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紅 王 祥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林業(yè)局, 山西 運城 044000)
側柏是鹽湖區(qū)南山(中條山)北坡土石質(zhì)山區(qū)的主要造林樹種。但本區(qū)春季干旱少雨,側柏造林成活率低,約有41%左右造林面積成活率在40%以下,需要補植補栽。根據(jù)本區(qū)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已成為本區(qū)林業(yè)生產(chǎn)活動中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為此,筆者在解州林場進行了薄膜覆蓋造林成活試驗。結果表明,3年造林成活率較對照提高34%,兩年以后高生長量增加9.20cm,提高16.50%?,F(xiàn)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試驗區(qū)在鹽湖區(qū)解州林場,地理坐標東經(jīng)為110°45′26″~111°08′32″,北緯 34°49′04″~34°59′49″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季風氣候區(qū)。年均氣溫13.6℃,絕對最高、最低氣溫分別為42.7℃、-18.9℃。年無霜期210d,日照時數(shù)2 382h,平均海拔850m(最高峰刀山1494.70m,最低鹽池 310m)。年降水543.50mm,11月至次年 4月降水量為全年的16.80%,同期蒸發(fā)量498.50mm,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407.20mm。造林地為土石質(zhì)山區(qū)褐土性土,有機質(zhì)含量 0.5%~0.95%,PH 值 8.7,厚度35cm。
試驗地面積0.67hm2、550穴,每穴栽2株(雙株栽植),每穴2株為一小區(qū),前一年秋天已經(jīng)預先整地,穴面為120cm×80cm×40cm,覆膜和露地栽植相間隨機排列(地膜應鋪于地表以下2.0cm處)。
選用1a生Ⅰ級側柏苗木,主根長10cm~18cm,側根5條~7條。薄膜為無色農(nóng)用膜,寬80cm,長100cm。
根據(jù)實驗觀測,地膜覆蓋苗木成活率達到94%,未覆膜的為60%,覆蓋較對照提高34%。
表1 不同處理成活率對比
根據(jù)苗木生長情況于第一年10月27日調(diào)查:
覆膜的平均苗高43.65cm,未覆膜的34.80cm,覆膜比未覆膜高出8.85cm,提高25.40%;覆膜新梢生長量25.65 cm,未覆膜17.80 cm,覆膜的比未覆膜的高7.85cm,提高44.10%。覆膜的平均地徑0.88cm,未覆膜的平均地徑0.65cm;覆膜的比未覆膜的粗0.23 cm,提高35.40%。經(jīng)檢驗得知:生長差異顯著。
表2 側柏栽后1.0a生長情況
第二年的10月27日對栽植兩年后的生長情況調(diào)查如下:覆膜的平均苗木高度65cm,未覆膜的平均木高度55.80cm,覆膜比未覆膜高9.20cm,提高16.50%;覆膜的平均地徑1.61cm,未覆膜的平均地徑1.38cm;覆膜較未覆膜的粗0.23cm,提高16.70%。方差檢驗差異顯著。
表3 側柏栽植后2.0a生長情況統(tǒng)計
第二年苗木停止生長以后,選覆膜與對照的標準苗木各3株,挖掘其全部根系調(diào)查,覆膜根粗大于對照0.2cm,覆膜平均總根16條,未覆膜的11條。總長度覆膜的193cm,未覆膜的93cm,覆膜比未覆膜增加105.80%。由于吸收根多未細量測,但目測其數(shù)量顯然較未覆膜的多。
每0.67hm2未覆蓋造林需投資:整地880元,栽植660元,撫育管理440元,苗木費825元,合計2 805元。覆膜造林:整地880元,栽植935元(含覆膜),塑膜費用60元,撫育管理220元,苗木費825元,合計2 920元。若按本研究提高成活率34%,每0.67 hm2可減少654.50元,相對覆膜來講,每公頃節(jié)約投資539.50元,同時苗木生長量也大大提高,按此推算,全區(qū)每年荒山造林可節(jié)約資金64.74萬元。
1)側柏荒山造林地膜覆蓋可提高成活率34%。
2)第二年覆膜較對照平均高出8.85cm,提高25.40%;高生長高出7.85cm,提高44.10%;地徑增粗0.23cm,提高35.40%;根系生長提高93cm,提高105%。
3)覆膜較對照每0.67hm2可節(jié)約資金539.50元。
4)覆膜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具有保墑作用。
因此,在荒山造林中應大力推廣覆膜造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