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西禮貌語的語用分析

2012-08-15 00:49:04吉翔
關鍵詞:禮貌準則交際

吉翔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陜西 西安 710071)

人的屬性是社會的,這就決定了一個人不能脫離社會和集體而獨立生存,他必須和周圍的個體和群體進行交流和交際。為了保證交流和交際的成功,禮貌應運而生,它是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潤滑劑及人與人之間成功交際的基本條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雖然禮貌被認為是各社會階級群體所共有的普遍現(xiàn)象,但由于禮貌無法獨立存在,它必須根植于本階級群體的文化之中。所以,文化不同,禮貌形式也就存在差異,作為規(guī)范語言形式的語用原則也就隨之不同。英國著名語言學家Jenny Thomas在評論語用失誤的嚴重性時指出:“語法錯誤可能使人不愉快,或影響交際,但至少在規(guī)則上,它們是一清二楚的,聽話人會立即感覺到它的存在,而且一旦意識到說話人的語法較弱,對其是容忍的。然而,語用失誤則不然,如果一個非本族語者說話流利,對方不會把其明顯的不禮貌或不友好的行為歸因為語言缺陷,而會認為是粗魯和惡意的自然流露。語法錯誤可能顯現(xiàn)出說話人還未掌握一定語言能力,語用錯誤可能反映出說話人的人格有毛病?!?/p>

一、禮貌的文化屬性

禮貌是人際交往中相互之間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言行方式和規(guī)范的總稱。對于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禮貌;在不同的場合,也有不同的禮貌——一個人只要同別人交往,就不能不講禮貌。正如《晏子春秋》所說:“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

文化通常指人類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主要包括人們在長期的文化歷史發(fā)展中積淀而成的感知、思維方式、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價值觀念、宗教信仰、文學藝術、審美觀念、風俗習慣等。制度文化包括生活制度、社會制度、家庭制度等。

文化差異主要指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的中、西文化差異。這種差異的產(chǎn)生是由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的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不同而導致的。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下創(chuàng)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體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禮貌語言行為則是長期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產(chǎn)物,是歷史文化的沉淀,并與該文化的其他因素有密切的聯(lián)系。英美文化和中國文化相去甚遠,被視為東西方文化的代表。前者被稱為“我文化”、“個人價值至上文化”或“個人主義文化;后者被稱為“我們文化”、“社會價值至上文化”或“集體主義文化”。英美文化注重個人取向,崇拜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奮斗,在同自然界做斗爭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個人利益、個人自由、個性解放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國文化注重群體取向和他人取向,看中“和諧關系”,所謂“讓三分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就不同的文化而言,禮貌的準則和內(nèi)涵具有較大的差異和沖突,由文化決定的禮貌原則在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現(xiàn)迥異。

二、中英禮貌原則的分析

1.英語言文化的禮貌原則

在Grice提出合作原則之后,1983年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Leech根據(jù)英國文化的特點提出了一條重要的語用原則——禮貌原則,該原則包含六項準則:

(1)得體準則

盡量少讓別人吃虧;盡量多讓別人得益。

(2)慷慨準則

盡量少讓自己得益;盡量多讓自己吃虧。

(3)贊譽準則

盡量少貶低別人;盡量多贊譽別人。

(4)謙遜準則

盡量少贊譽自己;盡量多貶低自己。

(5)一致準則

盡量減少雙方的分歧;盡量增加雙方的一致。

(6)同情準則

盡量減少雙方的反感;盡量增加雙方的同情。

交際的雙方總是盡量多給別人一些方便或是使對方受益,盡量多讓自己吃虧或受損,從而在交際中雙方總是都得到了尊重,同時反過來也獲得了對方對自己的好感。這樣就形成了交際雙方的一種非對稱關系,即對于聽話人越受益的語言對于說話人來講是越受損的,即是不禮貌的,聽話人越受益,說話人就相應越受損,從而禮貌的程度就越高,禮貌的等級就越高。說話人總是犧牲對自己的禮貌來換取對聽話人的禮貌,就是努力使用恰當?shù)恼Z言來擴大自己的受損程度,以擴大聽話者的受益程度。

