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喜梅
(安徽大學文學院,安徽合肥230039)
在《六道悲傷》中,首先出現(xiàn)在人們視野里的就是伴著神秘哭聲的大鳴山。大鳴山的哭聲并非簡單的哭聲,它渾厚蒼老、凄涼哀傷,這種哭聲使得大鳴山的子民生活中的悲痛得以宣泄,受創(chuàng)的心靈得到安撫慰藉。這種哭聲的寓意深遠,在作品中還代表自然神意識的奧妙以及對人類和自然界生靈的警示。
《六道悲傷》是文化學者摩羅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自然神意識和宗教情懷極具人文價值和社會意義。這部作品的宗旨是彰顯萬物有靈生而平等的價值理念,從而引起人類對自身的關照,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反思。
張家灣的故事可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種自然界因果循環(huán)的規(guī)律是不可更改的,小說中的小石頭和張若田就是典型的例子。張家灣的孩子圍著老樟樹活剝狗皮,張若雨阻止哥哥張若田作孽的時候,小石頭說了一句話:“老天呀,你要報應就報應我吧,可不要找若田啊?!保?](P107-109)沒想到這句戲言很快就在小石頭身上應驗了,小石頭生病發(fā)燒、全身抽搐的樣子,與老樟樹下被活活剝皮的狗的痛苦掙扎何其相似,二者看似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其中的因果卻是相通的。生命被踐踏蹂躪,被剝奪侮辱,這種傷害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動物都是同等的殘忍。
然而,張若田也沒有躲過自己該遭受的苦難。他是老樟樹下活剝狗皮的幫兇,他的雙手同樣沾滿了血腥。張若田喜歡殺戮,獵殺蛤蟆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不僅如此,他對殘忍傷害生命的方式感到津津有味,并樂此不疲。張若田殺蛤蟆這一情節(jié)足以說明他的殘暴。
張若田取出一只蛤蟆,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緊緊地掐著它的腮幫子那塊。這么一掐蛤蟆的肚皮鼓得特別大,全身都繃得緊緊地,好像隨時都可以炸開來。這時候右手掄起刀來,那刀口在肚皮上只那么輕輕一劃,就有蛤蟆的心肝肚肺突然爆出來,像一朵花一樣有紅有綠有黃有白,開在白色的肚皮上真是一片燦爛一片熱鬧。[1](P152)
張鐘鳴勸說他夠了別殺了,張若田竟然說:“我不,我喜歡殺蛤蟆,刀刃架在蛤蟆頭上,來回拉動,咯吱咯吱響好有味道。不殺光就不過癮?!保?]聽之令人不寒而栗。
張若田對待動物毫無感情,他通過剝奪小動物的生命來獲得日常生活的樂趣。這是以小見大,暗示人類剝奪其他物種的生存權利,最終也會把自己葬送。小說中的張若田不可避免地死在了自己的手上。
摩羅從平民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入手,采取獨特的視角透視日常生活中普通而不平凡的現(xiàn)象,挖掘其中蘊涵的宗教哲思,試圖喚醒沉睡在人類心底的對生命的敬畏意識,警醒人類睜開眼睛看自己的所作所為,督促人類對自身做出深刻的反省。
宗教氣息是構成世俗社會不容忽略的因素之一,其中儺戲表演就是表達世俗大眾宗教情懷的一種方式。儺戲的目的在于祭神祭祖,捉鬼驅邪。小說借瞎子之口所唱的儺戲,并沒有停留在宗教魔幻氣息上,而在于所表達的宗教內涵上。儺戲中,摩羅利用虎陣蛇陣的傳說反映了一個共同的主題:人類對動物的惡行將遭受到動物的報復,萬物生命都是高貴不可冒犯的。
大鳴山子民一代又一代絕后的原因何在?在作品中,摩羅作了清楚的表述:冷家坳因蛇的報復而消失,陳家莊因老虎的剿滅而退出歷史舞臺,而現(xiàn)在張家灣的張姓子民依然不思悔改重蹈覆轍,他們的命運同樣是悲劇。在蛇陣災難中,大傻子捧著小豬崽狠狠親了幾下,笑著說:“我知道上天的意思啦,就是對小豬崽子也要喜歡。”[1](P155)大傻子所說的話蘊藏了作者所要闡述的宗教核心內涵:人與自然界萬物生靈應和諧相處,人類若種下惡果,必定會遭受自然界的報復。
