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鋼
在當今市場中,競爭是商業(yè)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戰(zhàn)略管理的基本問題之一就是如何獲得并維持競爭優(yōu)勢??梢酝ㄟ^很多不同的理論來研究競爭優(yōu)勢的來源,其中包括競爭力理論,戰(zhàn)略沖突理論,能力基礎理論和資源基礎理論。本文的重點論述了動態(tài)能力理論,它是資源基礎理論的延伸。該理論來源于熊皮特提出的用于解釋企業(yè)成功和失敗的創(chuàng)新基礎競爭,熊皮特還提倡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的破壞”這一理念。
對動態(tài)能力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關于其概念的討論仍在繼續(xù)。本文的目的就是討論該領域中有分歧的觀點并理清動態(tài)能力在戰(zhàn)略管理研究中的現狀。在此過程中提出動態(tài)能力的假設模型。為了繼續(xù)開展工作,以后的研究應著眼于對動態(tài)能力的定量研究。
自從提斯,皮薩諾,和舒恩(Teece,Pisano and Shuen)在1997年發(fā)表關于動態(tài)能力的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著作后十余年,其主題仍然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管理學者和從業(yè)人員的關注。毫無疑問,人們對于動態(tài)能力的濃厚興趣有許多方面的原因。而這些原因與資源基礎觀緊密相關(Barney,1991;Peteraf,1993;Wernerfelt,1984),其本身就是一個高度活躍的研究領域。資源基礎觀的核心問題集中體現在能力與企業(yè)績效,其在戰(zhàn)略管理領域中長期具有重要地位。而與資源基礎相反的觀點,其重點則在動態(tài)上。雖然動態(tài)能力的主題主要集中在動態(tài)上,許多以資源基礎觀為核心的文章(e.g.Dierickx and Cool,1989;Wernerfelt,1984)都包含動態(tài)元素。
企業(yè)的資源基礎觀將企業(yè)定義為很多種資源,其中包括資產、能力、組織流程、企業(yè)性質、信息、知識等。任何被認為是企業(yè)優(yōu)勢或劣勢的事物都是企業(yè)的資源。這些資源混雜分布于企業(yè)當中,并且其差異性會隨著時間而持續(xù)下去。
資源基礎觀著重強調了稀缺資源和珍貴資源所帶來的競爭優(yōu)勢。巴尼(Barney)認為當資源變得珍貴、稀缺、不可仿效和不可替代(VRIN屬性)時,企業(yè)能夠獲得可持續(xù)的競爭優(yōu)勢?!巴ㄟ^觀察績效的優(yōu)劣可以辨識VRIN資源,并將這種績效歸因為企業(yè)擁有的獨特資源?!碑斶@些資源具有互補性時,這種互補性能夠提高它們獲得可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的可能性。
動態(tài)能力涉及到時序動態(tài),包括動態(tài)生命周期(Helfat and Peteraf,2003),生命周期及企業(yè)和行業(yè)的動態(tài)演化路徑。動態(tài)能力符合且補充了關于企業(yè)日益動蕩的外部環(huán)境以及競爭日益激烈的流行觀點(Anderson and Tushman,1990;D’Aveni,1994)。因為動態(tài)能力處理了變革機制,并與創(chuàng)新和組織學習相聯系(Fiol and Lyles,1985),使得它與知識管理(Easterby-Smith and Lyles,2003;
資源基礎觀用靜止的眼光來看待公司的資源投資組合。它不足以解釋在急劇變化中的競爭優(yōu)勢的原因,因此會在高速變化市場中衰落。在這種環(huán)境快速變化的市場中,管理者所面臨的戰(zhàn)略挑戰(zhàn)就是維持可持續(xù)的競爭優(yōu)勢。對此動態(tài)能力可以給出一些解釋。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所獲得的競爭優(yōu)勢應歸因于它們所發(fā)展的動態(tài)能力。動態(tài)能力涉及到公司有效利用其資源從而適應不斷變化的商業(yè)環(huán)境的能力。
動態(tài)能力的概念已經演進了十多年,并從組織慣例、核心能力、核心勝任力與剛性、架構能力、能力建設和吸收能力相關的研究中提出了它的概念。關于動態(tài)能力是否存在尚有爭議。一些學者稱動態(tài)能力是模糊的并且同義反復。他們認為能力的價值是根據對績效的影響來定義的。而另一些人則支持動態(tài)能力的概念,并指出動態(tài)能力是一套具體和明確的流程,這個概念是建立在大量的實證研究基礎之上,而且它們的價值可以不依賴于公司績效進行定義。雖然關于動態(tài)能力概念問題還存在很多矛盾,但是存在著一種共識,那就是動態(tài)能力是資源基礎觀的一種補充。從不同的學術流派中,如演化經濟學、組織學習、資源基礎觀、知識基礎觀、交易成本經濟學和復雜性理論中,學者們試圖揭開作為競爭優(yōu)勢來源的動態(tài)能力的神秘面紗。
