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南
(遼寧省開原市中醫(yī)醫(yī)院,遼寧 開原 112300)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根治腫瘤的基礎上,希望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此,如何選擇理想的全胃切除術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以改善患者術后消化道功能紊亂的癥狀是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1]。Lahey+Braun吻合法和P型空腸袢代胃法是兩種常見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為了探討兩者在全胃切除術后的臨床療效差異,現(xiàn)將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5例行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如下。
隨機選擇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45例行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術前均經上消化道鋇餐、上腹部CT、胃鏡及病理檢查確診[2]。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齡41~73歲,平均54.3歲;病變部位:胃底及賁門癌15例,胃體癌9例,胃竇癌6例,全胃癌11例,殘胃癌4例。病理類型:高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19例,管狀腺癌3例,黏液腺癌8例,印戒細胞癌4例。根據(jù)消化道重建方法不同,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Lahey+Braun吻合法組21例,P型空腸袢代胃法組2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無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在全麻下經腹手術,行胃癌根治術(全胃切除+淋巴結清掃)。Lahey+Braun吻合法組21例患者,關閉十二指腸殘端后,將Treitz韌帶下40~50cm處空腸袢經結腸后上提,食管斷端與空腸袢頂端行端側吻合,再將空腸輸入袢與輸出袢在距食管空腸吻口下方20crn處作Braunn吻合。P型空腸袢代胃法組24例患者,在距Treitz韌帶15~20cm處切斷空腸,將遠端空腸距斷端約20cm處與下拉的食管在結腸前吻合,距食管空腸吻合口15cm將遠端空腸斷端與空腸吻合形成“P”型,在距食管空腸吻合口約40~50cm將空腸近端與遠端空腸行端側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
數(shù)據(jù)處理均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上進行,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其中,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表1 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營養(yǎng)狀況比較分析
表2 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消化道癥狀比較分析(n,%)
結果表明:Lahey+Braun吻合法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總蛋白和血紅蛋白量明顯低于P型空腸袢代胃法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Lahey+Braun吻合法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進食次數(shù)、反流性食管炎及傾倒綜合征的發(fā)病次數(shù)明顯高于P型空腸袢代胃法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胃癌是世界范圍內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胃癌根治術(全胃切除+淋巴結清掃)是治療胃癌的根治辦法,目前已經被廣泛用于臨床[3]。而全胃切除術后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及消化道癥狀與其生活質量密切相關,而全胃切除術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是使患者具備正常的消化道生理能力,保持消化道連續(xù)性,有效地延長食物排空時間,避免無胃狀態(tài)下的食物排空過快,以維持患者良好的營養(yǎng)狀況及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手術必須簡便易行,還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反流性食管炎及傾倒綜合征的發(fā)生[4]。Lahey+Braun吻合法和P型空腸袢代胃法是兩種常見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其中,Lahey+Braun吻合法因不切斷空腸而無貯袋,致使消化道排空加快,從而影響營養(yǎng)成分在小腸內消化和吸收,術后患者的進食次數(shù)及反流性食管炎和傾倒綜合征均較多,導致Lahey+Braun吻合法的臨床應用日漸減少。而P型空腸袢代胃法屬貯袋代胃術式,從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方面來看,明顯優(yōu)于無貯袋組,并且少有膽汁反流,對患者的長期生存非常有利,由于其手術操作較為簡單,對患者損傷小,因此,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5]。由此可見,P型空腸袢代胃法作為應用廣泛的貯袋式手術方式,可以提高和改善全胃切除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劉林,楊新輝,趙澤亮,等.胃癌全胃切除術后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術式療效評價[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3(2):191-193.
[2]王鋼,孟鑌,蔣德華,等.全胃切除治療胃癌80例臨床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7,16(5):338.
[3]趙恒蘭,周亦兵.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消化道重建方式與并發(fā)癥關系的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5):98.
[4]康明,馬小慶,王俊,等.全胃切除術后二種消化道重建術臨床效果比較[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6,8(10):1079-1080.
[5]祁付珍,黃明德,張建淮,等.全胃切除術后三種消化道重建術式的對比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8,48(4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