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華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計算機科學系,重慶 400067)
法經濟學(Law and Economics)是一門“用經濟學闡述法律問題”的學科,具體地說,法律經濟學采用經濟學的理論與分析方法,研究特定社會的法律制度、法律關系以及不同法律規(guī)則的效率;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僅在于“使法律制度原則更清楚地顯現(xiàn)出來,而不是改變法律制度[1]。經過長期的理論發(fā)展及實踐檢驗,“法經濟學運動”已擴展至全球各個國家與地區(qū),從西方到東方,從發(fā)達國家到發(fā)展中國家,法經濟學所到之處,都引起相應研究領域學術研究以及法治實踐的重大革新。法經濟學的興起并在世界各國迅速發(fā)展,體現(xiàn)出法律與經濟兩種現(xiàn)象互動共生、相互促進的新趨勢。本文擬就法經濟學的興起與發(fā)展,法經濟學的內容及其影響進行綜述性的回顧與介紹。
法經濟學源遠流長。法律與經濟是兩種密切相關的社會現(xiàn)象,對于法律和經濟關系的討論最早可追溯至中國春秋時期管仲,以及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用經濟觀念對法律問題的分析。在近代,馬克思認為法律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2]。貝卡利亞在《論犯罪與刑法》一書中,提出刑罰的“有益性”和“必要性”的概念,論證了“刑罰與犯罪的均衡性”[3],其中就包含有經濟學思想。邊沁創(chuàng)立了功利主義法學,認為立法的基礎不是理性而是功利,即根據“避苦求樂”的原則,為最大多數(shù)人謀取最大幸福。
到20世紀60年代,以科斯《社會成本問題》、加爾布雷西《關于風險分配和侵權法的一些思考》二篇論文為標志,現(xiàn)代法經濟學宣告誕生。在《社會成本問題》中,科斯指出,一旦假定交易成本為零,而且對產權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規(guī)范并不影響合約行為的結果。外部性的存在并不是政府對經濟進行干預的適當基礎,交易成本的高低應該成為(法律)制度選擇的標準。在《關于風險分配和侵權法的若干思考》一文中,加爾布雷西從風險分配的角度思考侵權法,顛覆了夾雜著大量道德判斷的傳統(tǒng)侵權法理論。加爾布雷西認為,侵權法就是一種引致合理警戒行為的體系,財產損害的成本等同于執(zhí)行這一體系的成本,損害成本理應分攤給最可能造成損害的當事人。
在20世紀60年代-80年代,是法經濟學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法經濟學理論蓬勃發(fā)展并廣泛滲透到法學研究及法律實踐的各個領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法經濟學的集大成者波斯納,其于1973年發(fā)表的巨著《法律的經濟分析》內容廣泛,兼具專著和教科書的性質。波斯納在書中對普通法進行了全方位的經濟分析,內容涉及財產法、合同法、侵權法、家庭法、刑法、稅法、反壟斷法、憲法和行政規(guī)制、程序法等各個領域。同時,這一時期,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等著名大學紛紛啟動法學和經濟學的雙學科教學,進一步推動了法經濟學的發(fā)展。在法律實務中,法經濟學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判決理由確立了經濟成分原則,越來越多的法官和律師了解并自覺運用法經濟學。
20世紀90年代以后,法經濟學進入多元分化發(fā)展階段,法經濟學為世界各國所關注。這一時期的法經濟學發(fā)展同時具有本土化與多元化兩個特點。法經濟學的本土化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政治、法律、文化等上層建筑的交流與借鑒日益密切,原產于美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法經濟學成為世界各國思考與觀察法律 (制度)世界的新視角。而一套法治思想理論要在新的國家和地區(qū)發(fā)揮作用,必須結合當?shù)氐姆ǖ膫鹘y(tǒng)。因此,法經濟學在傳播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同時,融合當?shù)卦械姆芍贫取⒎梢庾R、法律習慣,實現(xiàn)了法經濟學的本土化。法經濟學的多元化則是指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諸如演進博弈論、行為經濟學、法律人類學、公共選擇、實驗經濟學等新的分析方法不斷被運用到法律的經濟分析之中,主流法經濟學(芝加哥學派)的地位日益受到新制度經濟學派、改革主義學派、公共選擇學派等的競爭與挑戰(zhàn)。
假設作為科學研究的前提,是較為系統(tǒng)的科學研究都須具備的。盡管對于法學是否屬于“科學”尚存爭議,但對于廣義上的科學可以包括法學,或者說法學中可以包含一定的科學成分的觀點,則殆無異議[4]。同時,也只有尋找并做出前后統(tǒng)一的基本假設,才能創(chuàng)設有益于研究展開的理論前提,研究才能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各種研究成果也才能累加成一個體系,形成對法律問題科學、合理的解釋。
