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彩榮
去年9月下旬,中國外文局代表團應朝鮮外文出版社的邀請赴朝訪問。五天之內(nèi),我們瞻仰了萬景臺金日成同志故居,參觀了主體思想塔、凱旋門、妙香山友誼宮、西海閘、創(chuàng)作社等地,觀看了朝鮮人民引以為豪的大型文藝演出《阿里郎》,并專程憑吊了中朝友誼塔,敬獻了花束。
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過一百分鐘的飛行,飛機于下午四點到達平壤。從飛機上望下去,平壤周邊的景致煞是醉心。高低錯落的青山間,金黃的、青綠的農(nóng)田,與灰白相間的建筑,交相輝映;蜿蜒的江河與波平如鏡的湖池,隨意而生機盎然地,折射著太陽的光暈。從機場通往平壤的大路兩旁,綠樹聳立,禾谷飄香,好一派田園風光。
到高麗酒店入住后,主人就熱情地拉著我們趕往五一體育場,去那里觀看七點半開演的《阿里郎》。天色漸暮,體育場外,彩色噴泉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歡快地舞動,粉紅色的金日成花、大紅色的金正日花雕塑,在燈光的映照下,英姿勃發(fā)。朝鮮工人、農(nóng)民、學生、人民軍戰(zhàn)士等陸陸續(xù)續(xù)列隊進入看臺。一些西方客人也前來觀賞。能容納15萬觀眾的體育場,坐滿了半場觀眾。另半場則是表演區(qū),對面的看臺由數(shù)萬學生合成巨大的背景墻。
《阿里郎》是朝鮮文藝工作者從2001年開始推出的大型文藝表演節(jié)目。整個節(jié)目由五個章節(jié)組成,分別展示了朝鮮人民團結一心,抗擊帝國主義侵略,贏得民族獨立,建設社會主義,致力于國家進步的歷史畫卷。對于中國人來說,第五章更加親切。這一章名為友誼章,主要講述了中朝兩國源遠流長、情深意切的革命友誼。演出中,背景墻上打出了向金日成、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致敬的中朝兩種文字,展示了“科學發(fā)展觀”等主題詞。數(shù)萬演員不停表演的同時,響起了《社會主義好》、《走進新時代》等中國歌曲,中朝兩國國旗在背景臺上顯現(xiàn),場內(nèi)響起長時間熱烈掌聲。我們也熱情鼓掌,向朝鮮人民致敬。一個半小時的演出,近十萬演員參演,秩序井然,場面壯觀。大型團體操整齊劃一,體現(xiàn)了高超的組織藝術。動人的《阿里郎》已經(jīng)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在朝鮮的日子,天高云淡,風清氣爽。平壤市內(nèi),道路寬闊,a人少車稀,煞是清靜。心境也隨之寧靜安然。市內(nèi)的公共交通有公共汽車、出租車,還有加長的有軌電車。女交警颯爽英姿,成為平壤街頭一道美麗的風景。
近年來,朝鮮人民在朝鮮勞動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人是創(chuàng)造一切的重要力量的主體思想,在繼續(xù)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同時,注重發(fā)展經(jīng)濟,大力發(fā)展輕工業(yè),對農(nóng)業(yè)進行大規(guī)模革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農(nóng)貿(mào)市場內(nèi),朝鮮群眾開始擺攤設點,進行集市貿(mào)易。商貿(mào)領域,合資合作新潮初起。朝鮮外文出版社就和中國江蘇丹陽合資成立公司,開展特殊商業(yè)印刷。
記得還是在離平壤40多公里外的西海邊,在參觀完朝鮮上世紀80年代初動工興建的大型攔海筑壩水利樞紐工程項目——西海閘后,朝鮮友人請我們在大海邊野餐。面對波平如鏡、海鷗翔集的大海,我們席地而坐,把酒臨風,晤談古今。也許是眼前的寧靜觸動了友人的心境,陪同我們的朝鮮外文出版社副社長、功勛攝影家李民天跟我們講起了朝鮮世紀之交不平凡的歷程,講起了上世紀末朝鮮人民艱難的行軍。
