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英
跨入20世紀,現(xiàn)代護理學進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以人為本”的護理工作,不僅要讓病人在生理恢復上得到護理,也要從心理、社會多個方面進行護理。蕭氏雙C護理模式[1]是一整套的、完整的、個性化的護理模式,又稱舒適護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促進疾病康復。我院從2008年開始對前列腺電切術患者采用的舒適護理,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42例,年齡56~80歲,所有患者經B超、前列腺癥狀IPSS評分、尿流動力學以及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查,最終診斷為良性前列腺增生400例。400例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均符合中國泌尿外科協(xié)會2006年對于前列腺增生治療指南(草案):(1)存在有前列腺手術指征,且無明顯的手術禁忌證;(2)患者神志清楚,沒有精神疾病,語言表達順暢;(3)沒有神經源性膀胱。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0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護理,觀察組在一般護理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方式,觀察比較兩組護理效果,進行χ2檢驗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手術。兩組患者在年齡、體格檢查、體質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接診后首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以及病情,擬定初步護理方案,給予常規(guī)的術前準備,簡單明確的向患者講解術前、術后的禁忌;術后1~3d以床上鍛煉為主,多休息,定時給予翻身;妥善固定好尿管,定時擠壓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觀察組在一般護理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方式。
1.3 舒適護理
1.3.1 術前護理 首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予患者積極、正確的心理疏導以及交流,解除其思想顧慮。向患者及其家屬耐心的解釋前列腺增生方面的知識,介紹手術方法、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等,使之對手術過程有全面的了解,從而消除患者恐懼心理,讓其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術前指導患者戒煙酒做放松訓練,練習術中的截石體位以及術后膀胱功能的鍛煉、床上大小便的習慣等。指導飲食營養(yǎng)均衡,以維持最佳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做好預防術前感冒工作,術前晚讓患者得到充分休息。
1.3.2 術中護理 患者入室前30min將室溫調控于24~26℃,濕度60%~70%,避免環(huán)境嘈雜,保持周圍環(huán)境安靜。術中巡視時盡量與患者多交談,分散其注意力,讓患者放松心情,多說鼓勵患者增加信心的話。術中護士不僅要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而且也要觀察患者的表情以及呼吸情況,當發(fā)現(xiàn)有異常時,要及時詢問,并積極處理;術中可用24℃左右溫鹽水膀胱沖洗。由于手術時間比較長,可適當的為患者活動肢體,按摩受壓的部位,避免不良刺激與影響,使患者可以平穩(wěn)地度過手術。
1.3.3 術后護理 (1)體位舒適護理:患者術后6h后可墊枕頭,枕頭的柔軟度及高度盡量符合患者的習慣,48h內以平臥位為主。保持床單清潔,每天給患者進行皮膚護理1~2次,做好保暖工作,在不影響病情的同時可經常性協(xié)助患者翻身、改變體位或者幫助患者在床上活動四肢,按摩受壓部位。(2)留置尿管舒適護理:術后各種引流袋要連接好,三腔氣囊導尿管接閉式引流行持續(xù)膀胱沖洗[2],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牽拉和扭曲,以防因尿管或氣囊位置不佳而使引流不暢,從而影響止血效果[3]。
1.3.4 術后疼痛護理 膀胱痙攣是前列腺電切術常見的并發(fā)癥,常常發(fā)生于術后留置尿管需沖洗的情況。表現(xiàn)為患者持續(xù)或間斷的膀胱區(qū)劇痛,尿道燒灼感,強烈的便意感等。膀胱痙攣發(fā)作時,病人疼痛難忍,反復的膀胱痙攣容易導致繼發(fā)性出血或導管堵塞,而由于管道堵塞又會誘發(fā)膀胱痙攣,不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也延長了膀胱沖洗及拔管的時間。術后為了防止膀胱內出現(xiàn)血凝塊,所以必須保持膀胱內造瘺管或是氣囊導尿管的通暢性[4]。護理人員用20~24℃左右的膀胱沖洗液或無菌生理鹽水持續(xù)的沖洗膀胱,根據引流液顏色調節(jié)沖洗速度,保持沖洗液速度與引流速度相一致,及時抽出膀胱內的小血塊或者殘留組織,以保持引流的通暢性。一般術后當天引流液微紅或清亮,沖洗速度80~120滴/min,最低不少于80滴/min,顏色深應加快沖洗速度,防止尿管堵塞。術后第一天可根據引流液顏色減慢沖洗滴數或停止沖洗。當患者的膀胱刺激癥狀嚴重時可遵從醫(yī)囑使用鎮(zhèn)靜或止痛劑?;颊呗樽砬逍押螅皶r評價疼痛狀況,給予正確的指導,讓患者學會自我放松,多轉移注意力以減輕疼痛感。如果出現(xiàn)疼痛難忍,則可遵醫(yī)囑給予止痛類的藥物。平時可指導患者多飲水,每日可達3000ml,起到生理性沖洗的作用;患者的集尿袋必須低于膀胱水平,及時傾到引流液以防止逆行感染。每日用碘伏擦拭尿道外口1~2次,保持會陰部清潔,使患者感覺舒適,在無特殊情況下可于術后4~6d拔管。拔管后指導患者多飲水勤排尿,不久坐久站。
