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泉州理工職業(yè)學院外國語言系,福建泉州362000)
《麥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國著名作家J.D.Salinger的唯一長篇小說和代表作,被譽為為“現(xiàn)代經(jīng)典”。小說講述了作為青春期的16歲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爾德在療養(yǎng)院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了自己在紐約市的三天成長經(jīng)歷?;魻栴D出身于美國富裕中產(chǎn)階級家庭,在圣誕前夕因為期末考四門學科不及格,第四次被學校開除,不敢貿(mào)然回家,從而獨自在紐約市游蕩。期間,他出入車站、旅館、酒吧、電影院、戲院和公園;他會前女友、舊校友,訪老師,嫖妓,接觸到了美國各個階層的人物,目睹了二戰(zhàn)后美國的千瘡百孔,體會了社會的庸俗、自私、殘忍和虛偽。作者用獨特的敘事視角和生動的語言刻畫了青少年從孩童向成人過渡中認識世界獨特的風格,即青少年的思維風格;霍爾頓敏感的洞察力和細膩的情感也體現(xiàn)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情感的、社會的以及精神上的種種矛盾和困惑。本文選擇《麥田里的守望者》這一文本,對小說主人公即第一人稱敘述者霍爾頓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獨具特色的思維風格進行語言和認知研究。
“思維風格”這一術(shù)語由Roger Fowler在1977首創(chuàng),后經(jīng)Geoffrey N.Leech &Michael H.Short,Elena Semino等學者逐步發(fā)展完善?!八季S風格體現(xiàn)了小說人物、敘述者或是隱含作者個人特有的認知方式,捕捉世界觀中個人特有的語言和認知方面,包括個人特有的認知習慣,能力和局限,信仰和價值觀”[1]。學者們因研究側(cè)重點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術(shù)語和不同的分析方法。對思維風格的研究可大致分為語言和認知兩種不同視角的研究。目前,語言研究主要從詞匯、句法和人物對話切入,對小說思維風格進行分析。認知研究現(xiàn)在主要運用隱喻理論、圖式理論和混成理論來探討小說思維風格。
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對“獨特語言表現(xiàn)”特別關(guān)注,主要采用語言理論和語言分析來探討小說思維風格,所以被稱為思維風格的語言研究,其中主要包括“M.A.K.Halliday運用語言功能理論分析詞匯和及物性,F(xiàn)owler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詞匯不足、過度詞匯化、句法和動詞及物性等方面,G.N.Leech和M.H.Short通過詞匯、句法、語篇關(guān)聯(lián)和文本的整體結(jié)構(gòu)來研究思維風格”[2]。Elena Semino等語言學家通過語用角度來分析會話行為中投射出的思維風格。
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為思維風格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新的研究視角,思維風格的研究重點也從語言轉(zhuǎn)移到認知研究,研究的側(cè)重點轉(zhuǎn)移到了對“個人心理”的深入探索。認知研究運用圖式理論、認知隱喻理論和概念復(fù)合理論分析小說思維風格。“認知隱喻的系統(tǒng)運用,圖式的建立和更新,概念的混成,可以反映出個性化的認知習慣以及了解和談?wù)撌澜绲膫€性方式?!保?]97
思維風格與小說世界概念化的語言結(jié)構(gòu)密切相關(guān),融合語言和認知兩種研究的優(yōu)點可以更全面地展示小說思維風格的特點。因此本文采用語言和認知二者結(jié)合為研究方法來分析小說主人公的思維風格。
在詞匯層面上,主人公霍爾頓張嘴閉口都是粗俗語。處于青春期的霍爾頓在向成人世界邁進,他不可避免地總在模仿成人。無論是在描述自己喜愛的事物或是厭惡的事情,霍爾頓都無法離開“hell”,“bastard”,“goddam”,“for Chrissake”這類的粗俗語,他一直試圖以成人的角度和口吻來認識和評價現(xiàn)實。在成長過程中,青少年霍爾頓面臨著種種困惑和矛盾,因此在霍爾頓言語中出現(xiàn)大量用詞錯誤和某些詞匯的反復(fù)使用。他在很多詞后都錯誤添加了一個形容詞詞尾“y”,例如:Christmas-Charistmasy(很圣誕的),vomit-looing-vomity-looking(長的很嘔的),snob-snoby(很拉皮條的),fist-fisty(很拳頭的)。
霍爾頓總是在人名前或是事物前加了“old”,不管是他喜歡還是憎恨的人或物,如他把偽善的歷史老師斯賓塞先生叫作“old Spencer”,把虛偽勢利的西爾斯學校校長叫作“old Haas”,把最喜愛的妹妹叫做“old Phoebe”,把基督叫作“old Jesus”。主人公霍爾頓言語中大量使用的粗俗語、用詞錯誤和某些詞匯的反復(fù)使用體現(xiàn)了霍爾頓作為懵懂少年對世界認知的局限,以及對成人世界的心理調(diào)試。
在句型方面,霍爾頓言語中慣用的松散句型結(jié)構(gòu)反映出他在成長過程中的彷徨和猶豫,他向成長世界中過渡中的困惑和迷茫。松散句型結(jié)構(gòu)在小說一中出現(xiàn)多次,如“I told him I was a real moron,and all that staff.[4]17”“I knew her like a book.I really did.[4]81”這樣的松散句型中在英語中沒有特別的語法意義,讓人感覺很模糊,好像還有話要說,強調(diào)了霍爾頓在認知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體現(xiàn)了霍爾頓在認知世界中需要時間來進一步思考、識別和確定;他還是個懵懵懂懂的孩子而已,仍然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成長。
