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躍鋒
(宜興茗香堂紫砂陶藝工作室 江蘇 宜興 214221)
賞紫砂壺 增添藝術意趣*
周躍鋒
(宜興茗香堂紫砂陶藝工作室 江蘇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壺藝是陶瓷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紫砂塑器裝飾的成功,一方面著重于“以作者的思想情趣”設計,另一方面在于作者制壺與雕塑的完美結合,開創(chuàng)了以物蘊志,凝聚意趣和韻味。
紫砂壺 大師 賞花貨 意趣
紫砂茶壺是中國陶瓷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而紫砂塑器(紫砂花貨)更是紫砂壺器類的一朵奇葩。追溯紫砂壺歷史,供春制作的“樹癭壺”,當是紫砂花貨的鼻祖。幾百年間,一代一代的制作大師們,大膽地把生活情趣寫在紫砂壺上,盡管風格各異,卻各自彰顯獨特的藝術個性,流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紫砂壺與雕塑的完美結合,涵蓋了其精華,開創(chuàng)了以物蘊志,在壺體上凝聚著各類生物栩栩如生的新意和韻味。
助理紫砂工藝美術師孔新華是“孔家壺”技工骨干,他制作的六方斑竹紫砂花貨,以其實物再現(xiàn)而著稱。欣賞一把紫砂花貨,一眼就能讓人讀懂一首山村竹園詩。該作品創(chuàng)作寓意為正六方上竹段,壺身主體飾絞泥斑絞;壺把、流為錯節(jié)秀枝,充滿生機活力;蓋板面線條流暢,鈕飾為紫砂微雕昆蟲、竹筍,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挺拔、秀氣、實用、嚴密,為一經典之作。欣賞其作品,就像跟一位知識淵博的鄉(xiāng)村詩人,交流詩的藝術,感悟詩的意境,賞壺讀詩,意趣橫生而心曠神怡。做壺如作詩。其作品給人一種“思想大于形象”的遼闊感。有放眼四野,馳騁千里的滿懷豪情。一只小竹筍,棲息在悠悠竹海之中,使人頃刻之間,就可“漫聽竹風”聲聲。正如宋代高似孫所詩:“竹如鶴腳瘦交加,驚識英英玉露沙。一見已知仙同健,高於越箭更無差。”將人們帶入到生活的寬廣,事物的美好,樂在大自然的情趣中。
一把花貨茶壺,直接反映了工藝美術師的文學修養(yǎng),工藝雕塑的技能,審美觀的高雅,制作的技巧和功力。如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張偉軍,在傳承中求精求新,制作功底扎實,文學內涵深厚,工藝美術造詣臻于完美。全手工制作的“南瓜壺”,就是一幅田園畫,形態(tài)率真。壺身就像一只大南瓜,瓜瓤飽滿,瓜葉“隨意”一卷,變成了壺嘴;瓜蒂也是那么“隨意”一扭,變成了壺鈕,而瓜藤“隨意”一彎則成為壺把。使整把壺看起來都是那么“隨意”,顯得生動自然,富有生活氣息,但細細觀察,葉、蒂、藤清清楚楚,顯示出了扎實的制壺功底。一個壺蓋的“的只”真真切切是這只南瓜的蒂柄;一個壺把,截取了一節(jié)藤蔓,藤蔓的結節(jié)上配以瓜葉的舒展,使人們立刻想像到一位農婦,從瓜田中采摘而歸的情景。張偉軍的花貨壺,最大的特點是源于生態(tài),高于現(xiàn)實,取其一物而貼近生活。造型的逼真,更顯出藤、葉的矯健,而南瓜上的綠葉,彰顯著這把壺被人捧上手里,人和壺一樣在返老還童,永不變老。為人們的生活情趣,增添了生氣和韻味。
紫砂花貨,就是紫砂壺上的裝飾。它不同于壺體上篆刻、繪畫的“點綴”,而是紫砂工藝之外的獨樹一幟的藝術。這種藝術僅以壺體為“園地”,以夸張的手法讓松、竹、梅、藤蔓、瓜果、蟲魚、走獸,以堆雕捏塑的手法,再現(xiàn)生活、生態(tài)的美感。花貨制作需要藝人全面的藝術功底、功夫、功力的協(xié)調結合。宜興紫砂名藝人朱可心,花貨巨匠,著名陶瓷藝人,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在他每把花貨制作上,體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造力,審美觀,眼光獨到的洞察力,及時捕捉生態(tài)、生物的敏感度,不得不令人欽佩。一把“松鼠葡萄壺”,就是一幅田園畫,如果沒有細致的觀察能力,沒有深入淺出的藝術概括能力,是制作不出來的。壺把為葡萄的枝干,壺嘴直彎流,籍葡萄藤的造型而成,壺身呈扁球形、鼓腹、嵌蓋式,口蓋吻合妥帖。葡萄枝干作流、柄,蓋上置一卷曲葡萄枝為鈕,枝下松鼠食葡萄,極富生趣。柄一側攀出兩條新藤,幾片藤葉,枝藤交錯,兩只松鼠穿梭游戲其間。壺上的松鼠葡萄為手工捏塑,并用特殊工具修飾而成,技巧嫻熟。一是放開眼界看萬物。這個“看”不是走馬觀花,不是漫不經心,凡是被捕捉到的“靈感”,都能在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成為妙筆生花的元素,躍現(xiàn)在壺上,卻又有得來全不費功夫的神奇效應。二是從文學、藝術的寶庫中吸吮養(yǎng)分充實自己,為創(chuàng)作實踐、修練,積累扎實的理論基礎。
總之,一個藝術家,不能只是一個“匠人”。藝術家的藝術只有扎根于文學、美學、哲學等諸多土壤里,才能使自己的藝術枝繁葉茂。
TQ174.74
B
1002-2878(2012)02-0036-01
周躍鋒(1978-),大專,工藝美術員;主要從事陶瓷工藝美術鑒賞、研究與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