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宋瑩瑩,邢勇,張長新,雷衍之
(1.大連海洋大學遼寧省水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遼寧大連116023;2.盤錦光合蟹業(yè)有限公司,遼寧盤錦124200)
近親真寬水蚤是一種廣鹽性橈足類,為河口灣浮游動物習見種,也常出現(xiàn)在沿岸淡化海區(qū)以及淡水和內(nèi)陸鹽水中。該蚤廣泛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區(qū)域以及西伯利亞沿岸、日本中部以北的淡水和半鹽水中。另外,在歐洲易比得河口、芬蘭灣、亞速海、波羅的海、伏爾加河口三角洲及淡水池塘、內(nèi)陸鹽水中也有分布[1-2]。
國內(nèi)有關(guān)近親真寬水蚤的研究報道很少。2000年在遼寧省盤錦光合蟹業(yè)有限公司三角洲分公司蟹苗池塘發(fā)現(xiàn)該蚤后,李曉東等[3]、張清靖等[4-6]對其生態(tài)分布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進行了調(diào)查;劉青等[7]對其外部形態(tài)及附肢結(jié)構(gòu)進行了描述。近親真寬水蚤每年3月份出現(xiàn)在盤錦地區(qū)蟹苗池中(此時水溫為10.5~20.5℃),4月達到高峰期,5月末至6月初后,密度急劇下降。研究表明:近親真寬水蚤可使中華絨螯蟹Ⅰ期蚤狀幼體的成活率降低17.7% ~31.4%,其密度越高,對Ⅰ期蟹苗的危害也越大;但隨著蟹苗的生長,Ⅴ期蚤狀幼體已能攝食近親真寬水蚤,至大眼幼體時捕食近親真寬水蚤成體的能力更強[6]。
耗氧率和窒息點是水生動物代謝強度和呼吸機能的重要標志。為了進一步弄清這種橈足類的生物學和呼吸代謝特點,本研究中,作者研究了不同溫度、鹽度下近親真寬水蚤Eurytemora affinis的耗氧率和窒息點,旨在了解近親真寬水蚤的生物學特征,進而探討橈足類的呼吸和代謝特點。
近親真寬水蚤于2007年4—5月用浮游生物網(wǎng)在盤錦光合蟹業(yè)有限公司的三角洲河蟹育苗池中拖拽采得,將活體樣品帶回實驗室,暫養(yǎng)于過濾海水中。以小球藻Chlorella sp.液為食物,充氣暫養(yǎng)2 d后,隨機挑取活潑健壯的成體作為試驗材料。
試驗用水取自盤錦光合蟹業(yè)有限公司育苗車間,海水經(jīng)沉淀、沙濾,再經(jīng)300目篩絹網(wǎng)過濾后使用。暫養(yǎng)期間,水溫為15℃,鹽度為26~28,pH為8.5。試驗在光照培養(yǎng)箱中進行。
1.2.1 溫度對近親真寬水蚤耗氧率的影響試驗試驗設(shè) 7個溫度梯度:5、10、15、20、25、30、33℃ (±0.5℃),每個處理組設(shè)5個平行,對照組設(shè)2個平行。處理組每瓶裝40只近親真寬水蚤,對照組中只加海水而不放入蚤。將暫養(yǎng)的活體逐步適應(yīng)試驗溫度后 (每天升降2~3℃),放入各試驗組中。
耗氧率的測定:用大口滴管將活體近親真寬水蚤從培養(yǎng)缸中吸出,轉(zhuǎn)移到清潔的過濾海水中清洗兩次,以減少它物的污染,然后放入呼吸瓶中。呼吸瓶為70 mL左右的白色廣口瓶,各組瓶內(nèi)加滿抽濾海水,待無氣泡后立即蓋緊瓶蓋,放置在各相應(yīng)溫度的培養(yǎng)箱中,試驗時間為10 h(33℃試驗時間為2 h)。試驗結(jié)束后測定其溶氧值。
1.2.2 溫度對近親真寬水蚤窒息點的影響試驗溫度梯度設(shè)置與活體清洗同“1.2.1”節(jié)。然后放入15 mL密閉的試管中。每管裝20只近親真寬水蚤,并加滿抽濾海水,待無氣泡后立即蓋緊管塞,放置在各相應(yīng)溫度的培養(yǎng)箱中,每30 min觀察一次,當管中有半數(shù)水蚤死亡時,測定其溶氧值,確定其窒息點。
1.2.3 鹽度對近親真寬水蚤耗氧率和窒息點的影響試驗 鹽度試驗在溫度為15℃的恒溫光照培養(yǎng)箱中進行,設(shè)8個鹽度梯度:5、10、15、20、25、30、35、40,其它試驗設(shè)置與操作同“1.2.1 和1.2.2”節(jié)。
1.2.4 計算方法 個體耗氧量(RI,μg/(個·h))和耗氧率(RW,μg/(mg·h))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CC為對照瓶溶氧濃度 (mg/L);CT為處理組的溶氧濃度 (mg/L);V為試驗用瓶的體積(mL);N為每瓶受試活體的數(shù)量;t為試驗時間(h);W為試驗水蚤的濕質(zhì)量 (mg),測得近親真寬水蚤的平均濕質(zhì)量為0.06 mg。
試驗數(shù)據(jù)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使用SPSS 15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較,以 P<0.01為差異極顯著,P<0.05為差異顯著。
從圖1可見:在試驗溫度范圍內(nèi),近親真寬水蚤的個體耗氧量和耗氧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在5~25℃時上升緩慢,在25~33℃時,則驟然升高。個體耗氧量和耗氧率與溫度的回歸方程分別為
