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芳 李朝輝 劉新義 許長寶
1)鄭州市金水區(qū)總醫(yī)院泌尿外科 鄭州 450003 2)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鄭州 450014
20世紀90年代,由于腹腔鏡系統(tǒng)設備和手術器械的進步,開始用腹腔鏡實施輸尿管切開取石,并得到推廣應用[1]。目前,作為開放手術或其他微創(chuàng)手術的替代和補充,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RLUL)已成為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方法之一。2006-10—2011-10,我院采用RLUL治療嵌頓性輸尿管上段結石24例,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齡28~67歲。均以反復發(fā)作患側腎絞痛3~8個月為主訴就診,其中23例伴有鏡下血尿,1例為肉眼血尿。24例經B超和尿路平片(KUB)檢查,20例經靜脈尿路造影(IVU),4例經逆行腎盂造影檢查確診為單側輸尿管上段不透X線結石,并伴有程度不等的腎積水。左側輸尿管13例,右側11例。結石大小1.0~2.2 cm。根據(jù)王純正[2]的劃分標準:輕度積水20例,中度積水3例,重度積水1例。既往史:13例術前接受過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治療。
1.2 治療方法 本組患者均接受RLUL治療。術前留置尿管。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健側臥位?;紓壤呔壪? cm骶脊肌外緣處做2.0 cm切口,鈍性分離至腰背筋膜。切開腰背筋膜,在腹膜后用手指先擴出一腔隙,將自制的水囊擴張導管插入該間隙內,往水囊內注入400 mL左右的生理鹽水,5 min后放出。該孔置入12 mm穿刺套管,手指引導下,在腋中線髂嵴上緣交界上方插入10 mm穿刺套管,放入腹腔鏡。在肋緣下2cm與腋前線交界處插入5 mm穿刺套管。顯露并游離出輸尿管,用無損傷鉗在結石上方夾閉輸尿管,防結石進入腎盂。在結石上方切開輸尿管壁0.8~1.5 cm,將結石取出。在腹腔鏡監(jiān)視下經輸尿管切口插入雙J管,用4-0無創(chuàng)可吸收線縫合切開的輸尿管管壁。CO2氣壓降至0.665 kPa,檢查創(chuàng)面無滲血,輸尿管切口縫合處無漏尿,放置引流管后關閉切口諸層。術后第3天復查KUB,如果無結石殘留,連續(xù)3 d引流量<5 mL/d,拔去引流管,雙J管留置4~6周。
本組24例RLUL手術均獲成功,平均手術時間(105±20)min。未發(fā)生毗鄰器官及血管損傷,無術中、術后大出血。術后第3天復查KUB,均未見結石陰影,結石清除率為100%。本組1例術后出現(xiàn)發(fā)熱,體溫38.5℃左右,經抗感染和對癥處理,3 d后體溫恢復正常。1例術后第3天引流量持續(xù)>50 mL/d,經實驗室檢查證實為尿漏,保持引流管通暢,第7天漏尿停止,第10天拔除引流。術后3個月復查B超,除2例有輕度腎積水外,其余患者的腎積水均得到緩解,未發(fā)現(xiàn)輸尿管狹窄及結石殘留或復發(fā)。
輸尿管結石長期反復嵌頓可引起輸尿管壁的水腫及慢性炎癥,甚至形成炎性息肉,造成嚴重的輸尿管梗阻。由于嵌頓性輸尿管結石較大,與輸尿管壁粘連緊密,多伴有輸尿管狹窄,ESWL效果不佳[2]。輸尿管鏡取石或碎石(URL)對于輸尿管上段結石成功率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增加,主要適用于中、下段輸尿管結石[1]。經皮腎鏡取石或碎石(PCNL)可以克服ESWL和URL的缺陷,碎石成功率和結石清除率明顯提高,但也可發(fā)生腎實質撕裂等并發(fā)癥。隨腹腔鏡手術的推廣,RLUL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被證實,尤其對于較大輸尿管上段結石,被認為是一種可靠的治療方法[3]。RLUL不需游離結腸,術后即便發(fā)生尿漏尿液亦不會進入腹腔,因此術后恢復較快。結石>2 cm,原考慮開放手術;或經ESWL、URL失敗者、嵌頓性結石、胱氨酸或草酸鈣結石以及在適合或不同意PCNL者,均為RLUL的最佳適應證。
RLUL結石清除率高,對于較大輸尿管上段結石治療效果可以與PCNL相媲美,本組術后的結石清除率達100%。但對于長期嵌頓的結石,由于可能伴有炎性狹窄或息肉形成,周圍組織粘連,RLUL難度較大,術中結石不能準確定位,致使中轉轉開放手術。因此,解剖并顯露出輸尿管是手術成功的關鍵:(1)術者應具有扎實的局部解剖學基礎。(2)術前常規(guī)行KUB加IVU檢查,以確定結石位置及其與腎下極的關系。(3)在腰大肌前切開Gerota筋膜分離腎周脂肪囊后,依據(jù)結石和腎下極的解剖關系,在腰大肌前分離,找到結石上方擴張的輸尿管。如脂肪過多,可向上頂起腎下極,由此向下游離,找到輸尿管及結石。(4)在生殖腺靜脈前方,輸尿管在腎下極水平與該靜脈交叉,沿生殖腺靜脈向腎下極方向游離即可找到輸尿管。
為便于手術操作和預防發(fā)生并發(fā)癥,手術時需用導尿管排空膀胱,置胃管行胃腸減壓。取石后要安放雙“J”管于輸尿管腔內引流尿液。此外,還應注意:(1)游離輸尿管時,應保護輸尿管的血運,以免術后輸尿管壞死。(2)提起輸尿管時,張力不可過大,否則同樣可造成輸尿管血管損傷導致輸尿管缺血壞死。(3)縫合輸尿管時,腹腔鏡盡量靠近輸尿管,將局部放大,看清輸尿管壁切開處,用鉗子提起一側壁,僅縫漿肌層,邊距不要太寬,針距不要太密,以保持輸尿管腔有足夠的直徑,避免狹窄和扭曲。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684.
[2]王純正,徐智章主編.超聲診斷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304-305.
[3]張建忠,張軍暉,閆勇,等.后腹腔鏡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附25例報告)[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8,23:35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