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
淺絳彩瓷的定位,首先應當定在文人畫意上,定在淺絳彩瓷的創(chuàng)作蘊涵了豐富的超越畫面的“象外之旨”上,這是毫無疑義的。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認為文人畫意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是一個能夠囊括有關淺絳彩瓷定位的所有內容的概念。所以,我們試圖做一些拓展性的工作,把文人畫風、文人畫趣、文人畫品等概念從文人畫意中剝離出來,多角度地把握淺絳彩瓷的文人畫定位,多側面地解析淺絳彩瓷的文人畫形態(tài)。
過去,淺絳彩瓷的定位研究相對簡單,把問題焦點完全集中在文人畫意這個要害上,相關內容全都裹在一起討論。緊緊抓住這個要害是對的,僅僅局限于這個要害就顯得簡單化了,比如文人畫風,雖然與文人畫意密切相關,卻又不能混為一談。說它們密切相關,是因為文人畫意雖然超越了畫面,卻能夠從畫面呈現的藝術風格上獲得啟示和聯想。說它們不能混為一談,是因為文人畫意屬于內容的范疇,文人畫風則屬于形式的范疇。在藝術理論中,內容與形式之間是相互制約的關系,內容影響到形式,形式反過來也影響到內容。淺絳彩瓷的創(chuàng)作實踐,非常生動地印證了這一觀點。淺絳彩瓷的文人畫意突出表現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寄形自然、臥游山水。正是這種超逸的思想境界,有力推動著文人畫風朝著疏簡平淡、虛靜蕭散的審美維度發(fā)展。反過來看,淺絳彩瓷創(chuàng)作中呈現出來的文人畫風,更加延伸和張揚了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意義。具體說來,淺絳彩瓷的文人畫風可從簡約構圖和淡雅設色兩個方面加以闡明。至于線條皴法,屬于文人畫風問題,但是涉及到中國畫的筆墨趣味,成為文人畫中一個很特殊的問題,所以另辟文人畫趣專節(jié)論述。
說到文人畫的簡約構圖,我們很容易想起元人倪瓚的遠山中水近坡樹的圖式,《漁莊秋霽圖》《秋亭嘉樹圖》等都是典型作品。這種圖式說是三段式,其實只有兩段實景,即遠景的連綿山脈和近景的坡樹,中景的無邊水面以及遠景中萬里無云的天色并非實景,乃是虛實相映的結果。整個畫面空曠疏朗,簡潔至極。淺絳彩瓷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對這種構圖鐘情有加,頗多借鑒。羅旸谷創(chuàng)作過一件瓷板,題為《滿城風雨近重陽》(圖1,見徐錦范等編《中國近代名家彩繪瓷畫圖典》P5,學林出版社2005年版)。從畫面內容看,畫的是山雨欲來的秋景,似乎題作“滿山風雨近重陽”更加貼切。從畫面構圖看,則是標準的三段圖式,遠處的山勢層次分明,山下的樹林和茅舍錯落有致,用的是米家云山的橫點皴法,含蓄地透露出迎接風雨洗刷的消息;近處坡石上綠樹掩映,兩株紅樹穿插其間,提示著入秋的季節(jié);遠處山巒與近處坡樹之間,開闊的水面上飄浮著一葉扁舟,舟中人似乎并不在意風雨的到來,一邊飲酒,一邊流連于江岸的景致。整塊瓷板的留白部分多于實景部分,極為簡括空闊。徐照也畫過一件山水瓷板,題為《溪山野寺》(圖2,同上P4),索性把三段式并成了一段式,一抹遠山,兩間茅屋,三棵老樹,集中在畫面中部,上下都留出了大片的空白,一派天光水影共徘徊的曠遠境界。不僅是山水畫,淺絳彩瓷中的花鳥畫和人物畫在構圖上也是異曲同工。任煥章畫過一件琮瓶,其中一面是《鸚鵡紅葉圖》(圖3,同上P44),畫面上的折枝紅葉從右上經左側伸展到右下,畫出優(yōu)美的弧線,一只白毛紅喙鸚鵡棲息在稍稍偏上的黃金分割點上,棲息的姿態(tài)與折枝的走向形成均衡。這種圍繞折枝的留白,與三段式山水畫的整塊留白有所不同,細碎而疏落有致,穿插而生氣盎然。至于人物畫,筆者所藏許達生《芭蕉仕女圖》文房承盤(圖4)可以為例,畫面中央是一位女子,那雙纖纖玉手在琴弦上輕撥慢彈;右側是一樹芭蕉,延展開來的蕉葉營造了一處適合彈奏的寧靜氛圍。畫面左側的空白處沒有視覺物象,卻在聽覺上彌漫著輕曼美妙的琴聲,和彈琴女子與樹間鶯歌對話共鳴的心聲。
淺絳彩瓷中多見的這種簡約疏曠的構圖方式,與宋元以來的文人畫一脈相承,思想淵源則可追溯到中國傳統(tǒng)藝術哲學中的兩個基本關系,即少與多的關系和無與有的關系。老子《道德經》中就有“少則得,多則惑”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說法,意為“少了反而容易得到,多了反而容易疑惑”;“最大的樂聲聽起來反而聲響很小,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見行跡”。任繼愈先生認為,“貴無”是老子的重要思想:“老子‘無的概念有‘有所不具備的一種實際‘存在,它并不是一個‘零?!疅o不是空無一物,它具有‘有的對立面的品格,老子稱之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也就是沒有形狀的一種形狀?!