2.漢語言文化的禮貌原則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國式的禮貌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中國學者顧曰國參照Leech,于1990和1992年提出和總結了與漢語言文化有關、中國特色的一套禮貌原則,共包含下列五項準則:

(1)貶己尊人準則

指謂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時要“貶”和“謙”,指謂聽者或與聽者相關的事物時要“抬”和“尊”。

(2)稱呼準則

指人們出自禮貌,在相互稱呼時應按上下、貴賤、長幼有別的傳統(tǒng)來體現(xiàn)人際交往中的社會關系。

(3)文雅準則

出言高雅、文質彬彬往往被視為是懂禮貌、有教養(yǎng)。其基本內(nèi)容是“選用雅言,禁用穢語,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4)求同準則

這與“臉”或“面子”有關。所謂“求同”,就是注意對方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尊重對方的“面子”,力求使談話和諧。

(5)德、言、行準則

指在行為動機上盡量減少他人付出的代價,盡量增加他人的益處;在言辭上盡量夸別人給自己的好處,盡量少說自己付出的代價。

這五個中國式的禮貌準則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其中貶己尊人或自卑尊人是中國式禮貌的核心部分,“夫禮者,屈己以尊人。”是最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xiàn)象。將Leech針對英語言文化提出的禮貌原則和顧曰國針對漢語言文化而總結出的禮貌原則進行比較,就不難看出英漢禮貌原則在語用和文化價值方面的差別還是明顯的。這種不同社會對不同準則的側重是不同社會間的文化取向和價值觀念之差異造成的。由于思維模式的不同,東方文化首先關注禮貌原則,當禮貌原則和合作原則發(fā)生沖突時,人們首先考慮的是禮貌原則,如何盡量不損害對方的面子。有時為了交際的繼續(xù)或避免交際中的沖突,人們甚至不惜說假話,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有時覺得東方人很虛偽,而在西方文化里,人們總是首先考慮合作原則,禮貌原則有時放在第二位。

三、中西語言中的禮貌用語

1.稱呼禮貌用語

在日常交際中,中國人比較注重禮節(jié),一般先稱呼后交流。中國人“貶己尊人”的禮貌準則在稱呼行為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根據(jù)對方的身份及其與自己的關系親疏以及場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親屬稱謂和社會稱謂,其稱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們追求平等、親近的人際關系,不管是在正式還是非正式場合,都喜歡用名字稱呼別人。這種做法在美國人中尤為普遍,甚至初次見面就可用名字稱呼,不僅年齡相近的人之間這樣稱呼,年齡懸殊的人之間也可以這樣稱呼,一點兒也沒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對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稱呼,社會地位不同的人之間也這樣稱呼,如學生對老師、雇員對上司,老師和上司并不認為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隨便,相反認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親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人習慣于非對等式的稱呼類型,而西方人崇尚對等式的稱呼方式。如常稱自己為“鄙人”“小弟”“卑職”等來表示自謙,而為了抬高對方常稱“您”“您老”“先生”等;又如,漢語中用職務來稱呼,突出對方的權勢,從而達到尊敬和禮貌的目的,而英語中更習慣于采用反映專業(yè)水平的詞語來稱呼,避免稱呼語帶有“權勢”傾向。漢語中往往稱呼“姓+校長”或“姓+主任”,而英語中則稱呼“Prof+姓”或“Dr+姓”。

2.請求禮貌用語

跟英美人不同,中國人實施請求語句時有時過于直接(如長對幼、上對下),有時又過于間接(尤其當?shù)匚坏驼邔Φ匚桓哒哒埱螅?/p>

很多中國人在說英語時聽起來沒有禮貌,并不是我們本身沒禮貌,而是我們還沒有習慣英語的禮貌表達方式。比如,中國人在餐廳或咖啡廳時會說:“我想要一個漢堡包”或者“我想要一杯咖啡”。但是,如果直接把這些話翻譯成英語“I want to have a hamburger.”或“I want tohave a coffee.”外國人會覺得這樣說話很沒有禮貌,當然他們也不會直接告訴你。而在西方國家,外國人們一般會說:“Could I have a hamburger,please?”或“Can I have a coffee,please?”再比如,中國人在拒絕別人邀請的午宴或晚宴時會說:“抱歉,我不能去,我還有別的安排?!狈g成英文就是“Sorry,I can't.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如果這樣說,那別人第二次也許不會再邀請你了。外國人們一般會這樣說:“That is a good idea!I would like to join in bu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 today.”又如,一位中國警察(A)由于母親生病,需要親自把母親送到醫(yī)院,當他向他的上司(一位英國長官B)請假時說道:

A:Sir?

