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
近年來,對“高中該不該取消文理分科”的討論一直在國內(nèi)熱烈進行。那么,其他國家的高中分不分文理科呢?他們又是怎樣向大學輸送人才的呢?“他山之石”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發(fā)和思考呢?
俄羅斯大部分普通中學從十年級(相當于我國高中二年級)開始文理分科,但外語學校等專業(yè)性較強的學校一般不分科。
2009年5月,俄羅斯開始首次全國統(tǒng)考。如果中學生打算進入大學或中等職業(yè)學校繼續(xù)深造,除兩門必考科目(俄語、數(shù)學)外,還必須參加英語和另一門與所報考專業(yè)有關(guān)的科目考試。選考科目有9門:文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社會知識、外語(英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信息學與信息通信技術(shù)。選考多少門,全憑學生自愿。
俄羅斯中學一年有4個假期,春假和秋假各一周,寒假兩周左右,暑假3個月。在校期間,每天只上半天課,一般下午2點就放學。放學后學生可以留在學校,參加各種免費的課外培訓班。
美國高中沒有明確的文理分科,上課類似中國的大學,沒有固定的教室,學生根據(jù)自己選的課,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課。
美國大學比較重視學生的復合能力,從高中升入公立大學,須要符合3個基本條件:必修課、標準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
以加州大學為例,必修課包括7門:2年歷史課、4年英語課、3年數(shù)學課、2年科學課、2年外語課、1年藝術(shù)課和1年的1門選修課。
標準考試(ACT或SAT)類似中國的高考,每年全國統(tǒng)一進行7次,學生可以參加多次考試??忌诟咧须A段的大學預備課程成績都將被計入平時成績,社會表現(xiàn)、申請論文、推薦信和面談都對入學有重要的影響。
瑞典沒有高考,但大學錄取率卻只有50%。法律規(guī)定,只要具備高中二年級以上的瑞典語和英語水平,就可以提交高校入學申請。這也意味著,高校的基本入學條件并不高,因此“擇優(yōu)錄取”的依據(jù)便是考試,并且是高中3年的全部考試成績。
學生在高中要完成30門左右的課程,每門課都要參加由任課教師出題和評分的考試。如果希望能被名牌大學錄取,必須“三年如一日”地認真應對每一門考試。
此外,還有設(shè)計堪稱“復雜”的高中教育科目。瑞典的高中課程粗算起來有數(shù)十個科目,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shù)、技術(shù)等,有些城市還開設(shè)有電氣、造紙等科目,培養(yǎng)適應當?shù)鼐蜆I(yè)的特殊人才。選擇這些科目的學生,其實選擇的就是職業(yè)高中。
日本高中通常從高二開始文理分科,為的是適應高考不同的考試科目。學生要明確是考國立大學還是考私立大學,因為兩種大學考試科目的數(shù)量有很大不同。
考國立大學,除了必須參加“中心考試”的6科考試外,還要參加志愿高校的3科文科或理科考試。私立大學只有3門考試,如選文科就考外語、國語和文科卷,選理科就考英語、數(shù)學、物理或化學。由于國立與私立大學的學費相差較多,家庭經(jīng)濟狀況往往是學生決定考國立還是考私立大學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