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事件>11月19日,號稱“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被曝塑化劑含量超標高達260%,可影響發(fā)育和導致肝癌。酒鬼酒因媒體報道當日臨時停牌。酒鬼酒一直以醞釀湘西千年文化,傳承湘西古老秘方自居,號稱“無上妙品”,其酒鬼酒系列也成功躋身高端白酒行列。據了解,塑化劑超標在白酒行業(yè)里不只是酒鬼酒一家,其他品牌的白酒,也存在塑化劑超標的情況。
黃麗嫦(南都經濟評論員):從白酒塑化劑風波中,我們更應認真思考的或許是,如何建立一種長效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機制,可以舉一反三防范類似事件發(fā)生,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這種機制的建立,從加強監(jiān)管部門對企業(yè)問責體系,到企業(yè)誠信體系的建設等等,都需要比現(xiàn)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燕農(《中國青年報》評論):面對品牌危機,酒鬼酒不只曾經玩“鬼”,至今又玩“火”,暴露出某些民族品牌在自我保護上的嚴重短板。再大的品牌老大,只要拋棄了消費者,消費者就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它。對內徹底整改,對外全部召回市場上的問題酒,才是酒鬼酒劫后重生的唯一出路。
周志祥(媒體評論員):政府是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公共產品,而公共食品安全是關涉每一個人自身利益的公共產品,市場本身在提供公共產品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因此,一方面政府應該建立長效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克服市場的固有缺陷,履行監(jiān)管職責;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吸納非政府組織構建食品安全體系,提高公民組織的社會管理參與度,減少道德風險。
潘隆(隆眾石化網CEO):呼吁相關部門正確的引導社會輿論,避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因為塑化劑而殃及其他塑料產品,進而影響整個塑料加工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對于食品的生產、儲運和消費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使用PVC制品。
李一方(環(huán)境評論人士):塑化劑作為一種用量極大的工業(yè)化學品,要在我國全面淘汰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為淘汰設置一定的過渡期外,可以采取分步走的策略:食品用材料、醫(yī)療器械(如血袋)和玩具等產品可以率先淘汰“塑化劑”,保護脆弱敏感人群為先。
王海濤(媒體人):在食品安全問題中,潛在危害和實際危害是有很大差別的。但是,如果只是說存在潛在危害或者沒有造成實際傷害,就強調無害,試問會有多少消費者會接受這樣的表態(tài)呢?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危機公關,重在誠意。
徐立凡(評論員):酒鬼酒“涉毒門”,不能靠猜測發(fā)酵。實際上,酒鬼酒的“塑化劑丑聞”,已經超出酒鬼酒自身,成為一場潛在的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在此關鍵時刻,政府監(jiān)管部門不能緘默,而需要主動行政,盡早給出一個權威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