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2012年第38屆國際廣播特寫會議展播作品,美國芝加哥電臺朱莉·夏皮羅和英國垂樹制作廣播節(jié)目公司艾倫·豪爾共同創(chuàng)作的廣播特寫《你誠摯的》(《Yours Truly》)贏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本文除了介紹一年一度的國際廣播特寫會議的情況之外,重點介紹這部由英美廣播人合作的《你誠摯的》的創(chuàng)作動因、創(chuàng)作過程和特點。
關(guān)鍵詞:國際廣播特寫會議《心照不宣的事情》探討 像給親人寫信一樣寫稿
全球廣播人的年度業(yè)務(wù)聚會
2012年5月13日至17日,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承辦的第38屆國際廣播特寫會議在倫敦召開。一年一度的國際廣播特寫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展播來自世界各國的廣播特寫,分析、討論每一個入選展播的節(jié)目,關(guān)注、發(fā)掘特寫制作中出現(xiàn)的新形式和不同的處理方法,舉辦多種研討會,請資深廣播人介紹廣播特寫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創(chuàng)作技巧。
應(yīng)當(dāng)說,這是一個程序幾乎固定的會議:集體聽節(jié)目,分組討論節(jié)目。所有與會人員被分成A、B、C、D、E、F6個小組,每一次討論都是兩個小組一起進行。這樣,整個會議期間,每位與會代表都有機會見面交流。在這個會議中,每位與會人員都是平等的,擁有同樣的話語權(quán)。不管你是在校學(xué)生還是剛剛實習(xí)的新手,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自由發(fā)表對節(jié)目的看法。這是一個分享經(jīng)驗、分享思想的業(yè)務(wù)交流會,更有觀點的交鋒和對權(quán)威的挑戰(zhàn)。
當(dāng)然,國際廣播特寫會議每年都有變化。每年的節(jié)目不一樣,每年的與會人員也有所不同。除了年年與會的老廣播特寫制作人外,每年都有年輕的新鮮面孔出現(xiàn),都有新的國家加入。正如這屆主辦方——英國廣播公司(BBC)在給全球廣播人的邀請函中所說的那樣:“國際廣播特寫會議是全世界廣播特寫制作人一年一度的盛會。來自地球各個角落的熱愛廣播特寫藝術(shù)和技巧的制作人在這個論壇上相聚,探討廣播特寫這個紀(jì)實廣播節(jié)目的最高形式。他們聆聽、討論當(dāng)前為廣播和新的數(shù)字網(wǎng)絡(luò)工作的最優(yōu)秀的廣播特寫制作人制作的節(jié)目。上一年度全球廣播特寫豐收的果實都在你面前一一展現(xiàn)。”
國際廣播特寫會議首先是一個展現(xiàn)新人創(chuàng)意的平臺,新手在這個領(lǐng)域初試身手,或者是對音響故事的不同形式用不同的資源進行嘗試和試驗。同時,每屆國際廣播特寫會議還是一個遇見傳奇廣播特寫大師的場所。今年在倫敦,我聽到了令我驚喜的節(jié)目,見到了傳說中的大師,更是重逢了當(dāng)年的“新手”、今年的講座嘉賓。比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勞倫斯·格里塞爾(Laurence Grissell),2005年他還是個稚嫩的毛頭小伙,今年卻在做《開頭,如何抓住你的聽眾》的專業(yè)講座,令人刮目相看。
盡管沒有獎牌,但一年一度的國際廣播特寫會議,依然是全球廣播人的期待。2012年5月的第三周,一百五十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廣播人,放下手中的一切趕往倫敦,為廣播特寫而相聚。
跨國合作的動因:用廣播探討人生的重大問題
美國芝加哥電臺朱莉·夏皮羅和英國垂樹制作廣播節(jié)目公司艾倫·豪爾兩人共同創(chuàng)作的特寫《你誠摯的》(《Yours Truly》),是這次會議的展播作品,聽來讓人感到仿佛在與親人摯友交談,讓人感到愉悅、溫暖。
我和朱莉·夏皮羅都是2005年國際廣播特寫會議的“新人”,我們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在2005年的國際廣播特寫會議上,朱莉上臺介紹的是上年度第三海岸音響節(jié)的獲獎作品《十三種方式》,那是一位美國詩人的廣播節(jié)目,令人耳目一新。
