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思禹
現(xiàn)在中國的精英階層正悄然興起候鳥般的生活,他們被冠以“季父”、“月父”等充滿戲謔的稱呼,卻堅持跨洋生活。
他們完成了原始積累,非富即貴,但卻沒有心靈的安定感;他們長著標準的東方人的面孔,在中國土生土長,卻擁有國外身份;他們在國內和國外都建造了一個“家”,卻不好抉擇幸福在哪里……
從第一批的偷渡客到第二批的“洋插隊”,再到眼下第三波精英人群移民潮,中國人的概念已經(jīng)有所改變,有所延伸。但是,移民真的讓他們快樂嗎?在他們內心深處是否還認同自己是個中國人?
移民只是生活方式
口述|海輝軟件(國際)集團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長 孫振耀
選擇移民無非有三個原因:機會、安全和幸福。早期出去的人大部分是生活所迫,為了尋找機會。而現(xiàn)在中國也有很多機會,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要移民?肯定是他們在衡量比較后發(fā)現(xiàn),移民后的機會、安全和幸福三項指標,能達到最高綜合分。
我認為,移民其實并沒有什么復雜的原因。當一個人有能力選擇時,一定會選擇更好的地方和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移民并不是中國特有的,每個國家的人都可能會選擇向更發(fā)達的國家移民。不過,遷出地的政府可能要考慮一下,為什么那么多人,在同一時代出現(xiàn)遷出的行為。
正如一般人有了錢會買好房子,移民也只是選擇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并不是多么嚴重的事情。這就像很多人在有能力的時候,會選擇離開家鄉(xiāng)到更大的城市工作、生活一樣。所以政府要有正確的心態(tài),把它看成鞭策自己進步的力量。其實大部分精英去海外,只是把生活必需的財富放在海外,大部分的投資還是在國內。而且中國有句古話叫“衣錦還鄉(xiāng)”,如果他們能夠把外面先進的技術帶回中國,不是更好嗎?全球化的意義也在于此。
移民并不像買衣服那么簡單,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取舍的問題。我相信每一個移民的人,在決定移民的時候都會很糾結。以我為例,我的兩個兒子都在國外,而我工作、生活在大陸。我想看到兒子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想得到時,就一定要接受會失去的現(xiàn)實。
至于那些僅僅為了身份而移民的人,也無可厚非。生活習慣的差異、語言的不同,讓他們可能無法真正在國外生存。而且在中國,有錢人可能會擁有一些特殊的待遇,在國外他們是沒機會擺譜的。國外有錢人跟普通人沒什么兩樣,到哪里也沒有人前呼后擁的。
但是移民絕不等于叛國?;厮葜袊鴼v史,在沒有被外族侵略之前,國家這個概念并不是很清晰。以前的中國只有朝代,而不是國家;只有臣民,而不是人民;只有皇帝,而不是公仆。當民族出現(xiàn)危難時,中國人才有了強烈的“國”的概念,而海外華人對這種概念的理解會更強烈。孫中山曾說過,華僑是革命之母。辛亥革命中,華僑社團解囊相助、不遺余力。也因為有了錢學森、詹天佑這樣的人,中國才能走得更快。
其實一個人是哪里人,是什么民族是不可能忘記的?,F(xiàn)在很多海外華人都會在家里供奉祖宗牌位,就是為了讓子孫后代記住自己是中國人。而且移民跟想做哪國人是兩回事。移民不是因為不愛國,而是為了自身和家庭條件優(yōu)化,不能以叛國者的觀念看待移民。我堅信,當有一天國家需要這些移民的精英,并且可以公平公正地對待他們,大部分人是會選擇回來的。
做世界人
口述|北極光創(chuàng)投創(chuàng)始人 鄧鋒
雖然沒有數(shù)據(jù)支持,但我認為,在移民大潮中,民營企業(yè)家選擇移民的比例會更高。因為他們對自己在中國的未來有所擔心。民營企業(yè)家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但他們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國家政策一變,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就是民企。
我始終堅持,不管是原罪,還是曾經(jīng)的灰色地帶,民營企業(yè)家都不應該是社會問題的買單者,也不應該成為被仇富的主要群體。當一個國家的社會環(huán)境充滿不確定時,有能力的人自然會選擇去更安全的地方。但這并不是說移民等同于找退路。很多移民的人并沒有什么事情可怕,只不過他們想選擇一個可以更好的生存、生活環(huán)境。
比如,1997年,香港有很多人跑到溫哥華,因為傳言香港回歸后,他們的財富會流失。后來香港并沒有亂,那些走的人也差不多都回去了。以前也有人說過,精英都出去留學了,中國誰來建設?后來留學生該回來的也都回來了。如果站在全球的高度看,中國人在地球上分布的多一些未必不是好事。中國不是一個孤立的國家,國際化也不是僅僅把商品賣到國外,人才的流動也是國際化的一部分。