霍爾頓在日常對話中多次違反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和關(guān)系準則體現(xiàn)了他在認知世界的局限性,即他無法判斷和獲取需要和關(guān)聯(lián)的信息和細節(jié),他無法推斷人們的想法,他無法集中注意力。例如在與歷史老師斯賓塞先生長談過程中,當斯賓塞先生問霍爾頓期末考多少學科不及格的時候,霍爾頓不僅回答了不及格學科的科數(shù),還進一步補充他英語及格的原因,這明顯違反了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所說的話應(yīng)該滿足交際所需的信息量和所說的話不應(yīng)超出交際所需的信息量),體現(xiàn)了他在對世界概念化的過程中,無法判斷和獲取所需的信息和推斷人們想法的局限性。再如在同前女友薩利交談中,霍爾頓總是答非所問,總是聊著一些無關(guān)聯(lián)的話題,毫無邊際的說話,他違反了合作原則中關(guān)系準則(說話要有關(guān)聯(lián)),揭示了成長中迷茫的他在獲取關(guān)聯(lián)的信息和細節(jié)方面上有待提高。
“圖式是認知的基礎(chǔ),是人們過去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在頭腦中儲存的方式;一旦圖式在大腦中形成后會對以后獲得信息的重組、理解和記憶產(chǎn)生影響,人們在認知過程中對新輸入信息和背景知識結(jié)合起來?!保?]105本文從認知研究的視角即運用圖式理論對思維風格展開進一步研究,霍爾頓·考爾菲爾德特別的認知圖式及其更新后的認知圖式充分體現(xiàn)了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特有的認知水平及其對世界獨特的認知習慣。
從小說主人公霍爾頓的言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霍爾頓圖示中,世界上任何事物要不是美好、單純、真實和永恒的,要不就是丑陋、復(fù)雜、虛假的?;魻栴D有著許多在認知世界過程中的獨特圖式,其中特別是他經(jīng)常想到、參觀并且喜愛的博物館反映出他特有的博物館圖式。博物館圖式投射出他簡單的認知水平和對世界片面的概念化認知,刻畫了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不成熟而又獨特的思維風格。小說中幾次出現(xiàn)霍爾頓的博物館圖示。
It always smelled like it was raining outside,even if it wasn’t,and you were in the only nice,dry,cosy place in the world.I loved that damn museum.[4]126
霍爾頓認為博物館總是不變的,霍爾頓每次來到博物館時,它還是原來的樣子;博物館象征著理想世界,代表永恒的美好和不變的真理,那里所有事物都是那么的簡單并且可以理解。由于霍爾頓青少年時期認知的局限性、特殊的個人經(jīng)歷及所其處的文化和歷史時期,他總是用有限的知識和非此即彼的方式來認知世界和建構(gòu)認知圖式。而這些認知圖式又進一步影響了霍爾頓對現(xiàn)實事物的認知和判斷。
與此同時,霍爾頓思維風格的改變與小說的成長主題相呼應(yīng)。作為一個青少年,霍爾頓逐漸地長大和變化,成長中新的經(jīng)歷更新了他的認知圖式。在紐約市游蕩三天的過程中,霍爾頓又去了博物館。
“It was so nice and peaceful”,he says,“Then,all of sudden,you’d never guess what I saw on the wall.Another‘-you’.It was written with a red crayon or something,right under the glass part of the wall,under the stones.”[4]210
這次參觀博物館新的經(jīng)歷更新了他原有的博物館圖示,博物館已經(jīng)不是一成不變的地方了。相反,它被改變,被污染了,成了丑陋世界的一部分了。更新后的圖式投射出霍爾頓思維風格從不成熟的向成熟理性的改變,他開始改變對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態(tài)度,認識夢想和現(xiàn)實的界限,接受自然規(guī)律和現(xiàn)實,用客觀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世界。少年終究會長大,終究會走入成人世界。因此,《麥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立即受到了美國青少年的歡迎,隨后在全球范圍內(nèi)掀起一陣麥田風。大部分青少年認知世界的思維風格正如主人公霍爾頓,青少年讀者認為小說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并且與其產(chǎn)生了共鳴;一時大學和中學校園中,他們紛紛在冬天身穿風衣,倒戴著紅色的鴨舌帽。作者Salinger通過對少年主人公思維風格的塑造達到了與讀者琴瑟和鳴的藝術(shù)效果,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了小說的創(chuàng)造目的。
本文對思維風格的語言研究主要從霍爾頓獨特的言語行為分析霍爾頓語言習慣和認知能力。在認知研究上,從霍爾頓特別的圖式及其更新后的圖式入手,研究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特有的認知水平及其對世界獨特的概念化認知。通過對小說人物的語言和認知進行細致和系統(tǒng)的分析,從而達到本文研究小說人物思維風格的目的。
[1]Bockting I.Mind Style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Characterisation[J].Language and Literature,1994(3):159.
[2]Leech G N,Short M H.Style in Fiction: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81:188-189.
[3]Semino E.A Cognitive Stylistic Approach to Mind Style in Narrative Fiction.In:Semino,E.&Culpeper,J.(eds.).Cognitive Stylistics: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t Analysi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97.
[4]Salinger J D.The Catcher in the Rye[M].England:Penguin Books,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