盡管動態(tài)能力廣泛使用,但是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卻遲遲沒有出現。部分原因是因為在1997年由提斯,皮薩諾,和舒恩的定義為其他人重新定義,重新詮釋和拓展概念,提供了很多的機會。提斯,皮薩諾,和舒恩定義動態(tài)能力是企業(yè)構建和重新配置企業(yè)內部能力和外部能力的綜合能力,以滿足不斷發(fā)展變動的環(huán)境。這項定義,在一開始時就遺留下了一些問題,比如,動態(tài)能力是如何構成的,動態(tài)能力的屬性是什么,動態(tài)能力如何才能得到確認,以及動態(tài)能力來源于何處。
赫爾法特等(Helfat et al.)定義動態(tài)能力是一個組織有目的性的進行構建、擴展、或者修改其資源基礎的一種能力。這項精確的定義,是非常有意義的,能讓學者通過調查更廣泛的了解動態(tài)能力的性質和來源。這項定義減少先驗假設,因此與提斯,皮薩諾,和舒恩的觀點相符合(1997年),動態(tài)能力能夠使一個企業(yè)應對環(huán)境變動。無論最后產生任何影響,動態(tài)能力的作用對企業(yè)的資源基礎來講都是最為重要的,包括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和能力。
動態(tài)能力的定義有很多種,但其中大部分都缺少對資源和能力的明確描述,以及對能力和動態(tài)能力的恰當區(qū)分。托馬斯和波洛克(Thomas and Pollock)認為資源基礎觀及其相關聯的術語,如資源、流程和能力,都缺乏明確的定義。普里姆和巴特勒(Priem and Butler)表示這種歧義是源于資源基礎觀的研究大部分都采用和轉述巴尼(Barney)所提出的關于公司資源就是資產、能力、組織流程、公司性質、信息、知識等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對資源進行不同的定義,如將資源定義為公司特定財產、特定物質、個人和組織財產、以及任何被認為是公司優(yōu)勢或劣勢的事物和用于價值創(chuàng)造戰(zhàn)略的資產。與此類似地,能力被定義為能力、完成目標的潛在能力、商業(yè)流程、社會復雜慣例、行動和增長的能力以及配置資源的能力。能力通常被稱為利用資源的能力。相反地,當它不可轉換并通過依賴于路徑的發(fā)展流程嵌入組織時,一些人則認為它是資源的一種特殊類型?!澳芰Α焙汀皠偃瘟Α苯洺T谖墨I資料中被交替使用,從而增加了歧義。勝任力是以適應性、獨特性、組織學習和長期生長和生存為特征的。提斯(Teece)等人認為勝任力代表了組織慣例。而桑切斯(Sanchez)等人則認為它是一個組織維持資源協調配置從而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的能力。雷和羅摩克里希那(Ray and Ramakrishna)試圖去解決定義重疊的問題,他們將勝任力定義為公司特定資源的組合,將能力定義為適當勝任力的復雜組合25。
由于缺少對資源和能力合適的定義而產生的歧義給了研究者以不同的方式來解釋動態(tài)能力的自由。如表1所示,在動態(tài)能力概念中明確資源和能力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文獻資料中,對能力和動態(tài)能力的區(qū)分同樣不是那么清楚。提斯(Teece)等人對動態(tài)能力的定義完全不同于王和艾哈邁德(Wang and Ahmed)對能力的定義。他們還指出艾森哈特和馬丁(Eisenhardt and Martin)將動態(tài)能力定義為公司流程,即利用資源流程,尤其是整合、重構、獲得和釋放資源的流程從而適應甚至產生市場變化,并不能讓人理解流程和動態(tài)能力之間的區(qū)別。溫特(Winter)將能力視為“一種高級慣例”。不同學者對動態(tài)能力提出的不同定義使人混淆。但是他們?yōu)閯討B(tài)能力從資源基礎觀中演進的方式提供了關鍵性的見解。
表1 動態(tài)能力的定義
動態(tài)能力是可以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為高層管理者針對動態(tài)能力的過程提供了一種設想。納拉亞南,科爾韋爾和道格拉斯(Narayanan,Colwell and Douglas)的案研究表明,流程是由高層管理者發(fā)起的,他們影響著企業(yè)的中層管理者,盡管他們表示樂意重新分配資源創(chuàng)造動態(tài)能力。這些流程和機制包括以下方法,研發(fā)的創(chuàng)建、信息技術協助編纂、解決問題流程、知識共享流程、營銷知識發(fā)展和吸收能力機制。