保ㄈ卫^愈《關于〈道德經〉》,國家圖書館編《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文化卷》P369,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版。)老莊哲學中的這些思想,對于中國的藝術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催生了中國畫歷來強調的“筆簡形具”、“逸筆草草”等美學價值觀念。特別是文人畫,面對大千世界,進行提煉和取舍,進行拔俗和升華,直逼至簡至淡的事物本質,呈現出來的面貌就是不期簡而自簡了。文人畫還善于通過大片留白創(chuàng)造無限的想象天地,創(chuàng)造包容一切的悠遠意境,恰如蘇軾《送參廖師》中所說的“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正是因為寧靜,所以能明了各種動態(tài),正是因為空寂,所以能容納各種意境。清人笪重光說得更清楚:“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爆F在回味一下前面提到的那些淺絳彩瓷中的佳構,雖然實景不多,空白很多,但每一處空白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給我們提供了極其廣闊的聯想空間。
再說淡雅設色,這是淺絳彩瓷最重要的外在標志。淺絳彩的說法來源于元人黃公望多用淡赭的設色特點,后來在沿用過程中內涵得到擴展,泛指山水畫的淡彩設色。淺絳彩作為一種清代晚期以來的陶瓷繪畫概念,無疑是內涵的大面積再度擴展:一是從紙絹畫擴展到了瓷畫,二是從山水畫擴展到了人物畫和花鳥畫,三是從繪畫設色概念擴展為繪畫風格概念。前兩點很好理解,第三點值得多說幾句。傳統(tǒng)瓷畫發(fā)展到明清以來的御窯時期,為了渲染和烘托皇權統(tǒng)治至高無上的主題,設色上愈加濃妝艷抹和富麗堂皇。淺絳彩瓷在太平軍放火焚燒御窯后問世,繪畫設色的濃淡變化只是表象,繪畫風格從宮廷化向文人化的轉換才是這次中國陶瓷史分期的實質。所以,淺絳彩在命名了一個時代的陶瓷藝術樣式時,這個詞已經被符號化了,它所負載的意義已經大大突破了表層詞義的局限。
現在,我們回到設色的意義上來討論問題。淺絳彩瓷無論怎么設色,都歸結到“淡”上,綠是淡綠,藍是淡藍,赭是淡赭,其他顏色概莫能外。正是因為“淡”的性質,所以產生“雅”的感覺,于是有了“淡雅”兩字的概括性說法。通常以為淺絳彩瓷多用淡綠、淡藍和淡赭,主要是針對山水畫而言。主景山體的皴擦暈染用淡淡的水綠和苦綠,遠山用淡藍、淡赭或者淡淡的礬紅,樹木用的也是淡綠,茅舍寺廟以及塔、橋等建筑用的則是淡赭,如此清淡到底,雖然不夠炫目刺眼,卻有一份含蓄而濃烈的雅致情懷直達心底。相比山水畫,人物畫和花鳥畫的色彩更加豐富一些,紅色、黃色、紫色等都算常見,只是清淡到底的性質沒有不同。任煥章畫過一對花鳥帽筒《不知此鳥緣何事》(圖5),在花卉描繪上運用了桔紅和紫紅,但都是清清的、淡淡的,能夠感到一股清淡的芬芳沁人心脾。任煥章所畫的另一只人物帽筒(圖6)上,兩位老者的服飾或為灰色,或為黃色,一概清淡,照應了人物的性情和人生態(tài)度。與構圖的“簡”一樣,設色的“淡”也是老莊哲學思想影響到中國藝術發(fā)展的產物。老子《道德經》中有“恬淡為上,勝而不美”的說法,意為“恬靜淡泊是最上乘的境界,刻意所為的繁瑣修飾并不顯得美觀”;《莊子·天道》則有“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的說法,意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天地的基準,是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后來,北宋的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把“平淡”視為詩文創(chuàng)作的最為精熟老到的風格表現;明代董其昌又在文人畫理論中引入蘇軾的思想,認為“淡”的風格是自我身心修煉的產物,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詩文書畫,少而工,老而淡,淡勝工,不工亦何能淡?東坡云:‘筆勢崢嶸,文采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實非平淡,絢爛之極?!睂徱曋袊L畫藝術的發(fā)展歷程,從黃公望的淡赭設色到山水畫的淡彩設色,再到淺絳彩瓷的淡雅設色,都是對至淡至工的藝術境界的不懈追求和精彩詮釋。
就審美取向而言,構圖的“簡”和設色的“淡”相輔相成,指引著完全一致的方向,那就是老子和莊子所提倡的天然為本、素樸無華之美。由構圖的“簡”和設色的“淡”結合而成的淺絳彩瓷畫風,疏簡平淡,虛靜蕭散,與文人畫意構成了密切對應,是文人畫家寄托自然追求淡泊的人生態(tài)度在繪畫風格上的集中體現。(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