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玨
與人藝一同走過的黃宗洛得到人藝老藝術家的精神點撥,而他成為下一輩人藝乃至年輕中國藝人的精神樣本。
上世紀80年代的文學注定屬于四川,經(jīng)歷過文化浩劫的年輕人對來之不易的文化開放與自由備加珍惜。在西南一隅的成都,聚集著當時代表中國最高水準的詩人——“巴蜀五君子”,柏樺便是其中之一?;氐疆斚聞虞m以大師稱謂的時代里,柏樺算是另類。他說,自己不是大詩人,也成不了大師,只愿做個自我表達的小詩人。
黃宗洛如果生前能夠聽到這番表達,大概也會有伯牙遇知音的感慨吧。黃宗江評價胞弟的口吻有些揶揄的味道:“黃宗洛是北京人藝非著名老演員,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尚未獲得者?!钡@位中國電影史上最特殊的非著名演員逝世后,立即引發(fā)了數(shù)以萬計的粉絲的緬懷祭奠,民間給予他的認可絲毫不比大腕少。
從《茶館》中的松二爺、《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土匪到《三塊錢國幣》里的偽警察,北京人藝的經(jīng)典話劇中有黃宗洛的身影。《帶槍的人》中的葉費姆、《星火燎原》中地主家的人、《怒濤》中的許政、《鳳水東風》中的魏老增、《同志,你走錯了路》中的陳參謀長、《左鄰右舍》中的趙春、《小井胡同》中的畢五,這些人物皆可圈可點。
不過,他在舞臺上留下更多的,是一些只有代號、沒有名字,卻帶著“黃氏”烙印的角色,如“賣報的”、“為首的特務”、“吹喇叭的人”、 “男同學”、“地主家的人”、太監(jiān)、看門大爺……黃宗洛一生共塑造了100多個“小人物”形象,并自嘲為“百丑圖”。他和哥哥黃宗江、姐姐黃宗英被譽為“藝壇黃氏三杰”。
1926年9月26日,黃宗洛生于北京。黃家原本書香世家,父親是電機工程師,早年留學日本,是清末的最后一科翰林。爺爺、太爺爺皆為翰林出身。哥哥黃宗江、姐姐黃宗英卻都走入了“賣藝生涯”。解放前,黃宗洛是燕京大學心理系的大學生,卻也在上學期間喜歡上話劇,此后也改行演戲。黃宗洛次子、鳳凰衛(wèi)視主持人黃海波回憶道:“父親的演藝之路開始得純屬偶然,跟著他大哥三姐的步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演戲了?!?黃宗洛自嘲長得寒磣天生不是演主角的料,在進入人藝之后一直演著小配角。
“小角色,大人生”這是黃宗洛對自己的勉勵,也是對自己一生的評價?!度龎K錢國幣》里那個霸道直愣愣的偽警察卻因黃老的表情與動作出神入化。提著鳥籠的松二爺身上前清遺老的懶散、寒顫在黃老的身上靈動起來。小角色帶來的歡樂與震撼并不比主角少。
在角色的成功背后是黃宗洛的勤奮和執(zhí)著。“要有一股傻勁兒,如醉如癡,若癲若狂,讓角色借演員的身軀和心靈還魂再現(xiàn),大有‘神仙附體之感。我認為,這就是我們演員所努力追求的美好的創(chuàng)作境界!”這大概也是老人藝精神的衣缽。
黃海波說:“或許沒有人比老爹更希望成功,也或許沒有人比老爹更不在意成功,就這樣癡癡癲癲、樂樂呵呵地過了一輩子。從他走后鋪天蓋地的媒體緬懷報道來看,他成功了。但都是關于他如何配合別人成功的故事,且封他為‘龍?zhí)状髱?,他成功了嗎?不知道,反正他自己應該也無所謂,自己樂呵別人樂呵就行了?!?/p>
“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是北京人藝的內(nèi)在氣質。黃宗洛加入人藝60年來一直感念老人藝焦陶菊的知遇之恩,牢記老人藝的精神傳統(tǒng),在小角色里發(fā)現(xiàn)大空間,于小角色演繹大人生。與人藝一同走過的黃宗洛得到人藝老一輩藝術家的精神點撥,而他成為下一輩人藝乃至年輕中國藝人的精神樣本。
為戲癮樂呵地演著小角色,努力盡職卻與世無爭地平靜生活,這是大師的境界與氣魄,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應該稱他為“龍?zhí)状髱煛薄?/p>
與時下娛樂圈大腕、新秀動轍“非主演不干”的派頭相比,黃宗洛在那些毫不起眼的群眾配角中闖出新天地,顯得另類又稀缺。
這一次,與其說懷念黃宗洛的小角色與大人生,不如說再次祭奠人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