張鐘鳴和許紅蘭是探究文中自然神意識和作者宗教情懷的主要人物。張鐘鳴是長篇小說《六道悲傷》的男主人公,是鄉(xiāng)村的知識分子,因那個年代的特殊政治原因而逃亡故里。他為人善良柔弱,在他的思想觀念中,萬物都有靈性,生而平等,因此他尊重一切生命。在文中,作者常借張鐘鳴之口,表達對世界、人生以及萬物的思考:什么是這個世界的真理?萬物之間究竟是相互殘害還是相互扶持?可以說,張鐘鳴是作者傾盡心血打造的藝術形象,張鐘鳴這一人物形象或多或少帶有摩羅自身的影子,在作品中,作者始終把張鐘鳴的視角作為切入點,來敘述特殊時代張家灣的是是非非。
張鐘鳴最大的特點是柔弱,這既是他的優(yōu)點也是他的缺點。他尊重萬物生靈,從心底呵護萬物生靈的生命,不忍心看到它們遭受殘害,認為每個生命都有它存于世的價值,這些是他柔弱性情中可貴的一面。但是,他在某些事情上柔弱怯懦,沒有勇氣立起抗爭,是令人可恨的。例如,在章世松因心理壓抑得不到發(fā)泄而殘害何幸之這件事上,張鐘鳴作為一個明辨是非的知識分子,沒有勇敢地站出來阻止章世松的瘋狂舉動。
但是,張鐘鳴人性的怯懦并不妨礙他的光輝形象,因為他身上柔弱的特性蘊含著濃厚的宗教情結。他在那個荒唐的年代竭盡全力堅持自身的高貴品格,盡量不隨波逐流。張鐘鳴做得雖不盡善盡美,但與常修文相比,無疑是美好的。因為同樣是知識分子,常修文面對命運的災難選擇了屈服,而張鐘鳴卻堅持己見。常修文的命運充滿了戲劇性的色彩,他的父親與母親的成份難定,在那個時代,時而被平反為英雄,時而被判決為反動者,常修文的社會地位也隨著父親和母親的定性而大起大落。其中,常修文講述屎殼郎的故事就表明了他軟骨頭的性格和見風使舵的人生價值取向。作者在勾勒常修文形象的同時,也從側面塑造張鐘鳴不甘屈服命運的一面[2]。
女主人公許紅蘭是靈動而豐潤的藝術形象代表。用雨果的話評價許紅蘭恰如其分:“丑就在美的身旁,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惡與善并存,黑暗與光明與共?!保?](P35)許紅蘭的丑與畸形是指她作為上海灘的妓女職業(yè)操守的骯臟,她的身份在那個時代無疑是遭人白眼和唾棄的。她本性并不如此,在愛情上,她努力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好歸宿,嫁給了張家灣的紀文波。但好景不長,許紅蘭還沒來得及與丈夫過上好日子,紀文波竟然就被人暗算致死,她成了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寡婦。許紅蘭雖然人生之路坎坷,身份卑賤低下,但是敢言敢為敢當,看到不平的事會直言指出,不怕遭人詰難。許紅蘭用自己的愛與寬容無私地為大鳴山這個血腥之地鍍上了溫暖明麗的色彩,在她的身上總能讓人看到希望的曙光,她是真善美的化身。在作品中,許紅蘭的美好品質散發(fā)著淡淡的宗教氣息,寄寓著自然神意識的核心——愛與寬容。
從宗教本義和人性本善來分析,章世松是反面形象的典型代表。如果說小說的主人公是張鐘鳴,那么,張家灣的主角當屬章世松。章世松是張家灣一鄉(xiāng)的霸主,唯我獨尊,蠻橫無理,同時又愚昧無知,胸無點墨,而他卻認為只要他是村書記,那就可以掌控一切。孟繁華的評述很中肯:“由于20世紀獨特的歷史和激進主義的思想潮流,革命話語得到合理性的建立,‘革命的暴力’總是不斷得到夸張性的宣喻?!保?](P158)說的就是章世松這種人。他原本出身貧困,嘗盡了人情冷曖。他明白身份低微的辛酸痛苦,卻不去疼惜周圍的人和物,而是利用手上的一點權去草菅人命。
章世松認為,他有權就可以得到拖累的寡婦溫姑娘和喪夫的許紅蘭,因此,他用盡一切手段想得到許紅蘭,縱使顏春生殺孬孬,協(xié)助公安狠斗無辜的張鐘鳴。好容易在廢窯里找到對許紅蘭下手的機會,卻因為許紅蘭的大嘔吐無疾而終。這進一步加劇了章世松心理壓抑和人性扭曲的程度。在這種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折磨下,章世松的精神達到崩潰的邊緣。被擠壓到一定程度他就要發(fā)泄,而他選擇發(fā)泄的方式就是要掀起千層浪來蹂躪無辜的生命。許紅蘭想成全章世松的無理要求,卻因為自己的嘔吐而告終,促使章世松人性扭曲到了極點,變成了惡魔。許紅蘭不顧屈辱對章世松循循善誘乃至當頭棒喝,盡全力挽回局面,但都毫無意義,災難還是降臨了。何幸之成為章世松瘋狂舉動的犧牲品,無辜地被章世松活活炸死。
