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榕斌
(浙江科技學院體育部,浙江杭州310023)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查分析
——以杭州市為例
楊榕斌
(浙江科技學院體育部,浙江杭州310023)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是對于促進老年群體自身健康生活以及社會的良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試圖在綜合分析國內外老年群體體育鍛煉問題的相關研究基礎上,結合我國老年群體的特點及老年人鍛煉現(xiàn)狀,運用問卷調查、重點訪談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以杭州市為個案,對老年人口體育鍛煉的狀況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以期全面合理地掌握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情況,合理分析其需求原因問題并提出一些對策建議,為未來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資料基礎。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杭州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已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成為目前社會及學術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據(jù)資料顯示,2000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32億,占總人口10.49%;而到了2011年,根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六普”)結果顯示,我國的老齡化進一步加速,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比重分別上升2.93個百分點和1.91個百分點。按國際通行標準,中國已進入老齡化國家行列。
老年人口的激增也使得老年群體在物質生活、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因此我國社會就需要在確保老年群體物質生活的同時,采取更多的措施來滿足老年群體的精神需求,通過采取一系列手段來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體育鍛煉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載體。本研究試圖在綜合分析國內外老年群體體育鍛煉問題的相關研究基礎上,結合我國老年群體的特點及老年人鍛煉現(xiàn)狀,運用問卷調查、重點訪談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對杭州市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老年人進行調查分析,并通過對這些資料的收集及分析,全面把握杭州市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狀況,研判老年群體進行體育鍛煉的需求和發(fā)展趨勢。
為更好把握當前關于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方面研究的相關現(xiàn)狀,本研究通過中國知網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具體文獻的時間從1979年一2011年。使用“老年人體育”關鍵詞,共檢索出文獻187篇,其中以“老年人體育鍛煉”為關鍵詞的占72篇。分析文獻:關于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及對策的研究是國內老年群體體育研究熱點,也是目前研究文獻最集中的方面。很多學者結合當?shù)貙嶋H對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如杜秀芳利用問卷調查和數(shù)理分析,對大同市區(qū)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并對老年人參與鍛煉的動機及鍛煉項目、鍛煉形式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定期參與體育鍛煉已成為目前老年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發(fā)現(xiàn)老年人鍛煉的次數(shù)及時間較為頻繁,在所調查的被試中,87%以上的老年人每周鍛煉3~5次或以上,每次鍛煉時間一般在30~60min,這說明老年人參與鍛煉已相當頻繁。但是,張輝在對浙江省老年人體育鍛煉情況進行分析時卻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張輝認為,盡管有40%左右的老年人平均每周鍛煉次數(shù)在3~4次甚至5次以上,但仍有40%左右的老年人從不參加鍛煉或者平均每周鍛煉1次以下,這說明老年人參與鍛煉的積極性并不高[2]。李國巖、周猛對上海市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特點及內容進行了調查分析,認為,很多老年人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技能,應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機會,以發(fā)揮老年人余熱,實施二次人才開發(fā),一方面減緩老年人的孤獨與憂郁,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3]。趙付霞、苗啟元兩位學者利用問卷調查、數(shù)理統(tǒng)計、文獻資料等方法對山東省內部分農村老年人進行了調查,分析了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時間及次數(shù)、主要場所、鍛煉項目等,并進行了詳細的說明[4]。這些研究的成果為有關部門了解和掌握農村老年人健身活動情況提供理論信息,同時作者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在農村開展體育活動的建議,為更好地開展老年體育健身活動提供了參考。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國內關于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情況的研究確實取得了豐厚的成果,完善了老年群體體育研究的理論和實踐。但也不難發(fā)現(xiàn),研究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國內對體育鍛煉給老年群體所帶來的影響的研究比較多,但多限于理論層面的分析,在實證方面做得還不夠,有些數(shù)據(jù)分析的研究也只是從社會學角度的某一方面了解體育鍛煉給老年人所帶來的影響,而對目前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現(xiàn)狀的全面性、系統(tǒng)性研究明顯不足。