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云 葛玉輝
摘要:隨著國內企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董事會制度得到普遍發(fā)展。增強董事會的有效性研究成為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問題。董事會團隊內部成員的互動過程對董事會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影響,加強董事會有效性研究對于提升董事間的滿足感、增強互動合作精神、提高其在公司的影響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路徑依賴;遞增規(guī)模收益;董事會
中圖分類號:F27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2)05-0053-03
一、引言
董事會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中心內容,董事會制度的健全與否直接決定著公司業(yè)績的好壞和未來的成長性,企業(yè)的強大則需要依靠一套有效的企業(yè)制度和治理機制,需要一個能真正關注公司長遠發(fā)展、關心全體股東利益、運作到位的董事會。
董事會可以說是公司中最高的治理團隊,一般董事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代表他們的利益去管理公司事務,是負責和決定各項重大議題的最高機構,也是一個特殊的高管團隊(TMT)。相對別的團隊來說董事會在公司中具有很大的獨立性。就西方目前對于企業(yè)董事會的研究來看,很多學者從董事會的特征視角來探討董事會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但從實證研究結果來看,他們并沒有得出董事會特征與企業(yè)績效的一致意見。
造成研究不一致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注重直接影響,忽視潛在作用;注重輸入和結果,忽視過程變量;計算方法不同等(陳昀,2007)[(sup)1(/sup)]。但是毫無疑問,對于董事會的有效性在企業(yè)績效和決策的正確性中,都認為是有積極意義和多重職能的。
也是由于董事會的活動相對比較隱蔽,我們很難找到一種比較全面的方法來考量董事會的績效,因此將其作為一個特殊的團隊,參照高管團隊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從董事會團隊內部互動過程的研究角度,構建“輸入—過程—輸出”即IPO模型的研究框架,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董事會內部結構和運行,也有利于考察董事會有效性的測度。
二、團隊互動過程(IPO)有效性
每個團隊中各個成員的互動過程(IPO)都是為了使得團隊的運作效率更高、績效更好的一個過程。近幾年也有各項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的互動、成員知識的交互影響以及團隊Leader的領導力等各方面的團隊內部互動都會對整個團隊的績效和團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席酉民,2008)[(sup)2(/sup)]。正如Baker and Salas(1997)所說,一個高效團隊,其績效來自于團隊成員對自己與他人績效的監(jiān)控,并在與其他團隊成員的交流與互動中得到反饋與維持。團隊績效提高的過程,也是團隊成員在互動中不斷磨合的過程。
而團隊過程有效性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團隊過程變量(協(xié)作、信念、凝聚力)在團隊人格組成(外向性、宜人性、神經質)與團隊有效性之間起中介作用,橫斷研究的I-P-O整體模型得到驗證。團隊中間過程與團隊有效性的關系:團隊中間過程(協(xié)作、凝聚力、團隊信念)分別與團隊有效性有正向聯(lián)系(林絢暉,2008)[(sup)3(/sup)]。
三、董事會IPO過程有效性分析
鑒于董事會是一個特殊精英團隊(Special-TOP-Management-team),而不是如同現(xiàn)存普遍現(xiàn)象——是一個只有董事長決定事務的虛設團體。根據以往的研究證明,董事會是否有效的關鍵點之一就是是否保有很高的獨立性,而不是受制于CEO或董事長,從而能夠更好地履行其所存在的職責。關鍵點之二就是能不能夠確立好自己角色的定位,并做好各方面的溝通和協(xié)調,一致有效地作出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決策。
McGrath(1964)提出了“輸入一過程一輸出(Input-Process-Output.I-P-O)”理論框架。即在團隊輸入變量后通過團隊過程的作用對團隊有效性所產生的影響,其中,“輸入”主要是指團隊的組成成員、構成特征和所處環(huán)境特征等;“過程”則主要指團隊中的人員互動行為和一些社會心理因素;而“輸出”則是指整個團隊的有效性特征。董事會是屬于高管團隊之一,因此,董事會互動過程也是一種團隊的互動過程。綜合前人的研究基礎,本文構建了董事會團隊的IPO過程結構圖,如圖1所示。
(一)輸入(I)
外部環(huán)境以及董事會特征構成了董事會互動過程的輸入環(huán)節(jié)。外部環(huán)境是指董事會所處情境下,企業(yè)資源、企業(yè)所有權的結構以及當時整個行業(yè)的環(huán)境。企業(yè)的資源決定了董事會所能支配和整合的權限,所有權結構即董事間所持股份之間的比例關系,會影響董事會互動的模式。行業(yè)環(huán)境即行業(yè)的發(fā)展狀況、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對該行業(yè)的影響,目前行業(yè)的優(yōu)勢與問題、行業(yè)發(fā)展趨勢等,這會影響董事會互動的目標和任務。