那是一段讓朝鮮人民永遠難以忘懷的歲月。朝鮮人民的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逝世,蘇東相繼巨變,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經(jīng)受著巨大的磨難。仿佛是上蒼著意要考驗朝鮮人民的意志,三千里江山又連續(xù)趕上了自然災害,糧食嚴重減產(chǎn),全國發(fā)生了饑荒。許多地方的老百姓靠樹皮草根、野菜野果充饑。就這樣還是餓死了不少人。往事哪堪回首?!李社長眼含熱淚。
但是,朝鮮人民并沒有屈服,他們開始了艱難的行軍。就像當年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者一樣,動員全體人民開展生產(chǎn)自救,同時積極爭取國際援助。為了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朝鮮黨和政府適時提出了到2012年金日成主席誕辰100周年時,打開建設強盛國家大門的奮斗目標。李社長動情地說:“我們朝鮮人民正在滿懷信心地朝著這個奮斗目標前進。”
崇高的目標激勵著、鼓舞著艱難行軍中的人民。后來,在歡送我們代表團的晚宴上,朝鮮外文出版社崔景國社長更是動容地說:“到我們建成強盛國家的時候,一定邀請中國朋友開懷暢飲?!蔽覀冏82⒆T钢?。參觀平壤凱旋門時,身著民族服裝的講解員熱情地邀請我們題詞。我代表大家在紀念冊上莊重地寫下這樣的祝詞:祝朝鮮人民在建設強盛國家的道路上早日取得輝煌的業(yè)績!祝朝鮮人民生活幸福!
從今天的眼光看,朝鮮是一個成功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國家。80%的山地,襯托出20%平原的珍貴與希望。正是因為耕地稀少,朝鮮人更加重視耕地保護與利用。就是在大同江江邊灘涂上,勤勞的朝鮮農(nóng)民也大面積種植了水稻,田邊種上了美麗的花草,妝點了秀麗的山河。
作為中朝友好的重要紀念,位于平壤市區(qū)的中朝友誼塔堅毅而莊嚴地矗立在丘陵之上。塔頂?shù)慕鹞逍橇杩站`放。塔身的浮雕,刻畫著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并肩抗擊侵略者的戰(zhàn)斗情景。紀念碑碑文,則用詩一般的語言,歌頌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戰(zhàn)斗友誼,贊頌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豐功偉績與朝鮮山河同在、日月同輝。
四方形的紀念塔塔基是一個中空的建筑,里面墻上繪制了三幅油畫,分別記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與支援戰(zhàn)后重建的感人場景。“入朝”的畫面上,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受到朝鮮人民熱烈歡迎;“參戰(zhàn)”主題墻上,志愿軍、人民軍并肩與侵略者激戰(zhàn),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等中朝人民熟悉的志愿軍英雄的身影在畫面上呈現(xiàn);“重建”彩繪中,志愿軍積極參與戰(zhàn)后朝鮮城鄉(xiāng)重建、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每一個畫面都展示著中朝人民珍貴的友誼。
更令我們感懷的,還是塔內(nèi)中央臺座上陳列著的兩本極其珍貴的志愿軍烈士名冊。一本是志愿軍戰(zhàn)士烈士名錄,第一頁上排列著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等英雄的名字,令人肅然起敬;另一本上則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軍部提供的團以上烈士名錄,毛岸英的名字赫然在目,一大批戰(zhàn)友陪伴在他的身旁,怎不叫人心動。我們靜靜地翻看著烈士名錄,一個一個地默念著英雄的名字,在心里莊嚴地向這些偉大的烈士們、向這些為了中朝友誼獻出了寶貴生命的英雄們致敬!
人類歷史,不正是因為有了無數(shù)英雄們的無私奉獻,才得以星漢燦爛,世界和平,不正是因為有了無數(shù)志士們的奮勇捍衛(wèi),才得以維系、綿延!
藍天在上、艷陽在上,志愿軍烈士們永垂不朽!
青山作證、高塔作證,衷心祝愿中朝友誼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