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曄倩[南京大學(xué)中國新文學(xué)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3]
作 者:季曄倩,南京大學(xué)中國新文學(xué)研究中心在讀碩士研究生。
《欲望的旗幟》是格非20世紀(jì)90年代初的作品,當(dāng)時的中國社會剛開始進入轉(zhuǎn)型期,思想上的松動和經(jīng)濟上的發(fā)展挑起了人們壓抑已久的欲望。在這篇小說中,格非借由青年學(xué)者曾山夫婦的苦悶與掙扎衍畫出了一幅欲望開始泛濫后留下的廢墟圖景。1996年的再版后記中,格非將它稱做一把“刻度尺”,“想用它來測量一下廢墟的規(guī)模,看看它潰敗到了什么程度”①?!洞罕M江南》則是格非2011年的作品,雖然描寫的是當(dāng)下國人的生活,故事的起點卻是在20世紀(jì)80年代末90年代初,譚端午與龐家玉在那時相遇,繼而走入婚姻,開始他們在圍城內(nèi)外的一點一滴。或許我們可以將《春盡江南》視為《欲望的旗幟》的延續(xù),男女主人公一開始就置身在廢墟中,在其中他們度過了二十年的歲月走向中年。這二十年的時光到底給他們和作者帶來了什么?
一、失敗者的故事:理想與隔閡 格非對于失敗者有著一種無可名狀的親近感,他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可以納入這一譜系里,比如《迷舟》中那個個性纖細、不容于戎馬生涯的軍人蕭;《夜郎之行》中被社會和家人遺棄的老張……格非曾說過“:假如作者一定要代表什么人的話,我愿意代表的,或許僅僅是失敗者而已。正如我時常強調(diào)的那樣,文學(xué)原本就是失敗者的事業(yè)?!雹谠谒难壑羞@些失敗者“單純、固執(zhí)、善良、不切實際,他們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但他們無疑是可敬的。他們不屬于這個世界,卻支撐著這個世界昂貴的理想。他們跟世界的隔閡也會讓我們更多地去思考現(xiàn)實困境”③。那么在格非的小說中這些失敗者到底演繹了些什么樣的故事?
正如之前所說,失敗者們置身在一個廢墟的世界里,狂歡式的高速發(fā)展引來了世俗的誘惑肆無忌憚的橫沖直撞“,貨幣給現(xiàn)代生活裝上了一個無法停轉(zhuǎn)的輪子,它使生活這架機器成為一部‘永動機’,由此就產(chǎn)生了現(xiàn)代生活常見的騷動不安與狂熱不休”④。就像那個總是擾亂曾山安睡的聲音:“是時候了,我們已無須等待,讓我們放棄掙扎,追上狂歡者的隊伍,趕赴一場盛宴……”⑤而失敗者一直都不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他們總是站在一邊,看著人流的起伏涌動,堅守著自己的世界與夢想。
無論是《欲望的旗幟》中的曾山與張末,還是《春盡江南》中的譚端午,他們都不在意自己在世俗上的利益。在哲學(xué)日漸邊緣、哲學(xué)系面臨被撤銷的境遇的時候,曾山的同事們趁著學(xué)術(shù)會議的契機紛紛為自己謀取地位、尋找出路,而他卻照常過著自己的日子:失眠,寫論文,思念離開的妻子。他的妻子張末也是選擇了哲學(xué)這門“荒唐的專業(yè)”,用她母親的話說就是“:如果你當(dāng)初聽從我們的意見報考醫(yī)大,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護理部主任了?!雹拊娙俗T端午則是在二十年前就放棄了待遇優(yōu)渥的礦山機械廠秘書的工作,在他看來,每天陪廠長喝酒的工作無異于蹲監(jiān)獄。因此,在世俗利益的領(lǐng)域里,他們都是不計得失、所得甚微的人,在一個以金錢、地位為標(biāo)準(zhǔn)衡量人的社會里,他們無疑算是不合時宜的弱者和失敗者。
