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會嫉妒他人?在各種情感中,嫉妒并不令人愉快,看上去不會帶來任何長期或短期的好處,人們自己也羞于承認。
那么,“嫉妒”是不是一無是處了呢?
嫉妒讓頭腦更高效?
科學家對兩所學校的學生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第一個實驗研究回憶過去的嫉妒經(jīng)歷對人的影響。研究人員將學生分為兩組,要求第一組學生寫下一些嫉妒他人的經(jīng)歷;第二組作為控制組。隨后,兩組學生要閱讀一些由研究人員虛構的采訪報道。一些謊稱與參與者同校的“學生”,在采訪中回答了一些有關學習和目標等問題,但并沒有說可能會引發(fā)嫉妒的話。每名參與者會觀看兩位與自己性別相同的虛構的“同學”資料。
與控制組相比,第一組學生花了更多時間閱讀采訪報道,事后也能回憶起更多采訪者的細節(jié)。這也許是因為,回想到過去關于嫉妒的記憶,會使人更加關注當前的同輩人,即使這些采訪對象并沒有表現(xiàn)出特別過人之處。
嫉妒是善是惡?
肯塔基大學的心理學家史密斯(Richard H. Smith)博士表示,傳統(tǒng)上說,嫉妒與眼睛有關。“envy”一詞即源自拉丁語“invidere”,本意是指不懷好意地看,或是投去“魔鬼之眼”(evil eye)的一瞥。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嫉妒在本質上是一種惡意的行為。
其他研究人員卻有不同意見。例如荷蘭心理學家范德溫(Niels Van de Ven),他將嫉妒分為善意和惡意二類。善意的嫉妒會使人學習模仿嫉妒的對象,從而提高自身;惡意的嫉妒則會使人想方設法發(fā)現(xiàn)對方的弱點,把對方拉到和自己相同的水平上。正如史密斯博士說:“善意的嫉妒使人心胸寬廣且斗志滿滿,而惡意的嫉妒使人目光狹隘且充滿怨恨?!?/p>
不管被冠以怎樣的稱謂,嫉妒都會消耗人們寶貴的心理資源。在德克薩斯的研究人員做的另一個實驗中,一些學生先觀看某個有錢有魅力的同齡人的報道,隨后進行一些困難的文字解謎測驗。結果發(fā)現(xiàn),與控制組相比,被喚起嫉妒情感的學生,更快放棄了解題。
這些人顯然是一種名為“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的心理現(xiàn)象的受害者。誠然,嫉妒能使人思維更敏捷,提升記憶力,但同時也會帶來損失。即使是嫉妒,也不是件容易事。
讀到這里,你還準備去嫉妒那些優(yōu)秀的同輩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