動態(tài)能力被認為是由基礎子流程構成的復雜流程。研究者對動態(tài)能力進行了等級分類??评梗–ollis)將動態(tài)能力分類為三個等級。大部分學者都采用相類似的、變化細微的分類(見表2)。
表2 動態(tài)能力等級
初級或一級的功能性能力對于公司的日?;顒邮欠浅V匾?,這種能力有人稱為零級、一階或“現在如何謀生”的能力。在第二等級中,科利斯(Collis)認為能力與商業(yè)流程的動態(tài)改善有關。阿米特和斯高梅克(Amit and Schoemaker)將這種能力視為“重復流程或產品創(chuàng)新、生產彈性、對市場趨勢的響應性以及短期發(fā)展周期”。第三級屬于動態(tài)能力或科利斯(Collis)所說的“創(chuàng)新”能力,他將其定義為與公司通過對不同資源價值的認識以比競爭對手更快的速度發(fā)展新戰(zhàn)略相關的能力,這與其在第二級所定義的“與動態(tài)相關的能力”相類似。從上述討論中可以推論,動態(tài)能力是由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的核心能力構成的潛在二階能力,這種核心能力是由功能性能力組成的。
學者們對動態(tài)能力的屬性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以下幾方面受到很大的關注:
1、動態(tài)能力是特定可識別的流程
2、動態(tài)能力是等效、可代替和可互換的流程
3、動態(tài)能力具有共性
4、動態(tài)能力具有特殊性
動態(tài)能力的最初定義是“學習慣例的慣例”,也就是說它是循環(huán)的、同義反復的和不可操作的。艾森哈特和馬?。‥isenhardt and Martin)對此進行了反駁,并提出動態(tài)能力是由可辨識慣例組成的,可辨識慣例通常是大量實證研究的主題。例如,獲得、聯盟、產品研發(fā)和戰(zhàn)略決策等流程是要求公司重構其資源的動態(tài)能力。他們還認為,動態(tài)能力是據其與資源控制的功能性關系進行定義,對它們價值的定義可以不依賴于公司的績效。
研究表明動態(tài)能力顯示了公司的共性并且這種共性是等效的,即以不同的路徑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然而這種共性沒有得到系統的辨識。不同的公司所發(fā)展的有效動態(tài)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普遍的、等效的并具有不同的出發(fā)點。
盡管動態(tài)能力在公司間是等效的,但會產生由于成本和利用動態(tài)能力的不同時機所造成的公司間的績效差異。動態(tài)能力被視為是路徑依賴的具有特殊性并難以模仿的流程。然而艾森哈特和馬丁則認為他們是可代替和互換的。
雖然動態(tài)能力具有共性,但卻是不均勻分布的。它們復雜的性質使得其難以被描述和模仿。由于動態(tài)能力的復雜性、路徑依賴和歧義原因,使得它們能成為競爭優(yōu)勢的來源,動態(tài)能力不僅在高度動態(tài)市場中具有價值,而且在適度動態(tài)市場中同樣具有價值。
變化環(huán)境/市場在動態(tài)能力發(fā)展中的作用已被廣泛的討論過。有效的戰(zhàn)略會隨著變化的實際情況而改變。Lengnick-Hall and Wolff在不同市場情形下研究討論了“核心邏輯”(能力邏輯、非正式邏輯、復雜邏輯)問題。他們對三種戰(zhàn)略研究趨勢(資源基礎觀、高速戰(zhàn)略和混沌理論)進行了分析以此來證明核心邏輯在不同情況下的合適性。艾森哈特和馬丁的研究在市場動態(tài)和動態(tài)能力關系方面是具有開拓性的。他們能夠辨識出適度動態(tài)(具有低波動率)到高度動態(tài)(具有高波動率)范圍之間的市場。適度動態(tài)市場是那些具有穩(wěn)定的產業(yè)結構、明確的邊界、清楚的商業(yè)模式、可辨別的參與者和可預測變化的市場,而高度動態(tài)市場的特點是具有歧義的產業(yè)結構、模糊的市場邊界、不穩(wěn)定的商業(yè)模式,不確定和流動的參與者以及不可預測的變化。他們發(fā)現高度動態(tài)市場中的動態(tài)能力是由簡單規(guī)則組成的,并且是通過精心的管理選擇和反復實施來完成的經驗慣例。在適度動態(tài)市場中,動態(tài)能力是內嵌于組織慣例中的依賴于復雜路徑的流程。
