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寬浩,李月靈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主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果明顯偏低,知識的掌握主要靠死記硬背,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未能很好鍛煉,與同伴的協(xié)作能力較差。外科急腹癥是臨床表現(xiàn)為急性腹痛的一類疾病,涉及諸多病種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腸梗阻、泌尿系結(jié)石等外科急癥。學生對外科急腹癥的診斷、鑒別診斷與處理往往沒有頭緒,無從下手或者顧此失彼。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種以討論問題為核心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為流行的教學方法[1]。我校從2009年開始在外科護理學急腹癥的授課中,嘗試PBL模式授課改革,取得較好的效果。
1.對象。選擇我院2008級4年制護理專業(yè)本科學生共2個班級108人,其中女生100人,男生8人。按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人,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基礎文化和專業(yè)成績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教學法,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實施傳統(tǒng)教學;觀察組采用PBL教學法。比較兩組的教學效果,包括理論考試,問卷調(diào)查學生對PBI教學效果的評價情況。
(1)傳統(tǒng)教學方法。①教師備課:教師在熟練本專業(yè)本課程重點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外科疾病的整體護理進行認真?zhèn)湔n,并自制多媒體課件。②學生預習和復習:要求學生上課前預習本系統(tǒng)疾病及與其內(nèi)容相關的基礎知識。③課堂講授:專業(yè)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聽課為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和難點,課后歸納小結(jié)。
(2)PBL教學法。①教師準備:根據(jù)外科護理學急腹癥的的教學大綱和目標,編寫具有代表性的模擬病例,并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知識,有層次地安排教學時間并精心安排其討論的內(nèi)容。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和教學內(nèi)容提出本章節(jié)相關問題,所提出的問題既要能突出本堂課的重點,又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評判性思維的能力。如在腹部損傷病人的模擬病例中,我們提出的問題有:該病人的初步的診斷及診斷依據(jù)是什么?需要與哪些疾病進行鑒別?進行鑒別診斷時,可能會做哪些輔助檢查?處理原則是什么?常見的護理診斷(問題)有哪些?該如何對病人進行整體護理?②學生準備:把模擬病例和問題提前2周發(fā)給學習小組(4-5人一組,每組選一組長),讓學生查閱資料,預習相關的知識點,自學總結(jié),準備小組討論提綱。③課堂討論: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討論。教師做總結(jié)歸納,并強調(diào)重點和難點。④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中的表現(xiàn),實事求是、客觀地做出評定。最后我們對PBL的教學效果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在定性上注重對參加PBL教學的學生的調(diào)查,在定量上則對急腹癥的考試成績進行分析。
3.效果評價。①問卷調(diào)查:參考金吉平教授的做法[2],設計“教學效果調(diào)查表”,了解護生對教學方法的自我評價。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對此教法的接受程度、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等五個方面。滿意度標尺為:好、較好、一般、較差、差,分別對應為5分、4分、3分、2分、1分。 ②考核: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核,總成績由理論成績的50%和技能測試的50%組成。
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在對此教法的喜歡程度、學習積極性、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評分均要顯著高于與對照組(P<0.05),見表1。研究組和對照組在理論成績、技能成績和總成績上的得分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1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度的評價(n,±s)
表1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度的評價(n,±s)
評價項目 實驗組(n=54) 對照組(n=54)對此教法的喜歡程度 4.34±0.53* 3.83±0.45提高學習積極性 4.42±0.31* 3.97±0.42提高溝通交流能力 4.14±0.57* 3.85±0.57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4.37±0.23* 3.57±0.58解決問題的能力 4.25±0.39* 3.74±0.91總評價 4.33±0.36* 3.87±0.75
表2 兩組學生測試成績的比較(n,±s)
表2 兩組學生測試成績的比較(n,±s)
組比 理論成績 技能成績 總成績研究組(n=54) 92.24±5.68* 91.92±4.63* 92.49±4.97*對照組(n=54) 84.84±7.41 86.58±7.11 85.63±7.23
PBL是一種以討論問題為核心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是由美國神經(jīng)病學教授Barrows在1969年首創(chuàng)。PBL教學模式強調(diào)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性的問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技能,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它打破了學科間的界限,具有以患者疾病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它將基礎學科和臨床實踐結(jié)合起來,是一個討論、自學、再討論、再學習的過程[3-4]。
1.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外科護理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模式,通過設立典型病例,提出適當?shù)膯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同時學生普遍認為結(jié)合臨床病例,通過自己查找資料,更有助于鞏固理論知識,且記憶深刻,從而也加強了學習自主性,形成了一個不斷鞏固已學知識,同時接受新知識的螺旋式的良性循環(huán)。
2.培養(yǎng)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PBL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利于人際交往與協(xié)作的良好平臺,小組成員圍繞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展開討論、并閱文獻、收集資料,最后進行分析、整理、加工。整個過程小組成員既有分工,又要合作,各施所長,各展所能,并協(xié)作互補。當遇到困難時共同面對,共同克服,對于成功彼此交流,共同分享,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之問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3.學生認為實施PBL教學能提高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PBL教學過程中,學生帶著教師所給問題,經(jīng)歷了查閱資料、分析整合資料,再進行討論和總結(jié)等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注意到發(fā)現(xiàn)問題和分析問題。在組織報告材料時,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融匯相關學科知識,經(jīng)過學生討論辯論、指導教師引導及精講,促進了學生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4.PBL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迅速在世界各國推廣開來,成為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但是在我國現(xiàn)行的教學模式下,仍存在一定的問題。(1)學生適應時間較長:如學生查閱資料、整理資料需較長時間;高職學生的基礎差,自學能力、理解能力欠缺,對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故教師在教學中耗時較多。(2)教學資源相對缺乏:如參考書籍相對較少、校園網(wǎng)不夠健全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PBL教學法的廣泛應用。(3)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影響PBL教學的開展。
[1]Schmidt HG,Vermeulen L,vander Mo1en HT.Long term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comparison of competencies acquired by graduates of problem-based and a conventional medical school[J].Med Educ,2006,40(6):562-567.
[2]金吉平.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2):37-38.
[3]張楠楠,朱昌蕙,王國慶.關于新型教學模式 PBL的思考與探討[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35(8):1480-1481.
[4]劉 穎.PBL教學方法在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西部醫(yī)學,2009,21(12):2203-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