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施菁華,曹玉杰,張耀民,杜國良
(華北電力設計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120)
文獻[1]中規(guī)定:一般耐張型桿塔可只計算90°風向。這是因為耐張塔在90°風荷載作用下,導線、地線、塔身風壓與導線、地線張力引起的橫向力疊加,形成了耐張塔的主要荷載,而鐵塔前后側張力差相對較小,不起控制作用。
文獻[2]中規(guī)定:一般耐張塔可以只考慮90°和45°這2個風向;終端鐵塔除考慮90°風向外,還需考慮0°風向。但文獻[2]中沒有明確說明超高壓線路耐張塔是否必須考慮45°風向。
目前,特高壓線路耐張塔在設計時要求進行45°風荷載的計算,而其他電壓等級線路則不需要。因此,本文將研究45°風荷載對其他電壓等級耐張塔的影響,以及進行45°風荷載計算的必要性。
桿塔風荷載由3部分組成:線條風荷載、塔身風荷載和水平橫擔風荷載。
文獻[1-2]給出了線條風荷載的計算方法,如表1所示。表1中,Wx為風垂直導線、地線方向流動時,導線、地線風荷載的標準值。
對于耐張塔,除了風向角外,導線、地線本身與垂直于鐵塔橫擔的方向也存在夾角。在以往不考慮45°風荷載的耐張塔計算中,通常不計入這個夾角,而考慮45°風荷載后,由于大、小號側線條與45°風的夾角不同,需要將線條風荷載按十字分解法分解為垂直于導線、地線方向的力和順導線、地線方向的力,進而轉化為整體坐標下的x和y方向的力。采用該方法計算45°風荷載作用的耐張塔時,只考慮90°風的工況,塔腿主材內(nèi)力增加,尤其對轉角度數(shù)較大的耐張塔,內(nèi)力增幅可以達到10%。
表1 角度風吹時風荷載分配表Tab.1 Distribution of wind load under angle wind
上述方法沒有將耐張塔的導線、地線張力負荷視為隨垂直于導線、地線方向風速不斷變化的函數(shù),因此對于不同轉角度數(shù)的耐張塔,在45°風荷載作用下線條張力減小。按照十字分解法對順線條和垂直線條方向分別進行計算[3],其分解圖如圖1所示。
圖1 45°風對不同轉角線條作用Fig.1 Effect of 45°wind on lines of different angles
根據(jù)十字分解法可得
式中:α為轉角度數(shù);Vc、Vs分別為順線路風速和垂直線路風速。
由文獻[4]可知:風向順線路時的線路風荷載與弧垂的3次方成正比,與檔距的平方成反比,其順線路方向的荷載比垂直方向的小。因此在計算45°風荷載工況時,可將設計風速折算到垂直線條方向上進行計算,各種工況下的風壓不均勻系數(shù)按照設計風速取值[5-8]。
500 kV承德—平安城雙回輸電線路工程平丘段鐵塔基本設計條件如下:導線型號為4XJL/G1A-630-45/7;地線型號為JLB30-185鋁包鋼絞線、GJ-100;基本風速V=27.0 m/s;導線覆冰為5 mm;地線覆冰為10 mm。
耐張塔角度劃分為 SJ611(0°~ 20°),SJ612(20°~40°),SJ613(40°~ 60°),SJ614(60°~ 90°)。45°風荷載工況下的耐張塔如圖2所示。
圖2 45°風工況下耐張塔Fig.2 Tension tower under 45°wind conditions
不同轉角度數(shù)下45°風(風速為27m/s)的風速換算見表2。
表2 不同轉角度數(shù)下45°風的風速換算Tab.2 Conversion of 45°wind under different deviation angles
由表2可以看出,小號側折算風速隨轉角度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大號側折算風速隨轉角度數(shù)的增加而減小。由換算風壓進一步計算I~IV型耐張塔的線條荷載如表3所示,由于地線負荷較小,表3中僅列出導線的線條荷載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換算后,除了0°轉角外,其余轉角度數(shù)下的小號側線條風壓較換算前增加,增加量隨耐張塔轉角度數(shù)的增加而增大;90°轉角時換算后的線條風壓可達換算前的2.6倍;換算后大號側線條風壓隨耐張塔轉角度數(shù)的增加而減少;90°轉角時,由于45°風向與線條方向重合,線條風壓為0。上導線風壓換算前后數(shù)值如圖3所示。導線橫向張力換算后小于換算前,縱向張力差換算后大于換算前,方向為負。將導線風壓十字分解至x-y坐標系,x向的風壓值換算后小于換算前,y向的風壓值換算后隨耐張塔轉角度數(shù)的增加而增大顯著,方向為正。
?