本研究試圖采用理論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式,以杭州市為個案,對老年人口體育鍛煉的狀況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以期全面合理地掌握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情況,合理分析其需求原因問題并提出有效對策建議,為未來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資料基礎。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杭州市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居民,即年齡為60歲以上居民。調查點為杭州老年群體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幾大典型的集中地:湖濱公園(城中)、吳山廣場(城南)、西城廣場(城西)和慶春廣場(城東)等。調查時段為早上6∶30—8∶30,傍晚5∶30—7∶30。為全面了解調查點的當前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情況,資料收集以問卷調查為主,輔以典型訪談方法。調查于2012年1—3月進行,共發(fā)放問卷600份,回收問卷600份。
在回收的600份問卷中,共計575份合格問卷。575份合格調查問卷利用epidata軟件進行錄入。在設計錄入程序時,特別設置了邏輯篩選,以確保錄入的質量。然后,我們將數(shù)據(jù)導入SPSS,采用頻數(shù)分析和變量關聯(lián)的邏輯校驗方式對數(shù)據(jù)進行全面的校驗和清理。最后獲得有效問卷561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3.5%。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
進一步分析上述調查樣本,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下特性:一是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群體在性別比例上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其中,男性占43.5%,女性占56.5%,使得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明顯呈現(xiàn)出一種女性化的趨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當代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也比男性長,使得老年女性群體在數(shù)量上多于老年男性群體;同時女性在性格特征上表現(xiàn)為對某一事物的愛好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使她們在參加體育活動后能保持比較穩(wěn)定的不間斷性,等等。二是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群體在年齡比例上趨向于低年齡段集中化。其中60~65歲占43.6%,66~70歲占31.8%,兩項合計共占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口的近3/4。而71~75歲只占18.1%,76歲及以上占6.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醫(yī)療條件的改善,飲食結構的合理化,人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地延長,老年人在社會中的比例加大,社會向老齡化的方向發(fā)展。三是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群體在文化素質上,分布比較均衡。人口學上所說的文化是指“具有一定年齡的人使用文字和通過文字運用知識的能力”。一般來說,“文化”總是和一定的學歷或者受教育程度緊密相連??傮w來講,在被調查的老年群體中,學歷結構分布相對均衡,不過這并不能顯示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學歷的正相關性不高。若進一步訪談追溯分析,估計和調查點有關,這些調查點的老年群體人口大多來自機關事業(yè)單位及國有企業(yè)。四是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群體在經濟收入方面相對樂觀。較高的經濟收入是個人能力的證明,也是社會經濟地位的證明,也是得以順利參加體育鍛煉的一個基本物質前提。調查中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群體的收入多處在1 500元以上,這就為老年群體參加體育鍛煉提供了有效的物質保證。
2.2.1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目的。體育鍛煉的目的就是人們通過體育活動所要實現(xiàn)或達到的結果。體育鍛煉所具有的功能的多元化決定了老年群體在體育鍛煉目的上會有所不同。表2顯示,老年群體進行體育鍛煉活動的目的主要是強身健體(53.3%)。這與老年群體生理機能下降的狀態(tài)密切相關。老年群體試圖通過一定的體育鍛煉運動保持健康或延緩衰老,就成為老年人體育鍛煉活動的重要目的。另外,通過體育鍛煉活動,擴大社會交往(22.5%)也成為老年群體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目的(見表2)。隨著年紀的增大、兒女的成家立業(yè)以及社會地位的下降,老年人也需要建立新的交際圈和尋找新的心靈家園,延緩衰老帶來的不良情緒等等。
表2 杭州市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目的分布表
2.2.2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場地選擇。活動場地和活動設施是體育鍛煉者參加體育活動的物質前提和重要條件。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杭州市老年群體在體育鍛煉活動的場地選擇上,主要以公園廣場、街頭巷尾和小區(qū)綠地三者為主(見表3)。當然,也有部分老年群體選擇在公共體育場地進行鍛煉,但是相對較少,這一當前體育鍛煉場所對于老年群體的開放度密切相關。
表3 杭州市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場地選擇表
表4 杭州市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項目選擇表
2.2.3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項目選擇。體育鍛煉項目的選擇,既涉及到鍛煉者的健身效果,也反應了鍛煉人對運動項目選擇的趨向。據(jù)調查可以看出:杭州市老年群體在體育鍛煉項目選擇上,占在前五位的分別是:氣功/太極拳等武術、秧歌/舞蹈、廣播操、散步/跑步以及登山等活動上(見表4)。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年群體在選擇體育鍛煉項目上,趨向于選擇運動動作相對簡單,運動強度相對較小的項目。這與老年群體生理和神經功能的弱化有一定的關系。
