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彥 林 強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9)
美國憲法穩(wěn)定性的政治學分析
曲 彥 林 強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9)
美國憲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憲法之一,直到今天仍是美國社會的最高權威。關注這部憲法持久生命力背后的社會政治原因,有益于我們對民主憲政建設的積極探索。其穩(wěn)定性的政治學原因在于:植根于公民廣泛接受的社會政治理念、社會治理的法治傳統以及妥協性的政治文化特點。
美國憲法;穩(wěn)定性;政治學分析
美國憲法誕生于1787年,歷經200多年而不衰,雖幾經修正(迄今為止,共有27條修正案),卻不曾重新修訂,成為一部活著的憲法(a living constitution)。這部憲法展現出巨大的生命力,其突出的穩(wěn)定性除了學界已經大量探討的法學原因之外,還在于憲法本身體現的社會政治理念以及美國政治實踐的自身特點。
(一)以天賦人權、主權在民、社會契約為主要內容的早期社會政治理念的影響
一部憲法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它所表達的社會政治理念能夠反映和引導公民價值觀,否則,即便有成文的憲法,在實際應用中最終也只能成為一紙空文。1787年憲法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在獨立革命勝利后,為解決《邦聯條例》下的社會混亂和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聯邦而制定的。它集中處理的就是人民與政府,各州與聯邦之間的關系。而歸根結底還是人民與政府,公民權與政權之間的關系。
早在獨立革命時期,在清教主義和啟蒙思想的影響下,天賦人權、主權在民、社會契約等理念已經為殖民地人民所廣泛接受。潘恩的《常識》啟蒙了殖民地人民的社會思想,《獨立宣言》中的箴言更是回蕩在人們耳邊:“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一致同意而產生的。如果任何一種形式的政府變成損害這些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權利來改變或廢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1]既然公民權利是天賦的而不是政府授予的,那么無論何種形式的政府都不可以剝奪公民權利。政府自身的權力是明確的和有限的,是公民權利在一致同意基礎上讓渡出的那一部分。這種讓渡由憲法確認,或者說是人民通過憲法授予的。因此,對于政府來說,憲法是規(guī)范政府行為的標尺;對于公民來說,憲法是保護其自身權利和自由的依據。
1787年憲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憲法通篇充斥的都是對于政府權力的限制和對于公民權利的保護。憲法明確界定了各政府部門所得授權的范圍及權力運行應受到的限制。為了防止權力集中對公民權利可能產生的侵害,立憲者們不遺余力的層層分權:在聯邦層面,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在權柄相對較重的國會,又以兩院制再度分權。在地方層面,聯邦權與州權各有所屬,聯邦權力不能任意干涉州權,兩者并不存在隸屬關系。事實上,聯邦權和州權長期競爭,是美國政治的一大特色??偟膩碚f,各項權力各司所屬,又相互制約。分權、監(jiān)督與制衡成為美國憲政的突出特點。雖然,憲法正文當中沒有列舉出公民所應享有的基本權利,這一點使憲法備受批評并影響到憲法草案的最終通過。但是這種情況產生的背景不是因為立憲者們不重視人權的保護,恰恰相反,是因為各州在當時都已經有了各州自己的權利法案。甚至有人擔心明確列舉公民所應享有的權利將可能導致未明確列舉權利的喪失。這些都說明當時人們對于公民權利的保護有很深刻的認識。權利法案中和了各方意見,于憲法獲得批準后兩年也順利通過。尤其是第九條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憲法中列舉的某些權利,不得解釋為否認或輕視人民所擁有的其他權利。”[2]最終從聯邦憲法層面確認了公民權利保護既是政府權力運行的最高目的也是不能超越的行為底線。
(二)多元的立憲理念對公民價值觀的有效引導
天賦人權、主權在民、社會契約等原則只是反映了在處理公民與政府關系上的一個基本價值取向,它本身不具備操作性,還必須具體化。而依據這些原則所確立的立憲理念——“組織一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的安寧,建立共同的國防,增進全民福利”[3]——不僅實現了公民價值觀的具體化,而且又在實踐中不由自主的拓展了最初的內涵。