沃爾伯達(Volberda)為了應對超級競爭而提出的組織形式的類型對文獻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每一種組織形式都表示處理變化和保存的方法。他認為動態(tài)能力賦予了公司以組織彈性。這被認為是“彈性組合”,這種混合是一種能力的等級分類,代表更多或更少的能力種類的組合和更快或更慢的響應。沃爾伯達(Volberda)認為組織在競爭不激烈的情況下具有剛性結構,在適度競爭情況下具有計劃結構,而在超級競爭下則具有彈性結構。人們通過辨別動態(tài)能力的機制、組成要素和關鍵流程對揭開動態(tài)能力的神秘面紗進行了多次嘗試。提斯(Teece)等人認為學習、重構和協調/整合是動態(tài)能力的關鍵流程。Zott將動態(tài)能力定義為演化學習的慣例,他認為公司通過以下三種機制能夠獲得動態(tài)能力:變化、選擇和保留,這三者能夠通過實驗和模仿進行實踐。Pavlou and Sawy提出了動態(tài)能力的五種核心流程:重構、感知、學習、協調、整合,并將重構視為由其它四種核心流程組成的潛在二階結構。王和艾哈邁德(Wang and Ahmed)認為適應能力、吸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動態(tài)能力的主要組成要素。當通過不同視角,如資源中心視角(分析單位是資源)、組織中心視角(分析單位是公司)和能力中心視角(分析單位是能力),來觀察動態(tài)能力時會產生差異。這些概念在動態(tài)能力的概念中加入了不同的維度。
總結上述文獻資料對動態(tài)能力的核心流程進行定義,辨別動態(tài)能力的核心流程并描述其相互關系。動態(tài)能力由三個一階流程組成,即學習、重構和協調/整合。這三個一階流程與提斯(Teece)等人所提出的是一樣的,但流程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提斯(Teece)等人把學習視為動態(tài)流程、重構視為轉換流程,協調/整合視為靜態(tài)流程。這種二階形成模型認為每種流程本質上都是動態(tài)的。核心流程被認為是并行流程?,F在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擴大從而提出核心流程的定量研究,并捕捉動態(tài)能力的效率和基礎流程的相互關系。表3總結了在動態(tài)能力文獻中關于學習、重構、協調和整合的資料。
學習是產生新知識和構建新思想從而提升現有資源的過程。學習是獲得、內化、轉換和利用現有知識來產生新的知識。關于學習流程的一些例子有知識借鑒、知識鏈接和編碼、新思想、追求新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法等。提斯(Teece)等人認為學習流程具有社會和集體本質,不僅可以通過個體模仿和仿效產生,其產生的原因還在于對復雜問題理解的共同作用影響。
作為動態(tài)流程的學習可以從組織學習文獻中找到來源。吸收能力的觀點也影響了動態(tài)能力中學習的概念。吸收能力被認為是影響公司能力從而創(chuàng)造、配置、建立其它組織能力必須的知識的一種動態(tài)能力。知識的獲得、內化、轉換和利用就是相關的流程。表3列出了在動態(tài)能力文獻中關于學習的參考資料。
重構流程會將資源的現有構造改變成能與變化環(huán)境相適應的新構造。重構性作為一種能力,與合適性、及時性和有效性是相聯系的,并以此使得現有資源重構為新的營運能力。
重構是現有和新資源之間相互作用的模式和程度中的任何變化所組成的流程。重構的概念不同于其他學者所提出的營運慣例的概念。慣例被認為是學習、模式化和重復性的行為或者代表成功解決特殊問題的相互作用的模式。作為相互作用模式的重構,現有的概念可能會產生解決特殊問題的方法也可能不會。此外,如溫特(Winter)等人所說的,它們可能具有重復性,甚至會由于隨后的學習而對相互作用的模式進行改善。
進一步的研究得出了重構的三種主要機制,分別是作為資源獲得或釋放的重構、作為資源組合的重構以及作為資源重新配置的重構。除這些主要機制外,在文獻中還存在其它重構的方法,如通過創(chuàng)新、模仿、實驗等進行重構。表3列舉了動態(tài)能力文獻中關于重構的參考資料。
動態(tài)能力中的協調與整合被認為是有助于重構資源配置的流程。由于兩者在動態(tài)能力中是互補的關系,所以常被放在一起。然而,協調能力在理論上和經驗上與整合能力是有區(qū)別的。
盡管整合規(guī)定了組織原理,通過該原理可以對單個輸入進行整合,但是據Crowston稱,協調能管理資源和任務間的依賴從而獲得執(zhí)行活動的新方式。Crowston對協調進行了廣泛討論,并將其描述為管理資源間的依賴。任務與任務間的依賴,任務和資源間的依賴和資源依賴。協調中的主要活動是任務分配、資源分享和管理依賴。Crowstone and Krammer認為整合是“相互作用的整合模式”。
動態(tài)過程的整合源于Weick and Roberts所提出的“集體心理理論”,它討論了在面對復雜性,尤其是當缺少理解以致嚴重后果時,集體中的個體是如何進行應對的。個體會分享對集體任務的理解以及能促進群體績效的互相理解。整合的主要概念就是個體對集體成果、表現(個體建立集體內部模范)和從屬性(集體目標高于個人目標)的貢獻。表3列舉了動態(tài)能力文獻中關于協調和整合的參考資料。
表3 動態(tài)能力文獻中與核心流程相關的活動
