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歡,陳雯蘭,朱 程
(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浙江 杭州 310018)
水是人類生命之源,人類文明的搖籃.人類幾乎所有文明都是起源于水,尼羅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黃河誕生了四大文明古國,水文化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是沿水而建.水的演變反映了人類歷史的演變,是人類進步的一面鏡子,人和水的和諧能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相反,如果人水關系的不協(xié)調,定會阻礙人類發(fā)展,更嚴重的結果是毀滅人類.現代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污染,科技的力量已經不再顯的那么有效,開始嚴重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侵害我們的身體健康.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水文化的力量,文化可以啟發(fā)人們自覺地愛水、護水,只有人水和諧共處,人類文明才會更燦爛[1].
中國古典而優(yōu)美的農耕文化依水而生,伴水而生,隨水而生.水浸泡了中華文明的種子,在水的作用下,沿著黃河、長江兩岸演繹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浙江的上山文化距今已經有11400~8600年,在上山遺址的西邊,有一條古河道,先人依水而居,并且在周邊種植水稻,開始利用天然水資源為種植糧食服務.同一條歷史脈絡的跨湖橋文化,在遺址中發(fā)現了水稻和獨木舟,先人在水資源的利用上更進一步,學會自制木舟用于交通運輸或捕魚,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在遺址中發(fā)現了水稻和人工灌溉,提示了河姆渡人開始合理利用水資源為農業(yè)服務,同時在池塘底部發(fā)現了木井,在江浙沿海經常受到海潮影響,木井的構筑使得先民飲到了潔凈的水,這說明先人開始利用地下淡水.再到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等,歷史遺跡告訴我們,先民們從純粹依賴大自然賦予的水資源,到能動的改造利用水資源,反映出古代中國人從保生存到求發(fā)展的演變歷程[2,3].
人類在取水用水的同時不免受到洪水的威脅,康有為說“洪水者,大地所共也,人類之生皆在洪水之后,大地民眾皆區(qū)蔭于夏禹之時”洪水來勢洶涌,吞噬人們的家園,年復一年的迫使人們家破人亡.從古到今,人們開始興水利,除水害,從共工“雍防百川”到大禹“開掘九川”、從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到劉徹指揮堵復垮子決口、從潘季訓治理黃、淮、運,到近代的李儀祉水利報國.體現了我國人民的治水傳統(tǒng),謀求人與水的和諧共處,在實踐中先民認識了水的自然屬性,在堵和疏之間認識了水的哲學意義,在人與水的和諧共處中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具有內涵的中華水文化.人類臨水、用水、治水的活動,形成了我國歷史悠久的河流文明,中國的水文化積千年文明之精華,根植中華民族的沃土中,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4].
水、陽光、空氣是生命的三大要素,水到處存在,人們習以為常取水用水.正因為水的平常,我們無處不見到它,無時不受益于它;正因為水的平常,作為常見的東西,我們好象已經很了解水.然而從哲學上來講,對水總有了解不完的,總有看不徹底的,總有領悟不透的.在人和水的長期和諧共處中,人們逐漸領悟到水的哲學,對于有江南水鄉(xiāng)美譽的浙江,水資源充沛,水的文化內涵無處不影響著浙江人才的培育.浙江水利類高職高專的發(fā)展面臨挑戰(zhàn)和機遇,培育的人才要有能力在復雜變化的市場經濟中生存,人水和諧的哲學含義,水文化的內涵,可以啟示我們如何培育人才.
中國有句古話“滴水穿石,鍥而不舍”,微小的滴水,目標專一、堅韌不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咬定一個目標,就能將頑石鑿穿.高職高專的學生基本素質在下降,社會需求變化較快,就業(yè)難度提高,就業(yè)層次下降,生源在減少,高職高專院校生存和發(fā)展面臨著挑戰(zhàn),但是高職高專要培育專業(yè)高技能人才的目標不能動搖.我們要學習水的執(zhí)著信念與不懈追求,九曲黃河,多少阻隔、多少誘惑,即使關山層疊、百轉千回,東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絲動搖.高職高專的學生基礎比較差,需要比本科學生更多的毅力,花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學校在培育學生過程中強調“滴水穿石”的精神,高職高專的學生要學會浪擊礁盤的態(tài)度,縱然粉身碎骨也決不退縮,一波一浪前赴后繼、奮勇向前,終將礁巖撞了個千瘡百孔.學歷層次的劣勢,在就業(yè)過程中將面臨各種困難,我們也要向水學習,水流動趨下回曲,必定循著脈理.無論石縫巖隙,還是沼澤險灘,水都能頑強地生存.即便只是一滴露珠,也會笑迎朝霞,熠熠閃光.人的成功同樣要依賴于他的目標和價值取向,并加以頑強精神和毅力才有可能.
