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嘉祥
東方欲曉,寒意料峭,才六時三刻,從西天景區(qū)那邊的山路,嘩啦啦下來了近百號人,中老年婦女居多,看得出是在山上寺院做完早課下來的居士信徒們。時近冬至,半夜氣溫在零度以下,羅衾不耐五更寒。沒有虔誠與熱情,如何能抵擋得住冬日黎明前暖烘烘被窩的誘惑與挽留?
雖是入冬后的旅游淡季,而且風大浪急,但昨天傍晚乘朱家尖碼頭渡過來的客輪,游客仍是坐得滿滿的?!昂L旆饑钡钠胀由?,兼海天之形勝,寶剎莊嚴,梵宇恢弘,云乍起,這邊廂自然染盡了氤氳仙氣。披著霞光,登山覽勝,放眼東望,蒼茫海天煙波浩渺,遠近島嶼環(huán)列如陣,海邊金沙綿亙,島上草木蔥蘢,入冬后赤橙黃綠,林幽壑美,好一處人間清靜之境。當然,若這里不是佛教中觀音菩薩的說法道場,再美的景色,恐怕在大冷的天氣里,也是吸引不了游客到島上來的。
無論在普濟寺、法雨寺、觀音洞,還是在梅福禪院、圓通禪院、不肯去觀音院,始終香火旺盛,人流不息。游客也好,信徒也好,都安詳有序,平和有禮,不嗔不怒,不急不躁,一掃他們在喧囂塵世中的戾氣與浮躁。上香、跪拜、喃喃自語、往功德箱里塞錢,一切如儀,忽然間人人都變得彬彬有禮、斯文大方。無論是什么人,無論他在世俗世界如何張狂傲氣,到了這里,神靈面前自然有所收斂,信仰之下自然中規(guī)中矩,這就是敬畏的威力。
他們當中,窮者弱者或因求助無門,小康百姓或望平安如意、富者強者或欲錦上添花,也有做了虧心事、祈求網(wǎng)開一面的心虛者,更有“小民有冤而不得申,有理不得講,不得不訴于神”企求公平公正的冤屈者。他們生活中的憂慮、苦厄、疑惑和困頓無法排解,苦惱、壓力、愁怨和浮躁無法緩釋,奢望、欲望、愿望、私念、不平和訴求無處寄托,于是最好最隱蔽最深藏不露的辦法,就是默默地告之神佛了。他們所以告之、求之,因為信之、仰之的緣故。
“不肯去觀音院”旁邊的潮音洞巉崖峭壁,怪石層疊。洞口朝海半浸水中,日夜吞吐之狂潮,奔騰入洞,有如蛟騰足下,勢似飛龍,聲若雷鳴,振聾發(fā)聵,煞是驚險萬狀。偏偏在這浪撼危崖的地方,據(jù)說為觀音“現(xiàn)身處”,數(shù)百年引得祈求觀音現(xiàn)身賜福的香客絡繹不絕,不少虔誠至極者競縱身入海,期往西方極樂世界;或燃指以求菩薩顯靈。由是“舍身”之風愈演愈烈,至明代萬歷年間地方官不得不在此建“莫舍身”亭,立“禁止舍身燃指”碑,以勸諭、懲戒愚昧之徒。今亭已廢,碑猶存。善良的人們,一旦虔誠失去理智的守護,往往會被愚昧所吞噬,情何以堪啊!然而細想下去,信仰這玩意兒也真能夠令人從容赴死、含笑九泉。
其實,信仰乃是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選擇和持有。如果一旦或選錯、或缺失、或遺棄、或破滅,對信仰者打擊之重,有時往往是致命的;因而,重樹信仰,猶如生命再造。那天從潮音洞出來,沿著海邊走,沙色如金,純凈松軟,人行其上,不濡不陷。入冬了,已不能濯足追波嬉浪,卻正可靜心觀海,驀然間,心里勾出一樁少女在普陀山輕生遇救的前事舊聞——
1962年10月金秋,郭沫若游覽普陀山,在梵音洞拾得筆記本一個,打開一看,內(nèi)寫有絕命詩一首,且署當天日期。郭老看后甚是焦急,馬上叫人尋找到失主——一位臉帶憂郁悲感的姑娘,叫李真真。郭老耐心開導她,令姑娘感動不已,盡吐心事。原來李姑娘因三次高考落榜,加上戀愛受挫,遂生厭世之念,打算蹈海輕生魂歸普陀。郭老聽后,揮筆寫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p>
下署“蒲松齡落第自勉聯(lián)”。