其實,很多時候,東西方文化沒辦法融合。經(jīng)常有人開玩笑說:國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國內是好臟好亂好快活,這種說法不無道理。每次到美國,一下飛機,清新的空氣、燦爛的陽光、滿眼的綠色的確讓人很舒服,但停留的時間長了,就會覺得特別沒勁。我在美國投資有公司,也融入了主流社會圈。即便這樣,我還有這樣的感受,可以想象,那些到了國外沒事可做的人會是什么心理狀態(tài)。
而且大部分人是社會人,社會人就需要有社會地位。那些成功的企業(yè)人,在國內享受尊重,甚至可能還是某一領域的精神領袖。但到了國外誰會認識他們?特別是那些在商場打拼了二三十年才有一定地位的本土企業(yè)家,他們早已習慣了國內的生活,卻可能連西餐都吃不習慣,外語也不太會說,怎么可能融入西方文化圈子?所以他們要的只是一個身份的安全性。
雖然精英離開肯定是對現(xiàn)實的不滿,但不代表對民族的不認同。很多人出去后會更愛國。以前,中國跟國外的差距很大,回來的人也是想建設國家。但不是說以前的人境界高,現(xiàn)在的人境界低。我們應該反思為什么現(xiàn)在國家進步了,反而會出現(xiàn)精英離開的現(xiàn)象?如果社會沒有那么多灰色地帶和不確定性,大家都可以掙陽光下的錢,還會有那么多人想走嗎?如果還能夠像以前那樣給海外歸國人土提供好的條件與待遇,更多的人肯定還是愿意回來的。
現(xiàn)在,很多人有很大選擇空間。他可能會在幾個國家買房,那他算哪兒人呢?算世界人嗎?所以,在文化認同上,哪國人還是很清晰的,只是在地域上會沒有太大區(qū)別。這就是種族和國籍要分開的概念。
隨時離開的心
口述|《中國周刊》總編輯 朱學東
大部分移民的人應該是為了孩子的教育、生活質量的提高和自身的安全。這種安全不是單指財產安全,而是可能遭遇到的莫名其妙的意外?,F(xiàn)在,這種不安全感就像毒藥一樣在擴散,比如食品、交通、甚至法律。身邊的人和事都變得不可信,唯一能相信的人就是自己??墒?,假如一個國家什么事情都要靠公民自己來承擔責任,那會是非常悲哀的。
從古至今,中國人的傳統(tǒng)是故土難離。從前大部人背井離鄉(xiāng)是因為戰(zhàn)亂、饑荒。而現(xiàn)在,國家進步了,人才卻在流失,還帶走了他們的精神與思想,這是不是說明他們對故土失去了信心呢?
如果一個人有了別國的身份,就是有了隨時離開的心。這與祖祖輩輩都會生活在一個地方的心態(tài)肯定不同。前者是投資人心態(tài),后者是主人心態(tài)。投資人可以隨時撤資走人,主人則要長遠規(guī)劃,建設好自己的家園。所以我認為這次移民潮是很嚴重的事情,可是并沒有相關部門重視這一現(xiàn)象,一直只是媒體在討論。我有一個朋友,他的身份已經(jīng)是外國人,但還是在中國做生意,我問他為什么?他說,在中國好掙錢;我還有一個朋友,身份也是外國人,如果愿意放棄國外身份,還可能涉足中國政界,但他還是不愿意放棄。他說,國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都是國內很難超越的。可能,很多事業(yè)上有成就的人都會選擇這兩個人的生活方式。當一個人解決了生活壓力,必然要考慮生命的尊嚴。當這個國家不能給予,去尋找一個可以滿足這些需求的國度,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實,很多移民的人都特別愛國。他們要的只是改變自己的生活,但是對民族認同感非常強烈?,F(xiàn)在交通這么發(fā)達,許多人都在異地工作,但問到是哪里人,我想沒有人會隱瞞自己真正的家鄉(xiāng)。
忽略民族這種觀念可能在歐洲人中間容易達成,但是亞洲人很難。而且中國人有被殖民侵略過的悲情,當年出去的人又都是受過傳統(tǒng)教育,大部分人有家國情懷。所以他們有夢想、有追求,發(fā)自內心希望祖國強大。這也深刻反映出國家強弱對海外華人的影響。
如果沒有了精英
口述|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 張鳴
這次移民潮不僅發(fā)生在企業(yè)家中間,還有很多明星、官員,而且這里面的官員并不都是貪官,中產階級以上的人都想走。特別是企業(yè)家,他們感覺自己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隨時可能被各種手段剝奪財富。如果經(jīng)濟領域慢慢變成弱肉強食,那是非常不正常的。移民潮就是“不正?!钡姆从?。
曾經(jīng)落后過的國家,在發(fā)展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移民潮,中國并不是先例。但是國外很多大規(guī)模的精英移民是因為政治動蕩。像中國這樣在和平年代出現(xiàn)如此大規(guī)模的精英移民潮并不多見。如果沒有了精英,沒有了企業(yè)家,中國的經(jīng)濟將如何發(fā)展?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企業(yè)家不是民主追求者,他們走都是假走。他們只是由于不知道在國內將會遇到什么樣的事情才走。他們不是不想做中國人,更不是不愛中華文化,反而大部分人是不喜歡西方文化的,可能連外語都不會幾句。所以他們?yōu)槭裁匆??也許國家應該仔細反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