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
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的最大海外市場2012年4月結束的北京第二屆國際電影節(jié)上,多家中國“影企”投資參與制作好萊塢大片。中美合拍片在逐年增多,如即將上映或籌備中的《環(huán)形使者》、《封神天下》、《鋼鐵俠3》等。目前,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的最大海外市場。
“杰克和羅斯相擁在冰冷的大海”,“納德與西敏糾結于日常的困頓”,“雨果在巴黎火車站中走進秘密的源頭”,一部部令中國觀眾流連忘返的電影,不斷掀起北京第二屆國際電影節(jié)新一輪熱潮。
專程趕來參加北京第二屆國際電影節(jié)的美國導演卡梅隆對開幕式充滿了溢美之詞。他說,自己參加過許多首映式,但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壯觀的紅毯儀式,“現(xiàn)在我相信,只要是北京辦活動,就一定能出彩兒。”
中國題材正在成為全球期待“中國就是未來!”前不久,在接受《洛杉磯時報》的專訪時,《變形金剛》系列的制片人湯姆·德桑托表現(xiàn)出了他的興奮之情,而他的下一步,將擔任神話動作片《封神天下》的制片人,要打造成“東方版的《魔戒》”——“它肯定是中國第一個全球市場定位并向全球銷售的電影項目,是中西方文化真正的大融合”。
湯姆,德桑托擁有全球熱賣的《X戰(zhàn)警》、《變形金剛》系列,笑稱自己是好萊塢掙錢第二多的制片人,目前,中國還沒有出現(xiàn)過一部被全球電影市場了解的魔幻題材的作品,湯姆,德桑托預言:“《封神天下》將令一切改觀!”
把《封神演義》變成第二個《功夫熊貓》并非那么困難,德桑托的夢想是打破《阿凡達》在中國的票房紀錄。正是為了這個抱負,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德桑托來到北京,為已運作了一年多的
美中合拍片《封神天下》奔走接洽。他表示,《封神天下》比《指環(huán)王》的人物更值得挖掘,能夠單獨拍成電影的角色不少于10個。
“除了3D電影之外,還有衍生產品。”德桑托在接受采訪時自信地說,“想想看,到時候波士頓的孩子封神玩具,就像中國的孩子玩變形金剛一樣,這部影片將開創(chuàng)歷史?!?/p>
談及與好萊塢的合作,北京億商傳媒董事長陳曉翔表示,邀請湯姆,德桑托加入《封神天下》,不僅僅是為了借助好萊塢的團隊、資金和資源,更是講述故事的理念、方式,以及電影運作思路的一次融合和碰撞。
湯姆,德桑托表示將從此“傾心”于中國的電影市場,“中國題材正在成為全球的期待,中國人對于電影的創(chuàng)意、理念和熱情都讓人驚訝,與中國合作是一個必然趨勢?!?/p>
看好中國的不僅僅是德桑托,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詹姆斯,卡梅隆推開繁忙瑣事來到北京,顯然,好萊塢已經再也無法忽視中國市場。對于3D版《泰坦尼克號》在中國市場上取得的票房,比它在世界其他地方票房的總和還多,卡梅隆感覺“難以置信”,開心之余,他表示:“我愿意為中國電影擔當一名技術員,用尖端科技來增加中國電影的藝術價值?!?/p>
2011年暑期檔,動畫片《功夫熊貓2》在內地取得了約1億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動畫片的票房紀錄。影片為人稱道的是各種各樣的中國元素。影片編劇格倫。伯杰表示,“(中國)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述,現(xiàn)在中國很火,那么多的人想要更多了解中國,”
中國電影市場擴大開放,刺激著好萊塢制片人的雄心。而《功夫熊貓》以及在中國創(chuàng)下總票房超10億元的傳奇,更為這種雄心指明了成功之路——找一個中國題材的故事,拍成美國大片,賣到中國來。
更好的消息是,今年2月,中美兩國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xié)議,中國將在每年引進20部美國大片的原有配額之外,增加引進14部美國影片,以IMAX和3D影片為主;引進大片票房的美方分賬比例由13%提高到25%;增加中國民營企業(yè)發(fā)行進口影片的機會,打破過去國有公司獨大的局面。