內部而言就是董事會特征,包括個體特征、群體特征、權利配置狀況。個體特征指董事個人學歷、專業(yè)背景和能力等;群體特征,包括群體構成,主要分為同質群體(個性、文化、專業(yè)成長背景相似)和異質群體(個性、文化、專業(yè)技能和成長背景差距大);還有群體人員角色布局,關系狀況;然后是群體心理特征,是指群體成員中形成的與群體活動和狀況相關的經常的、穩(wěn)定的心理感覺,是群體成員對群體自身狀況及其與社會環(huán)境關系的主觀把握。它具體表現(xiàn)為群體成員對群體的歸屬感、認同感、整體感等。
(二)過程(P)
首先是構建良好的團隊氛圍,其中培養(yǎng)董事之間的信任感,趨同的價值觀以及和諧的文化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如何優(yōu)化董事會團隊的整體氛圍,國內外都有一些相關研究。
董事會的積極氣氛或決策文化是創(chuàng)造整個團隊積極有效地履行責任的最重要因素。根據Huse對490家挪威公司的實證研究,他提出了董事會決策文化的重要變量:開放和包容,準備和參與,創(chuàng)造性和謹慎,并提出了上述各因素與董事會各角色之間的相關關系。
其次是內部暢通的信息傳遞,包括董事之間溝通的頻率、溝通的方式以及最后達成的溝通效果。在整個董事會管理與決策的過程中,互相的溝通影響著整個團隊的績效。而溝通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強調交流的次數,也一定要有目的有意義以保證溝通的質量。當董事之間的溝通效果提升時,整個董事會的有效性也會大大提高,因此高水平對話積極有效地調節(jié)著整個團隊效能與績效的關系。也有相關學者提出了高水平對話的不同類型,包括探索性對話(exploratory talk)、元對話(meta group talk)等。比如元對話是指當團隊互動過程中遇到困境時,他們會首先著眼于當前的任務(而不是一味評價或責備內部的團隊成員),包括討論與任務相關的一些計劃、準備等。從而在控制任務情境的條件前提下,確保能夠順利走過困境。可見,實踐高水平對話行為是提升溝通質量的有效舉措。
最后就是董事會內外部的互動。董事會是治理整個企業(yè)的最高機構,在這個治理的過程中包含了董事之間的相互溝通和意見的協(xié)調,也包含了董事與公司其他高管之間以及外部一些利益相關者的互動過程。如:有一些董事可能在別的公司或企業(yè)也擔任相關職務,這時候董事會也要考慮所在公司的利益牽連,因此董事會互動過程一定要注意充分考慮360度的影響。
董事會的互動過程中包括了沖突規(guī)范、認知模式、聯(lián)合決定三個部分。首先是董事會內部成員之間的相互沖突影響過程,進而逐步形成認可的認知模式,最后整體進行聯(lián)合決定。在一系列的互動過程之后,最終影響董事會的有效性,但是反過來,董事會整體有效性的相關效果也會反饋到互動過程中去。具體關系如圖2所示。
(三)輸出(O)
董事會的兩個角色:服務角色和控制角色。服務角色包括提高公司聲譽,建立與外部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以及為管理人員提供建議??刂平巧珓t是指董事會要評估公司績效以及總經理的工作表現(xiàn),以確保公司的成長和保護股東利益。因此董事會互動最后輸出的結果是這兩種角色的體現(xiàn)。
我們可以直接由數據看出的結果即顯性產出,其中包含了董事會戰(zhàn)略決策、企業(yè)績效、內部管理。由于董事會的職責包含了決定公司的生產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批準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這就意味著董事會互動之后產生的相關決策會直接影響到企業(yè)的揭曉、公司內部的管理以及之后的不斷發(fā)展。
過去的研究中對于顯性結果都做了相關的研究,但是忽略了無法從直接數據得出的結果即隱性產出,其中包含董事會凝聚力、董事的滿足感、董事會影響力。董事會凝聚力是指整個董事會團隊對各個董事成員的吸引力,他們各自對董事會管理的向心力,以及董事之間作為共同管理伙伴的相互吸引力。團隊凝聚力是一個團隊更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礎,也對整個團隊潛能的發(fā)揮有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而董事會作為一個企業(yè)最高級別的管理團隊也需要增強整體的凝聚力,進而董事之間進行更好的互動,提升各自的滿足感,加強互動合作的精神,提高在公司和對于執(zhí)行者的影響力,最終可能會對企業(yè)帶來更大的實際效果。
四、結論與展望
文章只對董事會互動過程的要點做了一些分析與研究,在未來的研究過程中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更進一步的探討。
1. 具體測量哪些變量是團隊過程的研究難點與熱點。顯然對于董事會互動過程的各項分析,特別是在實證研究上確實也存在行為觀察和數據獲取等各方面的難度,但是該領域的研究對于打開董事會內部互動過程(IPO)的黑箱,打造更加高效的董事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 董事會作為STMT也可以結合團隊的生命周期理論,但不一樣的是,在董事會形成之后除非企業(yè)破產滅亡,否則不會出現(xiàn)普通團隊中的解散這一階段。因此董事會的生命周期也許可以考慮參照組建期—震蕩期—規(guī)范期—執(zhí)行期—完善期這五個階段去研究董事會在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內的互動過程。
3. 董事會團隊互動過程的有效性研究還可以結合TMT互動過程的研究,由于董事會和高管團隊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探討一下以團隊間互動過程的視角對STMT與TMT的互動過程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陳昀,賀遠瓊.基于團隊過程視角的董事會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7,(8).
[2]席酉民,張華,馬駿.成員間互動對團隊績效影響研究:基于和諧管理理論的視角[J].運籌與管理,2008,(12).
[3]林絢暉,等.團隊人格組成、團隊過程對團隊有效性的作用[J].心理學報,2008,(40).
責任編輯、校對:梁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