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民峰
浮雕般的、畫像磚拓片式的,一種突出部位的映像,其不再是攝影的光與影的“真實”視覺復制,而是基于觸覺的更加真實實在的,仿佛可以觸摸的影像。突出的部分由于受光,變得濃重而細節(jié)分明;靠后的部分、位于縫隙中的部分,由于受光極少,變得透明甚至顯現(xiàn)純粹的紙基,其視像不再是真實世界、不再是光影的復制,而是一種新的影像存在方式,攝影圖像的反相變化促使了另一個影像世界的產生。最初,我只選擇較平面化的題材進行實驗,后來擴展到空間感較強的題材。
一次在暗房工作,放大從云岡石窟拍到的佛像,我被放大機下方24寸的圖像細節(jié)深深吸引,心中猜想沖洗出的照片會是怎樣的誘人。然而,定影后的照片沒有斑駁細節(jié)的動人顯現(xiàn),原本負相白色的背景被正相的黑色所取代,原本斑駁的細節(jié)隱藏在黑色的光影中不再醒目。
那么,放大機下的誘人影像,如何才能呈現(xiàn)于我們的眼前呢?放大機下的影像一直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負相能否成“像”呢?負相是否具備影像的美感呢?于是,實驗開始了,我揣摩種種規(guī)律,確定了底片電分、數(shù)字圖像處理、藝術微噴高精度輸出的技術路線。首先選擇適合反相處理的底片,進行電分以取得最完整的原始電子數(shù)據(jù),對電分得到的圖像文件進行正常調整,而后利用工具進行“反相”調整,恢復到負片的狀態(tài),然后再利用工具欄中的加深等工具進行調整,就像繪畫一樣在工作,直到符合人欣賞習慣的圖像出現(xiàn),達到頭腦中的完美畫面。創(chuàng)作中主要有三種影像:一部分正相、大面積負相的影像:少許真實之下的大面積虛幻之境;全部負相的影像:佛光—佛家境界的最佳闡釋;負相而后上下顛倒的影像:追逐中國山水境界的計白當黑的空靈之境。
在最初的石窟影像制作過程中,影像經過加工出現(xiàn)與漢代畫像磚異曲同工的美感,其黑白分布有畫像磚拓片的韻致,而佛像背后的反白,也就是實際影像中的暗影,成為佛光的理想表現(xiàn),于是把這一發(fā)現(xiàn)和聯(lián)想固化并發(fā)揚。我的畫面中便有了內在光源的出現(xiàn),這和繪畫語言中的追求是相通的,即畫面內部是發(fā)光的。
中國經典的山水畫《早春圖》中也有光的因素,但這種光有別于太陽的可見光,而是基于思考和想象的理解之光,也可以說是物體內部發(fā)出的光。貢布里希在《藝術與錯覺》中談道:“中國古代藝術傳統(tǒng)所關心的要點既不是物象的不枯,也不是似乎可信的敘事,而是某種稱為‘詩意的更為近真的東西。”但是他這樣做是要記錄并喚起一種心境,而這種心境深深根植于中國關于宇宙本質的觀念之中。這正道出了中國宇宙觀的特點,即物我相融!
責任編輯/李德林
2005 大同 云岡石窟
2004 蘭州 炳靈寺
2009 洛陽 龍門石窟
2009 洛陽 龍門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