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華
《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故事。有兩個人,一姓曾,一姓王,關(guān)系不錯。王某看中了曾某的妻子,鬼迷心竅想奪過來。俗語云:“朋友妻不可欺”,王某卻不管不顧,故曰鬼迷心竅。其時,曾某被盜賊誣陷,關(guān)押進大牢,王某見有機可乘,遂厚賄獄吏,將曾某虐斃于獄中。
接下來就該向曾妻求婚了。但如同醍醐灌頂,如同靈光一閃,王某瞬間開悟。他忽然間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很卑鄙,很作孽,決定放棄最初的計劃,痛改前非,做個好人。
他把曾某的父母奉迎到家中,每日好吃好喝招待,早晨奉茶請安,晚上鋪被暖褥,比親生兒子還孝順。為了供養(yǎng)曾某的父母,王某幾乎耗盡自己的家產(chǎn)。曾某的父母說:“素知你與我兒友善,但如此恭敬,讓我們實在無以回報,就把兒媳嫁給你,兩家也算一家人了,可否?”
王某斷然拒絕,聲稱曾妻本是好人,不應(yīng)嫁與有罪之人。曾某父母不明就里,亦未深究。
數(shù)年后,曾母病重。王某煎湯熬藥,侍奉床前,衣不解帶。曾母臨死前問:“久蒙厚恩,來世當(dāng)何以為報?”王某長跪不起,叩首如雞啄米,講述了整個事件的前因后果,請求她到了黃泉,見到曾某后向其解釋一下,不要再怪罪自己。曾母恍然大悟,慨然應(yīng)諾。隨后,曾父寫了一封信,放在曾母袖中,說,死后與兒相見,以此付之,若還有幽怨,黃泉下不再見面。曾母去世后,王某厚葬之,營修墳塋,督工勞倦,假寐于墓前。忽聽耳畔大聲喊叫:“冤仇解矣,但你有一女,我兒還未成婚,何不結(jié)為連理?”王某醒來,遂以女嫁曾某之子。后來,王某終得善終。
人這一生,總得有個信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究因果,人多信之,因而有遵從者,有越位而悔悟者。今人信仰不外金錢與權(quán)力(或暴力),導(dǎo)致社會不和諧。相比之下,還不如鬼神、因果來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