Capron,Dussauge,and Mitchell 能產生水平并購的資源重新配置Galunic and Rodan 具有吸引力的新的資源組合Kogut and Zander 將資源組合成新的組合Grant 改進(而非破壞)現有營運能力Eisenhardt and Tabrizi 在做決策時能夠產生出多種方案的實踐Langlois 內外部轉換的需要Amit and Shoemaker 重構公司資產機構Abernathy and Clark 架構創(chuàng)新協調和整合Zolloand Winter集體活動的模式Okhuysen and Eisenhardt 分布分配知識資源,分享集體中的個人知識Eisenhardt and Galunic 捕捉任務和資源之間的協同作用Eisenhardt and Brown 安排合適的人到合適的單位Zollo and Singh 公司并購過程中的整合戰(zhàn)略Brown and Eisenhardt 讓管理者對集體活動知情Grant 聯合多種相互關聯的投入來共同執(zhí)行集體活動Dougherty 整合不同實體的投入Aoki 內部協調和整合的效率
學習引發(fā)重構。學習能力通過有效獲得、內化、轉換和利用知識對重構性進行塑造??贫骱腿R溫特(Cohen and Levinthal)認為學習能通過增強單位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有助于各單元更具主動性。Van den Bosch等人認為學習能過促進重構和創(chuàng)新。協調和整合有助于配置重構資源。通過協調,資源和任務能夠進行分配,活動可以進行同步。整合能力通過有效貢獻、表現和相互關系有助于對重構資源進行配置。學習處于循環(huán)的末端,同時又是再次循環(huán)的起點。
盡管流程間同時存在循環(huán)關系,但該動態(tài)能力的模型仍將核心流程視為并行流程。圖1描述了核心流程間的這種循環(huán)關系。
關于資源和能力的實證研究還未成熟,動態(tài)能力作為一種研究領域仍處于初級階段和不斷探索中。對動態(tài)能力的組成部分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它們是如何形成的還沒有達成一致。學習、重構、協調和整合是構成動態(tài)能力的并行流程。這些核心流程在形成動態(tài)能力中的作用依賴于特定環(huán)境的,并且取決于公司的需求。盡管這些流程是并行的,但每個流程的目標是不相同的。研究者在試圖分解動態(tài)能力時需要注意這點。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可以朝著證實動態(tài)能力的多維度觀點進行。
動態(tài)能力被認為是競爭優(yōu)勢的來源。艾森哈特和馬丁指出使用動態(tài)能力的競爭優(yōu)勢要比一般的競爭更快,更敏銳以及更幸運,從而擴展了這一思想。動態(tài)能力是競爭優(yōu)勢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動態(tài)能力所產生的資源構造被推測是競爭優(yōu)勢的來源。動態(tài)能力中重構的理論基礎可以追溯到Tushman and Anderson的關于增強和破壞框架能力以及技術的非連續(xù)能力的研究。技術的非連續(xù)性可分為能力破壞和能力增強。這種框架將能力看成是一個“黑匣子”,就是一種主要觀察其輸入和輸出特征的系統。這種思想需要系統的調查研究。王和艾哈邁德(Wang and Ahmed)認為有必要對動態(tài)能力進行研究從而可以更好的理解公司是如何利用它們的資源以尋求競爭優(yōu)勢的情況和過程。
總之,動態(tài)能力可以采取各種形式,可以涉及不同功能,如市場營銷,產品開發(fā)或進程發(fā)展,但是最主要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擁有更高水平的能力,為知識收集和知識分享提供機會,不斷更新操作流程,與環(huán)境,決策評估相互作用。
未來關于動態(tài)能力研究的幾項挑戰(zhàn)。隨著以上有關動態(tài)能力的性質的討論帶來了最大的問題。通過研究隨著時間推移的創(chuàng)造和演化,這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縱向研究。McKelvie and Davidsson(2009)研究了動態(tài)能力的起源與發(fā)展,及其在新創(chuàng)企業(yè)中的應用,并得出結論——定量方法對動態(tài)能力的研究是可行的,盡管理論上還缺乏案例和共識。其次,有必要為動態(tài)能力提供更加集中的研究,例如通過觀察他們如何與能力產生聯系,如IT,研發(fā)和市場營銷。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問題和其他問題的研究往往將討論重點放在動態(tài)行業(yè)上,如半導體和生物技術。因此,在其他背景下探索構建將更加具有價值,包括更多的傳統產業(yè),公共部門,和在其他有不同限制和優(yōu)勢條件的國家。最后,仍然存在概念性的問題,如區(qū)分業(yè)務和高階能力,以及區(qū)分動態(tài)能力,都是依靠增量學習過程以及預料那些引人注目的新知識軌跡。