好萊塢聯(lián)手中國“影企”
將中國元素融入好萊塢電影,近幾年已經愈演愈烈,除了《功夫熊貓》系列,《木乃伊3》、《加勒比海盜3》、《碟中諜3》、《變形金剛2》等也都有中國背景,《鋼鐵俠3》中也將有一個華人科學家的角色出現(xiàn),并有意邀請劉德華扮演,李冰冰、范冰冰主演的好萊塢大片《生化危機5》、《云圖》不日便會上映。而《加勒比海盜4》也在片尾留下一個“到中國去”的懸念……
201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130億元,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票倉。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發(fā)展,北京正成為國際電影人的淘金地。從第二屆北京電影節(jié)洽商會的趨勢看,簽約21個項目,總金額達52.73億元,有6個屬于中外合作項目。其中,《封神演義》、《孫子兵法》都是典型的中國題材。
中國擁有5000年的歷史,可以拍成大片的故事不計其數(shù),采用3D技術的《孫子兵法》將由卡梅隆來擔任技術監(jiān)制。
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搭起了世界電影文化交流的橋梁,除了詹姆斯·卡梅隆外,好萊塢六大公司中福斯影業(yè)CEO、迪士尼旗下漫威公司總裁等大佬也紛紛來到中國,他們看重中國市場的潛力。
面對“中國故事+好萊塢團隊+世界頂級制片人+全球電影市場”這種新的運作模式,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章柏青認為,中國電影要走向國際市場,離不開國際上先進的制片經驗和龐大的發(fā)行網絡。這需要熟悉好萊塢電影制作體系和發(fā)行網絡的制片人或者導演,以及各種資源優(yōu)勢的電影人幫助中國電影“走出去”。
湯姆·德桑托說:“其實好萊塢也拍過很多大片,在美國賣得好,一出國就一塌糊涂。我對中國電影人的建議是不要想著一步登天,而要從了解北美市場開始?!?/p>
“渠道”是中國電影“走出去”面臨的最大問題。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總經理周鐵東認為,我們要分享好萊塢成熟的發(fā)行渠道,如果我們不能改寫游戲規(guī)則,就應該把國際的規(guī)則拿來,為我所用。
早期,好萊塢影人只是單純把中國當做其電影作品的傾銷地,而今,更多的好萊塢公司借助電影節(jié)的平臺,尋求與中國電影工業(yè)的深度合作。中國的本土公司不再只是好萊塢大片的內地代銷商,而是成了他們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成為好萊塢大片的制造者之一。
《鋼鐵俠3》總制片人的丹·密茨在電影節(jié)閉幕酒會上感慨:“現(xiàn)在好萊塢與中國的合作不止停留在在中國選景,或者選個中國演員上,而是更加深入。”
談及中美電影合作,迪士尼大中華區(qū)總裁張志忠認為:“迪士尼看到了中國電影的飛速發(fā)展,我們愿意在中國選擇一家有實力的本上公司進行深度合作。在中國合拍《鋼鐵俠3》,不僅證明中國觀眾對迪士尼的重要性,更體現(xiàn)出本土市場制作好萊塢大片的能力?!?/p>
當柏林、戛納、威尼斯電影節(jié)還在為電影節(jié)是商業(yè)路線還是藝術路線的爭執(zhí)而煩惱的時候,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卻直接步入一條帶有包容感的“國際化道路”。
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jié)主席史蒂芬·勞丁羨慕地說:“三大電影節(jié)中,戛納電影節(jié)的銷售市場做得最好,但是,此次北京電影節(jié)50多億的融資讓人看到了中國電影的蓬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