這一回,朱莉出現(xiàn)在舞臺上時介紹的是自己的作品,和她一起站在發(fā)言席上的,還有英國的艾倫·豪爾。艾倫1990年開始做廣播,曾經(jīng)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廣播特寫制作人,1998年他成為一個獨立制作人,著手建立了垂樹制作(Falling Tree Productions)。他的口號是:把垂樹制作建成國際一流的廣播節(jié)目制作公司。
我問他們:“你們?yōu)槭裁磿肫鹱鲞@樣一個節(jié)目呢?”。朱莉說,艾倫是始作俑者。英國廣播公司(BBC)有一檔周末播出的廣播節(jié)目《心照不宣的事情》(Something Understood),宗旨是通過音樂、散文和詩歌來探討倫理道德、宗教信仰等這類人生的重大問題。艾倫的公司得到一個合約:連續(xù)三年每年為這個欄目提供12期廣播特寫。艾倫的公司只有11位制作人員,還有大量別的節(jié)目要制作。艾倫想到邀請世界各地的廣播人一起找選題、共同采訪制作,這樣,“人生的重大問題”就會有更多的視角、更多的理念,更具有國際性,更具有人類的共性。朱莉是他邀請的對象之一。朱莉欣然同意,她的選題是“寫信,這個幾乎被現(xiàn)代人遺忘了的藝術(shù)”。
朱莉說:“寫信對我而言就是宗教。我通過寫信表達(dá)自己相信的事情,聯(lián)系我的親人和朋友,思考自己的人生,關(guān)懷他人的生活。寫信是我獨特的生存方式。我與里爾叔祖母的通信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有的信我都仔細(xì)地用絲線捆好,放在書櫥最秘密的角落。我不需要編造故事,那些信生動地記載了我與一個出色的、總是激勵人心的女性的親密關(guān)系。我相信,寫信是人類普遍的共同的心靈需求?!?/p>
像給親人寫信一樣寫稿
就像當(dāng)年給里爾叔祖母寫信一樣,朱莉先找出鋼琴曲播放,為自己營造一個心靈溝通的氛圍,然后找出自己寫給里爾叔祖母的信,一封一封地展開,一封一封地讀,過去的點點滴滴在信的字里行間一一復(fù)活,《你誠摯的》節(jié)目框架也在心中慢慢呈現(xiàn),一個句子一個句子從心底潺潺流出。開頭、正文、結(jié)尾,還不忘附言,就像寫一封信。不同的是,這一回,她想象中的收信人是另一個國家的她不熟悉的聽眾,當(dāng)然,她也期待天堂里的里爾叔祖母能聽到她的“有聲書信”。
2011年初,朱莉把稿子寫完寄給英國的艾倫。艾倫把自己采訪寫作的部分加入再寄回。3月,朱莉飛到倫敦錄自己的解說,并和艾倫一起選擇一位女聲錄她精心選擇的里爾的信,一位男聲錄作家劉易斯·卡洛爾《關(guān)于寫信的幾點提示》一書的片段,同時選擇整個特寫要用的音樂。然后艾倫和音響師把三種解說和兩種采訪音響與音樂合成一個完整的廣播特寫。至此,英美兩國廣播人用廣播方式完成了對這一個“人生重大問題”的探討。
簡單卻溫暖心靈
作為一個廣播特寫,《你誠摯的》結(jié)構(gòu)非常簡單。三條線平行進入,互相交織:一是朱莉談自己和里爾叔祖母之間的通信故事;二是作家劉易斯·卡洛爾的書《關(guān)于寫信的幾點提示》選摘;三是關(guān)于書信使用的實例采訪。成功地用“公開信”寫作的美國作家、音樂家里克·莫迪談自己的寫作經(jīng)歷和體驗,在哥本哈根創(chuàng)辦了“廣播郵報”的西蒙·洛奇談寫信的樂趣和心得。三條線之間用簡單的鋼琴曲連接。朱莉和艾倫用這樣的方式表達(dá)自己的主題:展示書信的美,展示書信帶來的溫暖、思考和激勵。希望更多的人拿起筆,寫信,溫暖他人,溫暖自己,激勵他人,也激勵自己。用書信這樣非常個人化、具有隱私性質(zhì)的介質(zhì),來探討宗教、信仰這一人類共同的重大問題,可謂獨到、獨家。
那么聽眾的反饋如何呢?2011年4月3日,《你誠摯的》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文化廣播頻率《心照不宣的事情》(Something Understood))欄目中播出,節(jié)目播出后反響強烈,應(yīng)聽眾要求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美國芝加哥電臺多次播出。聽眾雪片一樣的來信讓朱莉始料不及又異常興奮。聽眾不僅來信說了節(jié)目給他們的感動,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給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寫信。最讓朱莉難忘的是她爸爸的反饋。朱莉的爸爸聽完節(jié)目后非常感動,花了很長時間給朱莉打電話,暢談他和叔叔、嬸嬸的交往。朱莉說,她唯一后悔的是沒能在叔祖母里爾活著的時候做這個特寫,但她相信,里爾一定會喜歡《你誠摯的》這封“有聲書信”!
