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峻峰
盡管已經(jīng)隕落,但依舊氣勢非凡。
今天在吳哥窟古跡中行走,仍可看到昔日的壯觀與輝煌。吳哥窟古跡占地208公頃,共有大小各式建筑600余座,前后用了400余年才建成。建筑以大石一塊一塊砌成,沒用任何黏合劑,也沒用釘子、梁柱,其高超的智慧與建筑技巧令人難以置信。很多建筑石柱上,表層已剝脫,但數(shù)百年前的雕刻仍然鮮活。一座塌落的神殿里,立著一尊斑駁的雕像,已無法考證是哪位神佛,而它的一雙腳卻特別顯眼。因為,這雙腳一站便是數(shù)百年!它,無疑是吳哥窟的一種記憶!密林中,巨樹的根纏繞著石屋、佛塔,掀開石階,爬進門窗,拱起屋頂……這與世隔絕的奇特景觀讓人有點不寒而栗,真真切切感受到大自然原始的震撼。
吳哥窟的大門位置很特別,它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朝西開的寺廟大門,當?shù)厝苏f,太陽下山的地方離天堂最近,天堂有夢,故事也多。來到這里便可發(fā)揮人間對天堂的極致想象。太陽落山了,當我背著攝影器材、踏著夕陽余暉,走在小吳哥城內一段長達600米的石板路上,由里往外,看著西邊如血的殘陽下,建筑物的剪影所烘托出的恢宏氣勢和一點淡淡的凄美,一陣突如其來的敬仰油然而生!在這不長的路上,我默默行走,努力體味“偉大”的意境,不知是因為吳哥窟曾經(jīng)有過的輝煌,還是因為輝煌過后的另一方式表達。凝視著腳下的這段路,石道上留有許多歲月的印記,我似乎明白了:因為延續(xù),所以偉大!
也許,正是歲月的洗禮給了吳哥窟不朽的色彩,讓它與古埃及齊名,讓它在世界八大奇跡之中占得一席之地。相信吳哥窟也必將以自己獨特的魅力迎來更多人的探尋。
責任編輯/劉欣
面對塌落的殿堂,威風和尊嚴的守護神也只能屈尊就坐,與風雨相伴了。(攝于巴戍廟)
(上圖)默默相對,努力體味“偉大”的意境,不知是因為你曾經(jīng)有過的輝煌?還是因為輝煌過后的另一種表達?(攝于巴戍廟)
(右上)守望歲月……(攝于大吳哥城南大門)
(右下)根與石的纏綿,難道是數(shù)百年前的約定(攝于塔普倫寺)
(下圖)因為是基石,所以有了對風雨的承載,有了對歷史的承載!(攝于斗象臺)
(上圖)僧侶們在看什么?是在尋找公元七世紀的高棉王朝?(攝于巴肯山)
(下圖)在這里,一切都已老去,唯獨這雙腳,一站便是數(shù)百年!(攝于巴戍廟)
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吳哥窟 (柬埔寨)
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位于柬埔寨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里。原始的名字是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是吳哥古跡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廟宇,以建筑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吳哥始建于公元12世紀中葉,1432年,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后逐漸被森林覆蓋。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古廟遺跡,并發(fā)表《暹羅柬埔寨老撾諸王國旅行記》。1866年,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發(fā)表吳哥窟照片,成為世界上拍攝吳哥窟第一人,自此吳哥廟宇重返人間。1992年,聯(lián)合國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
吳哥窟是東南亞主要的考古學遺址之一,占地面積400多平方公里,包括林地、吳哥窟遺址公園。這個公園有從公元9世紀到15世紀高棉王國各個首都的輝煌遺跡,包括著名的吳哥Wat寺廟,在吳哥Thom,Bayon寺廟里有無數(shù)雕塑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