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宗昌,李 貞
(大連民族學院a.文法學院;b.文化素質中心,遼寧大連116605)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可以溯源至古希臘的博雅教育(Libearl Educaiton),而這一名詞有時也被譯為“文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時至19世紀初,這一概念始與大學教育相結合,逐漸變?yōu)橐环N大學教育理念。20世紀以來,這一理念得到全世界普遍性的關注。
關于通識教育的內涵至今尚無完全統(tǒng)一的認定和說法。美國在1945年發(fā)表了所謂的“哈佛報告”,俗稱“紅皮書”,基本近于現(xiàn)代通識教育的“圣經(jīng)”。其中曾經(jīng)較為明確地指出通識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會中的健全公民”,而且還指出了這種健全公民所必需的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溝通思想的能力、作出合適明確判斷的能力,以及辨識普通性價值的認知能力[1]。紅皮書在此方面的界定成為后來通識教育認定的基本內涵,也是我們認知、運行通識教育的基本指導思想。
新中國成立后,蘇聯(lián)模式影響下的中國高等教育一度偏向了專才教育、專業(yè)精英教育。國家在充分認識到這種專才教育的弊端后,于1996年下發(fā)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的試點意見》,通識教育在國內方興未艾,大量的國外研究成果和理念被進一步引入國內。然而,不得不承認中國對于現(xiàn)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研究仍處在初級階段。至于何為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的核心內涵是什么等一系列關鍵問題,在國內學界和高校并未取得統(tǒng)一,也未臻于準確??偨Y而言,學者所認識到的當前高校通識教育運行的主要問題有:課程目標功利化、課程設置拼盤化、評價主體單一化等[2]。而這系列問題的癥結在于,當前很多高校對于通識教育的內涵和真正目的并無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很多學校和教師將通識教育簡單認定為“學科基礎教育”“簡單知識普及”“全校選修”等,將“通識教育”的初衷與精華內涵拋之殆盡。
其實,要真正把握通識教育的精華內涵,還需結合“哈佛報告”,用更高、更寬的視野審視通識教育,將之貫穿在大學的辦學精神和辦學理念中,而不能僅僅局限于幾門課程上。任何事物的變革都非朝夕之功,任何變革也必須充分尊重當下?;诋斍把永m(xù)已久的教育現(xiàn)實,徹底的、快速的、完全照搬西方的“通識教育”理念顯然也是不合宜的。著力于培養(yǎng)健全、健康、和諧的人,培養(yǎng)具有思考、判斷、溝通、價值認知能力的人無疑是大學的第一要務,而非專才。只有深刻領悟這一基本精神才能全面、有效地認知和運行通識教育。
課程是實現(xiàn)通識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中國高校進行通識教育的主要載體和方法。按照“哈佛報告”的描述,通識教育課程理應包含三大門類: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在這三大門類中人文科學的意義絕對不容忽視,這為廣大高校所共識,這類內容已成為當前中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大連民族學院亦是如此。在該校設計的97門通識教育課中,自然科學類暫時闕如,社會科學32門、人文科學類65門①相關數(shù)據(jù)來自大連民族學院文化素質中心,下同。。這里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在人文科學中文學類課程的設置不可或缺,它在培養(yǎng)全面的人、陶冶人的情操方面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文學塑造人、陶冶人的功能早為所見,也廣為認同。早在孔子就明確指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陽貨》),其中置于首位的“興”,指的就是文學作品對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精神的重要作用?,F(xiàn)代文學理論也十分直接指出了文學對于塑造人的作用:
文學活動是人類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它負擔著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教育人和給人以健康娛樂的重任,……[3]
民族院校既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共性,同時也有自身的特性。作為民族院校,其承擔著為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有用人才的重要任務,生源更偏重于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以大連民族學院為例,現(xiàn)有56個民族的全日制在校生13 688人,少數(shù)民族學生占60%以上,來自少數(shù)民族、民族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的學生占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80%以上。這決定了民族院校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有著更為獨到的任務、目標??偨Y而言,如下幾點尤為突出:
第一,愛國主義教育。“愛國”是每位公民、每個高校的大學生所共同應該和必須接受的教育,民族院校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尤為必要。其原因何在,葉扶榮曾對其原因有所總結,如“少部分學生存在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政治觀念模糊,價值觀趨于功利”“對如何理想愛國認識不夠”“政治理論素養(yǎng)相對欠缺”[4]。應該說,這較為準確地抓住了民族院校學生在這一方面存在的問題,其基本情況同樣適用于大連民族學院。所以,在民族院校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民族院校的重要任務。
第二,民族團結教育。中國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多民族國家,民族組成多達56個。56個民族缺一不可,中國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由56個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民族團結是歷史的要求,也是發(fā)展的必然。民族院校學生的民族來源廣泛、所占比例高,這決定了民族團結教育在民族高校中是不可回避、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
