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曉 航愛民
揚子石化把“職工書屋”作為“加油站”,促進員工向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方向邁進。
近年來,揚子石化引導員工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在學習中提升職工隊伍的文化素質、思想素質、技術業(yè)務素質,以“職工書屋”為平臺,通過學習促進工作,通過工作推動學習,為公司持續(xù)有效和諧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
揚子石化堅持把好書送到一線,讓更多的職工方便讀書,讓職工有更多的好書可讀,為廣大職工提供方便實用的讀書場所和渠道。一是加大智力投資。統(tǒng)籌兼顧,在公司圖書館建設的基礎上,每年投入較大的“職工書屋”建設資金,并在場地、人員上給予大力支持,為建設基層“職工書屋”提供購書、配書等服務。二是培育示范書屋。從生產廠到物流采購,從科研單位到消防支隊,“職工書屋”的觸角延伸到公司各個層面。幾年來,公司先后建立23家基層“職工書屋”示范點,基層單位成立了24個職工讀書興趣小組,公司成立職工讀書協會,協會成員覆蓋每個單位,“職工書屋”覆蓋率在95%以上。三是優(yōu)化資源管理。在網絡化管理、圖書資源共享、圖書采購配送、流動服務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逐步形成切合實際的“職工書屋”管理運行模式。從方便職工借閱入手,實行開架借書,敞開辦理借閱證。同時適應信息時代要求,充分利用公司局域網,建立了職工“電子書屋”,實行網絡借書。
揚子石化開展“好書進班組”活動,讓書“動”起來,讓“職工書屋”“活”起來,引導職工“愛讀書,讀好書”,潛心享受讀書的快樂,在讀書中獲得智慧和力量。一是“流動書屋”開到一線,送書到現場。在“職工書屋”的基礎上各車間建立“流動書屋”和“流動書箱”,深入班組、一線,滿足一線職工特別是倒班職工的讀書需求,形成公司、廠、車間、班組讀書立體網絡。二是“心得漂流”溝通讀者,增添讀書樂趣。在為“流動書屋”配書前,先廣泛征求職工意見,結合職工的興趣、愛好和需求為現場職工選書、配書。同時請每位職工在閱讀歸還后附上自己的讀書心得,后面借閱的職工也可以看到上一位讀者的心得??葱牡?,或啟發(fā)或思考,無形中活躍了讀書氛圍,擴大了圖書的輻射面。三是開展系列讀書活動,交流心智成長。開展“執(zhí)行與我”、“和諧揚子”、“向勞模先進學習、爭當優(yōu)秀員工”、“讀書睿智,讀書明理”、“讀紅書學黨史,當好揚子人”等系列活動,激發(fā)職工讀書的熱情。同時,該公司適時舉辦職工讀書講壇,邀請知名學者、作家來揚子做“快樂讀書”、“讀書與人生”、“讀書與成長”等精彩講座,挑選職工讀書愛好者上講臺,講解自己的讀書心得,掀起職工讀書熱潮。
創(chuàng)建學習型班組,培育先進個人和集體。公司結合實際工作,以“三基”、“六小”、“五節(jié)一減”、“師帶徒”等活動為載體開展創(chuàng)建工作,2011年涌現出“公司標桿班組”20個,水廠、貯運廠、研究院各有1個班組被評為“南京市文明班組”,芳烴廠二甲苯車間化工丙班、水廠電儀分部儀表凈一檢修班和烯烴廠范紅亮分別獲得“中央企業(yè)紅旗班組”、“中央企業(yè)知識型職工”稱號。
□ 揚子石化“流動書屋”開到一線,送書到現場。李樹鵬 攝
創(chuàng)建勞模工作室,為生產實踐開辟創(chuàng)新空間。公司積極營造尊重勞模先進,尊重優(yōu)秀人才的氛圍,開展勞模工作室創(chuàng)建活動,以勞模的名字命名,提高勞模的影響力。從解決自身的實際問題出發(fā)找準創(chuàng)建工作的切入點,用勞模精神引領職工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吸引勞模身邊的職工參加,承擔某一項或幾項具體任務,使其成為學習型組織的“建設者”、提高經濟指標的“領跑者”、科技攻關的帶頭人、技能提升的排頭兵。
以書屋為“加油站”,實現企業(yè)與員工共成長。“與書相約,與書交友,多讀書、讀好書”,每一名職工在“比學趕幫超”中增強學習動力,確立學習目標,形成勤學習、勤思考、勤交流的學習氛圍,促進職工向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方面邁進。目前公司“職工書屋”每周推出新書介紹,每天平均接待讀者近400人(次),高峰期每天近900人次。揚子石化“職工書屋”被評為南京市優(yōu)秀“職工書屋”示范點,2010年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書屋示范點”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