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菊香 裴維英
(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yī)院,江蘇 常州213002)
腹腔惡性腫瘤晚期常常導致腹水,大量腹水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對于這種頑固性腹水,單純排放腹水及輸注白蛋白,治療效果較差。目前,一般采用放置帶側(cè)孔的單腔中心靜脈導管聯(lián)合腹腔灌注化療治療惡性腹水。但是腹腔引流管拔除后經(jīng)常發(fā)生引流口漏液,給病人帶來了痛苦,增加了醫(yī)療費用和工作量。2009年3月~2010年10月,我們對68例留置帶側(cè)孔的單腔中心靜脈導管排放腹水的惡性腹水患者,在拔管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護理措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惡性腫瘤晚期伴有大量腹水患者68例,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齡26~73歲。將68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常規(guī)組和實驗組各34例,兩組患者年齡、病程、腹圍和放置引流管的時間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組 腹腔引流管拔除后常規(guī)消毒引流口,用無菌紗布擦干引流口及周圍皮膚,再用3M透明敷料覆蓋,在3M透明敷料外引流口的正上方置橡膠塞(光滑面正對腹部),外用蝶形膠布固定,按壓1min,囑患者健側(cè)臥位12h,以減少腹水外漏。
1.2.2 實驗組 腹腔引流管拔除后常規(guī)消毒皮膚上的引流口,用無菌紗布擦干引流口周圍皮膚,用一稍干的安爾碘棉球蓋于引流口的皮膚上,再用3M傷口敷料(規(guī)格為5cm×7cm)覆蓋,同法在傷口敷料外引流口的正上方置橡膠塞、蝶形膠布固定,按壓1min,囑患者自由體位。
1.2.3 護士對兩組病人均床邊交接班,觀察敷料情況,如有潮濕浸透或脫開,照原方法及時更換敷料,病人主訴有腹水漏出時及時更換。72h后揭除敷料,觀察引流口是否愈合、局部有無紅腫疼痛和滲液。傷口未愈、疑有感染或已經(jīng)感染的局部,先用安爾碘棉球消毒引流口,用一稍干安爾碘棉球覆蓋,外用3M傷口敷料固定;每日換藥,直至局部紅腫熱痛滲液消失、引流口完全愈合結(jié)痂。
1.3 效果觀察 腹腔引流管拔除后72h,對拔管后換藥次數(shù)、引流口局部是否愈合(局部未形成痂為未愈;結(jié)痂為愈合)、引流口是否有感染跡象(引流口僅有痂,其余與周圍皮膚無異常為未感染;局部出現(xiàn)紅腫為可疑感染;局部紅腫伴黃色滲液、疼痛為感染)。
表1 兩組患者拔管后72h內(nèi)換藥次數(shù) (例)
表2 兩組患者拔管后72h引流口愈合情況 (例)
表3 兩組患者拔管后72h引流口感染情況 (例)
3.1 惡性腫瘤盆腔、腹腔轉(zhuǎn)移導致的惡性腹水療效差、治療時間長,往往需要反復多次腹腔灌注化療和放腹水,引流口局部易感染。加之腫瘤病人食欲差、低蛋白、消耗多等原因,往往導致拔管后引流口愈合困難,腹水滲漏,局部細菌繁殖,造成引流口感染。
3.2 安爾碘是一種含0.45%~0.55%的有效碘及緩釋劑、護膚劑,對局部皮膚無刺激,作用1min,即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肺炎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具有殺滅作用[1]。同時,使用后局部很快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不易被細菌再次侵入,起到保護作用[2]。實驗組拔除引流管后,在局部覆蓋一稍干的安爾碘棉球,有效促進了引流口愈合,減少局部感染的幾率,起到了第一道壓迫引流口、減少腹水滲出。在引流口出現(xiàn)感染癥狀時,用安爾碘消毒換藥對局部感染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3.3 實驗組患者覆蓋3M傷口敷料,可吸收少量滲出的腹水。對照組患者使用3M透明敷料時,少量滲液積聚,可致貼膜完全脫離皮膚,甚至滲液從貼膜下流出,增加了引流口感染的幾率[3]。
3.4 橡皮塞平貼于引流口皮膚并用膠布蝶形固定,起到了第二道壓迫引流口的作用,進一步減少腹水的外滲。由于腹部較平坦,引流口局部皮膚均勻受壓,不至于引起局部壓瘡。對照組患者擔心腹水滲漏,需堅持側(cè)臥位12h,局部受壓時間長,壓瘡發(fā)生幾率增加。實驗組患者不必擔心腹水會滲漏,可隨意變換體位,減輕了病人的心理壓力,增加了病人的舒適度。
3M傷口敷料加藥瓶橡膠塞處理腹腔拔管后引流口的方法,減少了換藥次數(shù),增加了病人的舒適度,也減輕了病人的經(jīng)濟負擔,促進了傷口的愈合,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 黃勛,文細毛,黃昕,等.安爾碘實驗室殺菌效果的初步觀察[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0,10(1):54.
[2] 劉燕,陳產(chǎn)片,李雪,等.碘伏與苯扎溴銨在尿管護理中的應(yīng)用效果[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11):836.
[3] 王龍風,崔雪華,蔡雷,等.中心靜脈置管局部換藥敷料的比較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5,9(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