第三,跨文化教育。這里所指的跨文化,主要指少數(shù)民族文化和漢文化之間的融通、交流。民族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比例大,來源地多屬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民族文化特征在他們身上展現(xiàn)明顯。學生入校前一般就學于民族地區(qū)中學,多受民族文化熏染。而民族院校,特別是大連民族學院,是國家民委直屬的唯一一所地處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民族院校,學生入校不可避免地面臨跨文化轉換和跨文化認同問題。民族高校承擔著跨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務,力圖使他們接受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融合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形成成熟理性的文化觀念。
實現(xiàn)如上培養(yǎng)目標的方式是多樣的、全面的,應該貫穿于民族高校培養(yǎng)理念和培養(yǎng)全過程。當然,從通識教育的角度看,這些目標正是通識教育的目標,同時也是所長。具體而言,此處只擬針對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在實現(xiàn)如上培養(yǎng)目標上的優(yōu)越性作一闡釋。
如上所論,文學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精神品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教育人、娛樂人,它在實現(xiàn)通識教育一般性目標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除此之外,文學還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民族院校所特有的教育目標。愛國主義源遠流長,是中國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不同的時代表現(xiàn)各有不同,但是愛國的核心精神一直不變。從屈原到陸游,從龔自珍到魯迅,可以說愛國主義充滿著整個中國文學發(fā)展的過程。愛國主義的教育應該跳脫開虛幻的、抽象的說教,真人實事的展現(xiàn)、人格精神的感染更勝于言教。文學的優(yōu)長之處正在于其形象性和感染力,我們崇敬屈原、陸游的同時,更為其愛國主義精神所感染。
對于“民族”的界定淵源已久、眾說紛紜,列寧根據(jù)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民族問題的理論,在《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一書中較為為完整、系統(tǒng)地給“民族”作出如下定義:
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jīng)濟生活以及表現(xiàn)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征的穩(wěn)定的共同體[5]。
列寧明確指出“民族”的四個基本特征,抓住了民族概念的關鍵內涵??梢钥闯雒褡迨枪餐w的概念,同一民族的人們有著相同的語言、地域、經(jīng)濟生活和心理素質,這是同一民族的共同處,也是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不同處。與其他民族間的不同容易形成民族間的陌生感、差異感,多民族的學生共處一校,民族團結教育尤為必要。民族團結教育同樣不能依靠抽象說教,讓學生了解不同民族的輝煌文化,了解中華文明的來源與演變,了解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必然,才是民族團結教育的法門。文學,無論古今中外,大多都貫穿著民族團結、文化融合的重要線索,學生為文學作品打動的同時,也升華了民族團結的思想。
跨文化教育要求融合多民族文化,廣義的內容可以包括先進的科學知識,但是更為具體、狹義的內容則主要指民族間人文精神、人文知識的融合。文學是人文學科中重要的門類,學習文學,特別是漢民族文學,少數(shù)民族學生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文化對接與融合。
所以,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除了能有效實現(xiàn)通識教育一般性目的外,還能有效地為民族高校的愛國主義、民族團結、跨文化教育服務,為民族高校培養(yǎng)完整的人、愛國的人、團結的人、能跨文化的人。
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在高校,特別是民族高校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當前中國高校,特別是民族高校對于通識教育的認知與運行仍然存在不少缺陷,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實。有鑒于此,本文對于如何充分發(fā)揮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的作用作如下思考。
首先,積極加大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的比例,落實此類課程的教育實效。人文學科是通識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學類課程更是各個學校從不忽視的陣地。但是,大多數(shù)高校(包括民族高校)對于課程的設計與規(guī)劃缺乏整體觀和系統(tǒng)觀,主要依從師資配備、既有課程等設置通識課程。大連民族學院在“通識選修課設置”中計劃設置課程97門,因師資問題,曾開出和正在開出的課程共有76門,而因教師意愿、師資變動等問題導致每學期實際開出的課程大約在40門之內。這些課程中,長時間堅持開出的文學類課程只有1門。這些通識課程有70%左右是由原來的全院公選課程演變而來,文學類課程少,原因主要在于此類師資不占優(yōu)勢,開設課程主要靠自覺自愿。大連民族學院是以理工科為主的學校,全校只有文法學院、外語學院少數(shù)教師開設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這決定了文學類通識課程不成氣候,影響不大。
從學生角度看,通識教育課程培養(yǎng)“完整的人”的目的難以奏效的重要原因在于,通識課屬限定學分選修,4年內修滿一定學分即可。這在多數(shù)高校中屬較普遍情況。這樣,通識就變成了變相的公選課程。選什么,基本依從學生的喜好與自愿。喜好與自愿有其合理之處,但是并不能有效保證“培養(yǎng)完整的人”這一目的。大連民族學院“通識選修課設置”中雖然進行了6個板塊的劃分:“文史經(jīng)典與文化傳承”“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科技進步與科學精神”“社會科學與生命關懷”“藝術創(chuàng)作與審美體驗”,但是學生只需從所有課程中修滿3學分即可(每門課24學時,1.5學分),修2門課程即可完成通識學分,無需滿足板塊要求。