個體耗氧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0.21±0.02)、(1.09±0.11)μg/(個·h);耗氧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1.20±0.11)、(6.27±0.65)μg/(mg·h)。
圖1 溫度對近親真寬水蚤個體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點的影響Fig.1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individual oxygen consumption,specific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nd asphyxia point in copepod Eurytemora affinis
經(jīng)Duncan多重比較可看出,除5℃與10℃組間、10℃與15℃組間及15℃與20℃組間的個體耗氧量和耗氧率無顯著差異外 (P>0.05),其余溫度組間差異均顯著 (P<0.05)。
從圖1還可見:當溫度為5~25℃時,窒息點較平穩(wěn),相差不大;25℃以后窒息點隨溫度的升高驟然升高。在試驗溫度范圍內(nèi),15℃時窒息點值最小,為 (0.96±0.04)mg/L,33℃時窒息點值最大,為 (3.94±0.17)mg/L。
從圖2可見:近親真寬水蚤的個體耗氧量和耗氧率在鹽度為5~15時隨鹽度的升高而升高;鹽度為15~35時,呈明顯下降趨勢;鹽度為35~40時,變化不明顯。個體耗氧量和耗氧率與鹽度的回歸方程分別為
個體耗氧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0.20±0.01)、(0.54±0.02)μg/(個·h);耗氧率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別為 (1.13±0.06)、(3.09±0.08)μg/(mg·h)。
圖2 鹽度對近親真寬水蚤個體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點的影響Fig.2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individual oxygen consumption,specific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nd asphyxia pointof in copepod Eurytemora affinis
由Duncan多重比較可看出:除5、10、20三個鹽度組間及35與40組間的個體耗氧量和耗氧率無顯著差異 (P>0.05)外,其余鹽度組間差異均顯著 (P<0.05)。
從圖2還可見:鹽度為5~15時,窒息點稍升后降到最低點;鹽度為15~40時,窒息點隨鹽度的升高而升高。在試驗鹽度范圍內(nèi),鹽度為15時窒息點值最小,為 (0.46±0.05)mg/L;鹽度為40時窒息點值最大,為 (0.98±0.03)mg/L。
水生生物的耗氧率既受自身內(nèi)在因素的調(diào)控,又受外在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其變化規(guī)律是呼吸代謝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而溫度是影響浮游動物呼吸代謝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橈足類是低等的變溫動物,對于這類小型浮游動物,一般只能測定其總代謝。通常在其生存溫度范圍內(nèi),隨著水溫的升高,浮游動物體內(nèi)各細胞的酶活性和各種生理生化反應(yīng)增強,對氧的需求量隨之增加,其耗氧率也必然升高。當達到最大值時,溫度進一步上升,耗氧率反而開始下降。最大耗氧率一般出現(xiàn)在浮游動物的最適溫度,這時動物的代謝質(zhì)量最高,生長發(fā)育最快。但是,極端環(huán)境條件的脅迫也可使一些浮游動物的耗氧率上升。本試驗中,近親真寬水蚤的個體耗氧量和耗氧率在5~25℃時,上升較為緩慢;超過25℃后則急劇升高,這應(yīng)與高溫的脅迫有關(guān)。浮游動物中類似情況較多,如王巖[8]對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的研究表明,在水溫為20~33℃時,其耗氧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張武昌等[9]對中華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研究也顯示,其耗氧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 (水溫為0~30℃)。因為大多數(shù)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只能忍受30℃的高溫[10]。
