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鵬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靜脈輸液室臨床上用于糾正人體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失調(diào),恢復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并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治療措施,此外通過靜脈輸注藥物,還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是最常見的護理操作之一,我們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有關輸液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以便在治療疾病、保證患者安全、和挽救患者生命過程中發(fā)揮積極有效的作用[1]。
自2011年1~12月,急診科行手背靜脈輸液683例次,發(fā)生故障15例次。
1.2.1 靜脈穿刺時的護理 (1)小青年及婦女患者,皮膚薄嫩,血管多數(shù)過于細小,呈花紋狀,穿刺時宜選用細小的針頭并可在穿刺前做好局部準備,例如,可用熱毛巾濕敷手背,使血管充盈易于穿刺。穿刺成功后,要固定好穿刺點下方的皮膚,防止血管被牽拉滾動,同時做好針柄固定以防針尖滑出血管外。年老患者的血管本身彈性較差,血管堅硬易滾動,穿刺時要扎止血帶距離穿刺點近一些,左手拇指固定血管下端,進針角度為30°采用梁孝梅等研究的負壓進針法[2]。(2)失血或休克患者的血管空虛,扁平,不充盈,在穿刺前需熱敷,按摩,輕拍局部血管使其充盈;穿刺時用上挑進針法。營養(yǎng)不良、貧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的血管脆性高且充盈不良,亦可按上述方法穿刺,且亦細小針頭。(3)浮腫肥胖的病人血管觸之有彈性感,患者因皮下脂肪及水分多而組織較厚,靜脈暴露不明顯,在皮膚表面看不清靜脈走向,穿刺時操作者先用左手的食、中指觸到靜脈,然后用直刺法在經(jīng)脈上方進針,針尖斜面向上,針頭與皮膚呈20~40°角,待操作者手感有空虛感時再將針頭平行推入1~1.5cm,固定頭皮針柄。浮腫肥胖的病人穿刺時用止血帶后血管不易看清,我們護理人員要精煉穿刺技術,盡量縮短扎止血帶的時間和壓力,讓患者的手在穿刺時自然放置,護理人員用左手將患者被穿刺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狀手,進行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不需在針頭柄位置墊棉簽棉花,針頭斜面也不會緊貼血管壁。因患者皮下組織較厚,針頭進入靜脈后與靜脈已呈15~25°角。(4)對于偏瘦的患者:穿刺時應用左手繃緊皮膚,進針角度10~15°即可,用直刺法進入靜脈,固定針頭柄時所墊棉簽棉花角度不宜超過20°角,同時注意防止針尖穿透靜脈下方而導致穿刺失敗。如果患者靜脈暴露較明顯患者,穿刺時應掌握進針角度為10~30°角即可,然后平行將針頭推入1~1.5cm。為防止針頭斜面緊貼靜脈內(nèi)壁,在固定頭皮針前可先將無菌棉簽的棉花端壓成為15~25°斜面,墊在輸液頭皮針柄的位置再行固定。
1.2.2 穿刺后局部意外癥狀的護理(1)藥液外漏:由于各種原因針頭脫出或刺破血管致使藥液漏入皮下所致,發(fā)現(xiàn)此情應重新穿刺。如果一般的藥物外漏發(fā)生后,可在24~48h給予熱敷,以幫助吸收。如果刺激性強的藥物,可立即用普魯卡因局部封閉,以防組織壞死變性。(2)局部疼痛:要檢查針頭位置是否固定牢固,針柄固定是否合適,可適當放慢輸液速度,避免穿刺部位針頭活動。有些藥物如:阿奇霉素、甘露醇、氨基酸和含鉀溶液在輸液時都會引起局部疼痛,可根據(jù)局具體情況給患者以解釋和處理。
1.2.3 輸液過程的護理 (1)根據(jù)液體質(zhì)量應注意,先輸濃度高的,后輸濃度低的液體,先輸鹽溶液,后輸糖溶液,有尿患者才能給與鹽溶液輸入,輸入含鉀液體要控制速度和濃度,以防血鉀過高和局部疼痛。輸入氨基酸,甲硝唑過快時可引起惡心。輸垂體后葉素時宜引起嘔吐咯血腸蠕動加快而有便意。輸脫水劑時宜快。否則達不到藥效。輸入紅霉素等對血管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濃度不宜過高,速度不宜過快。輸升壓藥物時要隨時測量血壓,調(diào)整速度。病人在輸液過程有不適時,應注意病情是否有惡化,并注意藥物是否輸入過快或過慢。(2)輸液過程的觀察。輸液時突然發(fā)冷或發(fā)熱,體溫升高時應立即停止輸液,更換新的輸液器和可靠性液體。持續(xù)輸液24h以上應更換輸液膠管,輸液過程應注意三勤,勤看有無反應,勤問有無不適,勤查有無異常。切不可穿刺成功后就認為大功告成,而掉以輕心。(3)及時處理輸液過程故障。如果發(fā)現(xiàn)液體不滴或輸液不暢,應仔細查看原因,及時正確處理。如果發(fā)現(xiàn)針頭阻塞,應拔出針頭更換新針頭另選靜脈進行穿刺。處理故障后要給病人解釋安慰,防治病人過分緊張。
對患者靜脈輸液6873例次,采取針對性個體化靜脈輸液穿刺方法,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對輸液全過程較滿意,提高了對醫(yī)務人員的滿意度。
我們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給患者輸液時,雖然各個步驟都按輸液常規(guī)做到位,但那仍會出現(xiàn)液體不能正常滴注的情況,而讓患者感到不安,甚至擔心再次穿刺而引起患者不滿。因此,做好手背靜脈輸液患者的護理,對減輕患者的痛苦,增強護患關系,提升患者對醫(yī)務人員的滿意度很重要。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84.
[2] 楊梅.改進靜脈穿刺方法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3,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