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玲,李 楊,沈新普,劉勤志
(1. 東北石油大學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黑龍江 大慶 163318 ;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 Citywest Blvd., Bldg2 Houston, TX 77042, U.S.;3.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07)
目前,水壓驅油仍然是提高采收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由于受注入水質(zhì)和注入工藝的影響,導致井壁污染后致使注入受阻而引起產(chǎn)量下降。洗井是抽油機井維持正常生產(chǎn)的重要工藝之一[1]。
在實際工程中,影響洗井工藝和洗井效果的因素較多。目前,人們主要關注的是洗井壓力對套管擠壓破壞產(chǎn)生的影響[2-3],而忽略了地層在反沖洗過程中對套管的作用。在注水井反沖洗過程(泄壓)中,由于套管內(nèi)流體壓力驟降,導致在注水井井底與地層之間存在較大的流動壓差,從而孔隙壓力的變化導致地層有效應力發(fā)生變化。在地應力作用下,套管所承受的徑向擠壓力增大,地層遭到擠壓破損,將導致套管損壞。為了避免引發(fā)套管損壞造成反沖洗事故,對套管承載能力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及工程應用價值。
本文使用 ABAQUS-6.5軟件,在考慮流固-耦合條件下,以套管和油藏巖體為研究對象,建立了油藏巖石的反洗井圍巖和套管的三維固結分析模型,分析反洗井的滲流過程及套管變形過程。結合反沖洗井工藝和巖石變形固結的過程被視為流體-固體多場耦合的彈塑性問題,計算中采用Mohr-Coulomb條件作為巖石的屈服條件。研究了不同巖體性質(zhì)及反沖洗工藝對套管承載能力的影響,為反沖洗作業(yè)中壓力控制提供理論依據(jù),減小施工的盲目性,在最大提高沖洗效果的同時,保護套管不受損壞。
為了能夠較詳細地模擬圍繞射孔周邊巖石的力學行為,考慮到射孔尺寸很小,取射孔段套管和地層為研究對象,取巖層厚度為1 m、半徑為2 m的三維部分巖石分析固結情況。
井筒內(nèi)以螺旋形式分布射孔眼,套管內(nèi)徑為φ124.26 mm,外徑為φ139.7 mm,管內(nèi)充滿洗井液(清水),力學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套管-地層力學模型Fig.1 Mechanical model of casing-formation
邊界條件為:①下表面施加z方向的位移約束,模擬下部地層對模型的支撐作用;②在外表面施加水平方向的位移約束,模擬外圍地層對模型的約束作用;③上表面施加上覆巖石壓力,模擬上覆巖層對模型的擠壓作用;④施加初始地應力場:σh1、σh2、σv;⑤施加巖層重力,以平衡地應力;⑥施加初始孔隙壓力場和初始孔隙率場;⑦在井筒上和射孔壁上施加流體壓力,模擬注水壓力對套管和地層的作用;⑧在射孔壁上施加大小與流體壓力相等的孔隙壓力,模擬注水過程中洗井液向地層內(nèi)滲流對套管應力的影響;采用了載荷函數(shù)施加注水壓力和射孔壁上的孔隙壓力,以模擬流體壓力隨時間的變化過程。
根據(jù)力學模型建立幾何模型,并采用13 177個節(jié)點,5 584個單元離散幾何模型,套管采用 638個非協(xié)調(diào)實體單元C3D8I離散,在非射孔區(qū)域和離套管比較遠的區(qū)域,劃分比較粗的網(wǎng)格就可以滿足計算精度,以減少計算時間;在射孔眼附近存在應力集中現(xiàn)象,需要劃分較細的網(wǎng)格來提高計算精度。有限元模型和局部放大圖如圖2所示。
圖2 套管-地層整體網(wǎng)格模型和局部放大圖Fig.2 Finite element model near well region
根據(jù)孔隙介質(zhì)微元體的力平衡方程,采用虛功原理,建立巖體應力平衡方程為
式中:t為微元體表面的cauchy應力;υ為虛速度;S為微元體表面積;f為巖體骨架的體積力;s為飽和度;n為孔隙率;nt為巖體吸附的液體體積;ρw為當前構型下液體密度;σ′為有效應力;ε為微元體應變;V為微元體的體積。
根據(jù)微元體內(nèi)流體質(zhì)量守恒方程非線性滲流定律,可得到低滲透儲層滲流流體平衡方程為
式中:uw為虛孔隙壓力;為初始構型下液體密度;J為雅克比矩陣;k為滲透率;β為速度系數(shù);為滲流速度。
根據(jù)有限元理論對上述方程進行離散,得到其有限元格式。
應力平衡方程為
孔隙流體連續(xù)性方程為
其中
式中:β為應變-位移矩陣;D為本構矩陣;N為插值函數(shù);Kg和Kw是固體顆粒和流體的體積模量;k*是滲透系數(shù)向量。
以某油田的注水井為例,地層彈性模量為12 GPa,泊松比為0.22,初始孔隙度為0.2;套管材料的彈性模量206 GPa,泊松比0.3,屈服強度551 MPa,套管材料的應力-應變關系如表1。2個方向的水平地應力為, σh1=σh2=30 MPa ,垂直地應力σv=24 MPa,洗井深度為1 000 m,注水壓力20 MPa(井口壓力),洗井液的壓力梯度為10 kN/m,初始孔隙壓力為10 MPa,卸載壓差為20 MPa。