高職高專院校培育人才猶如治水,高職高專學生綜合素質比較差,總有各種缺失,部分學生比較有個性,常規(guī)教育難以奏效,需循著脈理,因材施教.猶如要達成人水和諧,需要人類在長期的臨水、用水、治水活動中,反復的堵和疏實踐中了解水的個性.清初,靳輔、陳潢在治河中提出了“順其水性,而不參之以人意”的思想.其中的“水性”就是河中水流的變化規(guī)律,“順其水性,不參之以人意”就是治理河流要遵從其運動規(guī)律,而不是按人的主觀想象操作.古人治水的記載中多處提到的“治河之理”、“治河之道”就是要順其水性.陳潢說:“千古知治水道者莫孟子若也.孟子曰禹之治水之道也,傳曰順水之性也.”“今昔治河之理雖同,而彌患之策亦不有同.”潘季馴說,“水有性,拂之不可;河有防,弛之不可;地有定形,強之不可;治有正理,鑿之不可”.“順其水性,而不參之以人意”的思想反映了中國古代治水實踐中遵循自然規(guī)律,根據河道和水流的實際情況,合理采用堵和疏的方法,達到人水的和諧共處境界.高職高專院校培育人才要發(fā)現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啟發(fā)潛能,揚長避短,不能視其為朽木而不雕,要識別木樁狀態(tài),能發(fā)芽的培育成樹木,不能發(fā)芽的雕刻成工藝品,要努力把每位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一定專業(yè)特長的人才.
水作為最常見的物質,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水資源的各種改變將影響人類的生存和農業(yè)、工業(yè)、能源、運輸等經濟活動的開展,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西北地區(qū)水源短缺,造成自然性水源短缺,南方雨水充足,但是因經濟社會發(fā)展,人們護水意識淡薄,水資源嚴重污染,形成水質性缺水,最終因水的短缺,影響經濟社會的健康發(fā)展.過去,人們一直嘗試著用高新技術去解決水的問題,海水淡化、污水凈化等各種方式增加水資源,單一模式使水的問題的解決受到一定限制.由于人水和諧的現實狀態(tài)不樂觀,人們開始關注水的文化價值,考慮如何傳播人水和諧的文化,從精神層面約束人們的行為.高校是傳播文化的最好的基地,水文化教育可以深入教學體系,與人文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從一時的感觸、體驗、實踐行為上升為一種習慣、一種理念、一種素養(yǎng)和一種自覺意識.學校的水文化教育可以非常具體,樹立起“虛擬水”概念,讓學生知道一杯茶、一千克牛肉、一件全棉T恤衫水所含的虛擬水量,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休閑中切身感受水之珍貴.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加強用水的科學管理和監(jiān)督,從身邊的細節(jié)宣傳做起,逐步形成自覺節(jié)水的良好習慣.
浙江有著11000年的上山文化、8000年的跨湖橋文化、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5000年的良諸文化、大禹治水等歷史悠久的水文化.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的人水和諧特色水教育校園文化可以以歷史為背景,采取環(huán)境模擬法、情景模擬法培育學生“愛水、惜水”的情懷,培養(yǎng)“親水、樂水”的情操,畢業(yè)的學生在開展生產活動中可以自覺踐行節(jié)水、護水,逐步改變整個水環(huán)境.
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則依托浙江特色的水利優(yōu)勢,形成了深厚的水文化積淀,并以“弘揚水文化,培育水利人”為宗旨,大力發(fā)展水文化特色教育,成為專業(yè)教育之外校園文化的重要輔育.承載著五十多年的辦學歷史,水專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水文化.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水專啟動了“弘揚水文化,培育水利人”人才培養(yǎng)計劃.2010級《新生始業(yè)教育》以水文化為主題,以趣味問答的形式,生動、形象的向大一新生灌輸了學校博大、深厚的水文化特色教育,為學生開始了大學生涯意義重大的第一課.2011級開始對每個專業(yè)開設16學時的《浙江水情教育》,使全校學生了解浙江歷史悠久的水文化,理解水對人類生存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學生對水的感情,從而激發(fā)學生“愛水、護水、節(jié)水”的行動,促進人水和諧.
水文化品牌建設是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的鮮明特色,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對學生的教育也以水文化為中心展開,有著潛移默化的獨特效果.其校園建筑處處體現水文化特色,整個校園中的環(huán)繞水系眾多,噴泉隨處可見,噴泉噴出的水霧彌漫在空中,漂浮在人的四周,溫潤滋養(yǎng),讓人神清氣爽.校園中央還有兩組大型雕塑,名為“上善若水”和“融會貫通”,寓意豐富.學校有水利工程仿真模擬大型實驗室,占地面積882 m2.可對降雨、水土保持、水利發(fā)電等進行全方面模擬.豐富了學生的實踐活動,使得學生深入了解水的自然特性,掌握水的自然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理解人水和諧的重要意義.為以后科學用水打下堅實基礎.
[1]李云峰.水的哲學思想——中國古代自然哲學之精華[J].江漢論壇,2001(6):63-67.
[2]閆 彥,沈建華.浙江水文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1-9.
[3]符寧平,閆 彥.浙江八大水系[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5-11.
[4]張 楊.大禹宗譜與紹興水文化[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2(4):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