根據(jù)上述分析,耐張塔在計入45°風荷載后,不僅線條風壓發(fā)生變化,耐張塔兩側的導線、地線張力也發(fā)生變化;橫向張力減小而縱向張力差有所增加。因此,要判斷耐張塔在計入45°風荷載后對鐵塔的影響,需對鐵塔相關系數(shù)進行計算[9-10]。
以500 kV承德—平安城雙回輸電線路工程的耐張塔為例,本工程使用了3種型式的耐張塔,其在90°和45°風荷載作用下塔腿主材的內(nèi)力見表4。
表4 500 kV交流線路耐張塔在90°和45°風荷載作用下塔腿主材的內(nèi)力Tab.4 Internal force of main material of 500 kV AC tension tower leg under 90°and 45°wind
以±660 kV寧東—山東直流輸電線路工程耐張塔為例,該工程采用了3種型式耐張轉角塔:JC3042(20°~ 40°)、JC3043(40°~ 60°)、JC3044(60°~90°),3種耐張塔在90°和45°風荷載作用下塔腿主材的內(nèi)力見表5。
表5 ±660 kV直流線路耐張塔在90°和45°風荷載作用下塔腿主材的內(nèi)力Tab.5 Internal force of main material of±660 kV DC tension tower leg under 90°and 45°wind
從表4、5可以看出,2線線路的耐張塔在計入45°風荷載作用后,塔腿內(nèi)力比90°風荷載作用時的增加值均不超過1%,對塔體質量沒有影響。而在1 000 kV特高壓線路設計中,計入45°風荷載后塔腿內(nèi)力比90°風荷載時增加0~3%,其原因是隨電壓等級的增加,塔的外形尺寸增大,風荷載的影響也在不斷增大。
(1)按照折算風速對線路風壓及張力進行換算,換算后除0°轉角外,其余轉角度數(shù)下小號側線條風壓較換算前增加,增加量隨耐張塔轉角度數(shù)的增加而增大;換算后大號側線條風壓隨耐張塔轉角度數(shù)的增加而減少;90°轉角時,由于45°風向與線條方向重合,線條風壓為0;導線橫向張力換算后小于換算前,縱向張力差換算后大于換算前。
(2)對于500 kV雙回路和±660 kV直流輸電線路的耐張塔,計入45°風荷載作載后塔腿內(nèi)力增加較小,對塔體質量的影響也較小,但隨著電壓等級增加、鐵塔外形尺寸的加大,塔腿內(nèi)力有所加大。
(3)對于500 kV雙回路和±660 kV直流輸電線路的耐張塔,各種塔型在計入45°風荷載作用后內(nèi)力增加均小于1%,對塔體質量的影響較小,所以在設計超高壓線路耐張塔時,可以將45°風荷載作為非必要工況進行設計。
[1]DL/T 5154—2002架空送電線路桿塔結構設計規(guī)定[S].
[2]Q/DG 1-T003—2010架空輸電線路鐵塔設計技術導則[S].
[3]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1 000 kV錫盟—南京、淮南(皖南)—上海(皖電東送)特高壓交流線路工程桿塔設計原則[R].北京: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2011.
[4]邵天曉.架空輸電線路的電線力學計算(第2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5]GB 50545—2010 110 kV~750 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guī)范[S].
[6]康東升.500 kV緊湊型輸電線路的規(guī)劃設計[D].山東:山東大學,2006.
[7]白鵬.淺析500 kV耐張塔在風荷載作用下的極限承載力[J].華章,2011,27(9):12-15.
[8]GB 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S].
[9]王力爭.輸電鐵塔順風向風振系數(shù)計算方法的對比分析[J].電力建設,1996,17(6),19-22.
[10]李喜來.架空送電線路風荷載的探討[J].電力建設,1994,13(S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