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慶 薛宇洋郭 鑫
(河北聯合大學黨委組織部,①心理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
高等院校醫(yī)學生人際信任與社交回避及苦惱的調查研究
王強慶 薛宇洋①郭 鑫①
(河北聯合大學黨委組織部,①心理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
①目的 調查本科院校醫(yī)學生的人際信任與社交回避及苦惱的現況,對其相關性進行研究。②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S)、人際信任量表對200名醫(yī)學院校大學生進行調查。③結果 醫(yī)學生SADS在性別、生源地域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t=-0.30,P>0.05;t=-0.60,P>0.05);醫(yī)學生SADS在獨生與否上存在顯著差異(t=2.82,P<0.05);醫(yī)學生人際信任在性別、生源地域及獨生子女與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t=0.10,P>0.05;t=1.12,P>0.05;t=0.34,P>0.05);SADS總分及社交回避與人際信任均呈顯著相關(r=-0.21,P<0.05;r=-0.22,P<0.05);社交苦惱與人際信任無相關性(r=-0.16,P<0.05)。④結論 大學生中的獨生子女更易產生社交苦惱與焦慮;人際信任度越高,社交苦惱就越少。
醫(yī)學生 人際信任 社交回避及苦惱
Hosmer認為,信任是個體面臨一個預期的損失大于預期的收益之不可預料事件時所做的一個非理性選擇行為?;谘芯康男枰?,研究者將信任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如盧曼將信任分為人際信任與制度信任。人際信任是對個體的信任,有時又稱為人格信任。社交是一種人際交往行為,它往往表現了一個人性格特點及心理健康狀況。社交回避行為及苦惱分別指回避社交的傾向及其身臨其境時的苦惱感受。相關研究報告中表明,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一定的回避及內心的苦惱,有些大學生甚至存在一定的交際困難,這些都可能會導致他們自我封閉,從而變得孤獨、抑郁,影響自身的心理健康及未來的發(fā)展。目前,對于社交回避及苦惱的相關因素研究已很豐富,例如缺陷感、社會行為、個人性格等,但對于大學生人際信任與社交回避及苦惱的相關性的研究還相對較少。本次調查以唐山某院校醫(yī)學生為對象,旨在探討醫(yī)學生的人際信任與社交回避及苦惱的關系,發(fā)現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選取唐山某高校1~3年級200名本科醫(yī)學生進行集體施測,回收有效問卷195份,回收率97.5%。其中男55人(28.21%),女140人(71.79%);生源地城鎮(zhèn)70人(35.90%),生源地鄉(xiāng)村125人(64.10%);獨生子女62人(31.79%),非獨生子女133人(68.21%)。
1.2 工具 人際信任量表:共有25個項目,其內容涉及各種處境下的人際信任和不同社會角色,且多數項目與社會角色的可信賴度有關,但也有一些項目與對未來社會的樂觀程度有關。采用五分對稱評分法,1:完全同意,2:部分同意,3:同意與不同意相等,4:部分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量表總分從25分(信賴程度最低)至125分(信賴程度最高),中間值為75分。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共有28個條目,其中14項用于評價社交回避,14項用于評定社交苦惱,采用5級評分制。
1.3 統計學處理 問卷調查所得數據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2.1 大學生社交回避及苦惱的狀況及差異分析 結果顯示,醫(yī)學生SADS在性別、生源地域上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醫(yī)學生SADS在獨生子女與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1。
表1 大學生社交回避及苦惱得分情況分析(±s)
表1 大學生社交回避及苦惱得分情況分析(±s)
注:*表示P<0.01
項目 SADS總分t P性別9.15±4.87 -0.30 >0.05女9.59±5.99生源地域城鎮(zhèn) 9.03±5.29 -0.60 >0.05農村 9.77±6.03獨生子女與否獨生 12.04±5.63 2.82*<0.01非獨生男8.49±5.52
2.2 大學生人際信任的狀況及差異分析 結果顯示,醫(yī)學生人際信任在性別、生源地域及獨生子女與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2。
表2 大學生人際信任得分情況分析(±s)
表2 大學生人際信任得分情況分析(±s)
項目 人際信任t P性別75.65±5.34 75.90±8.52 0.10 >0.05女75.75±5.24地域城鎮(zhèn) 76.69±6.79 1.12 >0.05農村 75.25±5.51獨生與否獨生 76.11±7.58 0.34 >0.05非獨生男
2.3 大學生人際信任量表與SADS總分及各因子相關性分析
結果顯示,SADS總分及社交回避與人際信任均呈顯著相關;社交苦惱與人際信任無相關性。見表3。
表3 人際信任與SADS總分及各因子相關性分析(r)
3.1 獨生子女與否在SADS上存在顯著差異,可能與獨生子女所處家庭環(huán)境有關 獨生子女父母和祖輩家庭溺愛嬌寵,他們沒有年齡較近的兄弟姐妹相處,較非獨生子女相對孤單,依賴性比較強。同時來自父母的期望值比較高,已給孩子造成壓力。相關研究表明,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是個人性格成型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家庭中人際交往的鍛煉對個體性格成型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也差于非獨生子女。作為高校,應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學生與老師、同學,與集體的溝通。特別要開展一些集體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獨生子女的社交能力,從而彌補他們在家庭社交鍛煉中的不足。
3.2 SADS總分及社交回避與人際信任均呈顯著相關,說明在社交活動中,回避現象越嚴重,對他人信任度越低。對此我們建議,在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積極地培養(yǎng)大學生個人的心理素質,通過集體活動,引導他們肯定他人、互相幫助、積極熱情,讓他們看到良好人際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對他人的信任與尊重,從而減少苦悶情緒。
大學是人際關系走向社會化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他們力求通過人際交往去認識世界、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各種需要,他們對人際關系的追求往往帶有較多的理想化色彩,希望交往不帶任何雜質,以理想的標準要求對方,一旦發(fā)現對方有某些不好的品質就會感到失望。大學生應該保持真誠、信任、克制、自信、熱情、理解的交往品質,以度過自己美好的大學生活。
[1] Hosmer,L.T..Turst.The Connection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2):379
[2] 李偉民,梁玉成.特殊信任與普遍信任:中國人信任的結構與特征[J].社會學研究,2002,(3):11
[3] 鄧湘云.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心理障礙相關研究[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2001,3(4):66
[4] 梁執(zhí)群,盧 莉,籍繼穎,等.某醫(yī)科大學學生社交回避及苦惱的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4,25(3):318
[5] 宋廣文,郝丙輝.學生社交回避行為、苦惱體驗狀況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2):133
[6] 楊 群,徐莎莎,曹寶花,等.護生和醫(yī)學生人際信任與社交回避及苦惱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9,24(15):80
(2011-10-08 收稿)(王一伊 編輯)
G 64
A
2095-2694(2012)05-739-02
河北社科聯2012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編號:2012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