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時下,交通擁堵已成了一個令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十分頭痛的問題。有市民開玩笑說:“出門還是帶副牌吧,免得堵在路上沒事干心里干著急?!倍覅s從“堵”中嗅出商機、掘出金。
交通擁堵孕育無限商機
我是沂蒙山區(qū)一家日化公司營銷部的業(yè)務員。2011年1月的一天,我與部門總監(jiān)一起去一家酒店與一位分銷商簽合同。半路,我們遭遇大堵車。等了將近兩個小時,離約定的時間只差20多分鐘的時候,總監(jiān)終于絕望了,只得打電話向他的一個朋友求援,求朋友用電動車載著他去簽合同。
盡管總監(jiān)的朋友開足了馬力一路狂奔,最后還是沒有趕上簽合同的時間。對方久等我們不來,以為我們沒誠意,便給服務員留下張字條,撤了。
屢屢因為堵車誤事,我干脆將家里那輛棄置許久的電動車騎到了公司。有了電動車,我如虎添翼,再也沒有因為堵車耽誤過業(yè)務。
在對城市擁堵現(xiàn)象深惡痛絕的同時,我從中看到了一線商機。如果我能開一家“代堵公司”,為那些遭遇堵車又有急事要辦的人解除困境,是不是可行呢?
朋友們聽了我的想法都說靠譜。在考察了項目的可行性之后,心中有數(shù)的我決定辭職背水戰(zhàn),開一家“代堵公司”。
摸著“石頭過河”
2010年4月,我籌來了10萬元錢做啟動資金,在一居民小區(qū)租了一套房子作為公司辦公地點,招了15名會開車的員工,購買了15輛嶄新的電動車。辦理了執(zhí)照后,公司就開張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讓別人知道我的“代堵公司”,我投入2萬多元進行前期宣傳。因為市里正在搞“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活動,我在小區(qū)張貼的廣告被清潔人員撕了;在市區(qū)繁華路段散發(fā)小廣告,被城管禁止。我只得改變策略,面對面地與車主接觸,向他們散發(fā)名片,同時也在同城網(wǎng)站的車友論壇發(fā)帖。
2010年5月的一天,有一位客戶跟我聯(lián)系,說自己急著趕往一家商務酒店談生意,但被堵在路上了,問我能否派人“救駕”。放下電話,我便派兩名員工騎著電動車出發(fā)了。到了現(xiàn)場,一位員工幫他看車,在交通疏通后,幫他將車開到指定的地點,另一位員工則用電動車載著他趕往酒店。
那個客戶對我們的服務很滿意,這增強了我堅持下去的信心。但是,公司的業(yè)務還是沒有大的拓展。為了弄清楚原因,我在車友論壇做了個調(diào)查。從反饋的信息看,車友們的擔心有兩點:一是“代堵公司”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沒有法律文書,雙方?jīng)]有約定責任,出了事情說不清楚。比如車子的安全,還有乘坐“代堵公司”提供的交通工具時客戶的安全。二是在客戶挨堵的時候,“代堵公司”能否在接到電話的那一刻及時趕過來?
看來,當初開這家公司,我還是將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之后,我便完善了公司的相關措施,以后接到客戶求助電話后,我便讓員工帶著相關合同文書以及代堵人員的身份證復印件上路,客戶只需要現(xiàn)場在合同文本上簽個字,出了問題也就有法可循了。為了讓員工在客戶被堵的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我每天堅持收聽交通廣播,及時了解路況路情,并讓員工守候在那些容易堵車的路段,如果有客戶需要,我們的救援人員會在幾分鐘內(nèi)趕到。
現(xiàn)代營銷手段助公司騰飛
2010年10月,看到微博興起,我便在新浪微博上進行宣傳。為了達到效果,我甚至自創(chuàng)百字小故事來吸引眼球。由于我的原創(chuàng)小故事幽默風趣,很快,我的微博“粉絲”從幾十個猛增到5000多個??次⒉┑娜硕?,廣告效果好,公司生意也明顯火了。
2010年12月5日的早上,一場濃霧造成全城擁堵,我們公。司的電話幾乎被打爆了。有出去參加婚禮無法順利趕到現(xiàn)場的,有生急病無法及時就醫(yī)的,還有去參加職稱考試被堵路上怕耽誤考試的……那天,我們公司所有人員全體出動,都應接不暇。
開業(yè)半年后,靠著我們細致周到的貼心服務和客戶的口口相傳,我們的公司終于走上了正軌。公司開業(yè)年多,我們的月贏利已突破了10萬元,員工人數(shù)也擴大到了40多人。
深知獨木難成林的我,為了擴大公司的業(yè)務范圍,開始與代駕公司合作,希望借助代駕公司的東風,將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
編輯/李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