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社會處于一種新舊磨合期,“俗”必定會有市場。奇的是那些提供舞臺的公共組織,為什么也如此熱衷這種“俗”?
人人都想成功,但成功的路徑在哪里?這是許多人苦思冥想的難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大凡有志者幾乎都在沿著這條艱苦的路徑走下去。不同的是有人成功了,有人卻失敗了,更有的人一輩子都在徘徊,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成還是敗?
尋求成功的路很多,盡管目標大小高低不一,但千條萬條,都離不開艱苦奮斗。喜悅往往伴著汗水和淚水,此活在理。翻開每個成功者的歷程都會看到,每一步都寫著艱辛。殘酷的是并不因為有了代價就意味著一定獲得成功。成功對人而言是非常吝嗇的,它把機會只給少數(shù)人,更多的卻隱藏在難以讓人尋覓到的神秘之處。
所有的事情都無一例外,奮斗是成功的代名詞,否則便有投機之嫌。然而,可怕的是恰恰許多人青睞的是后者,對前者倒不屑一顧了。
商界如此。許多有錢階層,不是靠一點一滴積累財富?;蜚@政策空子,或傍貪官,或靠欺詐等不法行為,攫取巨額財富。獲取與付出在這些人身上是絕對的不等值,其所謂的成功是貨真價實的“暴發(fā)”。知識界亦如此。這塊凈土多年前就被侵蝕。為了獲取名聲,可以不顧臉面、尊嚴甚至起碼的良心。剽竊、造假、偷梁換柱,所有曾被看做是小人之舉的行為,在一些知識分子身上,甚至大學領導身上屢屢出現(xiàn),令人無語又心涼。官場更如此。一步步升遷對有些人來說顯然不過癮,于是假檔案假經歷假成績假身份很年齡,躍然而出。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出現(xiàn)裂縫,影響的是整個社會支柱。成功與利益總是糾纏在一起。為了眼前的利益,一些人不知羞恥,挖空心思,鋌而走險就不難理解了。媒體上不斷曝光的與道德規(guī)范與傳統(tǒng)美德背道而馳的行徑,正是這種急功近利的折射。
前些時候遇到一舊友,滿臉疲憊狀。問其故方知,正為其子大學畢業(yè)找工作犯愁。其子是學聲樂的,在校期間獲過一些獎項,也算是佼佼者。畢業(yè)后的理想是進個文藝院團以圓自己的歌唱夢。但不湊巧的是現(xiàn)在文藝院團正逢改革,已有的人員都在等著消化,再進新人顯然不切實際。能想象得出孩子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境。聲樂是特殊專業(yè),沒有合適舞臺,英雄真無用武之地。實在可惜。
不日看到報紙上刊登消息,曾經在《中國達人秀》第三季獲冠軍的膠州姑娘潘倩倩,如今不但演出應接不暇,新專輯還將發(fā)行,并還要開個唱。讀罷,一方面為潘倩倩的蛻變感到驚訝,一方面又想起舊友之子,心里頓生另種滋味。
潘倩倩據(jù)說一直是打工妹,憑著一副獨特的嗓音模仿男聲唱而“一舉成名”。這位既沒上過大學也沒專門學過音樂專業(yè)的農村孩子,因為模仿得“像”,深獲市場的青睞。“功成名就”后,好事連連。
潘倩倩無疑會被看做成功的楷模,相信許多人會羨慕。然而細想想,這種成功的基礎在哪里,價值有多大,導向在何方?作為商業(yè)籌碼,迎合市場的需要,有些東西會變得有些分量。但這分量能持續(xù)多久,會不會繼續(xù)加重?說實在眼下看不清,也說不準。但有一點不會看走了眼:模仿,生命力畢竟有限。
當然,有人可能不在乎這些,一時的成功帶來的利益足以讓有些人滿足了,至于以后如何,只能是個“傳說”。這是有些人難以脫去的“俗”,不足為奇。社會處于一種新舊磨合期,“俗”必定會有市場。奇的是那些提供舞臺的公共組織,為什么也如此熱衷這種“俗”?導向的作用遠比既得的利益重要得多。這種淺顯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奇怪的是手里越發(fā)有些權力的人卻犯糊涂。社會上不斷出現(xiàn)想入非非,試圖靠投機取巧獲取成功的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糊涂人”,順應并推動了這種可怕的趨勢,讓整個社會變得俗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