面對聽眾的來信和熱烈的反饋,艾倫則是一貫地淡定,他說:“在我看來,做廣播特寫就是作曲。我們用語言、音響、音樂譜寫樂曲,表達(dá)人生的重大主題。我們不只是為耳朵創(chuàng)作,更為聽眾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為溫柔地?fù)糁新牨姷男撵`而創(chuàng)作!”
(作者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學(xué)會秘書長)
附:
廣播特寫《你誠摯的》(片段)
垂樹廣播節(jié)目制作公司為英國廣播公司(BBC)第4頻道制作
女聲/里爾叔祖母:“親愛的朱莉,你信中強有力、均衡、嚴(yán)密的文字打動了我。我也欣賞其中包含的思維、觀點和感情流露。你正在發(fā)現(xiàn)這片神奇土地的遼闊和美麗,而現(xiàn)在正是你耕耘的最佳時刻……”
【鋼琴曲淡出,淡入
男聲/作家劉易斯·卡洛爾:“如果你要寫的這封信是給別人的回信,那么打開那封來信,再看一遍,更新你的記憶,想想你該回答什么,弄清楚對方現(xiàn)在的地址在哪里。別忘了在信中留下自己的地址。”
朱莉:上面這段話摘自作家劉易斯·卡洛爾的書《關(guān)于寫信的幾點提示》……
【鋼琴曲淡出,淡入
我一直愛寫信,寫信的這套儀式吸引了我。首先是在腦中想象對方的樣子。然后選擇最好的文具信紙、筆和黑墨水,找一把舒適的椅子(最好在咖啡館的一角,面前放著一杯冒熱氣的咖啡和一塊蛋糕),選擇理想的背景音樂(器樂曲較為適宜,比如現(xiàn)在放的由岡薩萊斯演奏的鋼琴獨奏曲)。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寫信已經(jīng)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即使科技已經(jīng)徹底改變了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通訊方式。正是這古老的傳統(tǒng)哺育了我跟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年長我65歲的叔祖母里爾的深厚友誼。她的信跟著我走遍美國,忠實地抵達(dá)我每一個住址。信封的左上方貼著她打印的地址,裝飾著小小的圖案——鳥、花朵或者她贊助的慈善組織的徽標(biāo)。
卡洛爾:“接下來,寫下完整的寫信日期。如果你在若干年后想整理信件,發(fā)現(xiàn)信上只寫著‘2月17日、‘8月2日 是令人惱火的,沒有年份就無法確定先后順序。千萬不要把‘星期三作為日期?!?/p>
朱莉:里爾叔祖母給我的第一封信是1995年我參加叔祖父的葬禮后收到的。那年她89歲,我23。
里爾:“你好,朱莉。華爾特的老打字機是一件來自瑞士的古董,用的時候易卷色帶。所以你得忍受我潦草的手寫字。很喜歡你的明信片和它表達(dá)的情誼。你活得很有興致。
謝謝你對健康和冒險的祝愿。新年過后,行路俱樂部又開始活動了,我很喜歡。一個月以前,我們爬了國王峽谷去看印第安人留下的巖石畫。非常有意思。領(lǐng)隊拉著我的手,他妻子從背后推著我登上石墻。我是全隊個子最矮的,身體最輕的,年紀(jì)最大的——哎,這是什么樣的記錄啊。領(lǐng)隊給了我一枚他得的奧運會銅牌的復(fù)制品(帶綬帶的),作為對我的‘精神的肯定和嘉獎!你覺得怎么樣?”
