。所持之鍤就是后來的鍬,箕就是現(xiàn)在還在使用的撮箕。他穿的那種草鞋,在南方一直延續(xù)至今。平頂幘可謂近代流行的鴨舌帽的先祖,戰(zhàn)國時期的幘就是個布條子,漢代發(fā)展為帽子狀,可見漢代是我國服飾發(fā)展成熟的重要時期。這條漢子腰間那把約有半米之長的刀,格外引人注意,這可能跟漢代的屯田制有關。屯田始于西漢前元十一年即公元前169年,漢文帝劉恒(公元前203-前157年)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農(nóng)民戍邊屯田,漢武帝調(diào)發(fā)大批戍卒屯田西域。當時軍屯和民屯,主要集中于西北邊陲。屯田不但有利于解決邊防的供給問題,而且有利于變荒山野嶺為良田,傳播了農(nóng)耕技術(shù),擴展了耕地面積,鞏固了開拓的疆域。東漢末年,戰(zhàn)爭不斷,土地荒蕪,糧食短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采納棗祗(生卒年月不詳)、韓浩(生卒年月不詳)的建議,在河南進行屯田。劉備在四川也進行了屯田。魏末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廢除民屯,軍屯也漸衰。這件漢俑正是這段屯田史的例證。
圖13至圖15是犬、豬、雞飼養(yǎng)動物俑,漢代飼養(yǎng)的家禽、家畜種類,已跟現(xiàn)在幾乎一樣。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四川漢墓出土的不少陶犬,跟今天的川東獵犬十分相似,這一古老犬種值得特別珍惜與保護。
馬是古代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馬不但是冷兵器時代打仗快速進退的法寶,而且還是農(nóng)耕、商旅不可缺少的運載工具,漢代馬匹在鞏固疆域、拓展絲綢之路方面發(fā)揮過重要作用。圖16的數(shù)匹東漢駿馬高1.2米左右,長1米左右,出土于成都、遂寧等地,現(xiàn)藏于四川博物院。這些駿馬氣勢磅礴、剛健有力,正是大漢雄風的生動體現(xiàn)。
看了以上十多個例子,我們仿佛看了一部漢代社會生活實錄大片,跟漢代同胞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其實,四川漢陶有上千種之多,這不過如窺豹一斑,更多、更精彩的題材與內(nèi)容,等待發(fā)掘與研究。
感謝四川博物院、巴蜀古陶瓷博物館及四川藏協(xié)朋友的大力支持。(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