1.“理性人”假設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并非心甘情愿接受法律的約束,而總是積極“為權利而斗爭”,爭取享受更多的權利,力圖擺脫法律義務,這是因為各種權利義務背后的的利益。他們在法律運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利益的計算:利益越大,人們就越有動力行使自己的權利;而義務的履行因為缺乏利益的激勵,人們就趨向于選擇打法律的“擦邊球”甚至規(guī)避法律;極端情況下,人們犯罪,也是因為從犯罪中能夠獲得自身所追求的利益。因此,在法經濟學中,把法律關系中的人假設為一個“理性人”,即人們了解法律,知悉自己的法律權利與義務,會通盤考慮自己的行為所引致的法律后果及利益得失,并恰當?shù)刈龀鲇欣趯崿F(xiàn)自己利益的行為選擇。
2.效用最大化假設
效用最大化是基于 “理性人”假設為基礎做出的假設,它最早來源于功利主義對效用的衡量和測度。歷史上功利主義認為,人的全部活動都是在“樂”和“苦”的指引下進行的,因而“樂”和“苦”也就構成了效用的兩個不同側面。現(xiàn)代法經濟學則認為,人的行為目標不是單一維度的,他們經常把社會地位、個人榮譽、個人精神感受等也納入到目標函數(shù)集中去,各種非財富最大化動機(如集體行為偏好、利他主義、自愿負擔、政治和宗教意識形態(tài)等)也常常影響人們的行為[5]。因此,在現(xiàn)實社會中,法律制度作為一個必不可少的的因素,影響著法律主體對自身效用的追求與實現(xiàn),不論他是自然人、法人抑或國家,決定著法律主體在法律約束下的行為抉擇。
3.法律稀缺性假設
在自然界中,資源具有稀缺性,人類的紛爭正是源于資源的稀缺性。在法律世界,同樣存在著稀缺性的問題:一方面表現(xiàn)為源自自然界而通過法律予以規(guī)定或承認權利,特別是排他性權利(如物權、知識產權等)。另一方面,法律本身也是一種稀缺資源。這是因為,盡管一國的立法機關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創(chuàng)設或修改法律法規(guī),但是法律的創(chuàng)設或修改都要受到法的傳統(tǒng)以及一系列現(xiàn)實條件的約束,正如麥基文指出的,憲法并不是創(chuàng)造,而是生長,不是國家法典,而是民族遺產[6]。真正能夠適應社會需要,滿足人們需求的法律(即良法),存在稀缺性。
法經濟學基本分析模型是借鑒經濟學分析的方法,對法律問題的現(xiàn)狀及其運動方向進行分析、解釋、說明的工具。相較于傳統(tǒng)法學“概念天國”的分析模式,法經濟學使得人們能夠對法律問題的關鍵因素和環(huán)節(jié)得到更加清楚的認識,并尋找出更加合理、有效地解決或解釋的方法。
1.法律成本收益理論
法律世界以權利義務來確定人類行為和關系界限,各種權利義務都是影響人們社會生活的 “內生變量”,并分別充當法律行為的成本因素和收益因素。為了保證權利界限的清晰與安全,任何權利的享受都必須同時支付成本。好的法律,通過對權利、義務、責任、信息和程序的有效安排,可以減少這些額外成本,提高經濟效率,給人們帶來實際的利益[7]。法律成本同法律收益之間的比較,決定著法律主體的行為選擇。以社會中民眾訴訟傾向為例。一個社會法律關系主體的訴訟傾向,既受到所在社會的法律傳統(tǒng)與法律文化的影響,也會受到法律成本收益的影響。民眾尋求法律救濟,所付出的全部成本體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可以具體計算的費用(諸如訴訟費、律師費、交通費、誤工費、證人出庭費等)與時間的支出,二是無法具體衡量的精力上的壓力和負擔。而收益也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預期判決價值之滿足,即通過法律判決可獲得的賠償或補償;二是精神之滿足,即通過法律判決使自己精神得到安慰。當法律的收益遠遠抵不上成本的支出時,民眾就會傾向于在法律之外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不去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權利。
2.法律均衡理論
均衡,泛指物質世界矛盾力量的對抗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種穩(wěn)定、平衡的狀態(tài)。我們把這樣的思想和認識擴展到對法律活動及其規(guī)律的研究之中。法律必須保持穩(wěn)定,但又不能靜止不變[8]。在法治社會中,如何在保守與創(chuàng)新、穩(wěn)定與變化中恰到好處地拿捏好分寸,就需要尋求法律的均衡,以使法的供給一方面能夠適應社會日新月異變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又盡可能地保持相對穩(wěn)定。實現(xiàn)法律均衡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法律供求分析模型。法經濟學認為,法律需求是與特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水平相適應的社會民眾尋求法律庇護的正當要求之總和;法律供給則是包括國家公權機關的立法、司法、執(zhí)法等在內的全部活動,以及部分社會組織協(xié)助公權機關管理而開展的活動。從法律均衡的角度講,法律供給不足縱然會使社會得不到有效的保護,法律的供給過度亦會導致法律之間的沖突甚至社會發(fā)展受到束縛。這兩種情況都是法律的非均衡,都會對一國的法治造成負面影響。