【鋼琴曲淡出,淡入
朱莉:除了里爾叔祖母,我和其他人的通信也一直在進行。約翰給我的信有100封以上,裝在樸素的、不加任何裝飾的白信封里,信封左上角是他名字的縮寫字母“J”。阿曼達(dá)的信來自洪都拉斯的一座小島,有時候被水泡過,隔了幾個月才到我這里。但最終,還是在最想象不到的時候來到了。
卡洛爾:“還有一條需要記住的金色規(guī)則——字要寫得易于辨認(rèn)。如果人人都遵守這條規(guī)則,那么人類的脾氣就會明顯地改善!”
朱莉:通信的節(jié)奏具有一種奇妙的不可預(yù)測性。這有時候會帶來漫長、無法解釋的、痛苦的等待。然后,一封盼望已久的來信突然出現(xiàn)在你的信箱里,所有的等待得到了補償。在你拿起這封信的時候,時間停滯了,宇宙歇息了,所有急需處理的事都煙消云散。你舒舒服服地坐下,開始看信。
當(dāng)然,書信是交流深情厚誼和談?wù)撁舾行氖碌淖罴压ぞ?,但它也能描繪剛剛消散的落日,訴說被胡椒占領(lǐng)的花園,談?wù)勜堅缟铣粤它c什么。寫信需要花時間和集中注意力。通信緩慢、不方便,有時候不能表達(dá)你指望它表達(dá)的東西。或者它說出了你害怕說出的真話,那些字就擺在你面前,無法躲開。美國作家、音樂家里克·莫迪一直贊成通過書信交流。他被邀在一個名叫“公開信”的網(wǎng)上雜志寫文章。他想寫的是對姐姐去世的悼念,但信大部分寫的是他在紐約漁人島一所小房子的院子里喂鳥的感受。
里克·莫迪:“我走進小屋。發(fā)現(xiàn)一個破舊的垃圾箱,里面是個大口袋,裝著50磅鳥食。小屋里還有姐姐的一輛舊山地自行車,朋友西爾威斯特的一臺割草機,還有一臺從來沒有用過的燒烤裝置。我把這些東西推到一邊,發(fā)現(xiàn)了一個玻璃杯,是往喂鳥器里裝鳥食用的。我把那袋鳥食和玻璃杯拖到草坪,然后去找那兩個喂食器。第一個很容易裝滿,可是裝第二個花了不少時間。喂食器裝滿以后,山雀是第一個來吃的。有趣的是,它取走一顆鳥食,飛到附近的樹枝上去吃,再飛回到喂食器這里來。一次只吃一小口。山雀是我喂養(yǎng)的最小的鳥,但卻是最魯莽、最沖動的。只有在它展示了自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以后,才允許別的鳥來光顧。紅雀只對大量溢出的鳥食感興趣。我想紅雀除了當(dāng)紅雀的快樂之外,什么也不知道。也許有一天我也能體會到這種快樂?!?/p>
朱莉:里克跟我說,他的公開信是那個時期他所做的最令人滿意的事情之一。后來他還寫了很多這樣的信。
里克·莫迪:“我不知道為什么在悼念姐姐去世的那段日子,寫這些公開信會起這么大的作用。就這個題目,我寫過小說、日記,但是用信件的形式來寫是第一次。在信里談我姐姐的去世會變得容易一些,因為它是涉及隱私的私人信件,然后再把它公開發(fā)表?!?/p>
【鋼琴曲淡出,淡入
朱莉:信是紀(jì)念品,是提醒者,是秘密,是證據(jù)。書信是一種姿態(tài),要求對方互動,把注意力給予寫信人。有時可以把一封信用針插在公告欄上,以便天天能看到它。另一封則藏在你錢包的深層——不必再看它,但需要時刻帶著它。在我和里爾的通信進入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以后,我們之間有了更好的溝通。我了解了她對音樂和瑜伽的愛,她的機智和她沖動、幽默的個性。生活對她的種種挑戰(zhàn),沒完沒了的身體檢查,汽車的修理,鄰居的鳥弄臟了她的陽臺。她說她感到寂寞,每天都在思念華爾特。
里爾:“經(jīng)歷了一天的大雨之后,花園里天竺葵盛開,周圍是藍(lán)色和白色的香雪球,還有微笑的三色紫羅蘭。它們把前面和后面的花園裝扮得生機盎然。華爾特如果看到這些,一定會為我驕傲。我想念他。對一個人來說,失去了至關(guān)重要的一半,真是一場難以應(yīng)對的挑戰(zhàn)。”
朱莉:我和她的通信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我自己的動蕩日子里。我知道她也有同樣的感覺。她從我的信里得到了安慰和快樂,就像我從她的信里得到的那樣。