B:Yes,what is it?

A:Mymother is not verywell,sir.

B:So?

A:She has togointohospital,sir.

B:Well,get on with it.What doyou want?

A:On Thursday,sir.

B:Bloodyhell,man.What doyou want?

A:Nothing,sir.

這是很典型的中國文化的請求行為:說話人在請求,盡力陳述原因,為其請求建立一個情景框架,使其請求聽起來合理,并使對方有個思想準備,而這種“婉轉”與“暗示”卻讓外國人迷惑不解。

3.恭維禮貌用語

中國人和英國人在恭維語和自謙語的用法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在受到恭維和贊揚時多采用一致準則,很少加以否定,以免顯露出與恭維者不一致,令對方難堪。而漢文化以謙虛為美德,受恭維者習慣用“哪里,哪里”、“您過獎了,我還差得遠呢。”等說法來拒絕或貶低恭維語的語義內(nèi)容,通過遵循“貶己尊人”的準則來體現(xiàn)禮貌。

王明邀請了外國朋友Lisa到她家做客,然而他們的談話從一見面起就很不順利:

Wang:Hi,Lisa,welcome!Come in,come in!

Lisa: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It's a lovely room and verywarmin here..

Wang:My room is very small and untidy,please sit down and have a cup oftea.

You must be tired after the longwalk here.

聽完此話,Lisa肯定感到非常吃驚和奇怪。因為根據(jù)英語文化,贊揚的話應該被接受并表示感謝和認可。所以當別人稱贊你廚藝精湛時,你應該說“Thank you!”別人夸你工作踏實,你應該說“Thank you verymuch!”別人夸獎你的演講精彩,你也要說“I'm glad you enjoyed it!”

4.致謝禮貌用語

“Thank you”在英語中使用的頻率和范圍高于和大于漢語中的“謝謝”。比如在中國,妻子為丈夫端茶,丈夫很少習慣地說聲“謝謝”;而在西方國家,家庭成員互相道謝則是司空見慣的事。英美人認為,中國人在禮貌方面有時不太注意,如送上菜來、遞過信來、拿上報來視為當然,很少道謝,熟人間更少。而Thank you這句話,英美人一天要說上千百遍,例如:

(1)“Have a good flight?”“Not at all bad,thank you.”

(2)“And your name,sir?”“Here.”“Thank you,we'll see you tomorrowat 8,then.”

禮貌原則作為制約人們?nèi)粘=浑H的語言制約規(guī)則,客觀上為人們順利交際提供了一套比較系統(tǒng)的規(guī)則平臺。在承認禮貌原則普遍性的同時,要認識到它的相對性。在探討禮貌用語時,我們必須考慮禮貌的文化特性,這就需要我們更多地從跨文化的角度去考慮禮貌及禮貌原則。

[1]何兆雄.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218-219.

[2]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研出版社,1997:282.

[3]高志懷.請求語的語用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87.

[4]謝丹.中西禮貌差異論[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4,(1):62.

猜你喜歡
禮貌準則交際
情景交際
交際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具非線性中立項的二階延遲微分方程的Philos型準則
當誠實遇上禮貌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8
禮貌舉 止大 家學
小猴買禮貌
基于Canny振蕩抑制準則的改進匹配濾波器
一圖讀懂《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
暗戀是一種禮貌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04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昂仁县| 翼城县| 金寨县| 滕州市| 平定县| 绵竹市| 邳州市| 合川市| 疏附县| 大荔县| 海盐县| 米脂县| 左云县| 郑州市| 喜德县| 刚察县| 吉木萨尔县| 汝阳县| 南漳县| 监利县| 兴山县| 武穴市| 中牟县| 龙井市| 河北省| 贡嘎县| 襄樊市| 长治县| 英吉沙县| 正安县| 尚志市| 贵州省| 松江区| 东乡族自治县| 玉溪市| 土默特左旗| 潼关县| 买车| 冀州市| 张家口市|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