溫度對浮游動物呼吸代謝的影響還表現(xiàn)在窒息點的變化上。窒息點的高低反映了動物對水中溶氧的呼吸能力和對低氧的適應(yīng)能力,其主要取決于呼吸器官的發(fā)達程度,窒息點降低則是呼吸和生活能力增強的標志。本試驗結(jié)果顯示,水溫為15℃時,近親真寬水蚤的窒息點最低。
近親真寬水蚤每年出現(xiàn)在早春的3月份,4月其密度達到高峰,5月末至6月初后,密度急劇下降。據(jù)張清靖等[5]觀察,近親真寬水蚤在盤錦地區(qū)蟹苗池出現(xiàn)時水溫為10.5~20.5℃,這與張恩福[11]在實驗室內(nèi)的試驗結(jié)果基本一致。近親真寬水蚤對低溫有較強的耐受性,即溫度由原來的17℃急劇下降到0℃時,存活率仍可達到76%,但此時的蚤體處在昏厥狀態(tài),身體沉落在容器底部,顯微鏡下觀察蚤體仍然有心跳。相比之下,近親真寬水蚤對高溫的適應(yīng)能力則較差。當溫度由17℃升到30℃時,存活率急劇下降到43%;當溫度急升至33℃ 時,蚤體只能在水中做短暫的浮游,平均浮游2.75 h后,便沉底死亡;當溫度達到34℃時,蚤體已不能存活[11]。結(jié)合本試驗中對近親真寬水蚤的耗氧率與窒息點的研究結(jié)果,可以判定,近親真寬水蚤適宜的生存水溫為10~20℃。
鹽度對水生生物耗氧率的影響機制比較復(fù)雜,首先鹽度與動物在滲透調(diào)節(jié)中耗能的大小有關(guān),從而改變基礎(chǔ)代謝。此外,鹽度的變化又會導(dǎo)致水生動物的攝食強度和生長發(fā)育等方面的變化,并使總代謝和耗氧率升高,一般情形下生長發(fā)育的最適鹽度與滲透調(diào)節(jié)的最適鹽度接近[10]。
從資料看,鹽度變化對海洋浮游動物呼吸代謝的影響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二者成反比,如陳麗華等[12]對真刺唇角水蚤和太平洋紡錘水蚤的測定表明,兩種橈足類的耗氧率均隨鹽度的上升而下降;Lance等[13]發(fā)現(xiàn),湯氏紡錘水蚤的耗氧率隨鹽度的降低而增加。第二種情況是兩者成正比,如Marshall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飛馬哲水蚤的耗氧率隨鹽度的下降而下降。第三種情況是耗氧率隨鹽度的升高而升高,達到峰值后再下降,如桂遠明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蒙古裸腹溞的個體耗氧量在鹽度20時最高,20以下時隨鹽度的升高而升高,20以上時則隨鹽度的升高而降低。本試驗中鹽度對近親真寬水蚤呼吸代謝的影響屬于第三種情況。
河口動物體液滲透調(diào)節(jié)的最適鹽度多在10~15。近親真寬水蚤是一種廣鹽性橈足類,可以進行低滲和高滲雙向調(diào)節(jié),在歐洲的很多淡水水域中也有分布。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鹽度為15時,近親真寬水蚤的耗氧率最高,窒息點最低。這表明鹽度為15是近親真寬水蚤最適的生活鹽度,也是近親真寬水蚤滲透調(diào)節(jié)的最適鹽度。本試驗中鹽度為35~40時,雖然近親真寬水蚤的耗氧率沒有變化,但窒息點卻急劇上升。這說明在較高鹽度下,近親真寬水蚤的呼吸強度明顯受到了抑制。
動物的耗氧率不僅因環(huán)境因子而變化,還與本身的形體、大小、行為和生理特點有關(guān)。一般來說,體形越小其相對面積越大,而活動和攝食能力越強的動物,耗氧率越高。但各類動物的個體大小相差懸殊,單從個體耗氧量的大小難以說明問題,而換算成單位體質(zhì)量的耗氧率后,可以對各類動物的耗氧率進行比較。由表1可見,各類水生甲殼動物的耗氧率是不同的。通常,蝦、蟹的耗氧率為0.1~0.5 mg/(g·h),而枝角類、橈足類的耗氧率為0.5~3.0 mg/(g·h)。相比之下,枝角類和橈足類的耗氧率要比蝦、蟹類的耗氧率高出數(shù)倍以上。當然,各種動物的耗氧率水平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和不同生理狀態(tài)下變化很大,測定方法和誤差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試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
表1 各類甲殼動物的耗氧率和窒息點Tab.1 Comparison of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nd asphyxia point in some crustaceans
[1]Ktona S K.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pepods Eurytemora affinis and E.herdmani in laboratory culrures[J].Helgol?nder Wiss Meeresunters,1970,20:373-384.