從長遠來看,動態(tài)能力的影響力有機會超過競爭的影響力。它能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競爭的領域,這類似于金與謨玻格妮(Kim and Mauborgne)的“藍海戰(zhàn)略”。公司所擁有的感知慣例以及積極應對的能力為公司提供了活力并幫助它們遠離競爭。這種思想在現有的文獻還沒有得到研究,但它可能成為以后研究的一個方向。如果我們解釋動態(tài)市場的可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的來源的能力有限,那么有必要對動態(tài)能力進行更多學術上的關注。
[1]Barney,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2] Wernerfelt,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l5)2:171–180.
[3] Amit,R,and P J H Schoemaker.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1:33–46
[4] Wang,C L,and P K Ahmed.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1:31-51
[5] Collis,D J,and C A Montgomery.Competing on Resource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3)4:118–128
[6] Eisenhardt,K M,and J A Martin.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105-1121
[7]Teece,D J,G Pisano,and a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8] Prahalad,C V,and G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79–91
[9] Leonard-Barton,D.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11-125
[10]Henderson,R,and I Cockburn.Measuring Competence?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42)1:63-84
[11]Makadok,R.Can First-mover and Early-mover Advantages be Sustained in an Industry with Low Barriers to Entry/Imit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7:683-696
[12]Cohen,M D,and D A 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28–152
[13]Williamson,O E.Strategy Research: Governance and Competence Perspectiv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12:1087-1108
[14]Wang,C L,and P K Ahmed.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1:31-51
[15]Levinthal,D,and J G March.A Model of Adaptive Organizational Search[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81,(2)4:307-333
[16]Wernerfelt,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171–180
[17]Brown,S L,and K M Eisenhardt.The Art of Continuous Change:Linking Complexity Theory and Time-Paced Evolution in Relentlessly Shifting Organization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1-34
