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芳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此,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注重閱讀教學中的讀,讀的分量加重了,讀的時間也充裕了,讀的形式也花樣翻新,整個課堂真可謂書聲嘹亮。但是,透過這熱鬧的讀書,冷靜地思考一下,這其中又有多少收獲與實效,不得而知。那么,如何使閱讀教學更具實效性呢?
一、該講則講,講授時機要合理
現(xiàn)在有好多教師上課該講時不敢講,好像一講就剝奪了學生們的主體地位,以至于整節(jié)課只是表面上學得熱熱鬧鬧,實際上學生卻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例如在講老舍的《風》一課時,很有必要把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及作者本人介紹清楚,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情基調(diào)來閱讀,學生就會很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再如學習《題臨安邸》一詩時,教師可生動、簡潔地講解有關逃跑皇帝趙構統(tǒng)治時期的歷史,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為學生下一步理解詩意做好鋪墊。講解通常用于介紹作家作品的背景以及相關課外知識時,或分析文中重難點時,或學生遇到困難時,這些地方都需要教師進行認真講解。
二、要善于傾聽,引導對話
傾聽在字典里的解釋就是“細心地聽取”。在閱讀教學中,傾聽不僅是學生的一項學習技能,還應該是教師組織教學、設計有效提問、把握學生心理動向的基本功。如今好多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不能靜下心來耐心聽學生發(fā)言,只要發(fā)現(xiàn)學生說的與老師提前設想的不符,沒有順著老師的思路去說,便會打斷他的回答,再讓其他同學說,說對了就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說錯了就告訴學生答案,對待問題淺嘗輒止,不求甚解,課堂學習只停留在表面上,這嚴重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效果。傾聽與對話應成為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交流形式,教師應該善于傾聽,通過傾聽把握學生的學習動向,并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教學提問,在與學生的對話中靈活應對,及時啟發(fā)引導,凸顯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歐陽修改文》一課時,在初讀課文時,一個學生對文中“驛舍”一詞不理解,于是站起來提問。我沒有急于回答,而是先讓他根據(jù)自己積累的字詞知識,猜猜這個詞中“舍”的意思,他說:“是丟掉的意思?!薄八悄钌醩hě嗎?”“是房子一類的建筑?!薄啊A呢?”“交通往來的意思?!薄鞍阉鼈兊囊馑歼B在一起說說?!薄芭c交通往來的人有關的房子一類的建筑。”“把帶有這個詞的句子讀一下,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你猜對了嗎?”隨后,我請一名事先查過字典的學生說說這個詞語的正確解釋: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處所。這個學生聽后高興地笑了。隨即我又問他:“以后有不懂的詞語可以怎樣解決?”他說:“可根據(jù)字義結合句子的上下文意思來理解?!边@個例子說明,教師要抓住學生思維膚淺之處和思考的要點,與學生進行有效對話,潛移默化地引導理解詞語與讀書學習的方法。有的教師會說,閱讀教學也不能變成機械的問答式教學呀!閱讀教學強調(diào)對話,不排斥問,但是一定要問到點子上,要有助于引導學生思考,要有啟發(fā)性,要問得有價值。師生的對話圍繞文本展開,并順著學生的思路去拓展,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更廣更深處發(fā)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地位都得到充分展示,這才是有效的、理想的閱讀教學。
三、注重及時評價,語言要講求實效
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及時評價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這個評價必須是師生之間心靈的交融與碰撞,只有這樣的評價,才能使課堂充滿溫馨與智慧、快樂與活力,使師生共享語文學習的樂趣。但是現(xiàn)如今的一些閱讀教學中“你真了不起”、“你很棒”這樣空洞的激勵性評價語言還很常見,“小紅花”、“小紅旗”之類的物質刺激也不少。還有的教師對于學生回答錯了的問題只簡單地說聲“不對”,更有甚者連聲“不對”也不敢說,導致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模棱兩可。因此,教師的及時評價對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的。新的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那么,對于學生答錯了的問題到底應該怎樣評價呢?我想,我們應該用愛心、用智慧去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善于和風細雨地引導、激勵學生繼續(xù)思考學習。例如:“沒關系,說錯了是正常的,只要你思考了老師就喜歡。不要怕,再仔細想一想,你一定行!”教師真誠、鼓勵的言辭與期待的目光,定會打開學生的智慧之窗,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作為新一代的教師,只有不斷調(diào)整、完善自己的教學,不斷總結實踐,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責任編輯: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