當前的教育現(xiàn)狀決定很多高校將通識變成了類似選修,在這種現(xiàn)狀下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通識教育的目的?筆者認為學??梢詫νㄗR課程的選修加以適當限定和約束。逐漸加大學分要求是逐漸靠近廣義通識教育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幾大門類中作出板塊性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自然科學專業(yè)的學生可以約束至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板塊中分別修滿相應學分,這可以保證學生不囿于專業(yè)、不限于喜好,使他們更加廣泛地接觸到不同領域,鍛煉思維、培養(yǎng)興趣、陶冶情操。這顯然要比局限于單一領域更有利于實現(xiàn)“完整的人”的培養(yǎng)目標。
“但僅就理工科學生來說,人文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效果不明顯,部分大學生人文知識缺乏尤為明顯,知識面狹隘,對本專業(yè)外的人文知識知之甚少,畢業(yè)后難以適應社會”[6]以理工科為主的大連民族學院也明顯存在這種情況。限定各類、特別是人文類選修要求尤為必要。
從課程體系看,文學類通識課程需要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建構起較為完整、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雖然面臨師資配備等方面的限制,但作為通識教育的系統(tǒng)建構還是十分必要的,建立起系統(tǒng)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文學類課程體系是對通識教育理念的重要實踐和落實。文學類通識課程既要包括中國文學類,還應包括外國文學類;既應包括漢族文學類,還應包括少數(shù)民族文學類;既應包括文學作品類,還應包括文學理論類。體系的建構需要過程,但建構的過程也正是推進通識教育步入深化的必然要求和有效保證。
其次,轉變教育觀念,積極變革教學方式。通識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yǎng)“完整的人”,當前中國高校的重要載體是通識教育課。這就決定了通識教育課不應該是變相的選修課,不應該低標準、低要求。而恰恰在這一點上,當前很多高校,包括任課教師理解不深、認識不清。很多人將通識教育理解為普通知識教育、皮毛知識普及,自然不自然降低了課程要求,這顯然不符合通識教育目的。牟宗三先生曾說:“通識教育不是叫一個人懂得許多,自然科學懂一點,人文科學也懂一點,音樂美術都懂一點,這樣的話頂多不過是百科全書,百科全書你自己可以到圖書館去翻?!保?]誠然如此。通識教育課如果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各門類的知識都不求甚解的懂一點,顯然不合適,其效果甚至不及原有的全校公選。
正確理解和運行通識教育課程還需緊緊把握通識教育的育人目標:培養(yǎng)具有思考、判斷、溝通和價值認知能力的完整的人,任課教師無疑應該將這一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文學類通識課在這方面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但是積極改變師講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傳統(tǒng)的師講生聽注重知識的灌輸,注重結論的傳輸,不利于學生自主性的發(fā)揮。文學類課程很多內容并無定論,以“古典名著”為例,名著的主題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時代賦予它不同的文化解讀。這正適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諸多說法和爭論中形成判斷力,啟發(fā)和督促學生自圓其說,在爭論中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辯駁和認同中深切理解傳統(tǒng)文化,形成價值認知能力。所以,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應特別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思考、爭辯,教師應避免所謂“結論”的灌輸。
教學無定法,但謹記教育目標、積極探索有效方式是不變的主題和要求。
再次,積極開拓多種評價機制。評價和考核并非為了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通識教育的重要過程。有明于此,評價和考核自然就會跳脫出傳統(tǒng)模式,生發(fā)出多種評價機制。緊緊圍繞通識教育目標,將教育過程與評價有效融合,應是這類課程評價的必由之路。以文學類通識課為例,傳統(tǒng)的選修課程多以論文考查方式結課,這種方式弊端叢生。首先,不能有效引導和督促學生走入課堂,論文好寫、學分好得,讓很多同學將這種課程變成擺設,逃課、曠課嚴重;其次,不能有效鍛煉學生能力。論文寫作是需要思考、組織、表達的系統(tǒng)工程,但是論文一片抄,幾乎成了這類課程結課論文的慣例?;蛑苯酉螺d、或多篇拼接、或多門課一篇論文,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考查評價日?;怯行гu價的重要方式。以文學課為例,可以將日常授課中學生討論、發(fā)言、論文作業(yè)等情況進行評價。期末的考查可以采用面試、實踐等方式進行,通過面試考查驗證學生的思考判斷力,評價學生的溝通能力;通過實踐方式可以鍛煉、評價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全面深入地認識通識教育的含義與意義,有效推進文學類通識教育課程的改革,積極探索這類課程的有效教育方式,是當前中國高校特別是民族高校的重要任務,值得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重視。
[1]哈佛委員會.哈佛教育紅皮書[M].李曼麗,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50.
[2]楊洲.高校通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教育探索,2011(11):59-60.
[3]楊春時,俞兆平,黃鳴奮.文學概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4.
[4]葉扶榮.淺析民族院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新西部,2011(3):159.
[5]林耀華.民族學通論[M].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1:104.
[6]王管.美國大學通識教育實踐的經(jīng)驗與啟示[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9(3):16.
[7]牟宗三.人文教養(yǎng)和現(xiàn)代教育[N].中國時報,1986-0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