“雖然,值此道德標(biāo)準(zhǔn)社會風(fēng)習(xí)紛亂變易之時,此轉(zhuǎn)移升降之士大夫階級之人,有賢不肖拙巧之分別,而其賢者拙者,常感受苦痛,終于消滅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則多享受歡樂,往往富貴榮顯,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兩種以上不同之標(biāo)準(zhǔn)及習(xí)俗,以應(yīng)付此環(huán)境而已?!谑莾烧咧檬С蓴。礇Q定于是矣。”⑦失敗者就是這里所說的拙者,雖然處在一個巨變的時代,他們無法或者也不愿意機變地應(yīng)對社會上紛紛攘攘的改變。當(dāng)別人如泡沫般逐波而去的時候,這些金子只能在原地下沉,一直到底,守著自己刻舟求劍般的愚鈍的堅持。他們堅持著屬于自己的價值尺度與理想。如此沉重的堅持使得他們自動地落后于時代飛翔的速度,成為異類,獨自舔舐著時代的創(chuàng)痛。
這些創(chuàng)痛使得他們渴望著一個沒有苦痛的黃金世界,失敗者們腳踏著荒蕪的此岸土地,仰望著彼岸的光明,于絕望之中希冀著那么一絲絲的希望。這樣一種旁觀的、不合時宜的姿態(tài)使得他們成為那個發(fā)現(xiàn)皇帝新裝的孩子,他們無法被廢墟世界歌舞升平的外衣所賄賂、麻痹。理想主義者是他們共同的標(biāo)簽。理想主義,“一是與實利主義(materialism)相對應(yīng),指注重精神生活達到價值,視精神生活的滿足為人生真正幸福所在。二是與虛無主義(nihilism)相對立,指信仰某種絕對價值,這種信仰與對某宗教某學(xué)說的信奉并無必然聯(lián)系,一個不是任何教條的信徒的人仍可有執(zhí)著的精神追求”⑧。從這個界定中我們可以提煉出精神滿足與執(zhí)著追求兩個關(guān)鍵點。
曾山、張末和譚端午都是不重實利,精神上有所追求的人。以張末為例,她習(xí)慣性地生活在對生活的憧憬和想象中,對她而言這樣的想象是對抗現(xiàn)實的利器和在骯臟的世界上追求純凈的方舟。故而,張末的想象也是她身為理想主義者的一塊胎記。其中,對于愛情的想象占據(jù)了很大的部分:早在她上小學(xué)的時候就開始了對未來愛情的遐想,那時“未來的愛情像一顆露珠那樣晶瑩,透亮,完好無損”⑨。后來張末遇到了曾山,寫下了“我是你的,我的夢也是你的”。但是,在平淡瑣碎的婚姻生活中和刺激的肉體欲望的引誘下,她慢慢地迷失了方向。于是,她選擇了出走,意圖將自己隨意交付給凡俗的生活:與蓬頭垢面的小販大聲地討價還價,洗澡時毫不顧忌地在浴缸里撒尿,被肥皂劇中俗濫的對白逗得大笑……在張末的身上,格非進行了以愛情防御廢墟的嘗試;雖然她一度在其中走失,但最終她還是選擇回到曾山身邊繼續(xù)自己關(guān)于愛情的理想和對抗不堪世界的堅持。
在精神的王國里,理想主義者曾山、張末和譚端午都是頑固的追求者。“當(dāng)千差萬別的因素都一樣能兌換成金錢,事物最特有的價值就受到了損害。”⑩于是,在以金錢為法則的現(xiàn)代商品經(jīng)濟社會中秉持著高貴精神準(zhǔn)則的人遭受到精神貶值的沖擊,即使是飽受沖擊,那些不為世俗利益所左右的理想主義者仍舊堅守著殘破而高貴的價值。也因為這樣,他們在這個世界里顯得格格不入。格非說過他寫《春盡江南》的目的就是要尋找那些不那么在乎錢的人,那些有著不同于社會普遍價值體系的人,而譚端午就是這樣的人。首先他是個被邊緣化了的詩人,在人人逐利的時代,純粹的詩人是毫無立足之地的。用他的妻子龐家玉的話說就是“如果說二十年前,與一個詩人結(jié)婚還能多少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那么到了今天,詩歌和玩弄它們的人,一起變成了多余的東西”[11]。其次,這個被社會拋棄的人非但不懂得自救,還很心甘情愿地窩在地方志辦公室的灰色小樓里,得意著自己能夠在惡性競爭的年代置身于社會的漩渦之外。從譚端午的身上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失敗者作為時代的弱者的格格不入與不合時宜。