2.2.4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活動頻度與時間。體育人口是一項重要的社會體育指標,也是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展程度的一個標志。它反映了人們對體育的參與程度和親和程度,是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與進行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的一個重要依據(jù)。依據(jù)我國對體育人口的三元定性判定標準,即每周參與身體活動頻度3次以上,每次活動時間30 min以上,每次活動主觀運動強度中等以上,從表5-7中可以看出,杭州市晨晚練點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的頻度達到一周3次以上的占76.1%,時間超過30 min的占到82.6%,在強度的掌握上,則以中小強度為主??傮w而言,杭州市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群體大部分達到了體育人口的判定標準。
表5 杭州市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活動頻度表
表6 杭州市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活動時間表
2.2.5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活動形式。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的活動形式就是和誰一起進行運動的形式。杭州市老年群體在進行體育運動時,基本呈現(xiàn)兩種趨向:一種是單獨行動,另一種是趨向于與自己親近的人一起(見表8)。對于喜歡單獨運動的老年人來說,一些運動項目的特點決定了其可以是單獨進行,比如散步、跑步等,不需要兩人或多人的配合,即能進行。對于選擇和自己親近的人一起活動的人來說,多是為了通過體育健身活動,在家人身上獲取情感上的寄托。
表7 杭州市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活動強度表
表8 杭州市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活動形式表
對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現(xiàn)狀問題進行研究,不僅可以幫助老年人更好地利用體育鍛煉這一手段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還可以幫助老年人實現(xiàn)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在體育鍛煉中展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因為老年群體通過參加集體形式的體育鍛煉,不僅能達到強身健體,提高身體免疫力的目的,同時,也為老年人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還可以緩解老年人的生活孤獨感和空虛感,提高了老年群體的精神生活質量。此外,這種集體活動還為老年群體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在活動中老年人之間、老年群體和青年群體之間能夠進行生活、經驗的交流,不僅為社會文化的傳遞提供了一種良好的方式,還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因此,進一步梳理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老年群體體育鍛煉具有以下社會功能:一是滿足老年群體自身的健康生活需求;二是增進社會的良性發(fā)展。
進入老年階段后的社會個體,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很多新的變化,具體表現(xiàn)是:退休與社會角色的中斷;家庭角色的變換;閑暇時間的增多等等。這一系列的改變,會給老年群體在生理、心理上帶來很多問題,并造成極大的困擾。通過參與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有效緩解老年群體這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問題和困擾,而且還能滿足老年群體在社會歸屬、尊重和自我價值等方面的需求,提高老年群體生活質量。
一是體育鍛煉能夠滿足老年群體的生理需求。隨著人體生理機能的下降,老年人極容易出現(xiàn)由于衰老所致的各類疾病等。而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能起到未病防病,有病治病的效果,使身體處于一種比較相對運行良好的狀態(tài),為正常、健康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前面調查也顯示,老年群體參加體育鍛煉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強身健體。同時,好的體質能讓老年人對前途更有信心,在心理上也獲得一種自我的安全感。
二是體育鍛煉能夠滿足老年群體的心理需求。鑒于老年群體社會角色隨著退休的中斷,以及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空巢化”現(xiàn)象的突出發(fā)展,許多老年人缺乏與社會、與子女有效的溝通渠道,處于相對閉塞狀態(tài),難以得到他人的關心、友誼和親情,這對老年群體造成很大的心理困擾。通過體育鍛煉活動,老年人之間能夠進行適度地了解與交流,甚至在孤獨和有疾病的時候,可以從一起從事體育鍛煉的群體中得到一定的護理和照顧,從而形塑一種屬于老年群體自己的溫暖與親情氛圍。
三是體育鍛煉能夠滿足老年群體的自我實現(xiàn)需求。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充分發(fā)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和潛在能力,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老年群體也是一樣,他們也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識和閱歷,繼續(xù)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或未完成的心愿,為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憂和滿足感。通過參與體育鍛煉活動,老年群體可以在活動組織、活動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自己的知識和專長,展現(xiàn)掌握的實力,得到群體內其他人的尊重和贊揚,從而滿足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活動,不僅有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改善心理素質,實現(xiàn)老年人的自我價值等滿足老年群體自身的健康生活需求,從而使老年群體能夠更好地適應生活和社會需要功能,還具有推進社會良性發(fā)展的功能。