摩羅刻畫的章世松并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而是那個荒唐殘酷時代的縮影。章世松殘暴,令大鳴山的子民更向往真善美、愛與寬容,急需有宗教性的悲憫情懷來感化手持屠刀的人,消除人性惡的一面所造成的業(yè)障。
摩羅是性情中人,溫潤堅韌,悲憫仁厚,是體察民眾思想的優(yōu)秀代表。他擅長于從日常生活中尋求宗教資源和宗教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宗教氣質。
摩羅作為一名作家,追求創(chuàng)作出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理想作品。他的寫作資源是多方面的:奇聞逸事、民間傳說、童話、詩歌、民間風俗、自然規(guī)律、宗教哲思等。要把這些因素有機組合建構,就需要創(chuàng)作的理性。這就要求摩羅作為一個作家必須眼冷似灰,才能創(chuàng)作出理想的作品。
在作品構思中,摩羅注重的是生命的誠實性和純粹性。他寫作多從鄉(xiāng)村民間樸素心理出發(fā),是一位出色的人文主義作家。人文關懷是一種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價值、情感、自由的精神,關注的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生存狀態(tài)及其命運、幸福[4](P170)。
總的來說,《六道悲傷》是摩羅寫作道路的里程碑。作者不僅以高超的詩情打動了讀者,而且用深邃的思想震撼了讀者的心靈,引起人類對自身行為的反思觀照。作品對人性本善的呼喚、作者萬物有靈生而平等的人文理念,應當引起當今社會人類自身的深刻反思。
摩羅將長篇小說《六道悲傷》中的人物置身于一個荒唐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人的自由、尊嚴、幸福和生命可以輕易地被剝奪。在這個萬物并存的世界里,不僅僅人類遭受如此災難,其他生靈的生存也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作者眼里,自然神的神秘莫測不是要求萬物生靈停止所有的殺戮,而是希望我們放下心中的屠刀,敬畏每一個生命所具有的價值。
從古至今,人類對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與崇拜,目的往往是祈福,希望虔誠祈禱能傳達給冥冥之中的主宰,以降福祉于人。在摩羅看來,宗教的本源是人類對生存問題的關切,趨吉避兇、趨福避禍是萬物生靈的天然本能。
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物種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這種本性也決定了萬物必須遵循自然規(guī)律。自然規(guī)律雖然是無法更改、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人類可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使事物朝著對自身有利的方向發(fā)展。由此可見,長篇小說《六道悲傷》的深層含義是人類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應該努力追求人類社會與自然生靈相互扶持、同生共存的雙贏局面。
[1]摩羅.六道悲傷[J].十月,2004,(寒露卷).
[2]楊傳珍,杜紫微.生命倫理的詩性闡釋——關于摩羅長篇小說《六道悲傷》的對話[J].青年作家,2005,(2).
[3][法]雨果.雨果論文學[M].柳鳴九,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
[4]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