表1 N80套管材料應力-應變關系Tabl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of material of casing N80
計算過程主要包括:①施加初始地應力、上覆壓力、地層重力及邊界條件、模擬初始地應力場;②施加注水壓力和孔隙邊界,模擬注水過程;③卸載注水壓力,模擬泄壓過程。
圖3 平衡地應力場后的垂向變形云圖Fig.3 Vertical deformation nephogram after balance of initial geostress field
由圖3可以看出,地層垂直方向位移的最大值為0.088 mm,說明地應力與重力場平衡較好,采用上述模型可以反映賦存巖體的應力、應變分布狀態(tài)。
圖4 不同時刻泄壓瞬時套管應力變化Fig.4 Changes of casing stress in different pressure release times
泄壓瞬間套管Mises應力劇烈上升,主要是因為在注水井泄壓之前,注水井套管內(nèi)壁作用有很高的注水壓力,它作為支護力使套管較穩(wěn)定。突然泄壓時由于套管內(nèi)液體壓力突然降低,套管失去了支護力,導致套管承受的外擠壓力升高,套管應力也瞬間增大。根據(jù)應力云圖的分布可以看出,射孔眼位置處的應力值較大,這是由于應力集中引起的。因此,套管在水壓力的作用下,首先在射孔眼位置處發(fā)生破壞,以射孔眼為中心,破壞依次向外傳遞。
圖5 射孔眼附近一點巖石有效應力和孔隙壓力隨時間變化曲線Fig.5 Effective stress and pore pressure in rocks around the perforation eye varies with time
圖6 套管擠壓力隨時間變化曲線Fig.6 Casing external pressure curve varies with time
由圖5、6可以看出,泄壓時射孔眼附近流體壓力下降最快,致使巖石骨架承受的有效應力急劇上升;同時,射孔表面的流體壓力和孔隙壓力突然降低,遠處的孔隙壓力大于射孔眼附近的孔隙壓力,流體由地層向井筒內(nèi)滲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套管損壞。
套管所受的擠壓力和套管應力在泄壓瞬間上升最快,變化最劇烈,隨著時間的推移,擠壓力和套管應力都將趨于平穩(wěn)。由此可知,泄壓瞬間套管最易損壞。
地層的巖性及地應力分布狀態(tài)影響反沖洗過程中載荷的變化,為了考察上述因素,在計算中分別改變了巖石的滲透率、彈性模量和地應力狀態(tài)。
地層按滲透率分類,可以分為高、中、低以及特低滲透率地層。對于不同的地層,應力敏感性表現(xiàn)差異較大,變化規(guī)律各不相同。計算中,根據(jù)文獻[4-5]中推薦的不同地層條件下,孔隙度與滲透率的變化規(guī)律。圖7為不同滲透率下泄壓瞬時地層中孔隙壓力的分布狀況。
圖7 泄壓瞬間不同滲透率地層孔壓分布對比Fig.7 Pore pressure distributions when pressure release in different permeabilities
圖8 安全洗井壓力與地層滲透率關系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safe backwash pressure and permeability
從圖7可以看出,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滲透率越低,泄壓瞬間地層中液體反向滲流量越小,井眼周圍地層中的孔隙壓力越接近正常的注水壓力,地層給套管的擠壓力越大,井眼內(nèi)外壓差越大、越容易引起井眼周圍的應力集中,使注水井套管發(fā)生變形。圖8為不同地層滲透率下套管所能夠承受的安全洗井壓力。
滲透率越低,洗井過程中井筒內(nèi)外壓差變化較小,地層有效應力變化較低,套管受擠壓力變形小。
計算時,地層的彈性模量分別取7、12、17 GPa,計算各自對應的套管承載能力。圖9為不同彈性模量地層變形下地層的變形云圖。
圖9 不同彈性模量地層變形量對比Fig.9 Comparison between deformations of strata with different elastic moduli
圖10 不同彈性模量地層下洗井壓力對比Fig.10 Comparison between backwash pressures of strata with different elastic moduli
由圖9、10可以看出,地層的彈性模量越大,套管能承受的最大洗井壓力越大。這是因為:地層的彈性模量越大,相同條件下地層的變形越小,地層施加在套管的擠應力越小。如圖9所示,在相同條件下彈性模量為7 GPa的地層變形量最大,其值為3.98 mm,彈性模量為12 GPa的地層變形量為2.31 mm,彈性模量為17 GPa的地層變形量最小,其值為1.63 mm。
由于地應力分布的不均勻性,不同區(qū)塊地應力的差別比較大,套管損毀的情況也不盡相同,計算中,分別改變垂向地應力及水平地應力,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垂直應力套管承受的洗井壓力Table 2 Backwash pressures of casing in differnent vertical stresses