1.3.5 口腔及腸道舒適護理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術后腸蠕動未恢復,不能直接進食,所以每天進行口腔護理2~3次,保持口腔衛(wèi)生。肛門排氣后可指導患者進流質飲食,如果無腹脹不適則可逐漸過渡到半流質、軟食以及普食,忌煙酒,忌食辛、辣、燥的食物;可多食高蛋白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補充維生素,多食蔬菜水果;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以防術后繼發(fā)出血。預防便秘可進行定期按摩,以臍部為中心輕柔按摩腹部,由右下腹至右上腹-左上腹至左下腹做環(huán)形按摩,可以增加腸道內壓力,從而促進排便。為了避免術后腹壓增高,可根據病情和拔管的情況,鼓勵或幫助患者及早下床作輕微的床上、床邊活動,促進腸蠕動,減輕腹部高壓。拔管后可指導患者進行縮肛運動,每天收縮肛門3~4次,每次10~15下,以鍛煉膀胱功能,預防尿失禁。
1.4 觀察指標 住院一個星期,隨訪3~6個月,對患者的術后疼痛、膀胱痙攣及手術療效等進行綜合評定。(1)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疼痛,于術后24小時內即開始評估,然后每2小時評估一次并記錄。(2)膀胱痙攣:臨床癥狀包括感覺有明顯膀胱憋脹感,急迫的排尿感,而且尿道及恥骨上區(qū)疼痛難忍,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發(fā)作,伴有盆底及下肢肌肉痙攣感。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術后疼痛及膀胱痙攣發(fā)生率的數據經統(tǒng)計學軟件V1.61版本檢驗,期間采取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疼痛率為44.0%,膀胱痙攣率為21.0%;對照組疼痛率為73.5%,膀胱痙攣率為43.5%,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疼痛、 膀胱痙攣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患者術后疼痛及膀胱痙攣的發(fā)生率
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以排尿困難為主要臨床特征,是老年男性常見、多發(fā)性的疾病,其治療多采用外科手術,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TUVP)已經成為前列腺增生常用的手術方式,此法具有損傷小、出血少,而且治療效果好、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但是術后疼痛比較常見,也是影響患者術后舒適度的重要因素,絕大多數患者都把無痛放在術后需求的首位,這也成為了舒適護理迫切要解決的問題。舒適護理是一整套有針對性、合理化強、整體化的護理模式。本研究以把解決疼痛做為術后重點,將無痛原則放在首位,給予患者足夠的心理支持,提供整體化、個性化的護理服務,讓患者不僅身心舒適,而且有效的減輕或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和護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舒適護理不僅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而且也降低了患者膀胱痙攣的發(fā)生率。泌尿外科手術后,患者由于疼痛、精神緊張都能夠導致膀胱痙攣,而膀胱痙攣不僅給患者加重身體上的痛苦,并且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產生恐懼的心理,導致惡性循環(huán),舒適護理能很好地降低膀胱痙攣的發(fā)生率[5]。做為護理未來發(fā)展的趨勢,舒適護理不僅補充、完善了整體護理系統(tǒng),也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術后應用舒適護理模式,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有效減少術后疼痛及膀胱痙攣的發(fā)生,而且對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提高護理質量有深遠的臨床意義。
[1]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M].臺灣:華杏出版社,1998:5.
[2]吳維華.48例前列腺增生經尿道電切術的護理[J].當代醫(yī)學,2010,16(28):127-128.
[3]張青蓮.手術后疼痛護理評估與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3):73-75.
[4]曹明奇,姬英.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發(fā)生原因與防治措施[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30):152.
[5]高秋玲.舒適護理對泌尿外科術后膀胱痙攣、焦慮及護患關系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6(22):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