另外,還不得不提一下龐家玉。這位鶴浦市十佳律師看上去是個很風(fēng)光的成功人士,內(nèi)質(zhì)卻一直都是一個想要穿“隱身衣”的柔弱女孩,她傾盡畢生之力只是想拾回自己做人的尊嚴(yán),只是想沒有恥辱地活著。雖然這個夢想并不算多么昂貴,卻也傾注了她紫云英花般卑微而又執(zhí)著的憧憬??上У氖牵x擇了一種恥辱的方式去爭取她所憧憬的沒有恥辱的生活;并且,無論怎么努力她都不可能真正擁有成功者所需要的像鋼筋一樣強韌的神經(jīng),也不可能感受不到生活中所不可避免的尷尬境地。鑒于此,雖然龐家玉不能算是格非所指的失敗者,卻也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失敗的悲愴。
薩特認為失敗的觀念十分重要,因為它“關(guān)系到我們可以稱之為絕對目的的東西”。這個絕對目的是有著超越性的,類似于我們上面所說的理想主義的目標(biāo)?!罢嬲氖£P(guān)系到這個目的能否實現(xiàn)”,由于彼岸的不可即性,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一個人的生命顯示著它本身就是一種失敗”[12]??墒牵@種失敗的觀念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領(lǐng)悟到的,對大部分人而言,失敗只是自在而不是自覺。因此,格非筆下的失敗者的故事將人生真正的失敗盡數(shù)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一次次地靠近這個重要的觀念。
二、鋼絲上的堅持:拷問與直面 “人人心里都有一束光。就像汽車的前燈,本來是用來照亮前面的道路的,可他卻用來烘烤自己的心臟,它遲早會被燒壞的?!盵13]格非筆下的失敗者就是這樣不斷自苦、自我拷問的?!队钠鞄谩芬宰儞Q的第三人稱視角進行敘述,包含了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寫,整部小說給人一種焦灼不安的感覺。《春盡江南》的描寫背景相對大一些,涉及到了當(dāng)代人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食品安全、購房、升學(xué)擇校;在繁冗、龐雜的社會背景的擠壓下,人物內(nèi)在的描寫就被弱化了。事實上,作為失敗者,兩部小說里的人物是有著質(zhì)的相似的,他們內(nèi)心的那束光都在烘烤著自己。如果說曾山、張末是燃燒的木柴,譚端午就是燒完以后留下的灰燼,表面是一團死灰,熱度卻在內(nèi)里。
格非在一次采訪時說“:在這個年代,一個人勇于做失敗者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能夠接受自己命運的安排是很了不起的,這不是悲觀,恰恰是勇氣?!盵14]確實,堅持做一個格非所謂的失敗者是需要勇氣的,雖然這種失敗并不僅僅是指接受自己的命運?!爸涝谶@令人頭暈?zāi)垦5匿摻z上堅持,這就是誠實,其余的態(tài)度都是遁詞。但是,如果無能為力的態(tài)度在歷史的不同面貌中占有其位置的話,那歷史就不會在人們現(xiàn)在已知其要求的推理中去尋找這種無能為力的感情?!盵15]所以,失敗者的表現(xiàn)不應(yīng)該僅僅是面對世界無能為力的接受,而應(yīng)是對于烘烤之光的不躲閃,是站在鋼絲上的堅持和自始至終的不妥協(xié)。
哲學(xué)教師曾山在一個又一個失眠的夜晚撕毀自己的論文,再一遍又一遍地將碎片重新粘起來。“哲學(xué)對于通常意義上的生活并無任何助益,相反,它只是一種障礙。我們借助于它的光芒,只能更確切地感受到絕望或廢墟的性質(zhì)?!盵16]在別人伸手擋住眼前刺目的光芒時,曾山卻選擇用自己的肉眼窺測廢墟的世界。不過,讓他痛苦的并不僅僅是對于廢墟的認知,更有對于難以企及的天堂的憧憬:“他一直試著從滑稽可笑的生活中找到一些不那么滑稽的因素,或者像卡爾維諾說過的那樣,從地獄中嗅到一絲天堂的芳香。”[17]他要這個天堂禁得起推敲、摔打,即使他心中明白“他所要建造的,是冰塊壘成的城市,它經(jīng)不起陽光的曝曬”[18]。這種矛盾、執(zhí)著、絕望的向往存在于曾山父親臨終時那有力、蠻橫而又不顧一切的青筋暴突的手,存在于曾山暈倒前的那句“我怎么也抓不住它”,存在于在張末離開的前夜曾山面對她的求歡的抗拒。即使在小說中,曾山已然就像只老鼠畏葸于死亡和瘋狂的兩極,他仍舊借助刺目的光芒,一邊細細地體味鋼絲下面的地獄,一面執(zhí)著地仰著頭尋找上面的天堂。