里爾:“謝謝你的信。它把你送到了我面前。不管我們相距多么遠(yuǎn),把我們連接在一起的不是一根細(xì)細(xì)的線,而是一根結(jié)實的繩索?!?/p>
【鋼琴曲淡出,淡入
朱莉:科技確實方便了我們和遠(yuǎn)在他鄉(xiāng)的朋友通訊,或者和近在咫尺的同事聯(lián)絡(luò)。但是,發(fā)送一份電子郵件不同于在夜里,舉著蠟燭把一封信丟在信箱里。它將在黑暗中等待,等待奇跡的發(fā)生——有人把它取走,開始通向某一個地址的旅行。發(fā)送一份電子郵件不同于在手里捏著一封信,輕輕地把信封打開,把信取出來。接到電子郵件,常常在幾分鐘以內(nèi)就會回復(fù)。而書信卻不慌不忙,在寄信人和收信人之間的旅行中逐漸成熟。我并不反對電子郵件。我只是更喜歡書信。西蒙·洛奇也是這樣。他創(chuàng)辦了“廣播郵報”,一份贊賞手工的雜志。
西蒙·洛奇:“親愛的朱莉,你問我,寫信這件事,有什么地方讓我喜歡。我想,寫信的過程本身就有一種讓人上癮的快樂。我有一支扁平筆尖的鋼筆,專門用來寫附言。墨水是棕色的。真正的快樂在于知道這幾頁信紙和你親自封上的信封,這一切將在幾天之內(nèi)寄往地球上的另一個地方。比如我上星期給在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一個人寫了一封信。我從沒去過那個地方。在寫信的時候,我就在想,這幾張紙,我身上的一小部分將在三四天內(nèi)到達(dá)俄勒岡州的波特蘭。我懶懶地想,如果我寄一百封這樣的信去那里,也許把我自己也送過去了。作家威廉·吉布森說過,如果你坐飛機旅行,你的靈魂和你的身體會有一天的差距。人到了,靈魂要第二天才到。我感覺到,在你寫信的時候,像是把你靈魂的一小部分放在你面前,以后有一天它將回來,和其他的部分重新相聚。當(dāng)你在朋友家的冰箱上看到那里貼著一張你在旅行中寄給他的明信片,你會想到這張明信片是在哪里寫的,也許是在一家咖啡館。現(xiàn)在,你和你的朋友站在同一個房間里,而當(dāng)時你們曾遠(yuǎn)隔重洋。一張小小的明信片,把這些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時刻連接在一起。信件是時間的機器。人們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在一個盒子里,在床底下。信件是某些特定環(huán)境、特定時間、特定時刻的真實的證人,而且永遠(yuǎn)不會改變。不像記憶,它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變得模糊不清。電子郵件起不到這樣的作用。字是不會變的。不會從一種字體變成另一種字體。信件也有它的不完善之處——字跡潦草,不經(jīng)意留下的咖啡污跡。信件不是話語的堆積,而是一件藝術(shù)品…… 某個特定環(huán)境、特定時刻的藝術(shù)品。”
朱莉:書信是我們生活的快照,或者是我們想告訴別人我們是怎么生活的快照。收到的信是鏡子,揭示了我們分享了些什么。重讀里爾的信,通過她對我的反饋,我追蹤了我生命中那一段迷茫、不穩(wěn)定的日子。那時候我經(jīng)常搬家,嘗試不同的工作,建立不同的人際關(guān)系,尋找我自己也說不清楚的目標(biāo)。里爾在回信中鼓勵我,對我的種種冒險很好奇,很感興趣。當(dāng)時,這就是我的全部世界。除了里爾,再也沒有別的人這樣關(guān)心我,今天再重讀這些信,更理解她當(dāng)初對我的支持的珍貴。她相信我做出的決定,相信我能把事情安排好。
【鋼琴曲淡出,淡入
我多么希望能和里爾分享我過去十年的生活。我會告訴她我第一次在水族館和一個男人約會,現(xiàn)在他是我的丈夫。向她描繪我去歐洲、非洲和俄羅斯出差的生活。告訴她在我們家附近新開了一家賣冰淇淋的店,那里有種種奇怪的香味。我會問她的打字機怎么樣了,還能用嗎?
