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開
一心為了蠶桑絲綢事業(yè),無二話可說,
三心四感五千精神,鑄就現(xiàn)代絲綢人【1】。
六千年華夏文明,蠶絲發(fā)明最先,
前有嫘祖嫫母先賢【2】,
今有向老先生團隊領(lǐng)先【3】。
無梭織機,如畫練染;
霓裳倩影滿人間,七女怎不下凡?
神八遨游往返飛九天,
遠勝鵲橋,更加方便,
絲綢天路,何似在人間。
十分盡力,基因工程,基礎(chǔ)研究,真情在,
百計千謀,綜合試驗,新品研發(fā),不懼難;
萬事莫等閑,靠科技發(fā)展,
高效、低碳、良性循環(huán),
古老蠶業(yè)譜新篇。
萬戶千家受益,志在田園,
百里奔波,蠶農(nóng)裝心間,
苦矣!樂矣!絲綢人就是春蠶。
路漫漫,風雨兼程數(shù)十載,
怨乎?悔乎?情篤終身事業(yè)艱;
飄零零,重九登高望秋蠶,
八月中秋人圓繭也圓;
七夕夏蠶似火,柔月把情添;
六順合心意,桑林之約再見;
情也、愛也,織進書卷與絲絹;
五月春蠶桑正茂,山水之中掩蠶間,
實現(xiàn)“四當”一步成園【4】,
抓緊“三冬”奏響來年生產(chǎn)【5】,
兩江涌動迎春天,
看“文化絲綢”、“科技絲綢”、“品牌絲綢”,一一展現(xiàn)。
壬辰暮春于高州
注【1】:三心:事業(yè)心、誠心、信心;四感:危機感、使命感、責任感、成就感;五千:踏遍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排除千難萬險。
【2】:嫘祖:養(yǎng)蠶發(fā)明人 嫫母:繅絲發(fā)明人。
【3】:向老先生:作者的老師,西南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仲懷。
【4】:四當:栽桑術(shù)語,當年育苗、當年栽桑、當年養(yǎng)蠶、當年見效。
【5】:三冬:冬建 (建蠶屋、共育室、連戶路),冬修(桑樹修剪整形,刷白防蟲),冬嫁 (桑樹冬季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