3.法律博弈理論
博弈理論原屬于數(shù)學的一個分支,后被引入經濟學中。發(fā)展至今,在法學等諸多社會學科中廣為運用,成為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正像博弈理論對經濟學的全面改造一樣,博弈理論也必將為法學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9]。博弈理論研究內容主要為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決策主體的理性決策行為,以及這些決策的結果。博弈的基本要素有三:一是局中人,即參加決策的各方;二是策略集合,即局中人能采取的可行方案;三是贏得函數(shù),即對策的結果。博弈理論可以廣泛地運用于分析法律活動、法律關系。比如,立法者在進行立法活動時,和法律的接受者之間存在著博弈的關系;執(zhí)法者在進行執(zhí)法活動時,和被執(zhí)法者者之間也存在著博弈的關系。在法律關系方面,無論是民商事法律關系,還是刑事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法律主體之間都存在博弈的關系。
作為價值評判標準,法經濟學突破了傳統(tǒng)法學僅把“正義”作為單一價值觀的局限,認為“效益”是法律的重要價值,并把“效益”作為評判與取舍法律制度的重要標準,給傳統(tǒng)法學研究帶來深刻啟示并展現(xiàn)了廣闊的實踐前景。眾所周知,法律現(xiàn)象的背后隱藏的是經濟利益關系,經濟利益關系是法律存在的基礎,法律是經濟利益關系的上層建筑。從這個意義上說,法律制度實質上是一種利益調節(jié)制度,是利益分配的一種手段。因而,法律的評價采用“正義+效率”標準,更加符合社會的實際情況,更加有利于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作為方法論,法經濟學將實證分析模型引入到法律分析中,為法學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分析、說明問題的手段。比如,通過對法律成本收益理論的運用,可以對一項法律的實施過程及其效果進行分析,查看該法律規(guī)范的實施最終對社會資源配置的影響。
法律是經濟的上層建筑,法治來源并服務于經濟發(fā)展。我國從1978年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其最終的目的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增加社會財富。經過三十余年改革開放,改革已進入深水區(qū),越來越多的改革涉及到了政治、法律等深層次的問題,更加需要注重效率與公平的平衡。有學者認為,我國改革陷入困境,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既得利益關系的失衡,這成了影響改革沖出困境的主要因素。在既得利益格局下,形成了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企業(yè)、政府在整個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日趨上升;二是造成了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失衡;三是權力運行與權力約束失衡,部門利益、地區(qū)利益、行業(yè)利益都很突出[10]。而法經濟學是對于法學與經濟學的有機整合,正是綜合考慮這些問題尋找有效解決方法和途徑的有效工具。
[1]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M].蔣兆康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M].黃風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4]張守文.經濟法學的基本假設[J].現(xiàn)代法學,2001,(6).
[5]馮玉軍.法經濟學范式[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6]麥基文.憲政古今[M].翟小波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
[7]馮玉軍.法經濟學范式[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8]龐德.法律史解釋[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9]拜爾.法律的博弈分析[M].嚴旭陽譯.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1999.
[10]中國新聞網.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qū),利益關系失衡導致 困 境 [EB /OL].http: //www.chinanews.com/gn/2012/03-10 /37334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