[2]Mizuno T.Nihon no rikusui san Calanoida(Freshwater Calanoida in Japan)[M]//Tatara Shobo:Freshwater Copepoda,1984:475-499.
[3]李曉東,金送笛,劉胥,等.河蟹生態(tài)育苗池中幾種常見生物對其溞狀幼體的影響[J].水產(chǎn)科學,2000,19(3):1-4.
[4]張清靖,周竹君,朱華.兩種橈足類對蟹苗池中輪蟲的影響及其控制與利用[J].水產(chǎn)科學,2005,24(8):23-25.
[5]張清靖,白永安,趙英華,等.河蟹生態(tài)育苗池橈足類群落結(jié)構(gòu)的研究[J].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5,23(4):475-481.
[6]張清靖,李曉東,朱華,等.生態(tài)育苗池的橈足類與河蟹苗產(chǎn)量的關(guān)系[J].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2007,18(1):174-178.
[7]劉青,張恩福,喬絹娟,等.近親真寬水蚤的外部形態(tài)及附肢結(jié)構(gòu)[J].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2008,23(6):419-424.
[8]王巖.溫度對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 Daday)耗氧率的影響[J].汕頭大學學報,1999,14(1):59-63.
[9]張武昌,王榮,王克.溫度對中華哲水蚤代謝率的影響[J].海洋科學,2000,24(2):42-44.
[10]溫伯格 W B,溫伯格F J.海洋動物環(huán)境生理學[M].宋天復(fù)譯.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2:93-97.
[11]張恩福.近親真寬水蚤Eurytemora affinis生物學的初步研究[D].大連:大連海洋大學,2008.
[12]陳麗華,陳鋼,李少菁,等.溫鹽度對廈門港春季主要橈足類呼吸率影響的實驗[J].臺灣海峽,2001,20(增刊):184-189.
[13]Lance J.Respiration and osmotic behaviour of the copepod Acartia tonsa in diluted seawater[J].Comp Biochem Physiol,1996,14(1):155-165.
[14]Marshall S M,Nicholls A G,Orr A P.On the biology of Calanus finmarchicus.X.Seasonal changes in oxygen consumption[J].Journal of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1958,37(2):459-472.
[15]桂遠明,毛連菊,畢可敏,等.溫度和鹽度對蒙古裸腹溞生長及代謝強度的影響[J].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1988(2):37-51.
[16]溫小波,庫夭梅,羅靜波.克氏原螯蝦耗氧率及窒息點的研究[J].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2003,18(3):170-174.
[17]陳琴,黃景,王邕.羅氏沼蝦仔蝦耗氧率與窒息點的初步測定[J].湖北農(nóng)學院學報,2002,22(1):33-35.
[18]張碩,王芳,董雙林.攝食對中國對蝦能量代謝影響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學,1998(2):49-51.
[19]戴慶年,王軍,李琪.日本對蝦Penaeus japonicus耗氧率研究[J].廈門水產(chǎn)學院學報,1994,16(1):25-29.
[20]陳琴,陳曉漢,羅永巨.南美白對蝦耗氧率和窒息點的初步測定[J].水利漁業(yè),2001,21(2):14-15.
[21]劉中,石俊艷,丁茂昌.中華絨螯蟹扣蟹的耗氧率和窒息點測定[J].水產(chǎn)科學,1999,18(5):3-5.
[22]Richman S.Th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by Daphnia pulex[J].Ecol Monogr,1958,28:948-956.
[23]趙文,張琳,霍元子.溫度、鹽度和體長對西藏擬溞耗氧率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5,25(7):1549-1553.
[24]Armitage K B,Lei C H.Temperature acclimatization in the filtering rate and oxygen consumption of Daphnia ambigua Scourfiels[J].Biochem Physiol,1979,62A:80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