與曾山相比,譚端午作為一個過氣詩人,他的激情似乎都已經(jīng)在故事的起點時耗盡了。出于命運的偶然或者是無意中的自我放逐,他回到了家鄉(xiāng)鶴浦,過著等待死去的生活,“也就這樣了”成為他對自己生活的概括。譚端午已經(jīng)不是二十年前的曾山,生活的洗劫讓他更看重幸福不可能的一面:“幸福是最易腐敗的食物,它不值一文?!盵19]對于人間的天堂——烏托邦,他也是不愿意談起。由于其愿望的死滅,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像水母一樣軟弱無力的“廢人”。不過,折翼的理想主義者畢竟還是不能等同于一般人,如果他真的沒有了任何理想,他完全可以任自己追逐時代的泡沫,而不是將自己禁錮在灰色小樓里。譚端午碌碌無為的表象下其實隱藏著一種自守的心態(tài)和立場:在這個“徹底消除了產(chǎn)生‘好人’的一切條件”,“不遺余力地鼓勵‘壞人’”的世界上,留給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去做的事情還能有多少?[20]譚端午的退正是為了自己的守,這不僅僅是他的無奈,格非的無奈,更是這個世界的無奈——不這么做還能怎樣呢?格非通過另外一個人物綠珠給了我們答案:這個敢愛敢恨敢做的女孩的善良總是會被別有用心的投機者所利用,以致她時常成為她所鄙視的“非人”的滿足自己私欲的工具,最終這個堂吉訶德般的戰(zhàn)士還是回到鶴浦,選擇去過一種踏實而樸素的生活。因此,譚端午也在堅持,在一個他認為“只有先成為一個無用的人,才能最終成為你自己的”[21]的時代,他的堅持雖然顯得消極、無奈、軟弱,卻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不妥協(xié)者了。即使他只能算是閉上眼睛、靜止不動地堅持站在鋼絲上。
真正魅惑人心的是鋼絲下面的世界,它有著迦南美地般的虛幻的圖景,和圖景下噬人的洪流。對于很多無法承受生命的苦痛的人來說,放棄堅持,從鋼絲上墜下是一條更容易的路。張末和曾山離婚之后曾經(jīng)一度試圖與現(xiàn)實妥協(xié),嘗試著放棄自己,做一個庸俗的常人。但是,她的那顆追求純凈的心牽絆住了她的腳步,讓她不住地徘徊。最終,她還是選擇回到曾山的身邊,即使生活讓她覺得混亂、絕望到覺得自己只是一張皺巴巴的車票。而龐家玉卻是真正地妥協(xié)了,她以令自己屈辱的方式來擺脫自己的屈辱,縱容自己的欲望露出猙獰的面孔。欲望將她瘋狂地推向頂點,接下來迎接她的只有不住的下落與令人眩暈的地獄。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而言,龐家玉這個人物顯得更加真實可感,她的身上或多或少有著每一個追逐者的影子;因此,她的痛似乎更能挑起當(dāng)代人的神經(jīng)。
在2008年的一次訪談中,格非表示世界上的人可以分為兩類:行動者和冥想者,行動者中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冥想者則無一例外是失敗者。而他自己就是一個冥想者。再結(jié)合他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人面桃花》中陸秀米的革命行為,還是《山河入夢》中的譚功達的興建現(xiàn)代化梅城的努力,還是前面所講的綠珠的各種活動,最后都流于失敗。由此可知格非對于行動是比較悲觀、并不偏厚的??上У氖牵捎谧髡咭晃兜胤趴v這種悲觀的蔓延,到了《春盡江南》中,這種悲觀投射到譚端午的身上就顯出了一種近似于自矜的曖昧。這位詩人雖然窩在灰色小樓里無所事事,卻好像完全抓住了世界混亂、墮落的本質(zhì),常常能夠毫不費力地一語道破天機。在這樣一個“智者”的身上完全沒有了二十年前曾山那樣的在巨變時代的不斷撞墻的試探和不斷進行自我面呈的反抗。