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永鏘
深靜脈血栓通常指各種病因?qū)е碌纳铎o脈血栓形成,好發(fā)于下肢,其防治已成為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一個重要課題[1]。在骨傷科下肢骨折術(shù)前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已有較多研究和報道,而術(shù)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和預防卻缺乏研究。本研究采用補陽還五湯對60例閉合性下肢骨折術(shù)后深靜脈血栓的患者進行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2月~2011年8月在廣東佛山中醫(yī)院骨科住院治療的下肢骨折手術(shù)治療患者符合標準的病例120例。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齡23~82歲,平均年齡(58.4±12.7)歲;病程5~91天,平均病程(15.6±1.7)天;左下肢72條,右下肢81條。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0例),采用補陽還五湯、去傷片、三七液進行治療;對照組(60例),采用去傷片、三七液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選用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其方劑組成為:黃芪60g,地龍15g,當歸12g,桃仁l0g,紅花l0g,川芎12g。赤芍12g,三棱l0g,莪術(shù)12g,澤瀉12g,茯苓15g,牛膝12g,一日一劑;另外口服用去傷片(佛山市中醫(yī)院制劑生產(chǎn))3片;三七液(佛山市中醫(yī)院制劑生產(chǎn)),20mL/支,一日三次。14天為一個療程。對照組口服去傷片3片、一日三次;三七液20mL/支,一日三次,14天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shù)后患肢周徑和患肢腫脹率以及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治療前后的變化;通過血管彩色多普勒檢查有無血栓形成。同時觀測其血液流變學變化[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患肢腫脹率比較(±s,cm)
表1 兩組患者患肢腫脹率比較(±s,cm)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治療組 對照組腫脹率(%) 腫脹率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髕骨下緣15cm 48.6±1.9 52.8±1.8a 2.6±1.3a 48.9±2.6 54.9±2.4a 2.4±1.7a脛骨粗隆以下10cm 36.9±1.7 40.1±1.5a 1.7±1.48a 36.6±1.5 39.8±1.3a 1.6±1.9a
表2 用藥前后患者凝血酶原時間比較[(±s),單位:s]
表2 用藥前后患者凝血酶原時間比較[(±s),單位:s]
注:組內(nèi)比較,aP<0.05;組間比較,bP<0.05。
指標 組別 用藥前 用藥后凝血酶原時間(PT)治療組 22.6±6.19 31.4±3.11ab對照組 19.4±5.17 40.1±3.99a治療組 10.3±1.55 14.1±2.58ab對照組 8.9±2.31 16.3±2.60a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反復多次穿刺及藥物刺激可能導致局部血管壁的損傷,大部分患者使用脫水藥,使血容量減少、血流緩慢,易產(chǎn)生下肢靜脈栓塞[3]。深靜脈血栓及繼發(fā)肺栓塞使患者處于慢性疾病或隨時發(fā)生致命并發(fā)癥的危險之中,但由于臨床常無明顯癥狀且診斷困難,大部分深靜脈血栓的患者難以被診斷或及時診斷,而合并致死性肺栓塞的患者在發(fā)病后未來得及接受藥物治療即告死亡[4]。因此人們已認識到對風險患者的預防性治療是能夠降低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補陽還五湯為“氣虛血瘀”的代表方,符合下肢閉合骨折深靜脈栓塞術(shù)后因虛致瘀的病機特點[5]。通過對本方的分解,重用黃芪為君藥,歸尾為臣藥,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為佐藥,牛膝引藥下行為使藥?,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補陽還五湯具有以下作用[6]:(1)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2)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液粘度;(3)抑制血小板聚集;(4)溶解血栓或預防血栓再發(fā)等作用。因此本研究認為:補陽還五湯治療下肢閉合骨折深靜脈栓塞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本研究采用補陽還五湯聯(lián)合佛山市中醫(yī)院自制的去傷片及三七液對下肢閉合骨折深靜脈栓塞,結(jié)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肢周徑和患肢腫脹率均有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APTT、PT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補陽還五湯與去傷片及三七液都能明顯改善患者患肢的腫脹程度,但補陽還五湯優(yōu)于去傷片和三七液;同時補陽還五湯能明顯的延長凝血酶原時間(PT)和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并且效果優(yōu)于去傷片及三七液。
[1]張開偉,艾儒棣.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創(chuàng)傷所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yī),2005,23(4):72-73.
[2]楊茂敬,潘棟,門光國,等.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靜脈血栓形成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15例[J].光明中醫(yī),2005,20(3):68.
[3]傅秋燕,來青.腦卒中后下肢深靜脈栓塞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當代醫(yī)學,2008,14(1):118-119.
[4]吳家利,洪漢剛,盧勇.補陽還五湯防治關(guān)節(jié)置換術(shù)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療效研究[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8,16(1):19-23.
[5]林萬忠,賴銘春.補陽還五湯預防全髖置換術(shù)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2008,16(11):526-527.
[6]王榮茂,郭元兵,石樹培,等.加味補陽還五湯預防膝關(guān)節(jié)置換術(shù)后深靜脈血栓的研究[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0,18(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