由表可以看出,垂直地應力對套管承載能力的影響非常小,這是因為地層的垂直地應力是由上覆巖層的重量引起的,只要不發(fā)生地殼運動,垂直地應力和上覆壓力基本處于平衡狀態(tài),相互抵消,作用在套管上的應力很小。
水平地應力不均度是指最小水平地應力與最大水平地應力的比值。實際中,最小水平地應力和最大水平地應力的值一般相差較大,顯示出很強的方向性。 σhminσhmax一般為0.2~0.8,在多數(shù)情況下為0.4~0.8,參見文獻[6]。計算中,假設最大水平地應力為定值30 MPa,分別計算應力不均度為0.5、0.6、0.7、0.8、0.9時套管的承載能力,研究水平地應力不均度(載荷不均度)對套管承載能力的影響,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水平地應力套管承受的最大洗井壓力Table 3 Backwash pressures of casing in differnent horizontal stresses
由表3可知,套管的承載能力隨水平地應力不均度的減小逐漸增大,承受非均勻載荷時套管的承載能力低于承受均勻載荷時的承載能力,載荷不均勻度對套管的承載能力有很大的影響,隨著2個水平主應力的差值變大,套管承載能力減小。
(1)地層的滲透率對洗井壓力影響較大,滲透率越低,地層泄壓速度越慢,導致套管的內(nèi)外壓差越大,套管越易損壞,則洗井的安全壓力越低。
(2)地層的彈性模量越大,在相同的洗井壓力下,地層的變形量越小,對套管的擠壓力越小,套管不易損壞,則洗井的安全壓力越大。
(3)地層的垂直地應力對套管損壞影響較小,水平地應力均勻時套管的承載能力較強,地層水平地應力的不均勻程度越高,套管的承載能力越低,允許的洗井壓力越小。
[1]魯青玲, 高瑞, 董睿, 等. 洗井對油井含水的影響因素分析[J]. 石油地質(zhì)與工程, 2009, 23(6): 108-110.LU Qing-ling, GAO Duan, DONG Rui, et al.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n the oil well water when wash well[J].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2009,23(6): 108-110.
[2]尹中民, 武強, 劉建軍, 等. 注水井泄壓對套管擠壓力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4,23(14): 2390-2395.YIN Zhong-min, WU Qiang, LIU Jian-jun, 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n effect of pressure relief of water injection well on casing squeeze pressure[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4,23(14): 2390-2395.
[3]楊斌, 練章華, 劉景超. 射孔套管剩余強度有限元分析[J]. 西部探礦工程, 2006, 8: 193-195.YANG Bin, LIAN Zhang-Hua, LIU Jing-chao. Perforated casing residual strengt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 West 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2006, 8: 193-195.
[4]秦空, 秦嶺, 葛秋現(xiàn). 砂巖中滲透率—孔隙度相關趨勢的演化[J]. 國外測井技術, 2001, 16(4): 35-40.QING Kong, QING Ling, GE Qiu-xian. Sandstone in permeability-porosity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trend[J]. Foreign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2001, 16(4):35-40.
[5]孫玉學, 孔翠龍, 王瑛琪. 低滲透砂巖儲層應力敏感性研究[J].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09, 9(15): 4448-4450.SUN Yu-xue, KONG Cui-long, WANG Ying-qi. Stress sensitivity of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09, 9(15): 4448-4450.
[6]于學馥, 鄭穎人. 地下工程圍巖穩(wěn)定分析[M]. 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 1983: 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