一是老年群體體育鍛煉具有經濟學價值。大量事實證明,體育鍛煉是防治許多老年疾病的有力手段。而老年群體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健身祛病。據(jù)調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骨質疏松的程度遠遠低于不經常性鍛煉的老年人。同時,通過一定的體育鍛煉,也能夠有效遏制老年人由于生理帶來的神經系統(tǒng)的衰退。老年群體通過參加體育鍛煉活動,能夠有效減少自己生病的幾率,這就可以節(jié)約社會醫(yī)療和社會保障的開支,從而減輕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體現(xiàn)了一定的經濟價值。
二是老年群體體育鍛煉具有政治學價值。體育健身運動具有一定的精神動力激發(fā)功能。老年群體參加體育鍛煉運動,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得以提高,并以較好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失敗和成功等帶給人的心理沖擊,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減少對社會的抵觸,減少社會犯罪率,等等。同時,在參加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必須遵從一定的體育法規(guī)、紀律、規(guī)則和章程以及體育道德規(guī)范等,這與國家倡導人們嚴格遵守法律、自覺維護紀律、規(guī)范道德行為的要求是一致的。此外,老年群體參與體育活動本身就是在樹立一種健康、積極、文明的社會形象。由此可知,參與體育鍛煉能培養(yǎng)人們高尚的精神和優(yōu)良的思想道德品質,能夠促進人的自我完善發(fā)展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老年群體體育鍛煉問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它的發(fā)展與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國家的經濟狀況、社會發(fā)展、政策法規(guī)等因素都會對老年群體體育鍛煉活動有一定的影響。當社會穩(wěn)定、經濟繁榮的時候,老年群體的存在也相對龐大,老年群體體育鍛煉也比較繁盛。因此,在未來,隨著我們人口老齡化趨勢進一步發(fā)展,在老年群體體育鍛煉問題上,必須采取諸如加大財政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政策法規(guī)體系,加深專門體育服務等措施來鼓勵老年群體積極參加鍛煉,構建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發(fā)展。
[1] 杜秀芳.大同市老年人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8.
[2] 張輝.浙江省老年人體育鍛煉現(xiàn)狀分析[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5).
[3] 李國巖,周猛.對上海市老年年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4(4).
[4] 趙付霞,苗啟元.山東省農村老年人體育生活現(xiàn)狀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4).
[5] 方媛,季瀏.我國老年人體育鍛煉動機研究評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3).
[6] 張秀華.中國老年人健康現(xiàn)狀與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研究綜述[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2).
[7] 馬曉云,李靜,張?zhí)m君,趙柏林,鄭亞絨.不同體育鍛煉方式對中老年居民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9).
[8] 宋和平.我國老年人體育鍛煉動機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2).
[9] 李森.老年人體育健身思考[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1).
[10] 于河.老年人體育鍛煉問題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3).
[11] 盧元鎮(zhèn).中國社會體育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6.
[12]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of the Old People
YANG Rong-bin
(P.E.of Departmen,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Physical exercise of the elderl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healthy living of the old,and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On the basis of a worldwid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bout physical exercise of aged people,we do a case study of Hangzhou.The study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of old people in Hangzhou,b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ing method,etc..After the systematic statistical analysis,we try to find those unsatisfied demands of the old people in physical exercise,and propose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and finally provide certain empir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ies of elderly physical exercise.
the old people,physical exercise,Hangzhou
G812.48
A
1004-3624(2012)04-0034-04
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研究課題《老年群體體育鍛煉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基于杭州市的調查》(SCG71)
2012-05-05
楊榕斌(1979-),女,浙江諸暨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