非但如此,對于其他人的反抗嘗試,他還總是抱著一種置身世外、看破結(jié)局的超然姿態(tài)。雖然人的生命的失敗賦予了行動失敗的本質(zhì),但是“行動同時也是希望,在原則上不能使之專注于某個絕對的失敗”[22]。正如西西弗,他明知自己的命運卻仍舊在堅持,并且將這種堅持化為了一種窮盡生命的行動。而譚端午雖然也在堅持,卻將自己生命鐘擺的振幅減到了最小,“爛掉”這個詞在我們看來并不能僅僅作為對其有所不為的肯定。譚端午的不作為源自作家自己對于老莊的推崇,面對污濁混亂的世界和自身存在的困境,清虛自守的內(nèi)在超越的確是一條路徑。但是一味地夸大這種逍遙自閉之態(tài),人物是否還能夠真正看清生命的困境,他還怎么能夠成為真正承受困境的失敗者?這些都是令人擔(dān)心的問題,畢竟“逃離”不能完全等于“奔向”?;蛟S,二十年過去了,面對紛繁的現(xiàn)代社會,作家也感到厭倦和無力,《春盡江南》可謂是其心境最真實的表現(xiàn)。但是在鋼絲上的堅持一旦閉上眼睛,很難想象接下去會不會走向更加麻木的境地。在感到眩暈感時的堅持才算是最決絕、最徹底的堅持,這個世界需要的是尋找光明的黑夜中的黑色眼睛。
作為“人面桃花”系列的終曲,《春盡江南》的面世使得這個延續(xù)百年的故事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是,在格非的筆下,失敗者的故事并不會就此結(jié)束,失敗者的堅持也會繼續(xù)。從《欲望的旗幟》到《春盡江南》,格非筆下的失敗者經(jīng)歷了一番辛苦的跋涉,不知道在繁花落盡的江南之后,無路可走的失敗者又將繼續(xù)走向何處?
①⑤⑥⑨[16][17][18]格非:《欲望的旗幟》,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第324頁,第34頁,第262頁,第249頁,第266頁,第26頁,第39頁。
② 格非:《創(chuàng)作談》,選自《當(dāng)代·長篇小說選刊》2011年第6期,第218頁。
③ 格非、王小王:《用文學(xué)的方式記錄人類的心靈史——與格非談他的長篇新作〈山河入夢〉》,選自《作家》2007年第2期,第3頁。
④⑩ [德]西美爾:《金錢、性別、現(xiàn)代生活風(fēng)格》,劉小楓選編,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0年版,第13頁,第9頁。
⑦ 陳寅?。骸对自姽{證稿》,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82頁。
⑧ 周國平:《理想主義的絕唱——讀吳宓〈文學(xué)與人生〉》,選自《朝圣的心路》,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1年版,第50頁。
[11][19][20][21]格非:《春盡江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版,第121頁,第72頁,第197頁,第47頁。
[12][22][法]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周煦良、湯永寬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6頁,第36頁。
[13]格非:《蘇醒》,選自《戒指花——格非短篇小說代表作》,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257頁。
[14]轉(zhuǎn)引劉旭陽,格非:《專訪格非——文學(xué)是失敗者的事業(yè)》,《外灘畫報》2011年第455期,第50頁。
[15][法]阿爾貝·加繆著,杜小真譯:《西西弗的神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版,第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