卡洛爾:“如果你拿不定主意在信的結(jié)尾是寫“你忠誠的”還是“你忠實的”,或者“你最忠實的”(至少有12種選擇),你不妨看一看對方信的結(jié)尾是怎么寫的,至少要跟它一樣友好。如果更友好一點,也沒有什么壞處!”
朱莉:里爾寫給我的最后一封信是在2002年12月收到的。這是一張明信片,上面有幾句印好的祝愿世界和平的話,還有里爾的一段手寫的附言。
里爾:“很高興聽到你一切都好。我敢肯定芝加哥對你而言更為富有。這個區(qū)別在于人類,而不在于動物。我們現(xiàn)在住的地方正在努力增添家庭氛圍,值得贊賞。我們輪流祈禱、唱歌、轉(zhuǎn)動陀螺。祝你節(jié)日愉快,新年快樂!”
朱莉:在9年之后的今天再讀這封信,感到里爾的健康情況顯然在下降。字跡無力,下筆躊躇,話跟話連不到一起,缺了點什么。一個月以后,她去世了。拿著這封她最后寫的信,我還能感覺到和這個女人的緊密聯(lián)系,這使我震驚。我能清楚地看到她在澆花的情景,聽到她和我交談的聲音。這封信把這一切都復(fù)活了。
【鋼琴曲淡出,淡入
卡洛爾:“附言是一個很有用的發(fā)明,但它并不是像許多女士所認(rèn)為的那樣,是信的核心,而是一件我們不愿意大肆張揚的小事?!?/p>
朱莉:附言——信是稀有的、奇妙的、非凡的東西。
這些日子,常有人悼念“正在消失的寫信的藝術(shù)”。坦白講,我不贊同。對那些帶著迷茫、盼望的目光,聲音低沉地承認(rèn)“我是過去經(jīng)常寫信”的人,我要說,“你現(xiàn)在還可以寫”!能堅持寫多久不好說,但是至少現(xiàn)在,你仍舊可以寫!
【鋼琴曲淡出,淡入
為了這個目的,我要呼吁,離開你的電腦,選擇一個幸運的收信人。坐下來,給她寫信。讓墨水灑落,讓你的思想馳騁。不要想得太認(rèn)真,不要檢查自己有沒有拼錯字。不要忘了問對方一些問題,不要因為字寫歪了而生氣。寫完以后,想一想有什么東西可以附在信里寄去——比如一張近照或者做某一個菜的烹調(diào)指南,任何可以反映你當(dāng)前生活的東西。封上信封,寫上地址。別忘了貼郵票,走到最近的一個郵筒,把信扔進去。我保證,你將很快收到一封回信。
里爾:“擁抱你,吻你,帶著我的愛。里爾?!?/p>
作者:艾倫·豪爾(英國垂樹制作廣播節(jié)目公司)
朱莉·夏皮羅(美國芝加哥電臺)
翻譯:黃炳琦
節(jié)目音頻:http://www.cnr.cn/gbzz
(欄目主持:李宏 欄目編輯: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