在建國之初,北美殖民者們對于人權、主權在民、社會契約等原則的理解還是粗樸和狹隘的。比如天賦人權的“人”,很長時期內是不包括婦女和黑人等少數族裔的 (婦女選舉權直到1920年憲法第19條修正案的通過才得以確認;黑人選舉權由1870年憲法第15條修正案確認),殖民者們以天賦人權和保護自由的名義發(fā)動了獨立革命,卻被黑人要求自由權利的游行嚇壞了[4],可見,天賦人權的“人”是有限的。而在防止政府權力濫用方面,也表現的比較極端。比如邦聯時期,殖民者們本著對政府(任何形式)的不信任的基本政治態(tài)度,盡一切可能的限制政府權力、約束政府行為,由此產生的邦聯政府甚至沒有征稅權,連基本的政府職能都執(zhí)行不了則是過猶不及了。憲法序言中列舉的立憲理念在一般意義上闡述了立憲的目的,既遵循了以天賦人權、主權在民、社會契約為主要內容的公民價值觀,又承載了隨著時代發(fā)展和人民認識水平的提高推進公民價值觀的內涵的要求。正如王希教授所言,“既然憲法要建立‘更完善的聯邦’,廢奴主義者就可以要求取消奴隸制;既然要‘樹立正義’,種族歧視就不能永無止境的延續(xù)下去;既然要促進‘公共福利’,羅斯福就有理由管制經濟,建立社會福利系統?!保?]無論是廢奴運動,反種族歧視,還是羅斯福新政都進一步推動了社會政治文明??梢哉f,憲法在繼承和反映以往的天賦人權、主權在民、社會契約為主要內容的公民價值觀的基礎上,又引導了公民價值觀向更加理性的方向發(fā)展。無疑,這種理性的發(fā)展反過來也賦予了憲法新的活力,使之彌久而不衰。
(一)殖民地的法治經驗
美國社會強盛的法治傳統是維持憲法穩(wěn)定的深刻的社會原因。從殖民地時期起,秉承英國的法治傳統,第一批殖民者在奔赴北美大陸的航船上就簽訂了《5月花號公約》。其內容不僅涉及到宗教事宜,還規(guī)定了殖民地的政治安排。因此它不僅是清教徒的自治公約,還是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基本法規(guī)。這份文件一直施行了71年,直到它并入馬薩諸塞州為止?!?月花號公約》開創(chuàng)了新英格蘭殖民地制定公約進行自治管理的先例。其后羅得島的普羅維登斯、新港等都曾先后采用《5月花號公約》方式成立其政治組織。后來比較有影響的還有康涅狄克的《根本法規(guī)》(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憲法)、賓夕法尼亞的《施政大綱》、馬薩諸塞的《自由法規(guī)》,以及《卡羅萊納根本法》和《新澤西業(yè)主特許公約》等。殖民地的這些基本法規(guī),是社會生活中法律自我發(fā)展的結果,其權威源于它所代表的是殖民者的共同利益并得到殖民者的一致同意。它沒有舊大陸那些沉重的封建桎梏,也不是與強大的既得利益階層相妥協的結果,而是殖民地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政治生活,體現了人民主權的思想,同時開創(chuàng)了美國自身的依法治國的政治傳統。
(二)依法治國的政治原則
無論聯邦政府還是州政府,都有明確的權力來源和權限。而且,在聯邦制、分權和制衡的制度下,沒有哪一個政府部門擁有能夠凌駕于其他部門之上的權力。制憲者們非常擔心他們一手創(chuàng)建的國家會重蹈舊大陸君主暴政的覆轍。因此,對于哪怕是一點的權力集中,都持很警惕的態(tài)度,務求盡量的分化權力和制約權力。雖然沒有最高權力,但有最高權威,這就是憲法權威。憲法是一切政治生活的基礎,它規(guī)定政府的機構設置,授予各部門權力,厘清各部門職守,也規(guī)范和協調各部門的行為。
憲法是以人民授權的名義制定的,因而具有最高權威。為了確保憲法的權威性,1787年憲法還明確規(guī)定總統在就職之前,必須鄭重宣誓盡其“最大的努力維持、保護和捍衛(wèi)合眾國憲法”。同時,它也要求合眾國政府的所有官員都必須支持憲法。憲法是政治權力運行的根本依據。任何政府部門無論權力的擴張還是維護都必須尋求到合乎憲法的依據。否則,挑戰(zhàn)憲法的權威在政治上是極其危險的。即便威望如日中天的尼克松總統(他在1972年第二次當選總統時,贏得了所有50個州中的49個,是美國大選史上最具優(yōu)勢的勝利),也因為水門事件所激發(fā)的違憲危機而不得不辭職。
(二)法律之下的美國人
美國是一個多種族、多民族的移民大國,各種文明、觀念相互碰撞、沖突。在這個處于沖突之中的國度中,法律是人們普遍接受的超越了種族、民族和文化差異之上的共同遵循的行為標準。尤其是憲法,在美國人心目中更是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如果控訴某種行為違憲,無異于宣布該行為的邪惡。在社會生活中,法律超越了宗教、倫理、道德、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等影響,是引導社會正常運作的最基本規(guī)則。在遇到紛爭的時候,美國人首先會訴諸于法律的裁決。甚至于在總統大選這樣的政治問題上出現紛爭的時候,也是由法律來裁決而不是由武力、政治或其他方式來解決問題。小布什總統由此被稱為由法院裁決出來的總統。這在全世界的政治實踐中都是絕無僅有的。美國法治傳統的強悍由此可見一斑。美國人相信法律的公正,仰賴法律的保護,也清楚地了解法律的莊嚴,了解自由是有條件的,是法律之下的自由(freedom under the law)。
公民表達自己的政治利益訴求依賴的也是法律。以合法的程序、和平的方式使自己的正當意愿進入到公共決策中去。例如,選舉是普通公民普遍享有的常規(guī)性的政治參與的方式。全美每年各式各樣的選舉超過三萬多次,通過這些經常的頻繁的選舉,公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有組織的競爭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政治意愿。而且,在所有現代的政治文化中,美國的政治文化是最具有公民參與精神和公民責任感的。除了選舉方式直接表達自己的政治意見之外,在非選舉期間,公民還可以通過民選代表來實現自己的政治利益訴求。例如,在美、加、墨就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qū)進行談判的問題上,相關利益人就是通過他們的議員影響貿易協定的簽署,大量的附加條款(如對美國的馬鈴薯、蘆筍、胡椒粉、酒、家用器具、平面玻璃和黃瓜等加以保護的條款)就是公民利用法律手段來影響政策,表達和爭取自身正當利益的表現。