[18]Thomas,H,and T Pollock.From I-O Economics’S-C-P Paradigm through Strategic Groups to 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Reflections on the Puzzle of Competitive Strategy[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9,10:127–140
[19]Wernerfelt,B.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Ten Years aft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
[20]Stalk G,Evans,P,and L E Shulman.Competing on Capabilities:The New Rules of Corporate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70)2:57-69
[21]Winter,S G.The Satisfying Principle in Capability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0:981-996
[22]Lenz,R T.Strategic Capability:A Concept and Framework for Analysi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0,(5)2:225-234
[23]Hall,R.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Intangible Resour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2:135-144
[24]Reimann,B C.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as a Predictor of Long Run Survival and Growt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2,(25)2:323-334
[25]Ray,S,and K Ramakrishnan,K.Resources,Competences and Capabilities Conundrum:Aback-To-Basics Call[J].Decision,2006,(33)2:1-24
[26]Helfat,C E.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l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The Case of R&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339–360
[27]Griffith,D A,and M G Harvey.A Resource Perspective of Global Dynamic Capabilit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1,(32)3:597–606
[28]Lee,J,K Lee,and S Rho.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Strategic Group Emergence:A Genetic Algorithm-based Model[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8:727–47
[29]Zahra,S,and G George.Absorptive Capacity: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213–240
[30]Zollo,M,and S Winter.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39-351
[31]Winter,S.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99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