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
中國書畫源遠流長,相較于歷代男性書畫名家輩出,精品迭出,女性畫家無疑是中國書畫史上奪目靚麗的景觀。明清時期,尤其是明代中期至清代后期,隨著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思潮的變遷,涌現(xiàn)出了一批女性書畫家,留下了許多精工秀麗的傳世之作,向我們展示了閨閣翰墨的奇異光彩,堪稱我國繪畫史上的藝術珍寶。
筆者所見的《霜菊含秋圖》,為清末女畫家程蕙所繪。據(jù)畫史所載,程蕙(生卒年不詳)為浙江杭州人,號西泠女史,工花卉,與清末宮廷女畫家、慈禧太后繪畫老師繆嘉蕙(字素筠)齊名。其流傳的作品有花卉、人物等。這幅《霜菊含秋圖》是程蕙的代表作品之一,縱127厘米,橫48.5厘米,紙本設色。畫作意境高遠深闊,墨筆柔和流暢,敷色明艷富麗。所繪嶙峋怪石間秋菊傲霜競放,呈花團錦簇、爭奇斗艷之狀;菊花花葉舒展,花朵繁茂,絢燦多姿,花蕊、花瓣分別以粉、紅、黃、白、紫、藍諸色點染而成,工致細膩,柔和鮮艷,明凈典雅。菊葉則以濃淡不同的淺藍染出葉面,復用本色勾出筋脈,生動傳神。山石以寫意之法,勾勒山形輪廓,墨色淺淡,皴擦均勻,頗具清遠冷寂的山水效果,以此襯托菊花,使人不禁想到明代著名文學家李夢陽筆下所詠的孤直高潔的秋菊:“不隨群草出,能后百花榮。氣為凌秋健,香緣飲露清。細開宜避世,獨立每含情。可道蓬蒿地,東籬萬代名?!碑嬜笊辖穷}識:“瘦莖葉葉帶霜氣,繁花片片含秋清。黃鵝紫鳳嬌欲舞,金幢玉節(jié)紛相迎。庚子秋九月仿北宋徐崇嗣賦色法作于韻紅樓。西泠女史程蕙”,并鈐有白文“程”、朱文“蕙”兩印。
據(jù)畫中題識可知,程蕙作此畫“仿北宋徐崇嗣賦色法”。徐崇嗣是北宋初年著名畫家,其畫初承家學,因不合當時院體畫程式和風尚,遂自創(chuàng)新體,所作不用墨筆勾勒,而直接以彩色暈染,世稱“沒骨圖”,亦稱“沒骨花”。北宋郭若虛所著《圖畫見聞志》云:“(徐崇嗣)其畫皆無筆墨,惟用五彩布成?!奔氂^此畫敷色,作者可謂深得徐崇嗣“沒骨花卉”之神韻。畫中菊花枝莖與花朵皆用沒骨畫法,以瀟灑秀逸的用筆直接點蘸顏色敷染成景物,花瓣、蕊很少勾勒,以水墨著色渲染,用筆含蓄,明麗簡潔,有文人畫的精致韻味。菊花構形講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為滿足,極力摹寫逼真,畫法工整纖麗,力求活色生香,有“惟能極似,與花傳神”的效果,精巧艷麗中又映射出女性畫家特有的溫雅和細膩。
此外,作者善于調勻用色,點染并用,色彩勻厚多變、柔美秀雅,白菊花之清新、粉紅菊花之淡雅、黃菊花之富麗、紅菊花之嬌艷,以及藍菊花的素淡,山石的淺暈等,創(chuàng)造出一種明麗燦爛、賞心悅目的雋永之境,從中亦可見清初“沒骨花卉”名家惲壽平對其繪畫的深遠影響。
此畫作于“庚子秋”,即公元1900年秋,時值清末中國國勢阽危,民不聊生之時。畫如其人,作者身為柔弱女子,目睹艱難時世,于此時繪寒秋菊花斗霜圖,顯然是以孤標貞潔的“花中君子”菊花不畏嚴寒、傲霜斗雪的品性自譽,題識中所書惲壽平《花卉圖冊》中的“瘦莖葉葉帶霜氣”詠菊詩,更是寄托了其清遠卓立、傷時不屈的巾幗情操。(責編: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