政府在法治的程序中運作,公民在法律的秩序下生活,強悍的法治傳統為憲法的穩(wěn)定運行提供了強大的社會支持。
(一)妥協體現了利益的兼容
1787年憲法本身就是各方政治利益妥協的結果。憲法中充斥著聯邦與州的利益的妥協、大州與小州利益的妥協、農業(yè)州與工商業(yè)州的利益妥協等。妥協是利益兼容的體現。新大陸沒有強勢的既得利益階層,沒有哪一方政治勢力強大到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獨自利用國家機器制定一部成文憲法來確認自己對社會資源的占有權。相反,正是由于各種政治力量的勢均力敵,州權強大而邦聯政府軟弱無力,無法履行正常的治理職能。在共同防務和國內安寧需要的刺激下,為了建立一個更好更有力的聯邦,憲法兼容了各方利益,最終問世。或者說,1787年憲法之所以能夠成為穩(wěn)定的最高權威,就在于它代表的是多元的政治利益,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特定人群的特定利益,又確保了各個利益階層都能夠獲得主張自己正當利益訴求的空間。從而盡可能避免勝者通吃踐踏社會正義或者敗者全輸挑戰(zhàn)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以求重新進行利益的權威性分配的極端局面的出現。
(二)妥協是美國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
憲法在妥協的基礎上制定出來,憲法所確立的民主制度又有力的維護了這種傳統。1787年憲法盡可能地分化權力以避免出現因為權力過度集中而走向暴政的危險。分散的權力設置使各種利益集團總是處于不斷的利益角逐之中。利益變化是永恒的,利益訴求是持續(xù)的,而利益的獲得則是在不斷地爭取與妥協的過程中實現的。在國家機構設計層面,三權分立、監(jiān)督與制衡的制度使立法、行政、司法各政府部門始終處在一種相互牽制的合作中。既有斗爭、也有妥協,角逐中的合作是三大部門之間關系的真實寫照。尤其是在國會和總統之間,這種特點就表現得更為明顯。例如當克林頓前總統與國會就關于是否允許男同性戀者在軍隊中公開服役的問題上出現分歧時,最終的結果就是著名的 “不過問,不聲明”(don't ask,don't tell),雙方各退一步,以維持局面的平衡。
(三)妥協是政治家必要的政治素質
妥協是政治的藝術。沒有妥協精神的堅持不僅不是美德,而且會被看做是缺乏合作意識,極易激起民眾反感。這種政治文化的哲學基礎在于不僅維護自己的利益,同時也要尊重別人利益的倫理道德要求。妥協是美國政治家不可或缺的政治素質。例如,在克林頓前總統的第二屆任期內,由于國會強硬派的堅持,直到元旦之后國會也沒有批準總統提交的新年度預算草案,導致部分行政機構因為沒有辦公經費而休假長達兩個星期之久,全國輿論一片嘩然,民眾指責國會缺乏合作精神。在這種壓力下,國會不得不妥協。原本在國會與總統關系上占據上風的國會遭到極大打擊。
直到今天,1787年憲法蘊含的社會政治理念仍舊是憲政意義上的憲法典范。無論時代怎么變遷科學技術怎么發(fā)展,從本質上來說,人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依舊是主權在民。以憲法立契約,約束政府權力,保護公民權利這一點沒有發(fā)生改變。而且,只要有國家社會存在,這一點的精神實質就不會改變。在這個共識的基礎上,民眾熱愛秩序,習慣于在法律的秩序下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通過法律手段溫和的尋求救濟方式。在自我利益追求方面,不會咄咄逼人,懂得尊重別人的正當利益,崇尚妥協的政治文化。這些條件構成了一個漸進變革的美國民主運行模式,憲法長期保持穩(wěn)定歷經農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和數字經濟時代而不出現激烈的變革也就可以理解了。
[1][2][3]趙一凡編.美國的歷史文獻[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17,51,34-35.
[4]K.Jenda,J.M.B & J.G,the Challenge of Democracy-Government in America,4th ed.,Houghton Mifflin Co.,1995.
[5]王希.原則與妥協:美國憲法的精神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 宋桂祝
D60
A
1672-2426(2012)05-0022-03
曲彥(1974-),女,遼寧大連人,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政治學研究。
林強,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