郭老以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大敗秦軍的決心大志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滅吳雪恥的意志毅力兩個歷史典故激勵姑娘;又以蒲松齡科舉屢試不中,落第后憤然棄科舉而著文,在銅鎮(zhèn)尺刻上這副自勉聯(lián)鞭策自己,最后創(chuàng)作出不朽名作《聊齋志異》的故事啟發(fā)她。
姑娘釋然頓悟,為感激和銘記這位慈祥長者的妙筆相救,于是請他為這副對聯(lián)簽名。待見到其人寫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幾個字后,她才驚喜地知道眼前為自己指點迷航的高人乃是大名鼎鼎的當代大文豪!后來李真真還大著膽子寫了一首詩答謝郭老的救命之恩。
一副300多年前的對聯(lián)竟然解救了一個當代年輕少女的生命,這不能不說是一段文壇佳話,然而,最值得褒揚的還是我們郭老的古道熱腸和對生命的關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佛教中有一說:觀世音菩薩往往在人們危難之時,會化身為各種人物出現(xiàn),點化蕓蕓眾生,解厄扶危。普陀山乃觀音大士的說法道場,多少人在此舍身燃指祈求菩薩現(xiàn)身,當天莫非觀音菩薩果真化作當代大文豪現(xiàn)身乎?
當年郭老造訪普陀山,留下的詩詞、楹聯(lián)、題額和墨寶至少有16則之多,然而這些為普陀山增輝的所有文字加在一起乃至郭老一生著作等身的洋洋數(shù)千萬文字,仍抵不過他寫給李真真的數(shù)十字贈聯(lián)。因為它拯救一個少女鮮活的生命、一個青年迷惘的靈魂于命懸一線之間,同時也對當代青年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作了最好的詮釋。
信仰是精神支柱,它撐起漫漫人生旅途的萬里藍天;信仰是綠蔭與清泉,它滋潤拯救了炙熱焦灼枯涸的心田,使之不再荒蕪;信仰是私人領地,無論貴賤貧富,誰都可以自由地自主地占有它,而且外力不可輕易地改變它剝奪它;信仰是至愛、是至親,直教人心甘情愿地為之驅役、為之膜拜、為之獻身。
人是需要有信仰的。有了信仰,生活就有了追求與目標、勇氣與動力、寄托與希望。有信仰總比沒有的要好,不管是科學的還是宗教的、出世的還是人世的、有神論的還是無神論的,只要它是導人向善、教化崇高的就好。有了信仰,就會有敬畏,自然就會有規(guī)矩,信仰支配下的道德行為也就得以規(guī)范。高尚的道德行為普遍了,世界也就和諧了。如果一個社會信仰缺失、道德淪喪、人心浮躁、行為失范,那么病肯定是不輕,遲早要出亂子的。
蓮花洋的風輕輕地吹,波濤狀似千萬朵蓮花隨風起伏,令人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普陀山處處“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它是人們在自然與心靈的雙重開辟之中拓得的一塊“林中空地”,是勞累者理想的休心之所,苦悶者尋求的超世之處,苦厄者求救的希望之窗。它讓心靈在“恬然澄明”的精神氛圍中得到歇息,任憑人們在禪境中去玄思、去遐想,從而進入逍遙時空、超然忘我的審美境界。它讓人們求得靈魂慰藉之時,找回繁忙奔波中失落的精神家園。
海天寥廓,佛國莊嚴,流連千步金沙,聽濤聲依舊,萬馬奔騰,千古一韻;看浪潮嬉沙,來如飛瀑,止如曳練。這里的海潮,不管吹東南西北什么風,始終不會隨風轉浪,仍然一波一波撲過來。有人說:“這是潮拜浪”,無情的潮水也知道朝拜緣結四海的觀世音菩薩。難怪普陀山“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也被世人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